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博物馆 (转载)# Arts - 艺术殿堂
j*n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大了点),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那些博物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6 04:04:01 2011, 美东)
前两天看到一篇写奥赛博物馆的, 作者显然很懂艺术, 起码是知道某门类的历史, 说的
头头是道. 我估计奥赛的展品对现代人来说基本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而那个蓬皮杜艺术
中心的, 如果有人说都看明白了, 我是不大相信的. 我们去的时候好象正好是康定斯基
展, 以前都没听说过, 但其他参观者在那些稀奇古怪作品前的那种崇敬的表情逼迫我回
家做了功课, 原来是某某主义和风格的翘楚, 以后再重温吧. 象艾未未在伦敦展出的那
些陶瓷瓜子, 意象比较简单, 最后也就是按重量称了卖的, 毕竟有钱人里也有喜欢烧钱
的, 毕竟那也是艺术一种, 收藏了就算贬值, 起码是陶瓷的, 买幅贬值的画才亏, 擦屁
股当柴火都不够燎的.
这些年去一个地方旅游, 多是看风景, 后来风景看厌了, 才知道更值得去的是博物馆,
好比听音乐, 开始可能都喜欢流行的摇滚的, 到一定岁数才每天抽时间用古典的打坐
养神. 而很多博物馆都很大, 细看往往一天甚至几天看不完, 再说除非免费(或者有免
费日), 客观条件不允许趁旅游的时候细看.
人们去博物馆基本是去大英啊, 普拉多啊, 卢浮宫啊, 这些的主要展品都是比较通俗的
. 不过我这人天生不喜欢美术, 学校以那些语文数学等主课为重, 我的父母也不象现在
的人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小时候的绘画老师老批评我画的苹果不象苹果梨不象梨
, 后来她丈夫和她妹妹也就是小姨子闹绯闻, 我还很阴暗地幸灾乐祸. 再后来我发现我
的苹果和梨其实比爱因斯坦强, 更抽象, 也就释然了. 现在人谦虚了, 才懂得还是要亲
近艺术. 虽然现在的电子技术几可传真, 但能亲临博物馆欣赏原作, 是别样的感受.
比较郁闷的是博物馆的展品有时会到外地外国去巡展. 比如有次去阿姆斯特丹慕名要
看凡高, 结果大失所望, 他最著名的作品要么不在这里收藏, 要么出巡了, 所以只好去
附近不远的国立博物馆忍受伦勃朗和鲁本斯们.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主要作品不在家乡
博物馆的大概是达利. 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博物馆大量收藏全球牛作, 更是让人摸不着头
脑, 本来去某地看某人作品, 到了一打听, 嘿, 那最著名的啥在美国呢.
比较搞的是埃及的图坦卡蒙就是那个魔金面具的法老展, 这两年是我到哪他就到哪展, 跟
着我跑. 最近他们国内闹得不可开交, 估计一时半会它还是在外面展览着不用回国了. 这
国弱没办法, 埃及老嚷自己要追回在欧美的文物, 中国现在则比较硬气了, 要不回来, 我
就去买. 记得当年去大英博物馆, 我义愤填膺, 眼含泪水, 觉得那里的中国文物都是火烧
圆明园抢的, 到了卢浮宫才发现, 那是小巫见大巫, 人家法国人那种抢才叫抢呢, 欲哭无泪.
换个说法, 人家那叫识货. 比如维纳斯女神像, 本来也稀松平常的, 到法国一展出, 就出
名了. 诚然, 巴黎令人神往的很大原因就是那幅蒙娜丽莎, 如今中国旅行团大量涌入, 加
入那些赞叹不已如同性高潮呻吟的日本老年妇女旅行团, 更是让她(他)的展厅总是人头颤
动, 象我这种只能看懂个皮毛的只好被挤到一边去看提香的画.
提香的画比较自然亲切亮丽, 最近说他的一幅画卖了个他个人的天价, 所谓天价比起毕加索的连个零头都不够. 这个画家和西班牙的皇家还有关系, 所以在普拉多也收藏了好多. 论声誉, 比起达芬奇或者戈亚那些大师他充其量算个影响很大的巨匠吧, 但这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大师. 有时大师和巨匠的界限也很模糊, 比如拉斐尔, 我总觉得他是'忝列'三巨人, 他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没有那种震撼的力量, 又如马友友可能算大师了-也可能是因为他占了大提琴这种表现形式的便宜, 而朗朗似乎还欠一瓢, 虽然可能比克莱德曼要强很多.
大部分博物馆除了有几件镇馆的大师之作, 都是匠人的作品. 那些匠人在世时可能穷困潦倒, 连旭日阳光都不如-他们还能上春晚呢, 在古代就算那些修葺故宫的皇家工程师, 地位也是极其低下的. 所以我有时真不懂那些漂亮女孩争着要去上北广北影, 就算将来比范冰冰李冰冰还风光, 人家赵本山那样的大款请你去陪酒, 你不还得去, 老赵原来是跳二人转怎么了, 你有骨气, 那你就做一辈子街头艺人, 或者到国外去展出?
这些年还真经常在国外博物馆见到国内艺术家的展览, 我不知道他们在国内是不是有名, 就题材看好象很多还是反映中国如何落后甚至当年的文革怎么惨无人道的. 我还认识一个国内美院毕业的朋友, 他比较厚道, 找了个途径以文化交流为名搞个人画展, 内容不那么猎奇, 山水花鸟之类, 展完就卖, 卖完就拿了绿卡, 拿了绿卡就当油漆工. 有时好久不见, 我就想他一定在家搞创作, 也许多年以后,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争相展览他的作品, 那时我得好好吹吹牛, 我家的门和天花板都是他油的. 话说回来, 他从没有因为现在是干什么的长吁短叹, 虽然时不时赞叹一下自己的过去, 脱下工作服, 看那穿着打扮举止, 还是很有艺术家的风采的, 头发卷卷的.
发信人: jsolomon (风大了点),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那些博物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6 04:04:01 2011, 美东)
前两天看到一篇写奥赛博物馆的, 作者显然很懂艺术, 起码是知道某门类的历史, 说的
头头是道. 我估计奥赛的展品对现代人来说基本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而那个蓬皮杜艺术
中心的, 如果有人说都看明白了, 我是不大相信的. 我们去的时候好象正好是康定斯基
展, 以前都没听说过, 但其他参观者在那些稀奇古怪作品前的那种崇敬的表情逼迫我回
家做了功课, 原来是某某主义和风格的翘楚, 以后再重温吧. 象艾未未在伦敦展出的那
些陶瓷瓜子, 意象比较简单, 最后也就是按重量称了卖的, 毕竟有钱人里也有喜欢烧钱
的, 毕竟那也是艺术一种, 收藏了就算贬值, 起码是陶瓷的, 买幅贬值的画才亏, 擦屁
股当柴火都不够燎的.
这些年去一个地方旅游, 多是看风景, 后来风景看厌了, 才知道更值得去的是博物馆,
好比听音乐, 开始可能都喜欢流行的摇滚的, 到一定岁数才每天抽时间用古典的打坐
养神. 而很多博物馆都很大, 细看往往一天甚至几天看不完, 再说除非免费(或者有免
费日), 客观条件不允许趁旅游的时候细看.
人们去博物馆基本是去大英啊, 普拉多啊, 卢浮宫啊, 这些的主要展品都是比较通俗的
. 不过我这人天生不喜欢美术, 学校以那些语文数学等主课为重, 我的父母也不象现在
的人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小时候的绘画老师老批评我画的苹果不象苹果梨不象梨
, 后来她丈夫和她妹妹也就是小姨子闹绯闻, 我还很阴暗地幸灾乐祸. 再后来我发现我
的苹果和梨其实比爱因斯坦强, 更抽象, 也就释然了. 现在人谦虚了, 才懂得还是要亲
近艺术. 虽然现在的电子技术几可传真, 但能亲临博物馆欣赏原作, 是别样的感受.
比较郁闷的是博物馆的展品有时会到外地外国去巡展. 比如有次去阿姆斯特丹慕名要
看凡高, 结果大失所望, 他最著名的作品要么不在这里收藏, 要么出巡了, 所以只好去
附近不远的国立博物馆忍受伦勃朗和鲁本斯们.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主要作品不在家乡
博物馆的大概是达利. 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博物馆大量收藏全球牛作, 更是让人摸不着头
脑, 本来去某地看某人作品, 到了一打听, 嘿, 那最著名的啥在美国呢.
比较搞的是埃及的图坦卡蒙就是那个魔金面具的法老展, 这两年是我到哪他就到哪展, 跟
着我跑. 最近他们国内闹得不可开交, 估计一时半会它还是在外面展览着不用回国了. 这
国弱没办法, 埃及老嚷自己要追回在欧美的文物, 中国现在则比较硬气了, 要不回来, 我
就去买. 记得当年去大英博物馆, 我义愤填膺, 眼含泪水, 觉得那里的中国文物都是火烧
圆明园抢的, 到了卢浮宫才发现, 那是小巫见大巫, 人家法国人那种抢才叫抢呢, 欲哭无泪.
换个说法, 人家那叫识货. 比如维纳斯女神像, 本来也稀松平常的, 到法国一展出, 就出
名了. 诚然, 巴黎令人神往的很大原因就是那幅蒙娜丽莎, 如今中国旅行团大量涌入, 加
入那些赞叹不已如同性高潮呻吟的日本老年妇女旅行团, 更是让她(他)的展厅总是人头颤
动, 象我这种只能看懂个皮毛的只好被挤到一边去看提香的画.
提香的画比较自然亲切亮丽, 最近说他的一幅画卖了个他个人的天价, 所谓天价比起毕加索的连个零头都不够. 这个画家和西班牙的皇家还有关系, 所以在普拉多也收藏了好多. 论声誉, 比起达芬奇或者戈亚那些大师他充其量算个影响很大的巨匠吧, 但这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大师. 有时大师和巨匠的界限也很模糊, 比如拉斐尔, 我总觉得他是'忝列'三巨人, 他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没有那种震撼的力量, 又如马友友可能算大师了-也可能是因为他占了大提琴这种表现形式的便宜, 而朗朗似乎还欠一瓢, 虽然可能比克莱德曼要强很多.
大部分博物馆除了有几件镇馆的大师之作, 都是匠人的作品. 那些匠人在世时可能穷困潦倒, 连旭日阳光都不如-他们还能上春晚呢, 在古代就算那些修葺故宫的皇家工程师, 地位也是极其低下的. 所以我有时真不懂那些漂亮女孩争着要去上北广北影, 就算将来比范冰冰李冰冰还风光, 人家赵本山那样的大款请你去陪酒, 你不还得去, 老赵原来是跳二人转怎么了, 你有骨气, 那你就做一辈子街头艺人, 或者到国外去展出?
这些年还真经常在国外博物馆见到国内艺术家的展览, 我不知道他们在国内是不是有名, 就题材看好象很多还是反映中国如何落后甚至当年的文革怎么惨无人道的. 我还认识一个国内美院毕业的朋友, 他比较厚道, 找了个途径以文化交流为名搞个人画展, 内容不那么猎奇, 山水花鸟之类, 展完就卖, 卖完就拿了绿卡, 拿了绿卡就当油漆工. 有时好久不见, 我就想他一定在家搞创作, 也许多年以后,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争相展览他的作品, 那时我得好好吹吹牛, 我家的门和天花板都是他油的. 话说回来, 他从没有因为现在是干什么的长吁短叹, 虽然时不时赞叹一下自己的过去, 脱下工作服, 看那穿着打扮举止, 还是很有艺术家的风采的, 头发卷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