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施一公:谢晓亮——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avatar
施一公:谢晓亮——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Biology - 生物学
k*n
1
现在流行互相吹捧么?
http://hi.baidu.com/%CE%E2%D0%A1%BB%B6%C2%C9%CA%A6/blog/item/a7
(施一公,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
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
,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记者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
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
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施一公回答:
诺贝尔奖第一个会不会是在北大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北大校友里面一定会有诺贝尔奖
。其实这点也是我自己内心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时过境迁,一个时代大学办学的
方法,如果在时代发展后,不进行改革不进行改变的话,是会有后果的。我非常看好北
大。在座的我知道大部分是清华人,但是我很看好北大。我觉得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你让我判断的话,我觉得有可能,或者很可能出在北大,但是应该是北大校友。比如
说,学化学的,谢晓亮,现在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做单分子生物物理的,我很看好他,
我觉得他应该很有希望拿到这个,我觉得明年都有戏,应该很有希望。我觉得北大第一
第二第三个得诺贝尔奖都有可能。因为北大理科很强,而且北大崇尚自由思想,崇尚独
立精神,北大自由的风气,这个是科学创新的一个根本前提。在这儿呢,我觉得清华的
优势也非常明显,我们的集体主义,我们的为国奉献,我们的一些奉献贡献付出,我们
的一些时代精神,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觉得清华北大校风相比的
话,差别很大。这个校风一定会有它的后果、结果。所以在这儿,尽管我自己是清华人
,我也会清华理科的崛起,生命科学也好,理科也好,也会尽自己的努力,但我非常看
好北大。我觉得大学不是一个追求千篇一律的地方,不是一个磨平棱角的地方,像我刚
开始讲的,大学一定要容纳百川,一定要有不同的思想交汇,一定要有些激烈的争辩,
但是呢是professional,并不是要记仇记恨。大学一定要百家齐放,大学里如果没有思
想,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学术的追求,没有自由的发挥的话,是做不好的。我对很多
东西有些看法,我在生命科学学院新年座谈上说,评三好,评学校的标兵,评将来的新
星,科研新星,未来之星等等,我都有这个看法。我觉得尤其在年轻阶段,千万不要求
全,要求专。本科生阶段的这个全,有它的一个解释,我觉得不是做什么都四平八稳,
大学不是一个popularity contest的地方,不是大家搞好关系,赢得关系分这样一个地
方,大学恰恰是一个容纳不同观点,容纳不同思想,容纳异己的一个地方,这点北大做
得非常好,我觉得北大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可能说得有点远了。
至于中国人才的发展,与一流大学是不是接轨,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饶毅写
了一个博客,说中国三十年后会有中国第一批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这个也有一个前提
,就是如果照现在这个发展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你问我,现在已经做出来的科学成就中
,在自然科学,有没有可能得诺贝尔奖,其它领域我不敢说,在大的生命科学领域,我
个人观点认为,可能还挺玄的,应该是机会基本没有。大家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差距。诺
贝尔奖每年只发一次,今年化学奖给的也是生命科学,但是候选的不在几十,我觉得是
上百,我觉得在生命科学至少应该有一百项这样的成果有可能得诺贝尔奖。大家不要忘
了,这个可能里边,可能咱们国家排不上一项,这是我们的差距。在其它的学科我不知
道。居安思危应该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大家应该意识到,尽管经济在发展,老百姓
生活也提高了,文化生活极大的丰富,咱们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进入世界一流了,但在科
研上,在世界一流大学上,我们的差距非常非常大。
avatar
O*e
2
一边吹捧北大一边还得拼命赞美清华,也够难为他了
可谢拿炸药奖是不是不太现实啊--还是俺的眼界跟施院长差得太远?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流行互相吹捧么?
: http://hi.baidu.com/%CE%E2%D0%A1%BB%B6%C2%C9%CA%A6/blog/item/a7
: (施一公,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
: 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
: ,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
: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记者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
: 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
: 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 施一公回答:

avatar
H*s
3
鄙视自己,目光短视。估计以后老施的嘴能和贝利有一拼。
avatar
O*e
4
抛开校际之争,施说自由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出现大科学家,真是一点没错。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鄙视自己,目光短视。估计以后老施的嘴能和贝利有一拼。
avatar
s*t
5
ORZ
11公变成大嘴巴了
avatar
B*o
6
汗死俺了。。。。俺是木有这个眼光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流行互相吹捧么?
: http://hi.baidu.com/%CE%E2%D0%A1%BB%B6%C2%C9%CA%A6/blog/item/a7
: (施一公,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
: 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
: ,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
: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记者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
: 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
: 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 施一公回答:

avatar
l*l
7
刘军也在公开场合说过他觉得大陆留美的人里谢最有可能得炸药奖。
谢的工作在好几个领域都是开创性的。WIKIPEDIA上对谢的介绍提到"Xie is
considered a founding father of single-molecule enzymology. He has also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biomedical imaging by developing CARS microscopy."
今年又刚刚在Nature Methods上灌了一篇测序新方法。
谢在学术界,甚至不同学科领域的认知度都蛮高的。如果能先搞个Wolf, Lasker或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就更有戏了。
我也看好谢。
avatar
o*4
8
基本没戏吧,
这可是评炸药奖啊

made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刘军也在公开场合说过他觉得大陆留美的人里谢最有可能得炸药奖。
: 谢的工作在好几个领域都是开创性的。WIKIPEDIA上对谢的介绍提到"Xie is
: considered a founding father of single-molecule enzymology. He has also made
: major contributions to biomedical imaging by developing CARS microscopy."
: 今年又刚刚在Nature Methods上灌了一篇测序新方法。
: 谢在学术界,甚至不同学科领域的认知度都蛮高的。如果能先搞个Wolf, Lasker或
: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就更有戏了。
: 我也看好谢。

avatar
L*s
9
洗洗睡吧
avatar
l*d
10
xiaodong wang has a better chance than xie.

made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刘军也在公开场合说过他觉得大陆留美的人里谢最有可能得炸药奖。
: 谢的工作在好几个领域都是开创性的。WIKIPEDIA上对谢的介绍提到"Xie is
: considered a founding father of single-molecule enzymology. He has also made
: major contributions to biomedical imaging by developing CARS microscopy."
: 今年又刚刚在Nature Methods上灌了一篇测序新方法。
: 谢在学术界,甚至不同学科领域的认知度都蛮高的。如果能先搞个Wolf, Lasker或
: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就更有戏了。
: 我也看好谢。

avatar
n*w
11
还早吧,
至少得得点其它奖先
或者被nobel symposium请去做个报告吧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流行互相吹捧么?
: http://hi.baidu.com/%CE%E2%D0%A1%BB%B6%C2%C9%CA%A6/blog/item/a7
: (施一公,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
: 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
: ,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
: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记者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
: 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
: 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 施一公回答:

avatar
n*k
12
Wang had a better chance but not anymore...Wang has virtually no chance
anymore after 2003/4(?) unless he could work out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PCD/apoptosis...I suppose Xie would dependent on how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toys goes...but next year...no way, not before STED I believe/hope...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xiaodong wang has a better chance than xie.
:
: made

avatar
l*l
13
靠microscope或显微成像得炸药奖的:
The 192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and the 1953 and 1986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are all awar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microscopes.
1903 – Richard Zsigmondy develops the ultramicroscope and is able to study
objects below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5 was awarded to Richard Zsigmondy "for 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heterogenous nature of colloid solutions and for the
methods he used, which have since become fundamental in modern colloid
chemistry".
1932 – Frits Zernike invents the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that allows the
study of colorless and transparent biological material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3 was awarded to Frits Zernike "for 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phase contrast method, especially 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1938 – Ernst Ruska develops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ability to use
electrons in microscopy greatly improves the resolution and greatly expands
the borders of exploration.
1981 – Gerd Binnig and Heinrich Rohrer invent th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that give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objects down to the atomic
leve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6 was divided, one half awarded to Ernst Ruska
"for his fundamental work in electron optics, and for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Gerd Binnig and
Heinrich Rohrer "for their design of th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2008 jointly to
Osamu Shimomura,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MBL), Woods Hole, MA, USA and
Bosto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MA, USA,
Martin Chalfi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USA
Roger Y. Tsien,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 USA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his

【在 n********k 的大作中提到】
: Wang had a better chance but not anymore...Wang has virtually no chance
: anymore after 2003/4(?) unless he could work out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 PCD/apoptosis...I suppose Xie would dependent on how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 toys goes...but next year...no way, not before STED I believe/hope...

avatar
y*8
14
Well, follow the breakthrough of microscopy
confocal > two-photon > other two-photon based
Obviously, two photon is worth a note here. CAR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two-photon based ones.

study
his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靠microscope或显微成像得炸药奖的:
: The 192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and the 1953 and 1986 Nobel Prizes in
: Physics are all awar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 microscopes.
: 1903 – Richard Zsigmondy develops the ultramicroscope and is able to study
: objects below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5 was awarded to Richard Zsigmondy "for his
: demonstration of the heterogenous nature of colloid solutions and for the
: methods he used, which have since become fundamental in modern colloid
: chemistry".

avatar
k*n
15
庄小威如何呢?不少人觉得她会得?她和谢谁的可能性大?

Wang had a better chance but not anymore...Wang has virtually no chance
anymore after 2003/4(?) unless he could work out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PCD/apoptosis...I suppose Xie would dependent on how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toys goes...but next year...no way, not before STED I believe/hope...

【在 n********k 的大作中提到】
: Wang had a better chance but not anymore...Wang has virtually no chance
: anymore after 2003/4(?) unless he could work out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 PCD/apoptosis...I suppose Xie would dependent on how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 toys goes...but next year...no way, not before STED I believe/hope...

avatar
D*A
16
祖国不是已经拿了一个和平奖了吗?谢如果拿了,那就是第二个。
avatar
h*w
17
before WEBB GET NOBEL FOR HIS TWO PHOTON AND FUJIMOTO FOR HIS OCT. XIE DO
NOT HAVE A CHANCE.
THINK ABOUT IMPACT ON PEOPLE'S LIFE
avatar
z*h
18
If Louis Pasteur lived in 1900s, how many Nobel Prizes did he deserve? Three
to five or more. He is a giant changing the world.
avatar
g*u
19
Yang and Li got it long time ago, they were citizens of Republic of China.
avatar
h*9
20
以目前的成就,估计和你拿诺奖概率差不了太多。

his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庄小威如何呢?不少人觉得她会得?她和谢谁的可能性大?
:
: Wang had a better chance but not anymore...Wang has virtually no chance
: anymore after 2003/4(?) unless he could work out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 PCD/apoptosis...I suppose Xie would dependent on how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 toys goes...but next year...no way, not before STED I believe/hope...

avatar
k*n
21
还就有学化学的预测庄小威可能获化学奖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5992&do=blog&

以目前的成就,估计和你拿诺奖概率差不了太多。
his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以目前的成就,估计和你拿诺奖概率差不了太多。
:
: his

avatar
a*t
22
agree

【在 g******u 的大作中提到】
: Yang and Li got it long time ago, they were citizens of Republic of China.
avatar
B*G
23
对头,富士魔头至少应该排在谢晓亮前面。

【在 h*w 的大作中提到】
: before WEBB GET NOBEL FOR HIS TWO PHOTON AND FUJIMOTO FOR HIS OCT. XIE DO
: NOT HAVE A CHANCE.
: THINK ABOUT IMPACT ON PEOPLE'S LIFE

avatar
k*z
24
你不懂就不要胡扯。谢的工作早达到了诺奖的水平。他就算今年得奖,也不奇怪。
谢开创了几个方向,影响已经,正在显露。虽然他不是第一个做单分子光谱的,和以前
的低温比。但他做的影响早超过了前者。现在看细胞里面基因表达,这个意义之重大,
怎么说都可以。比以前的一些得诺奖的工作更有意义,比如李远哲的分子交叉束, 仅
仅是研究简单基本分子的反应。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流行互相吹捧么?
: http://hi.baidu.com/%CE%E2%D0%A1%BB%B6%C2%C9%CA%A6/blog/item/a7
: (施一公,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
: 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
: ,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
: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 记者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
: 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
: 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 施一公回答: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