关于文章的删除(2000艺术版治版通告文件第一号)# Arts - 艺术殿堂
H*e
1 楼
中性美人Andrej Pejic安德烈皮吉斯:
http://tieba.baidu.com/p/2082316749
妖孽倾城:
http://tieba.baidu.com/photo/p?kw=transgender&tid=1786261198&fl
美男如林:
http://tieba.baidu.com/p/1692659401
性别与极别【朱光棣/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
两性关系不但是人生中一个重大问题,可能是最重大的问题。请问一个人生出来时第一
个问题是什么?大家都问「是男还是女的?」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这问题对谁重要呢
?想知道的是他周围的人、是社会。周边的人为什么那么关心一个人的性别呢?因为他
们要知道如何对待这个孩子。男女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衣服、不同的玩具等。很多语
言中假设你不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你就无法以第三人称称呼它,比如在英语中你就不知
道称呼它为"He"或"She"好,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性别不明的人,我们
会觉得很别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个人,他是一个人,有什么问题
呢?但是我们只有对待男人和女人两种方法,而没有对待「人」的方法。正因为我们从
人一生下来就要以名字、衣着、头发长短等等人为的方法来使我们一眼就可以辨别一个
人的性别,以便以社会上既定一种方法去对待他。其实孩子在十几岁发育期以前若没有
人为的衣着等的不同,我们无法从外表认出性别。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性别,因为我们要
以不同的方法对待他们。研究两性关系的学者们发现,假如他们让一个成人(不论男女
),抱一个婴儿而让他知道这婴儿的性别(不论是真是假),则这成人对待男女婴儿的
语气、动作、或温柔、或粗强有明显的不同,为什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以不同方式对待
男女婴呢?因为我们对他们有不同的期望,我们期望男孩子长大成为刚强的男子汉大丈
夫,女孩子长大成为温柔的贤妻良母。这个不同的期望是社会的要求,其力量非常大,
心理学一再强调,父母和老师对一个孩子期望的高低,与以后他长大时成就的大小成正
比。因为社会对男女孩子的对待及期望的不同,他们成长以后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有很明
显的差别。举目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等权力机构绝大部份在男人手中
。男女权利的不平等是很明显的。再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生下来时社会的第
一个问题是:「是男的还是女的?」我的答案是:因为社会要歧视女人!
社会对男女的期望和待遇很不同,不但不同而且是极端的不同。社会期望男女长大后成
为两个气质相反的人: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男严女慈、男主动女被动、男的自立女的
依赖、男有理性女有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等等一系列对立的男阳女阴的性格。男女天生
的生理上的不同,我称为「性别」,上述后天的社会期望的气质或性格的不同我叫「极
别」(阴阳两极的「极」)。英语是Sex和Gender的区别,在中文里现在还没有适当的
翻译(很多人把Gender翻为性别或性差,我觉得不适当),男刚女柔中的「男、女」是
性别;「刚、柔」是极别。社会从那个人生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以不同的待遇和期望向
那个人实行有系统的洗脑,来促使男的变成阳性的人,女的变成阴性的人。总的来说这
种洗脑是很成功的,但不完全成功,有些不成功还造成悲剧。有些男孩子在社会的强势
压力下还是不够刚强,这种孩子在英语被骂为Sissy,在中文叫「娘娘腔」。相反的假
如一个女孩子不够温柔,就会被骂为「Tomboy」或「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在文字上
或逻辑上说:「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或「这女孩子像男孩子」是矛盾的,一个女孩子
怎么可能不像女孩子呢?但在普通语言中这句话是有意义的,因为第一个「女孩子」指
的是性别,而第二个「女孩子」指的是极别。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女孩子没有社会
要求的女孩子应有的气质。」所以这种话是骂人的、批评人的话。社会就用如此等等的
手段向违规的人施压。想想看:假如一个小女孩听到周围的成人说她:「这女孩子不像
女孩子」这对她是多么大的打击呀!她明明知道她是女孩子,怎么人家会说她不像女孩
子呢?怎样才是像女孩子呢?当然社会会告诉她女孩子应该如此如此。社会的所有这些
压力,我称之为极别化(Genderization),极别化大致成功,但有些人硬是接受不了
,最后成了悲剧,就是我们称之为「变性癖」的人。
从变性癖的现象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性别歧视的本质。一个变性癖的人,例如一个男变
性癖者,典型的会说:「我虽有男人身,我觉得我是一个女人。」这怎么可能呢?假如
我们弄清楚性别和极别之分,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男人身」指的是性别;「觉
得是女人」指的是极别。社会「极别化」的目的要使性别「男」的变成有阳性极别的人
,性别「女」的变成有阴性极别的人。性别和极别要附合,男阳女阴,不许有差错,有
差错就是不正常、变态、病态,悲剧在变性癖者接受社会的极别化,也觉得自己有差错
。变性癖是极别的混乱,在身心不附合的情况之下,他们觉得是身体错了,而向身体下
功夫,想去改造身体。一个男变性癖者觉得他的性格和社会上他所见的女人比较相近,
故他化装成女人、学习女人的动作,这样他在社会上觉得比较适应,最后可能动手术、
把**割掉、假造**、打女性贺尔蒙使**长大,等等使身体外表像女人。但性别是天生的
,你改不了每个细胞中的基因,他也不会生孩子,最后也只是一个被阉割掉、而化装成
女人的太监。最近报上报导台湾这种手术愈来愈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残忍的作法。问
题是社会而不是个人,病态在社会而不在这些人身上。假如社会不只准许男阳女阴这两
种人,而且也准许男阴女阳,则问题何在?想象一下没有极别的社会,这一个社会里的
衣着、头发长短、化妆、气质等等不因性别而别,在这个社会里有变性癖者吗?不可能
!因为在一个没有「女人装」的社会里一个男人怎可能化装为一个女人呢?
现在再回头看看极别化的要求:男阳女阴、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男严女慈、男主动女
被动、男自立女依赖、男理性女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等等两极对立的要求是自然或合理
的吗?首先很明显的不是自然的,若是自然的话,社会就不必花那么多精力去「极别化
」,也不会有变性癖这种人。极别化也不合理,这种极端对立的两极化对双方都不好,
人与人之间差别没那么大,要求男性扮演阳极角色,女性扮演阴极角色,对双方都造成
不良后果。这种安排尤其使女人处于弱势地位,但也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看看传统的「
严父慈母」吧!严者大家拒而远之,慈者我们进而亲之,在亲子关系上,男人是输者。
再看看,「大丈夫可流血不可流泪」这句话,一方面促使男人去打战被杀,一方面失去
流泪这个对身心有用的健康活动。老早以前老子就看出刚强是死路一条。举个可笑又可
悲的例子!我有一个堂哥在去年过年时,听到他太太和他的医生儿子形容她的腰酸时说
:「嗳呀!你们女人连腰酸背痛都要找医生,我大便流血好几个月了都一声不响。」他
的儿子赶快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晚期的大肠癌。假如他不自认男子汉大丈夫会忍痛
,则他可能今天还活着。扮演男人角色的代价之一是平均男人比女人短命六年。
极别化使两性得到片面的、极端而对立的发展,人为的拉长了两性之间的鸿沟。事实上
男女除生理性别(其目的主要是生殖上的分工)之外差别很小,他们的共同点大于差别
,他们都是人。使他们幸福的条件差不多,男人需要的女人也需要,没有理由要求男女
变成两个对立的人格,没有理由因性别而有不同且不平等的待遇和期望,理想的社会应
该废除极别。假如一种气质或性格是好的话,男女都应该被鼓励拥有。反之,双方都不
应该有不好的性格。例如被动及依赖性对谁都不好,我们怎能说对女人是好的呢?理想
的社会里只有一个标准:作「好人」的标准而还没有「做好男人」及「做好女人」的两
个不同而相反的标准。在这种社会里对两性的对待和期望完全一样,这才是男女平等的
真义。
http://tieba.baidu.com/p/2082316749
妖孽倾城:
http://tieba.baidu.com/photo/p?kw=transgender&tid=1786261198&fl
美男如林:
http://tieba.baidu.com/p/1692659401
性别与极别【朱光棣/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
两性关系不但是人生中一个重大问题,可能是最重大的问题。请问一个人生出来时第一
个问题是什么?大家都问「是男还是女的?」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这问题对谁重要呢
?想知道的是他周围的人、是社会。周边的人为什么那么关心一个人的性别呢?因为他
们要知道如何对待这个孩子。男女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衣服、不同的玩具等。很多语
言中假设你不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你就无法以第三人称称呼它,比如在英语中你就不知
道称呼它为"He"或"She"好,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性别不明的人,我们
会觉得很别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个人,他是一个人,有什么问题
呢?但是我们只有对待男人和女人两种方法,而没有对待「人」的方法。正因为我们从
人一生下来就要以名字、衣着、头发长短等等人为的方法来使我们一眼就可以辨别一个
人的性别,以便以社会上既定一种方法去对待他。其实孩子在十几岁发育期以前若没有
人为的衣着等的不同,我们无法从外表认出性别。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性别,因为我们要
以不同的方法对待他们。研究两性关系的学者们发现,假如他们让一个成人(不论男女
),抱一个婴儿而让他知道这婴儿的性别(不论是真是假),则这成人对待男女婴儿的
语气、动作、或温柔、或粗强有明显的不同,为什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以不同方式对待
男女婴呢?因为我们对他们有不同的期望,我们期望男孩子长大成为刚强的男子汉大丈
夫,女孩子长大成为温柔的贤妻良母。这个不同的期望是社会的要求,其力量非常大,
心理学一再强调,父母和老师对一个孩子期望的高低,与以后他长大时成就的大小成正
比。因为社会对男女孩子的对待及期望的不同,他们成长以后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有很明
显的差别。举目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等权力机构绝大部份在男人手中
。男女权利的不平等是很明显的。再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生下来时社会的第
一个问题是:「是男的还是女的?」我的答案是:因为社会要歧视女人!
社会对男女的期望和待遇很不同,不但不同而且是极端的不同。社会期望男女长大后成
为两个气质相反的人: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男严女慈、男主动女被动、男的自立女的
依赖、男有理性女有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等等一系列对立的男阳女阴的性格。男女天生
的生理上的不同,我称为「性别」,上述后天的社会期望的气质或性格的不同我叫「极
别」(阴阳两极的「极」)。英语是Sex和Gender的区别,在中文里现在还没有适当的
翻译(很多人把Gender翻为性别或性差,我觉得不适当),男刚女柔中的「男、女」是
性别;「刚、柔」是极别。社会从那个人生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以不同的待遇和期望向
那个人实行有系统的洗脑,来促使男的变成阳性的人,女的变成阴性的人。总的来说这
种洗脑是很成功的,但不完全成功,有些不成功还造成悲剧。有些男孩子在社会的强势
压力下还是不够刚强,这种孩子在英语被骂为Sissy,在中文叫「娘娘腔」。相反的假
如一个女孩子不够温柔,就会被骂为「Tomboy」或「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在文字上
或逻辑上说:「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或「这女孩子像男孩子」是矛盾的,一个女孩子
怎么可能不像女孩子呢?但在普通语言中这句话是有意义的,因为第一个「女孩子」指
的是性别,而第二个「女孩子」指的是极别。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女孩子没有社会
要求的女孩子应有的气质。」所以这种话是骂人的、批评人的话。社会就用如此等等的
手段向违规的人施压。想想看:假如一个小女孩听到周围的成人说她:「这女孩子不像
女孩子」这对她是多么大的打击呀!她明明知道她是女孩子,怎么人家会说她不像女孩
子呢?怎样才是像女孩子呢?当然社会会告诉她女孩子应该如此如此。社会的所有这些
压力,我称之为极别化(Genderization),极别化大致成功,但有些人硬是接受不了
,最后成了悲剧,就是我们称之为「变性癖」的人。
从变性癖的现象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性别歧视的本质。一个变性癖的人,例如一个男变
性癖者,典型的会说:「我虽有男人身,我觉得我是一个女人。」这怎么可能呢?假如
我们弄清楚性别和极别之分,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男人身」指的是性别;「觉
得是女人」指的是极别。社会「极别化」的目的要使性别「男」的变成有阳性极别的人
,性别「女」的变成有阴性极别的人。性别和极别要附合,男阳女阴,不许有差错,有
差错就是不正常、变态、病态,悲剧在变性癖者接受社会的极别化,也觉得自己有差错
。变性癖是极别的混乱,在身心不附合的情况之下,他们觉得是身体错了,而向身体下
功夫,想去改造身体。一个男变性癖者觉得他的性格和社会上他所见的女人比较相近,
故他化装成女人、学习女人的动作,这样他在社会上觉得比较适应,最后可能动手术、
把**割掉、假造**、打女性贺尔蒙使**长大,等等使身体外表像女人。但性别是天生的
,你改不了每个细胞中的基因,他也不会生孩子,最后也只是一个被阉割掉、而化装成
女人的太监。最近报上报导台湾这种手术愈来愈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残忍的作法。问
题是社会而不是个人,病态在社会而不在这些人身上。假如社会不只准许男阳女阴这两
种人,而且也准许男阴女阳,则问题何在?想象一下没有极别的社会,这一个社会里的
衣着、头发长短、化妆、气质等等不因性别而别,在这个社会里有变性癖者吗?不可能
!因为在一个没有「女人装」的社会里一个男人怎可能化装为一个女人呢?
现在再回头看看极别化的要求:男阳女阴、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男严女慈、男主动女
被动、男自立女依赖、男理性女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等等两极对立的要求是自然或合理
的吗?首先很明显的不是自然的,若是自然的话,社会就不必花那么多精力去「极别化
」,也不会有变性癖这种人。极别化也不合理,这种极端对立的两极化对双方都不好,
人与人之间差别没那么大,要求男性扮演阳极角色,女性扮演阴极角色,对双方都造成
不良后果。这种安排尤其使女人处于弱势地位,但也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看看传统的「
严父慈母」吧!严者大家拒而远之,慈者我们进而亲之,在亲子关系上,男人是输者。
再看看,「大丈夫可流血不可流泪」这句话,一方面促使男人去打战被杀,一方面失去
流泪这个对身心有用的健康活动。老早以前老子就看出刚强是死路一条。举个可笑又可
悲的例子!我有一个堂哥在去年过年时,听到他太太和他的医生儿子形容她的腰酸时说
:「嗳呀!你们女人连腰酸背痛都要找医生,我大便流血好几个月了都一声不响。」他
的儿子赶快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晚期的大肠癌。假如他不自认男子汉大丈夫会忍痛
,则他可能今天还活着。扮演男人角色的代价之一是平均男人比女人短命六年。
极别化使两性得到片面的、极端而对立的发展,人为的拉长了两性之间的鸿沟。事实上
男女除生理性别(其目的主要是生殖上的分工)之外差别很小,他们的共同点大于差别
,他们都是人。使他们幸福的条件差不多,男人需要的女人也需要,没有理由要求男女
变成两个对立的人格,没有理由因性别而有不同且不平等的待遇和期望,理想的社会应
该废除极别。假如一种气质或性格是好的话,男女都应该被鼓励拥有。反之,双方都不
应该有不好的性格。例如被动及依赖性对谁都不好,我们怎能说对女人是好的呢?理想
的社会里只有一个标准:作「好人」的标准而还没有「做好男人」及「做好女人」的两
个不同而相反的标准。在这种社会里对两性的对待和期望完全一样,这才是男女平等的
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