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饶毅又憋屈的不行了
avatar
饶毅又憋屈的不行了# Biology - 生物学
m*w
1
认识黄晓明,是从《大汉天子》开始的,第一部确实好看,接着又演了第二部,就不好看了。后来又演了《新上海滩》,尽管超越不了周润发的许文强,却仍然俘虏了不少女孩子的心。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喜欢耍酷,很喜欢放电。
可是,竟然传出黄晓明要演唐僧了!黄晓明剃了个光头,要带着徒儿去西天取经!这真的是很新鲜的一件事。我很担心本来吃斋念佛的唐玄奘,因为黄晓明爱四处放电的眼睛,招来更多的妖怪。黄晓明自称演唐僧是想积德,因为父母着急抱孙子了。一看“积德”这词儿,我就很困惑:你又没干什么坏事,怕什么?难道自认为作了孽?
话说近几年翻拍西游记的可真不少,把唐僧、猪八戒、孙悟空都演了,却只有沙师弟无人问津。沙悟净才是真正的和尚,无欲无求。尽管翻拍的也有人看,可完全不是中国的名著《西游记》了。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尊重一下原著,别把人物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唐僧,是一个一心只想取得真经之人,要是也改成情圣了,真不如换个名号。
看来真没什么剧本值得拿出来了,四大名著,是拍了再拍。黄晓明演唐僧,他能hold住他那双爱传情的眼,那才是本事!
avatar
j*1
2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敌人能避免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或说不欲
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的反面:安乐、受尊重、闻受爱语、敬语);这十二种不欲境各
从时间上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得出了三十六种不欲境。从所欲上分析,自己希望
得到安乐、尊重、闻受爱语、敬语;对自己的亲友方也是如此;对自己的敌方,希望他
们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这十二种所欲境,各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
这样共三十六种所欲境。
我们了知这七十二种嗔境后,可以细细地对照省察,自己对哪些有特别的执着,找出自
己生嗔之根,便可全力以赴去断除。
辛二、(真修安忍)分三:壬一、于造不欲者修安忍;壬二、于所欲阻碍者修安忍;壬
三、于诽谤吾者修安忍。
壬一分四:癸一、令吾受苦而修安忍;癸二、于斥责吾者修安忍;癸三、于吾友造不欲
者修安忍;癸四、于敌造福者修安忍。
癸一分三:子一、痛苦领受之安忍;子二、于法定心之安忍;子三、怨害不嗔之安忍。
子一、(痛苦领受之安忍):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
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在轮回之中,产生安乐的因何其稀少,而导致痛苦的因缘极其繁多;然而没有痛苦就不
会生起出离心,因此,自心应坚毅地安忍痛苦!
对嗔境作了分析后,论主再引导我们对不同的嗔境一一修安忍,首先是修安受痛苦之忍
。陷于轮回中的众生,如果要享受安乐,必须要广植乐因——修持五戒十善,可对众生
来说,修善法的机缘极其稀少,而苦因——造恶业的因缘却非常多。《地藏经》中说:
“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
,分析了众生所有的衣食受用,唯以造恶业而成,最终要以此感受无边的恶趣痛苦。造
善业极少,而起心动念,穿衣吃饭喝茶都在制造苦因,以此轮回众生的痛苦怎会不多呢
?佛在《正念经》中说:“轮回如针尖,永无少安乐。”弥勒菩萨也说:“不净粪中无
香味,五道之中无安乐。”《法华经·譬喻品》中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
满,甚可怖畏。”痛苦的毒火无时无刻不在焚烧着轮回众生。
但是,“无苦无出离”,我们虽然都不乐意感受轮回痛苦,然而痛苦是修持佛法的助缘
,是帮助众生进入佛门的助缘。因为感受到痛苦,众生才会生起出离轮回的心念。就像
我们在座一些人,有很强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是因为亲身经受了,或反复思维认识了
世间的种种苦楚而生起。我了解你们许多人出家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某种苦难,由此
引发了对轮回世间苦谛的一些认识,于是无法忍受,转而寻求解脱,出家修行。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你们得感激这些痛苦。无垢光尊者说:“遭受损害遇正法,获解脱道害
恩大;痛苦忧伤遇正法,得安乐故苦恩大。”由感受痛苦而厌世,由有厌世心才追求解
脱,如《四百论》中所说:“谁不厌三有,彼岂敬寂灭。”痛苦对自己的修行有如是增
上助进作用,因而我们当以坚毅的勇气去面对忍受,把痛苦转为道用。
《功德妙瓶》中说:“痛苦有些是无始以来的恶业之果;有些不是宿业感召的果,而是
突然性的遭受他人损害而致;有些是修持佛法中的苦行而致;不管是哪一种痛苦,善修
安忍者都可以将它转化为安乐。”依据一些经论,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始轮回中造
恶业而受苦报;一种是往昔的善业感召,让你感受到痛苦,以此而逼迫你进入解脱道。
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两种痛苦,像天人一样恒时感受安逸,我们不可能进入解脱道,修行
也不会成功。感受痛苦有这样的功德,因此,我们在遇到任何痛苦时,自心不能脆弱、
逃避,能够去正视痛苦、安忍痛苦,修行就会有极大的进展。以前高僧大德们,他们无
论遇到何种挫折违缘,都是坚定的安忍,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功德花鬘,转化为利益众
生的功德事业!
我们在座很多人,年纪轻、阅历少,没有感受过什么痛苦磨难,但是,既然随业力流转
在轮回里,就不可能没有痛苦。身心痛苦有时会猛烈现前。这种时候希望你们不要脆弱
,一旦陷入脆弱的状态,拿不起“坚忍”的武器,痛苦就会把你打败,让你越来越无力
,越来越难受。你的生命也会变成一片死灰,眼前一切都会显得沉重不安,对因果的取
舍、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等一切修行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我时常观察,也经常这样认为:
如果内心不自在、不能坚忍,那自己的一切作为,都会受到致命的障碍;如果心意愉悦
、坚实,那自己做任何事,像念诵、静坐、观修等等,都会进行得顺利而圆满;自心坚
忍无畏时,对一切有情都能发出真挚的慈悯,愿意代他们受所有的痛苦……
在痛苦时,不要说“好痛苦,好难受”之类自我暗示、自我折磨的话语,好好地忍下来
,安静一会儿,然后开始细细地观察自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用上,看看痛苦到底
有什么成份,在自心哪个部位,在如何进行工作……。当智慧的光芒专注到内心时,痛
苦黑暗一定会无影无踪、灭迹无余。
初学者不一定能掌握这些有力的智慧方法,但不要紧,你如果不能修这些法门,或是力
量不够,那你应稍静一静,停止那些厉害的分别念,然后问自己:“我这样痛苦下去有
什么意义呢?只有自己折磨自己而已;三界中的父母众生,有许多在受着比我更严重无
数倍的苦楚,我却只想着自己,现在我应观修自他交换的修法……。”噶当派的格西们
说过:“如果自心特别苦恼,应该立即观三界轮回众生的痛苦,以自己现行的痛苦去代
受他们所有的痛苦,以此而使自己的受苦变成功德。”这时自己受的痛苦越多,就可越
减轻无量众生的痛苦,自己积累的功德也就越多。如果不这样观修,自己受的苦不仅毫
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修行作障碍。我们这样作观修,如果能以至诚的悲心猛厉发愿,对
众生痛苦的关注超过对自己的关切时,自己的痛苦也许马上就会消失。只要有勇毅坚忍
的心态,观修这些殊胜的窍诀就一定能转痛苦为道用。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
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那些苦行外道和伽那巴尚且能忍受无义的灼烧、割身等痛苦,现在我为了追求究竟解脱
的大利,为什么反而要畏惧受苦呢?
苦行伽那巴是指古印度那些信仰苦行的外道徒和南印度伽那巴地方的人们。古印度一些
信仰苦行的外道,他们在每年的秋月初9开始,于三日中灼烧自己的身体或砍割肢体,
以此向他们信奉的神灵乞求悉地;伽那巴人于月食时,也用种种方法割裂、灼烧身体。
这些外道的苦行,并非只是古代的传说而已,在印度,这类外道至今尚存。例如信仰大
自在天的外道信徒,往往为了得到所谓“神的恩宠”,用种种办法进行自我摧残;有些
外道为了修梵天,把自己的头砍断;有的外道用铁丝、铁钩穿裂身体,以自己的血祭神
等等,有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自我残害行为。他们这些所谓的苦行,不可能给他带来什
么善法成就,也不可能为他们消除业障痛苦,唯有自害而已,根本没有真实的意义,然
而他们都能无端地忍受这些苦痛。
我们也可现量见到,现在汉地的一些老年人,每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忍着风霜雨雪,在
城市里的空地上,随着吵吵闹闹的音乐,手舞足蹈地练一些希奇古怪的东西。看起来,
也是特别引人生悲悯: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为什么不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善法
,为后世、为死亡做一些准备呢?每天这么早就出来顶风冒雨地蹦蹦跳跳,肯定有不少
辛苦,然而就是为了这些毫无实义的东西,他们都能忍受。
相比之下,我们修习佛法,为的是自他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为了让一切父母众生得到
终极的大安乐,为了这么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有什么理由去畏惧受苦呢?在修习佛法的
过程中,面对一些寒冷、病痛、疲困……,我们完全应当毫无怯弱地安忍。成佛的事业
不是空中楼阁、水中月影,回顾往昔的高僧大德们,他们以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了我们,
只要不畏苦难,依善知识的教导去修行,自利利他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我看《高僧传
》中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一段,经常为之而垂泪,我们后代的学法者,为什么不能去效仿
,有什么理由不能忍受一些小小的苦害呢?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长时间练习而不变成容易适应,这种事情绝对没有。渐渐修习忍受小损害,一旦大的苦
难临头,也就能够安忍了。
众生所执爱的一切法,都是因长久串习而成,因此任何一件难事,只要去习惯,慢慢地
也就变得容易适应,变成自然无任何困难。这点我们各自在生活中可能都有一些体验,
比如说刚刚学藏文时,很陌生,也很困难,发音、书写、文法样样都让自己头痛,但只
要真正去下功夫,慢慢地就得心应手,不会再感到吃力;刚念一个长长的咒语时,我们
更是要伸长脖子摇头晃脑,结结巴巴,熟悉一段时间后,也就会流利通畅地念诵,无任
何困难。上师如意宝说:“闻思修行都是如此,必须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习惯后,不
会再有什么困难了……”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经长久练习,有没有不会变成习惯而自然的事呢?这是肯定不会有
的,习惯的力量不可思议,萨迦班智达说过:“无论任何一切事,若人习惯无微难,如
同学习工巧明,修学佛法亦不难。”在修习安忍时,如果能去长久修习,首先习惯去安
忍一些微小的伤害,比如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冷言冷语、讥讽、侮辱、捶打等小小的损恼
,日复一日,坚持安忍,过了一定的时间后,对这些安忍就变成了自然习惯,慢慢地对
较大的伤害,也就会有承受的能力。安忍的力量串习成熟后,面对他人的种种伤害苦恼
乃至杀害都能安如泰山般地忍受,无任何困难可言。
龙树菩萨说:“有情之功德与过患,乃串习而成,而串习也依赖于自己,故当励力串习
善法功德。”我们都是希求解脱的人,为此应当抛弃恶业的串习,而朝善法功德方面去
努力。如果能从小处着手,积极主动地去练习,将来一定也会有忍辱仙人那样的安忍力
量,以此而能迅速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如果不能去主动串习,现在对小小的苦恼都不
能忍受,将来遇到大的违缘苦痛,又该如何应付呢?不忍而生嗔的过患在前面已详说过
,而修安忍者,在《入中论》中说:“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
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我们每一个修习佛法者,对这些功德理应励力追求。
有些人或许想:“虽然经长久串习能强忍苦恼,但无论如何,面对那些违缘痛苦时,自
己内心肯定还是会有苦的感受。”因此而丧失修安忍的勇气。这其实是非理的想法。如
果久习安忍,到一定程度后,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不会再让我们生起苦受,而是会让我
们感到安乐。《父子相会经》中说:“世尊有三摩地名于诸法安乐行。若谁证得彼三摩
地,彼菩萨缘一切法唯受乐受,不受苦受。”乃至“若以有情地狱之苦逼恼于彼,亦能
随时正住安乐之想。”
安忍依长久的修习,就能自然地串习成就,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不去以欢喜心努力修
习呢?大家都知道,安忍度不圆满,大手印、大圆满的即生成就,自利利他的果位就与
自己遥遥相隔,因此,对这种并非有太大困难的法门,必须尽力去修持。在日常生活中
,修安忍的机会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随时随地观察自心,就会发现在相续中,有许多
逃避痛苦,不愿安忍的念头。比如说冬天的早上怕冷不愿起床,开法会时在经堂坐久了
,不愿意受腿疼腰酸等苦,而到处乱走等等,这时候就是我们修安忍的机会。特别是道
友之间,平时因为人多,难免有一些小小的碰撞,如到龙泉井打水,他挤了我;出经堂
门时,某某踩了我、白了我一眼……,如果对这些不能安忍,我们所谓的修行又有什么
用呢?虽然是凡夫没有能力像诸佛菩萨那样面对损害苦恼,但我们毕竟是发了菩提心的
佛子,发过誓愿要为救度父母众生而取证佛果,为此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老
老实实地去做,面对一切大大小小的困难,去真实地建立起自己的安忍修行。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
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日常生活中,蛇咬、蚊虻叮噬,饥饿、干渴等苦受,乃至于生疥疮等常见的病痛,难道
我们不是都已经习惯忍受了吗!
久忍小苦而成自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事例。在印度,由于炎热潮湿的气候环
境,自然界有许多蛇、蚊虻等,人们经常会遭到它们的叮咬;而生活中的饥渴苦受,任
何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会有的;疥疮,是一种皮肤病,患者在皮肤上会起一些红色的疮
疱,搔痒难忍,如果去抓挠,又痒又痛;在颂词中,还有一个“等”字,指日常中常患
的病痛,像感冒、发烧之类。这些痛苦,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无法避免的,开始遭受时,
人们也会觉得很难受,但久而久之,也就无所谓了,并不会觉得这些是痛苦。我们自己
也会有类似感受,比如说你们有些人从汉地刚来雪域高原时,会觉得这里干燥寒冷,很
难受,但一两个月后,也就习惯了,觉得很舒服。人们对苦乐的感受,是一种习气,是
由于长久串习而成的实执,真正能了解到这点,我们对安忍痛苦也就会很容易了,只要
断除一份实执,苦受也就会减轻许多。
有些人也许会说:“痛苦是我的的确确的感受,我并没有去想它,可还是很难受,怎么
会是实执而成的呢?”实执是长时间串习而成的错觉,而且不是一般人当下就可识别的
,无垢光尊者曾引《莲花游舞经》中的火施婆罗门公案教导说:“火施婆罗门在短短时
间内观想自己是老虎,最后也真的变成了老虎,那人们无始以来的习气(习惯误执)又
怎么不会成为实执呢?”所以,我们应对此清醒地认识,不要被一时的苦受错觉所迷惑
,而失去安忍的勇气。既然人们能于日常中不经意地串习起对小苦的安忍,那么我们依
善知识的教言,以智慧去频频作观,焉会不成就安忍一切的清净习惯呢!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因而对寒热风雨等天气的变化,以及疾病、捆缚、捶打等伤害,不应该太娇弱以至不能
忍受,如果内心脆弱不坚忍,伤害之苦受反而会增加。
三界是纯粹的苦难蕴聚处,就南瞻部洲的人道众生来说,寒暑的变易、风霜雨雪的侵袭
、疾病的困扰、他人的绳系杖击……,种种伤害苦难连续不断,使每个人都有重重的身
心苦恼。遇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苦难时,我们绝不能娇弱,丧失正视它们的勇气和力量。
在前偈中论述过,痛苦是一种实执或说是一种错觉,它是人们在自心中误执的一种感受
,与外境并无必然的关系。同样的外境,随各人心情的不同,会引生不同的感受,这就
像用一块石头,如果去击打脆弱的瓦器,瓦器必然会破碎,如果去击打坚实的铁器,铁
器不会有任何破损,而石头会破碎。自心如果坚强如铁,则不会为外境所摧而引起痛苦
,但是一个人内心脆弱无力,外境小小的困难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痛苦感受。就像藏族
人的谚语所说那样:“过于娇弱者,具有无量害。”举个小例子说,夏天的时候,经常
下雨,我们上经堂的路变得泥泞不堪,这本来是很平常的小事,性格稍坚强一点的人都
不会把这当作一回事,照旧不徐不疾地走动;而性格软弱者却不一样,他们会看着路叹
气,不敢迈步,“真苦啊,这么难走!”无谓地增加了许多苦受。
在我们的修行中,这种娇弱更是严重的障碍。因为在修行过程中,无论你依止哪位上师
,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违缘逆境肯定要遇到。如果脆弱不堪,与违缘障碍一接触,就崩
溃了,趴下去不起来,那最容易、最快捷的法门,你也无法修习成功;上师道友怎么鼓
励帮助,你也无法在修行道上直步前进。在佛教史上,没有经历逆境困苦的修行者是没
有的,我们随便翻开那些成就者的传记,可以发现他们有相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都
是能够坚忍地面对任何苦难的修行人。
我们很多人在学院住了多年,虽然艰苦生活与恶劣气候使他们的身体不是那么壮实,但
是意志却锻炼得越来越坚强,外境种种违缘都无法中断他们的闻思修行。汉僧入藏这十
几年来,如果我们心意不坚强,那么这个僧团的许多闻思修行、弘法事业都无法达到现
在这种情况。你们有些人经常想:哎,我身体不好,气候又恶劣,生活这么艰苦,算了
,算了,我不上课了,还是……。我如果跟你们一样,今天生病了,不上课,明天又有
大大小小几十件事要办,不上课;那样可能一个月只能讲一两堂课了。可我们大家一直
坚持,从未断过正常的上课。
“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这句法语我最喜欢吟诵,经常用来鼓励自己,打击脆弱
敌人。我想这不但对修行可以有力地促进,对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导原则。如果能够
把这句话融化于心,则在生活、修行中,许多不必要的苦恼也就会烟消云散,而坚忍的
铠甲也就会自然地得到。
现在冬天到了,外内密的苦害也许会一齐涌现,但不管如何,只要能将娇弱扔开,坦然
地面对一切,一切境缘皆会随心而转,于风雪之中,我们的修行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有人见己血,反增其坚勇,
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
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有人见到自己为敌所伤而流血,反而会增强坚毅和勇气;有人看到他人流血,也会惊慌
害怕,甚至吓得昏死过去。这二者的巨大差异,完全是由于心理坚毅和懦弱而导致,因
此,应该藐视伤害痛苦,不要太执着苦受而为之击溃。
面对伤害痛苦,坚忍者能转增其勇,而懦弱者则会惊慌闷绝,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在此举出了士兵决战时的情景,来说明痛苦本
身并不能打击摧毁人们,而是懦弱胆怯的心态致使弱者在痛苦前受到伤害。
士兵们列阵砍杀时,往往为敌人的兵刃杀伤流血。勇敢者见到自己受伤流血,不但不会
为之退缩,反而更为勇猛,勇气倍增地去拼杀;可懦怯的士兵,一见到他人流血,虽然
自己毫无伤损,也会吓得惊慌不安,甚至会昏死倒地。这类故事,在许多历史小说中都
可见到:勇士身中巨创,仍能驰骋杀场,而懦夫虽身体无损,却往往不待对方杀过来,
就被吓得倒地昏死。在藏域,人们勇武好斗,因而这类故事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我还很
小的时候,就听到过不少。曾经在某地有一个人,在野外遇到了两个仇敌,对方开枪击
中了他的腹部,肠子从伤口都流出来了,但他把伤口用腰带包好后,勇悍地挥舞着长刀
追上了仇敌,直到消灭了对方自己才倒下。可是当时,本地还有一个人,与别人打架时
,见到他的朋友受伤流血,他马上就倒在地上,大喊着:啊,我要死了……
这二种人同是见血,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这并不是外境有异而致,亦非身力有强弱的
差异而致,完全是由心态不同而造成。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外境的苦难其本身并不能将
人们摧毁、击败,勇猛坚忍者能转苦受为勇力,去排除他的障难,那些懦怯者的失败倒
地,完全是他自己的懦弱而造成,是他的错误执着而造成。
意志的勇怯能导致如许的差异,因而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轻害苦指以一种坚毅睿智的心态去轻视、藐视一切伤害苦难,这是一种坚忍勇毅的心
态,是一种具坚定信心与稳固胜解的心态。有了这种智慧心,就会了知一切痛苦违缘为
幻境空花,自己的修行会如同须弥山王一样,不为一切苦难所动摇毁坏。如果不能具足
这种勇毅智慧,那么你的向道之心就会十分危险,逆境违缘一起,即会为之摧毁。
怯弱的意志是修行道上的大障碍,因为我们出家志求解脱,自己的专精学道之心,如同
“一人”,而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重重为障,如同“万人”,一人与万人战,如果心
志怯弱,怎有成功的可能性呢?我看到有些人,遇到一点小小的违缘,自己的道心修行
即被摧毁,实在是可惜。作为修行人,钱财、生命毁掉了并不可惜,如果自己的修行决
心、智慧被毁坏了,那么我们真正的生命、财产都荡然无存了,这才是最痛心的事。佛
陀在《华严经》中说:“为断除烦恼,应当发起坚定之心;为断除实执,应当发起胜他
之心。”《四十二章经》中说:“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
我们在求法修行过程中,如果能铭记这些教言,能以殊胜的信心祈祷上师三宝,则能轻
一切害苦,也不会为一切苦难所毁!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
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贪嗔敌。
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真正的智者,纵然遇苦,也能安忍,不会搅乱内心的澄净清明。在与烦恼奋力作战中,
虽然会产生很多的伤害和痛苦,但我们应藐视这一切苦受,奋力降伏贪嗔烦恼敌。能够
制服烦恼敌才是真正的勇士,其余世间人所称的勇士,只不过是会砍杀活动尸体的俗汉
而已。
愚笨的弱者,在遇到苦难时,心烦意乱,毫无主见,只有可怜地随业风而浮沉;可对智
者来说,他具有坚强的毅力,明鉴诸法的智慧,面对苦难时,自心澄净而清明,不会有
浮躁不安、忧恼的情绪。如萨迦班智达说:“智者无论再计穷,绝不迈步愚者道。”他
的智慧如同森林大火一般,逆缘狂风愈强,智慧大火愈猛,悲心热力愈炽。
《月灯经》中说:“恒具欢喜恭敬心,恒时安住寂静见。”这正是善巧大乘智者的心态
。具欢喜心、恭敬心、寂静见的心,对外境的一切境显,能现量见为“犹如空花,乱起
乱现而已”,自然也就会保持着宁静澄明,不为任何逆境所动摇。我们看六祖遇刺、虚
云禅师在“云门事件”中的显现等等,这些高僧大德处变不惊、处乱不动的超然之态,
也就是最明显的实例。
由于无始以来的串习,烦恼习气重重层层地横在每个凡夫前面,要克服这些,也就自然
地要遇到“多害苦”。“奋战”指以种种善巧方便对治烦恼,在《妙臂请问经》中说:
“为断贪心,修持不净观与白骨观;为断嗔心,修持大慈大悲;为断痴心,观修十二缘
起。”在修持这些法门时,因与无始以来的习气逆向而行,此时我们业识中自然要现起
许多苦受,就像一个吸毒成瘾者,在戒毒治疗过程中,也就无可避免地要受一些苦痛。
但是为了彻断烦恼,我们应坚忍地承受这一切,应以大智慧大勇猛的心去“轻彼苦”,
以大智大勇之“力”去“克贪嗔敌”。
在没有证得真实的智慧前,我们无法现知诸法的空性本质,也就无可避免要为习气所牵
,现起诸般苦受。弘一大师在刚出家时,他的日本夫人雪子因无法舍弃情爱,跑到寺院
去祈求他不要舍弃妻室子女。当时大师铁下心,拒绝说:“从此之后别想我是活人……
”勇毅地战胜了烦恼。看着我们这个经堂的几百名修行人,我时常想:你们当中有一批
人,在世间有一定的声誉、地位,也有家庭、财产等等,现在出家修梵行,这也是战胜
烦恼的一种胜利。我们很多人毕竟是凡夫,贪执世间五欲六尘的习气毕竟没有断除,“
所欲不得”时,苦受就会现起来。然而,作为修行人,不应太执着这些苦受。大家要努
力闻思诸佛的教法,如法地依止善知识,依上师三宝的加持与自己的信心、勇气、努力
,首先了知信解“此惑如幻”,毫无可惧之处,苦难越多,越是信心猛增,勇往直前;
然后善巧地学习运用各种方便法门,对症下药,而“力克贪嗔敌”,有力地制服贪嗔烦
恼。
能够这样去“制惑”,才是“真勇士”。而世间那些所谓的勇士,他们所制服的只不过
是“终必自老死”的尸体而已,即使他能在战场上力杀千人,这千人其实都会自然死亡
,所以称不上是勇士;而且“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只能摧毁敌人的身体
,而无法制服他人的心,无心之身只能称为尸体,故世间的勇士只能称为“弑尸”者。
在世间,杀死敌人,十分愚笨者与旁生也能如此,这样又有何勇可称呢?而能以大勇大
智制服烦恼大敌者,在无有边际的众生中,如同白日的星星一样罕见,他们才是真正的
勇士。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
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伤害和痛苦对坚忍的修行人有许多益处,它能助长厌离心,除掉骄矜傲慢,悲愍陷于生
死苦海中的众生,羞于作恶、乐于行善。
一般人都会认为苦害是人生的障碍,是安乐的违品,因而不愿遭受它。然而,这只是一
种表面的看法,如果用智慧去剖析,在坚忍的修行人面前,苦害会显露出功德的一面。
痛苦如同双刃剑,对于脆弱者,它是致命的危害物;面对坚强的修行人,它是强而有力
的助道之缘。作者在此,以其透彻诸法的智慧,总结出了苦害的五种利益。
一、“厌离”,苦害能促使人们生起厌离心。在前面已讲解过,“无苦无出离”,大家
回顾佛教史上,释迦太子示现游四门见生老病死之苦,而顿然生起出离求道之心;莲花
色因悲惨的遭遇而厌离人世,以此而出家后一心向道,终证得阿罗汉之寂灭果;密勒日
巴、虹身成就者班玛登德等等,无不是因苦难而入道,以苦行而彻证法性。回顾各自的
人生道路,如果没有种种的挫折与苦难的激发,我们有几人会生起对轮回世间的厌离心
呢?有多少人能想到深入佛法呢?如能想到苦害的这种功德,我们就一定会坦然地面对
苦害。
二、“除骄慢”,痛苦遭遇能有力地去除人们的骄慢。我们的一生如果样样都顺利、圆
满,那势必会引生很大的骄慢心,对现实无法有明智的认识。尤其是作为一个修行人,
在修行过程中,对挫折害苦毫无经历,则很难认识自己的不足与过失之处,因此也难以
生起恭敬心、信心。在修行中,如果经常遇到苦难的试金石,藉此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
己修行程度。平时对自己颇为自负之处,如福报、智慧、忍辱等等,遇挫时可得到检验
、衡量,并消除骄慢而谦逊下来,此时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恭敬心也就会得以增长。
三、“悲愍生死众”,痛苦可激发修行人对生死狱中有情的悲心。凡夫如果不去亲身体
验,就无法了知其他众生所忍受的苦难。我们生病后,才可了知有病苦的众生多么需要
救助和安慰;有了饥渴寒热的体验,才可了知陷于这些苦受中的众生有多么痛苦……,
总之自己有了切肤之苦受经历后,就能推己及人,对陷于生死苦海中的父母众生,能从
内心生起难忍的悲愍。有些修行人,悲心一直修不起来,其关键就在没有经历或观想痛
苦,比如说观热地狱众生的灼烧之苦,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般人可能很难去观想清
楚。自己如果遭受过火星灼烧、开水烫,或在观想前试着靠近烛火等等,地狱中的灼烧
之苦就一定能让自己生起难忍的悲悯。
四、五、“羞恶乐行善”:当人们对痛苦有切身体验后,就会明白恶业为自他所带来后
果的可怕,以此而羞于再造使人痛苦的恶业,进而激起行持善业的意乐,为平安快乐而
努力修善。尤其是修行人,在遭受违缘痛苦时,因了知痛苦是往昔的恶业所招致,而对
恶业更为谨慎地避免,对善法会更加精进地修持。这点,我想你们都有了体会,这几天
工作组来了,大家都有紧迫感、危机感——“假使我离开了这儿,再没有机会闻法了”
,以此而很精进地闻思修法,有的人好像十几年来都没有这么精进过。
关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违缘问题,大家一心一意祈祷上师三宝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不要痛苦,痛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希望你们一定要用佛法面对现实,不管外
境如何,大家要随遇而安,只要能行持忍辱波罗蜜,就不会有什么痛苦难受的问题。我
们都是佛弟子,应该慈悲忍辱,不能用嗔恨心、用非法的暴力手段去对抗逆境。作为佛
弟子,不管对任何人,都要以大慈大悲心来对待,如果有嗔恨不满的情绪,那就会染污
自己的“无垢尊贵种”,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是一种非常愚笨的行为,因为外境
的苦害对自己的修行有种种助进作用,你不但不利用,反而用来造恶,这岂不是愚笨行
为吗!
我想,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如果他能够保持平稳的心境,安乐境也罢,违缘逆境也罢,
都会成为他修行上进的助缘。现在讲安忍品,逆境显现了,这是帮助大家锤炼信心、安
忍力的良机,希望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upusaxgs/06.php
avatar
l*e
4
你好机器人
avatar
w*n
5
汗,饶hold不住了,唉
avatar
f*g
6
黄晓明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装的?看过他年轻时的一个访谈(估计刚毕业那会儿吧
),感觉特别实在本份的样子,还挺招人喜欢的。最近几年怎么突然变的这么装叉了?
总是一副故作深沉的鸟样儿,说话刻意慢条斯理,压低嗓音,装出特别深刻的感觉。。
。话说装叉这种事儿究竟能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啊?

好看了。后来又演了《新上海滩》,尽管超越不了周润发的许文强,却仍然俘虏了不少
女孩子的心。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喜欢耍酷,很喜欢放电。
真的是很新鲜的一件事。我很担心本来吃斋念佛的唐玄奘,因为黄晓明爱四处放电的眼
睛,招来更多的妖怪。黄晓明自称演唐僧是想积德,因为父母着急抱孙子了。一看“积
德”这词儿,我就很困惑:你又没干什么坏事,怕什么?难道自认为作了孽?
无人问津。沙悟净才是真正的和尚,无欲无求。尽管翻拍的也有人看,可完全不是中国
的名著《西游记》了。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尊重一下原著,别把人物改得面目全非。尤其
是唐僧,是一个一心只想取得真经之人,要是也改成情圣了,真不如换个名号。
住他那双爱传情的眼,那才是本事!

【在 m******w 的大作中提到】
: 认识黄晓明,是从《大汉天子》开始的,第一部确实好看,接着又演了第二部,就不好看了。后来又演了《新上海滩》,尽管超越不了周润发的许文强,却仍然俘虏了不少女孩子的心。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喜欢耍酷,很喜欢放电。
: 可是,竟然传出黄晓明要演唐僧了!黄晓明剃了个光头,要带着徒儿去西天取经!这真的是很新鲜的一件事。我很担心本来吃斋念佛的唐玄奘,因为黄晓明爱四处放电的眼睛,招来更多的妖怪。黄晓明自称演唐僧是想积德,因为父母着急抱孙子了。一看“积德”这词儿,我就很困惑:你又没干什么坏事,怕什么?难道自认为作了孽?
: 话说近几年翻拍西游记的可真不少,把唐僧、猪八戒、孙悟空都演了,却只有沙师弟无人问津。沙悟净才是真正的和尚,无欲无求。尽管翻拍的也有人看,可完全不是中国的名著《西游记》了。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尊重一下原著,别把人物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唐僧,是一个一心只想取得真经之人,要是也改成情圣了,真不如换个名号。
: 看来真没什么剧本值得拿出来了,四大名著,是拍了再拍。黄晓明演唐僧,他能hold住他那双爱传情的眼,那才是本事!

avatar
I*a
7
我现在由崇拜走向厌烦了
avatar
w*n
8
你葱白他啥呀?
avatar
w*n
10
枪打出头鸟啊,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avatar
p*y
11
从李开复事件开始,就觉得他的话太多,
不喜欢方舟子,跟方一起混的都不喜欢。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现在由崇拜走向厌烦了
avatar
y*e
12
方舟子还不如大嘴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李开复事件开始,就觉得他的话太多,
: 不喜欢方舟子,跟方一起混的都不喜欢。

avatar
p*y
13
大嘴是谁?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方舟子还不如大嘴
avatar
y*e
14
宋祖德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嘴是谁?
avatar
n*k
15
WOW, u certainly have a high morality!!!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方舟子还不如大嘴
avatar
l*h
16
我就说了嘛,绕椅子绕来绕去, 打击李开复也好,吹捧小年轻也好,都是在炫耀他曾经的椅子轨道教授身份,那两个可怜被绕
当枪使的国内副教授在国外也就是在绕眼里不值一文的博士后,都比院士水平强,更不要说绕自己这个尊贵的椅子教授了。绕
就差自己把这后半句给写出来了。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avatar
a*n
17
没觉得他说的有什么不对的
说了点事实在国外也能被人口诛笔伐的, 看来国内的院士人脉确实了不得
avatar
l*h
18
不是国内的院士人脉了不得
而是绕自己的言行让我们一些外面的普通人(不是全部哈)很失望。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觉得他说的有什么不对的
: 说了点事实在国外也能被人口诛笔伐的, 看来国内的院士人脉确实了不得

avatar
a*n
19
他写了篇很正常的文章你们就有那么多想法, 还是想想是不是自己心理太阴暗了吧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国内的院士人脉了不得
: 而是绕自己的言行让我们一些外面的普通人(不是全部哈)很失望。

avatar
w*r
20
赞,道德制高点又被您老牢牢地占据了!

【在 n********k 的大作中提到】
: WOW, u certainly have a high morality!!!
avatar
l*h
21
你也学会推测别人了?
绕先生的劲作“推测:李开复没有做过assistant professor”你肯定读过了?
我也读过,所以我也跟他学会了
你也会了,我们大家都是绕的好学生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写了篇很正常的文章你们就有那么多想法, 还是想想是不是自己心理太阴暗了吧
avatar
w*r
22
我记得饶毅不是教育过我们,
用paper来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水平是很土鳖很低级很外行连高中生都能搞的事情么?
为啥现在又列了俩副教授的一堆文章来说明这俩哥们比院士们牛逼?
avatar
l*h
23
他的言下之意是:我自己的CNS比这俩小年轻更多,所以我比你们这些院士那是强过百
倍。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饶毅不是教育过我们,
: 用paper来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水平是很土鳖很低级很外行连高中生都能搞的事情么?
: 为啥现在又列了俩副教授的一堆文章来说明这俩哥们比院士们牛逼?

avatar
l*r
24
祖德多可爱啊,哈哈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宋祖德
avatar
l*r
25
邵峰和张宏确实做得不错呀,还是要实事求是
饶毅这篇博文本身没啥问题,只不过他写就不太合适了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饶毅不是教育过我们,
: 用paper来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水平是很土鳖很低级很外行连高中生都能搞的事情么?
: 为啥现在又列了俩副教授的一堆文章来说明这俩哥们比院士们牛逼?

avatar
w*r
26
我知道捏不死这俩哥们很牛,
我也知道饶的科研水平很牛。
但我看不惯这个版上的饶粉们动不动就占据道德制高点,
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喷的样子。
我承认饶的水平评个中科院院士是绰绰有余的,
我也承认他这次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也确实挺冤的,
但他作为北大的院长,一大老爷们,
受了这么点委屈,
又是永不参选,又是要和人比赛,又是院士不如副教授论,
没完没了的,
撒娇给谁看呢?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邵峰和张宏确实做得不错呀,还是要实事求是
: 饶毅这篇博文本身没啥问题,只不过他写就不太合适了

avatar
z*t
27
Rao在写silt专利的博文里,行文多少有点酸。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捏不死这俩哥们很牛,
: 我也知道饶的科研水平很牛。
: 但我看不惯这个版上的饶粉们动不动就占据道德制高点,
: 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喷的样子。
: 我承认饶的水平评个中科院院士是绰绰有余的,
: 我也承认他这次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也确实挺冤的,
: 但他作为北大的院长,一大老爷们,
: 受了这么点委屈,
: 又是永不参选,又是要和人比赛,又是院士不如副教授论,
: 没完没了的,

avatar
h*r
28
这篇博客充分反映了饶毅的院士情结。
可怜两个年轻人,
我最烦的就是指名道姓,公开的比较其他的人,
在中国这种是非之地,
这种比较无非把两个年轻人公开树敌。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avatar
d*y
29
如果院士===论文牛? 饶毅的定位就是错误的。
avatar
z*h
30
Same feeling. Why China needs curiosity-driven research? If yes, only 100
persons will be enough. (The government only fund top 100. Rao is not among such top 100 clearly.)
It is no sense that 1,000,000 persons work on such fundamental curiosity -
driven research. The USA's current fundamental R&D model is dying.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现在由崇拜走向厌烦了
avatar
l*r
31
我挺烦他的
他就不能消停会儿?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捏不死这俩哥们很牛,
: 我也知道饶的科研水平很牛。
: 但我看不惯这个版上的饶粉们动不动就占据道德制高点,
: 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喷的样子。
: 我承认饶的水平评个中科院院士是绰绰有余的,
: 我也承认他这次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也确实挺冤的,
: 但他作为北大的院长,一大老爷们,
: 受了这么点委屈,
: 又是永不参选,又是要和人比赛,又是院士不如副教授论,
: 没完没了的,

avatar
o*4
32
说你心理阴暗你还不信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的言下之意是:我自己的CNS比这俩小年轻更多,所以我比你们这些院士那是强过百
: 倍。

avatar
l*h
33
可能吧,不过还是比不过饶椅子教授啊, 饶教授那是比院士们都阴暗百倍

【在 o**4 的大作中提到】
: 说你心理阴暗你还不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