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翼虎断轴门波及兄弟车型 长安福特或将二次召回
avatar
翼虎断轴门波及兄弟车型 长安福特或将二次召回# Automobile - 车轮上的传奇
T*s
1
据《消费者报道》5月26日报道
长安福特汽车的质量问题面临着新一轮的拷问:去年的翼虎“断轴门”正在福特旗下的
兄弟车型中接连上演。
2013年12月27日,长安福特宣布自2014年2月21日起,召回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11月
13日期间生产的翼虎车型,涉及数量共计80857台。
然而,半年过去,笼罩在长安福特之上的断轴阴影并没有散去。一方面,一系列在召回
范围外的新翼虎汽车接连断轴;另一方面,翼虎的兄弟车型,翼博、福克斯、蒙迪欧等
接连发生断轴事故,断轴是否成为长安福特的通病?这是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疑云。
召回之后:新批次问题再现
今年2月起,被召回的部分翼虎汽车其前转向节生产材料未能符合福特对该材料在全球
执行的材料强度标准。如果车辆受到相当强度的撞击,前转向节可能发生断裂,存在安
全隐患。长安福特汽车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左右前转向节总成,以消除隐患。
改良前转向节后的翼虎车,断轴率确实降低,然而,更换新的前转向节就能安枕无忧了
吗?在长安福特宣布召回公告之后,又频频曝出召回范围外的车,即2013年11月13日后
上市的翼虎,或者更换了新转向节的翼虎车仍然遭受断轴的事故。
根据媒体报道统计,杭州、福建永安、广东汕头、山西等地都发生断轴事件。五月份以
来,已经出现两例断轴事件。
5月1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杨姓车主从广州驾驶翼虎汽车至福建莆田,中途在汕头下高速
时发生断轴,该车是2014年2月14日上牌的,目前仅行驶了4000公里。
5月5日,另一辆翼虎在福建永安发生断轴。通过车主上传的视频截图发现,当时汽车不
超过40km/h的车速通过十字路口.其后与一辆宝马车轻轻碰撞并发生断轴。据知情人士
透露,长安福特已经授权4S店为该车主办理退车,并签订保密协议,因此车主不便接受
本刊采访。
《消费者报道》记者就此事向长安福特官方证实,长安福特表示:“截至目前,我们接
到的个别断轴案例的车辆经技术确认,均由于受到强烈的撞击导致。长安福特严格按照
国家三包法处理客户相关问题。新认证的前转向节在材料的强度上符合福特全球材料强
度标准。”
资深汽车维权律师蒋苏华告诉记者:“目前还难以确认这些断轴事件是否为批次性的问
题,如果长安福特在出事之前就知道问题,若发生事故,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有隐
瞒,则是违法行为,要被处罚,但是长安福特是否有隐瞒将极难被认定。”
知名汽车市场咨询师封士明向记者则指出:“长安福特严重违反《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
理条例》,即召回提交备案后,应该切实提出解决缺陷的措施。”在他看来,长安福特
的召回只是权宜之计,“对于汽车关键材料的更换,需要重新标定、试验等步骤,还需
要采购和装配,这最少需要1年,因此翼虎的召回应该主要是对原有的未达标的原材料
进行加工工艺的适当改进。”
旗下车型“断轴”频现
事实上,除了翼虎断轴最受人关注外,长安福特旗下的其他车型如翼搏、福克斯、蒙迪
欧也频频断轴,这让人怀疑转向节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长安福特的一个通病。
2013年12月27日,自浙江台州发生第一起新福克斯断轴后,随后几起福克斯断轴事件在
论坛及媒体上纷纷被曝光。它们与翼虎一样,都是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发生的断轴。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26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翼搏1.5AT
尊贵型在进行C-NCAP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时发生断轴,成为在C-NCAP成立
数年来碰撞过的数百款车型中,包括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出现的第一例新车测试中断
轴的案例。
对于《消费者报道》记者有关长安福特旗下其他车型转向节质量提出的疑问,长安福特
一并表示:前期我们曾接到有个别车辆的案例,经过公司技术工程师的检查判断均为事
故中撞击导致的。我们的测试显示,正常行驶车辆不受影响。
据汽车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长安福特之所以除嘉年华外的其他车型都频频断轴,这是
因为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将只适用于小型车嘉年华的廉价材料运用到所有车型上,而其
他车型的整车重量大,因此频频出现断轴。
福特公司旗下多款车型断轴频现,这不禁让人质疑起它在加速发展中国市场时对质量监
管的疏忽。对此,《消费者报道》将持续跟踪报道。
avatar
T*y
2
愿世界上所有的车都变成性感的yaris。
avatar
l*g
3
赶紧召回,换供货商,免得丰田托们天天从国内转文章过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