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学结构生物学的请进
avatar
学结构生物学的请进# Biology - 生物学
a*a
1
(1)在这里
http://tinyurl.com/5jk44o
浅谈美食摄影的一些注意事项
应food版版主的邀请,我今天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跟美食摄影有关的摄影方面的知识。
考虑到我本人并没有专门从事过美食为主题的拍摄,很遗憾无法用自己的照片作相关
说明。所以本文的食品照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另外我还简单的画了一些草图配合说明,
希望能把一些问题给大家讲清楚。
本文讲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鉴于篇幅问题,不会过于深入,如有不明白的地
方,欢迎提问;如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1.器材
2.布光
3.布局
4.构图(机位)
5.白平衡及色调
6.其他
其中器材和布光已经在(1)中简单讲过。下面来讲讲剩下的一些条目
3.布局
正如绘画一样,摄影也是构图的艺术。其中主要是2方面的调整。一个是食物本身的
摆放方式。远近疏密关系。再一个就是机位的选择(拍摄角度)。这2者彼此关联
相辅相成。这里先说说食物的摆放。
食物有食物本身的特性,我想用case study的方式讲述这个部分可能更直观,更
便于理解。
a。重复的元素(节奏)
很多时候会有很多重复元素的出现,摆放的时候就要疏密有间,有节奏有变化。
avatar
p*n
2
纯属学术讨论。俺先前写了个帖子,但是才疏学浅。这一写,倒真激起对这一领域排行
榜的兴趣来了。
从诺贝尔看,到现在共有以下结构获化学奖或医学生理奖:
1 DNA
2 Hemoglobin
3 photo reaction center (membrane protein)
4 ATPase (membrane protein)
5 K and water channel (membrane protein)
6 RNA Pol
还有落下的没?
这些获奖的人里,除了Rod Mckinnon还继续高产外,其他还健在的人已经基本不在第一
线了。所以他们统称老一代。
没得奖,但具王者风范的有已过世的Paul Sigler, Dan wiley,尚健在的Steve
Harrison (Harvard),Wayne Hendrickson (Columbia), Tom Steitz (Yale), Doug
Rees (CalTech).这些算是上一代。不知道Tom Steitz能不能熬上诺奖。
下面是开始的帖子,抛砖引玉用:
以小可有限的知识,我觉得施在当今结构生物学领域可能排前20
avatar
J*n
3
这个做ribozyme的Thomas Cech也得过吧。还有就是ribosome的也应该得。不过做的人
太多,确定3个得住太难,还有人已经死了,比较难分credit。
泰斗级人物还应该包括:Brunger, Axel T,Gregory A. Petsko,Michael G.
Rossmann,Robert Stroud。
高产级人物还有:Christopher K. Garcia,Eric Gouaux,Ian A. Wilson, James H.
Hurley,Jennifer A. Doudna,John Kuriyan。
参见:
http://www.mitbbs.com/bbsann2/scitech.faq/Biology/greatbiologist/M.1197777608.z0/[原创]对美国做X-ray%20Xtallography的超级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纯属学术讨论。俺先前写了个帖子,但是才疏学浅。这一写,倒真激起对这一领域排行
: 榜的兴趣来了。
: 从诺贝尔看,到现在共有以下结构获化学奖或医学生理奖:
: 1 DNA
: 2 Hemoglobin
: 3 photo reaction center (membrane protein)
: 4 ATPase (membrane protein)
: 5 K and water channel (membrane protein)
: 6 RNA Pol
: 还有落下的没?

avatar
c*l
4
你这诺贝尔奖的列表也太misleading了,
除了DNA,hemoglobin以及1/2诺贝尔的K channel貌似是因为结构而得的奖,其他几个
得奖是由于他们的生物学功能上的意义而发的奖,并不是由于由于结构被解析了而颁的
奖,
我个人看来,你的列表里只有Hemoglobin是真正一个由于结构而得的奖,而且是由于X-
ray crystallography这一开创性的技术。
想以解一两个蛋白结构的诺奖,no way!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纯属学术讨论。俺先前写了个帖子,但是才疏学浅。这一写,倒真激起对这一领域排行
: 榜的兴趣来了。
: 从诺贝尔看,到现在共有以下结构获化学奖或医学生理奖:
: 1 DNA
: 2 Hemoglobin
: 3 photo reaction center (membrane protein)
: 4 ATPase (membrane protein)
: 5 K and water channel (membrane protein)
: 6 RNA Pol
: 还有落下的没?

avatar
g*1
5
补充几个现在还很active的结构大牛:
先说说两个印度裔的,在结构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John Kuriyan(应该是美国出生的
),这两老印的大牛还是不错的,绝对的一流的,虽然华人的中牛,小牛更多。
Venki Ramakrishnan,前两年当上美国科学院院士,现在是英国MRC的结构生物学主任
。应该可能和Tom Steitz一起获得诺奖(Ribosome结构)
Sloan-Kettering 的 Dinshaw Patel,原是做NMR结构的,后来加入X-ray。也是在CNS
大量灌水的大牛。今年就有2片Nature Article,1片Nature Letter,平均下来每年都
有1-2片CNS,实验室里除了老中就是老毛子,反而没什么阿三。NIBS的叶克穷就是那出
来的。
还有两个是欧洲的,都是Tom Steitz出来的Post Doc。
瑞士的Nenad Ban现在可能是名气最响的新一代结构生物学领军人。人家CNS灌水都是灌
结构生物学中最难的东东。
丹麦的Poul Nissen,当年和Nenad 同在Steitz lab一起做Ribosome结构,同一期
SCIENCE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