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avatar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Biology - 生物学
l*1
1
准备下offer了,但是有两个concerns:
1。对面邻居家前院有根电线杆, 在街上用EMF表测读数是2。这个是不是concern?
2。车库上方的一个bedroom从窗台到地板的墙上有一条裂缝,好像挺长的样子,这个是
不是有地基下陷的怀疑呢?
纠结中,房子本身还不错,想赶这个8000,请大侠指教,谢谢
avatar
q*e
2
Where to find 手机 deal?
Any recommendation for websites of smartphone deals would be really
appreciated.
Either Android or iPhone.
Many thanks,
-q
avatar
w*2
3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后的今天,计算机科学已经经历泡沫,泡沫破裂,破裂后的新发展。然而,生物学却如
一个从来就没开过的花蕾,而且好像已经有蔫死的迹象。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生物学,就学科本身来讲,是一个处于链条最高端的学科。 必须在 数
学,物理,工程,计算机 (这些链条低端的学科)有了更大,更多的发展以后,生物
学才能有所发展。而在另一方面,很有意思的是,生物本身虽然是处在链条
最高端的学科, 但是,这个学科对于从业者来说,却要求很低。既不要求从业者有很
深的理工基础,也不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比如,生物学课本里的原理从来都是
很浅显,没有很深的逻辑性在里面。又比如,生物这个行当的门槛极低。很多文科的F2
,经过短时间的training,都可以胜任technician的职位 (记得一个老中教授说过,
只要会做饭的人就能做生物实验)。 从而看出,只要有好的研究工具,生物学并不要
求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数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个比方,一个螺丝拧在木头里,如果让
你把螺丝从木头里拿出来。你是不是会说这太简单了。给你把螺丝刀,一切就解决了。
但是,现在跟你说,没有螺丝刀,没有任何工具,能不能把螺丝从木头里拿出来?估计
这就很难了。 然而如果有一把螺丝刀的话,就是几岁的小孩子也能把螺丝从木头里拿
出来。同理,如果有很好的工具,一个普通的人就能解决现在很多生物学上看起来很难
的问题。再打个比方,有一个问题:如何能从地球上到月球上?就是刚刚上学的小学生
,也会知道要有一个宇宙飞船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但是,现在没有宇宙飞船,只有一辆自
行车。让你靠这辆自行车去月球。小学生会告诉你: NO WAY。是呀,就是累死也不可
能靠骑自行车去月球。然而,现在的生物学研究,就像这个例子。给你一辆自行车,让
你去实现去月球的目的。就是说,靠现有的生物学上的工具,根本就不可能解决我们的
问题。比如从几十年前,生物学者就靠跑胶来观察蛋白质量的变化。而就我的经验来讲
,蛋白质量上的1-2 倍变化,根本就不可能用跑胶的结果区分出来。不幸的是,几十年
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是胶来胶去,没有任何进步。如果有一个好的工具,我们现有的问题
可能会非常容易地解决。假如,我们有一个微型的摄像机,能够放到细胞内去录像。细
胞内的每一秒的变化都能被录像,进而传输影像到外面。是不是可以获诺贝尔了(这么
多年的诺贝尔加起来可能也不如个成就大)。然而,这个微型摄像机的工具,根本就不
是现在搞生物的人能做出来的。 只有其他理工学科发展的一定程度,才能把这个微型
摄像机研发出来。到时候生物学者就是一个能操控微型摄像机的工匠。而观察到的结果
,也不需要很多分析和推理 ,因为这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结果。
综上所述,生物学的发展是基于其他多学科的发展之上的。 没有其他学科的发展,生
物学是很难有质的发展。只有其他学科发展出新的工具,生物学才能有质的飞跃。
第二个现在生物学研究的问题: 是现在NIH grant 分配体制的问题。不考虑一些
隐形的因素 (比如,network),grant 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基于研究者发文章的能力
(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研究领域来比较)。这就会导致,研究者的paper大多都是为了
grant 而发。比如,很多应该详细研究的现象,为了赶时间发paper得grant,而放弃了
进一步的探究。另一方面,每一个实验室被迫变成一个高效的,得grant的作坊。老板
负责写grant,从来就不亲手做实验,对一些实验上的细节也不很关心。这样就会错过
很多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东西。下面的phd,postdoc 对于一些重要细节,一方面是没有
经验,一方面是没有过多关注的心情。 这种体制本身对于科学研究来讲,有着极大的
危害。想当年,居里夫人是亲自熬沥青很多年才发现了镭元素。那个年代的科学家都亲
自做实验。科学研究对于居里夫人那个年代的科学家来讲,是爱好和兴趣。而现在的很
多研究者拿科研当成一个饭碗。实验里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住这个饭碗。这样的一个
机制就会导致下面要说的另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作假。由于发了paper,就能得grant,就能有饭碗。很多科研者对
于自己的研究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人明知道有问题,还是要发出去。这种现象
几乎变成了潜规则。比如,我原来的postdoc老板,在我多次出示给她,跟她预计的相
悖的结果后,不是听从这个结果,而是让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实验。她的意思是一
定要得到她满意的东西。结果在我大量重复实验以后,她拿到了几次跟预期相符的结果
。而对于更多次相悖的结果却视而不见。理由是:我在那些次实验上的操作有疏忽。并
且她还美其名曰是统计的结果给出最后的结论。原来”统计“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把
所有的”不好“的结果剔除,只用"好"的结果来统计。你会想要啥就来啥。其实,我这
前老板的问题,不是个例,是现在生物界普遍的问题,只是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你想想
,做了两年的实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的话,就根本没文章。没文章就没grant。没
grant就没饭碗。在这个可能丢掉饭碗的压力下,又有啥不能做的? 一个实验室的人的
饭碗,都寄托在老板的grant上。老板在科研上来个小trick 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生物
实验上,这种不同程度的trick,几乎会在90%的实验室里发生。明明没趋势的东西,被
变成有趋势,明明没变化的东西,被变成有变化。明明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东西,被变成
有统计学意义的东西。学生心知肚明,postdoc 心知肚明,老板也心知肚明。打打擦边
球,大家都不捅破,就皆大欢喜了。
但是,这些小trick最终是危害了整个生物界。 想一想,平均每个paper有3-8 个实验
去支持一个结论,如果有一个实验有问题。这个结论可能就不那么牢固。而这个结论,
被别的paper引用后推出其他的结论。在错误结果下得到的另一个结果,错误的可能性
就更大了。 其实,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现有的发表的生物paper,至少有50% 或多或
少有些直接的,间接的问题,包括CNS的paper。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就不难想象
,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那么多的生物研究者,那么多的funding 投入到这个领域
里,却是几乎毫无所得。
最后,作为一个生物学者来讲,我们可以忍受低工资,可以忍受高强度的劳作,可以忍
受高度的心里压力,可以忍受漫长的职业升迁,但是,我们不能忍受我们的工作没有意
义,不能忍受发表的一篇篇paper 是垃圾。
avatar
c*o
4
1不是问题,2是
avatar
p*m
6
本来还想好好re一下的 常识错误太多 就算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l*1
7
谢谢回复,你的意思是不是
1。只要不是房子离电塔近就不是大问题(电线杆不碍事)
2。这种裂缝根地基下陷有关,裂缝越长问题越严重,可是不太明白美国的房子墙都是
木头的,怎膜会有裂缝呢?是不是这种房子不能买呢?另外,想发张照片看看,可是怎
膜上传呢?
谢谢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1不是问题,2是
avatar
q*e
8
Ask again.
Many thanks for any suggestion !
avatar
s*t
9
非常同意第一点!
生物学的进步必须依赖于研究工具,而研究工具的开发又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及与
生物学的交叉。能开发新的生物学研究工具的人都是大牛,真正的thinker。
发明电泳,western,分子克隆,测序,质谱,单抗,GFP,之类的可都是诺贝尔奖得主
呢。没有这些技术,在实验室一天都不可能继续。有了这些技术,出data其实就是顺理
成章的,就像你说的,会做饭的人都能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庄小薇谢晓亮等人在本版这么火吧,人家是做技术/工具的。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c*o
10
嗯,差不多这个意思。这种裂缝问题可大可小,如果不是这方面的expert,还是别碰的好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回复,你的意思是不是
: 1。只要不是房子离电塔近就不是大问题(电线杆不碍事)
: 2。这种裂缝根地基下陷有关,裂缝越长问题越严重,可是不太明白美国的房子墙都是
: 木头的,怎膜会有裂缝呢?是不是这种房子不能买呢?另外,想发张照片看看,可是怎
: 膜上传呢?
: 谢谢

avatar
q*e
11
RE
avatar
D*a
12
对最后一段存疑,生物学者认识到这个程度?
鉴于楼主所说,“平均每个paper有3-8 个实验去支持一个结论,如果有一个实验有问
题。这个结论可能就不那么牢固。”
根据楼主逻辑,这个帖子可能不那么牢固。
avatar
e*t
13
No 2 is very possible just typical dry wall crack.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准备下offer了,但是有两个concerns:
: 1。对面邻居家前院有根电线杆, 在街上用EMF表测读数是2。这个是不是concern?
: 2。车库上方的一个bedroom从窗台到地板的墙上有一条裂缝,好像挺长的样子,这个是
: 不是有地基下陷的怀疑呢?
: 纠结中,房子本身还不错,想赶这个8000,请大侠指教,谢谢

avatar
q*e
14
RE
avatar
s*t
15
楼主第一个问题提的很好,论据不是很可靠。后面都是bullshit。
希望能分开讨论,轻点拍砖
avatar
l*1
16
感觉要是dry wall的cracking就不担心了,要是地基的问题就严重了,可是之前有一个
类似的房子做了inspection,inspector说有可能是shifting但是要观察看是不是继续
裂,不继续裂就不是大问题,可是感觉这个等于没说,因为我不可能观察半年再买这个
房吧?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准备下offer了,但是有两个concerns:
: 1。对面邻居家前院有根电线杆, 在街上用EMF表测读数是2。这个是不是concern?
: 2。车库上方的一个bedroom从窗台到地板的墙上有一条裂缝,好像挺长的样子,这个是
: 不是有地基下陷的怀疑呢?
: 纠结中,房子本身还不错,想赶这个8000,请大侠指教,谢谢

avatar
t*n
17
有无合同?有合同的话amazon和bestbuy可以看看。你可以搜索slicksdeal的论坛。

【在 q********e 的大作中提到】
: Where to find 手机 deal?
: Any recommendation for websites of smartphone deals would be really
: appreciated.
: Either Android or iPhone.
: Many thanks,
: -q

avatar
D*a
18
工具和使用工具不能割裂开来吧。
按你说的,全世界人都会western,那western出来的实验能说明问题的经得起推敲的又
占多少?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第一个问题提的很好,论据不是很可靠。后面都是bullshit。
: 希望能分开讨论,轻点拍砖

avatar
k*a
19
no deal in amzn
and bestbuy deal already expired
no good deal now
avatar
p*m
20
说道western,没觉得发明这东东的人是nobel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工具和使用工具不能割裂开来吧。
: 按你说的,全世界人都会western,那western出来的实验能说明问题的经得起推敲的又
: 占多少?

avatar
w*2
21
western就好比一辆自行车,能从北京骑到南京,要想从地球到月球就不可能了。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道western,没觉得发明这东东的人是nobel
avatar
g*0
22
基本靠谱,虽然没提出啥解决方案主要是发牢骚。
avatar
S*e
23
这是NIH这个大老板的问题,我们小民根本不能解决。

【在 g********0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靠谱,虽然没提出啥解决方案主要是发牢骚。
avatar
s*t
24
没错,同样是western,有的结果很重要且可靠,有的结果只能发灌水小文章。
但是正如楼主所说,人家骑自行车可以参加环法比赛,我只能骑着上下班。但是你自行
车骑的再好,得了环法赛冠军,即使是Lance Armstrong也不可能骑到月球去。必须造
宇宙飞船。
工具的确是目前研究中的瓶颈。例如,DNA测序已经很牛了,但是proteomics的技术还
远远不够,DNA最终也要变成蛋白质才能发挥功能啊。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工具和使用工具不能割裂开来吧。
: 按你说的,全世界人都会western,那western出来的实验能说明问题的经得起推敲的又
: 占多少?

avatar
D*a
25
没有实验data积累,怎么知道什么方面需要发展新技术啊?怎么知道新技术的data怎么
解释啊?
proteomics就算发展出来了,蛋白质这个多那个少,今天上调明天下调,你要没有以前
的paper告诉你这些蛋白质都是干嘛的,又能解释了啥。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同样是western,有的结果很重要且可靠,有的结果只能发灌水小文章。
: 但是正如楼主所说,人家骑自行车可以参加环法比赛,我只能骑着上下班。但是你自行
: 车骑的再好,得了环法赛冠军,即使是Lance Armstrong也不可能骑到月球去。必须造
: 宇宙飞船。
: 工具的确是目前研究中的瓶颈。例如,DNA测序已经很牛了,但是proteomics的技术还
: 远远不够,DNA最终也要变成蛋白质才能发挥功能啊。

avatar
s*g
26
"生物这个行当的门槛极低。很多文科的F2,经过短时间的training,都可以胜任
technician的职位 (记得一个老中教授说过,只要会做饭的人就能做生物实验)。 从
而看出,只要有好的研究工具,生物学并不要求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数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
--看到这里就不用再看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p*m
27
看到说治普通流感都没有生物啥事儿就已经可以停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这个行当的门槛极低。很多文科的F2,经过短时间的training,都可以胜任
: technician的职位 (记得一个老中教授说过,只要会做饭的人就能做生物实验)。 从
: 而看出,只要有好的研究工具,生物学并不要求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数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 。"
: --看到这里就不用再看了.

avatar
D*a
28
southern是第一个搞出来这些转膜啊显影的吧,其他就是顺着他的名字往下说了呗。如
果他叫Green,western今天说不定就叫Blue了哈哈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说道western,没觉得发明这东东的人是nobel
avatar
p*m
29
我就是说那谁说发明western的人拿了nobel,是不对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southern是第一个搞出来这些转膜啊显影的吧,其他就是顺着他的名字往下说了呗。如
: 果他叫Green,western今天说不定就叫Blue了哈哈

avatar
H*7
30
你这也太没常识了吧,Tamiflu, Insulin, Herceptin, Enbrel, 这些药你都没听说过
吗。

比如讲,现代的生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western就好比一辆自行车,能从北京骑到南京,要想从地球到月球就不可能了。
avatar
y*8
31
Your descriptions about Biological Sciences are far from conclusive.
Admitting your own limit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go.
avatar
l*r
32
生物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难纠错。数学论文只需要看作者的证明有无错误,可是生
物论文非得花大钱重复对方试验才能发现是否有错。所以数学几百年来一直很健康的发
展,因为没有人敢造假。可是生物就不同了。我认识的生物朋友也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c*r
33
这么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竟被一帮人以“军版老将”惯用的直接下结论方式数落得一名不
文,有意思。
avatar
l*g
34
不同意lz说的“现代的生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
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是一无是处。”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不是对VEGF的了解,也不会有anti-VEGF疗法的出现,从而影响到
肿瘤的治疗。
虽然癌症还无法根治,但各种各样新药物疗法的出现,如今临床上5年存活率已经大幅
提高——我相信对那些受益的病患来说,生物医学研究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事情。
再说,本来就不可能有一举攻克这些疑难杂症的惊天破地的发现,但正是这些小发现的
累积,才是变革的基础。
在医院附属的研究所,我听过很多from bench to bed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正切切实
实的在造福着人类。
先不讨论下文的观点,但光就这个出发点而言,我非常不理解楼主为什么如此轻易否定
前人的贡献。
avatar
p*m
35
lol 放眼看去lz的结论和论据基本就没有对的 说实话 我本来还想逐条反驳,发现根本
写不下去 因为没有对的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竟被一帮人以“军版老将”惯用的直接下结论方式数落得一名不
: 文,有意思。

avatar
S*e
36
“5年存活率已经大幅提高”
有具体数据吗?前几天系主任离职,离职讲话上说,25年来胰腺癌存活率从3%上升到4%。
黑色素癌,最近出了个好药,发了好几篇好文章包括CNS, 平均延长了不到半年。
就算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公认是早期诊断, 跟生物的也没太多关系,基本上是影像学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同意lz说的“现代的生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
: 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是一无是处。”
: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不是对VEGF的了解,也不会有anti-VEGF疗法的出现,从而影响到
: 肿瘤的治疗。
: 虽然癌症还无法根治,但各种各样新药物疗法的出现,如今临床上5年存活率已经大幅
: 提高——我相信对那些受益的病患来说,生物医学研究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事情。
: 再说,本来就不可能有一举攻克这些疑难杂症的惊天破地的发现,但正是这些小发现的
: 累积,才是变革的基础。
: 在医院附属的研究所,我听过很多from bench to bed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正切切实
: 实的在造福着人类。

avatar
m*o
37
。。。。。。服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d*y
38
指望生物像计算机、工程之类的学科一样,那是不可能滴,呵呵……
avatar
w*2
39
呵呵,生物科学至今没啥大的突破,对不对? 生物领域的paper,至少一半是垃圾对不
对?大量的直接,间接的问题数据,对不对?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lol 放眼看去lz的结论和论据基本就没有对的 说实话 我本来还想逐条反驳,发现根本
: 写不下去 因为没有对的

avatar
l*g
40
我觉得楼主说的那个‘作假’
或者说对一些结果视而不见的情况应该还是有不少的,
但是如果想做出一些solid的结果,或者下一步还有继续往下做的的话,
每一步还是会踏踏实实的,
只有那些做完了就不计后果,不去想进一步深究的课题才会出现楼主说的情况。
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华大测序的,
paper发了不少,nature一堆,
可是内行人都知道,华大的数据简直就是垃圾,
想用他们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基本不可能。
而他们找的一堆SNP很多都是假的,
可是又能怎样呢,人家nature也发了,国家也给钱了,
可是后面真正想做东西的人就发愁了
又这些数据还不如没有,可是华大人家又不管这些。
avatar
l*g
41
生物也不光是医学,
其实在农业领域应用还是很多的,
尤其一些重要农业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在育种中的应用
avatar
b*n
42
哈哈,有些帖子的口气的确很像“兰州烧饼不解释”啊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竟被一帮人以“军版老将”惯用的直接下结论方式数落得一名不
: 文,有意思。

avatar
B*w
43
"而就我的经验来讲,蛋白质量上的1-2 倍变化,根本就不可能用跑胶的结果区分出来
。"看到这一句,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O*e
44
你是说从2012年1月1日至今没有大的突破,是吧?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生物科学至今没啥大的突破,对不对? 生物领域的paper,至少一半是垃圾对不
: 对?大量的直接,间接的问题数据,对不对?

avatar
t*t
45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和古代炼丹有一比
avatar
h*n
46
看来楼主确实了解生物而不了解医学.
很多过去治不好的病, 现在可以缓解或者治好或者副作用更小更少. "五十年前人类不
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这句话太无知了.
50年来, 很多疾病的治疗在进步, 例子很多, 楼主你可以多看看医学和药学的东西.
其它就不评论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g*j
47
话说能不能把模拟真实环境,复制DNA,而不是用现在的PCR条件?
avatar
a*n
48
anti-VEGF只能relieve而不能cure,某种程度上楼主说得没错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同意lz说的“现代的生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
: 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是一无是处。”
: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不是对VEGF的了解,也不会有anti-VEGF疗法的出现,从而影响到
: 肿瘤的治疗。
: 虽然癌症还无法根治,但各种各样新药物疗法的出现,如今临床上5年存活率已经大幅
: 提高——我相信对那些受益的病患来说,生物医学研究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事情。
: 再说,本来就不可能有一举攻克这些疑难杂症的惊天破地的发现,但正是这些小发现的
: 累积,才是变革的基础。
: 在医院附属的研究所,我听过很多from bench to bed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正切切实
: 实的在造福着人类。

avatar
u*n
49
re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竟被一帮人以“军版老将”惯用的直接下结论方式数落得一名不
: 文,有意思。

avatar
u*n
50
我们有一个微型的摄像机,能够放到细胞内去录像。细
胞内的每一秒的变化都能被录像,进而传输影像到外面。是不是可以获诺贝尔了(这么
多年的诺贝尔加起来可能也不如个成就大)。然而,这个微型摄像机的工具,根本就不
是现在搞生物的人能做出来的。
- nano tech, material science, ee,me.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u*n
51
至少一半是垃圾对不
also in some social science.
avatar
y*8
52
Lz does not understand biology, either.
It is OK to complain. Just like, everyones can complain about their cars, in
which cases most complainers don't know car anyway.
But biomedical researchers are unlike car dealers, and do not need to be
bothered by those nonsense.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楼主确实了解生物而不了解医学.
: 很多过去治不好的病, 现在可以缓解或者治好或者副作用更小更少. "五十年前人类不
: 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这句话太无知了.
: 50年来, 很多疾病的治疗在进步, 例子很多, 楼主你可以多看看医学和药学的东西.
: 其它就不评论了.

avatar
y*8
53
You need billions of those nano-recorders to record life-time.
However, to some extent, those nano-recorders already existed naturally. You
just need to decode their memories.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有一个微型的摄像机,能够放到细胞内去录像。细
: 胞内的每一秒的变化都能被录像,进而传输影像到外面。是不是可以获诺贝尔了(这么
: 多年的诺贝尔加起来可能也不如个成就大)。然而,这个微型摄像机的工具,根本就不
: 是现在搞生物的人能做出来的。
: - nano tech, material science, ee,me.

avatar
t*n
54
RE...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Y*e
55
很有道理,有深度,有寓意!佩服。好文啊。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M*s
56
求摘要
avatar
s*x
57
生物实验可靠性差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因此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岂不是倒水倒掉孩子,
即使CNS的paper也有很多不能重复没错,但是也有很多paper被大家反复引用证实,
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实验,纠错,更新的过程, 你不可能期待一篇paper把一切真相都揭示
出来,
每个实验系统,实验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和特点,只有披沙拣金而已,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D*a
58
没有生物学作基础,搞影像照照人就知道人得什么病发展到什么阶段拉?弄个分子照相
机进去转一圈出来的录像就直接变成预期寿命的数值拉?
avatar
F*1
59
几十年前跑胶定量测蛋白质是直接考马斯亮兰染色,灵敏度很低;现在是免疫显色,灵
敏度高出100倍。
avatar
F*1
60
也不能把过去几十年生物学诺贝尔奖贬得太低了。1962年NDA双螺旋结构获奖,其意义
是不可低估的。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p*g
61
我也同意啊,
如果没有比较,1-2倍的变化是比较难看出来.
但是如果lane to lane的比较,还是容易看出来的.尤其是蛋白荧光染色后,跑DIGE,那个
变化看的不要太明显.
如果有条件,上稳定同位素标记,在MS上那个峰值变化就更明显了.
还是一句话,楼主接触的工具太少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而就我的经验来讲,蛋白质量上的1-2 倍变化,根本就不可能用跑胶的结果区分出来
: 。"看到这一句,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avatar
u*n
62
those nano-recorders already existed naturally.
That's great, could you give me an example?

You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need billions of those nano-recorders to record life-time.
: However, to some extent, those nano-recorders already existed naturally. You
: just need to decode their memories.

avatar
n*0
63
说生物学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是不是有点太妄自菲薄了?
DNA双螺旋发现还是60年前的事情。那时候DNA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在争论。现在我
们对生命的认识深入了多少?
癌症是什么样的疾病,没有DNA的研究,能知道他是什么性质的疾病么?从一无所知,
到现在各种oncogen, tumor suppressor等的发现。个体genome sequencing已经提上了
日程。
从AIDS发现最初的绝症到今天因为protease inhibitors, nucleotide analogs等药物
的研制发展成为可控的慢性病,也就三十年时间。
从历史的高度看,生物学在进百年间,发生了爆炸式的进展。
当然,作者第一点是正确的,生物依赖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那是生物本身实验科学的
性质决定的。
后面科研体制的弊端,
很多博后研究生的frustration, 是老板选题和个人风格的问题。是存在,甚至某种意
义上相当普遍。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
是,文章水货多,沙金俱在。
但是,实践会让真金显现流传。
avatar
X*8
64
同意你的观点。没有入门的人的见解,何必当真?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这个行当的门槛极低。很多文科的F2,经过短时间的training,都可以胜任
: technician的职位 (记得一个老中教授说过,只要会做饭的人就能做生物实验)。 从
: 而看出,只要有好的研究工具,生物学并不要求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数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 。"
: --看到这里就不用再看了.

avatar
r*6
65
记得刚上大学时,有位生物系的学生说:得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的大多是化学家。是
真的吗?这文章让我想起以前碰到一牛人,都拿了名校的faculty了,一大把年纪又读
了个医学博士。当时presentation时说不一定每个做交叉学科的都要拿不同方向的两个
博士学位,他做是因为他对生物,医学有兴趣,想有更深入的理解。牛人,这大概是真
的对科研有兴趣。
avatar
d*g
66
LZ提出的现状基本上是对的。
我呢,更悲观一点,以细胞及人体(或生物)的复杂度,现在这种条条块块的方法(归
纳法)根本没希望把研究清楚生命的规律和本质。
就像一团乱麻一样,认真抽,倒是能抽出一小段,想把乱麻理清楚?没门!
生物物理(其实并不是只有和物理的结合,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等都可以算的),
只能让麻出得更长一点,还是没希望。
这是一个复杂度的问题,以人脑这种单CPU生物,根本没办法解决这种大尺度的问题。
建设难,要破坏倒很容易。
avatar
s*t
67
你说的,都可以,比如SILAC
但是毕竟这些工具不容易使用,你也说了,有条件的实验室才能做。proteomics还需要
技术进步
不像测序,现在随便什么project都想用测序
迅速出大量data

【在 p****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同意啊,
: 如果没有比较,1-2倍的变化是比较难看出来.
: 但是如果lane to lane的比较,还是容易看出来的.尤其是蛋白荧光染色后,跑DIGE,那个
: 变化看的不要太明显.
: 如果有条件,上稳定同位素标记,在MS上那个峰值变化就更明显了.
: 还是一句话,楼主接触的工具太少

avatar
a*s
68
前段不是还搞了个戊肝疫苗么?还是国内弄出来的。
有效的传染病疫苗这种不叫进步?
avatar
m*r
69
re
avatar
n*g
70
有些同意的 有些不同意
1. 生物学(包括物理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然依赖于仪器的进步。但
是说有了仪器,出结果就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错了。正如,很多会编程的人,但是没有
一个或一伙能够写出Windows 7或者iOS;众位爱摄影的朋友们,也不是个个都能拿出好
的照片。
2. 关于药物的问题,这里有点常识性错误了。FDA一年大概批准20-30种新药,所以1)
跟你的感觉回事,怎么没大听说新药诞生(与天天冒出一大堆的计算机软件或其他IT产
品相比)2)这些新药的基础是基础研究,但是药物开发是个庞大的工程(通俗说法是
10年10亿开发一个新药),绝对不是生物学一家的责任或者功劳,资本、管理、统计、
计算机、化学合成等等都很重要。
3. 生物的前途还是在于商业应用。目前来看,几个方向有前途,但是短期来看大规模
商业化还不是很靠谱。所以要靠大家共同去探究,跳出科研这个框框,探究其他的应用
前景。
4. 不鼓励新人加入生物研究,不鼓励已经在这一行的人鄙视自己(更不能鄙视这个行
业和行业内的其他人)。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p*e
71
在理,学习了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同意的 有些不同意
: 1. 生物学(包括物理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然依赖于仪器的进步。但
: 是说有了仪器,出结果就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错了。正如,很多会编程的人,但是没有
: 一个或一伙能够写出Windows 7或者iOS;众位爱摄影的朋友们,也不是个个都能拿出好
: 的照片。
: 2. 关于药物的问题,这里有点常识性错误了。FDA一年大概批准20-30种新药,所以1)
: 跟你的感觉回事,怎么没大听说新药诞生(与天天冒出一大堆的计算机软件或其他IT产
: 品相比)2)这些新药的基础是基础研究,但是药物开发是个庞大的工程(通俗说法是
: 10年10亿开发一个新药),绝对不是生物学一家的责任或者功劳,资本、管理、统计、
: 计算机、化学合成等等都很重要。

avatar
l*t
72
学习好帖子
avatar
b*r
73
真扯鸡巴蛋,把同行们几十年的血汗就这么随意糟蹋
糖尿病高血压癌症,50年前得病后的生存时间比现在,有没有1/5?
其他就不用读了,建立在这么扯蛋的background上的文章,建议你自己删了,浪费大家
时间进来看
avatar
c*6
74
对,要求增大投入
再过50年
也许有收获
这里的大部分人,也就退休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n*a
75
赞同
作为一个生物学者来讲,我们可以忍受低工资,可以忍受高强度的劳作,可以忍
受高度的心里压力,可以忍受漫长的职业升迁,但是,我们不能忍受我们的工作没有意
义,不能忍受发表的一篇篇paper 是垃圾。
avatar
c*l
76
lz 目光短浅的可怕
avatar
s*g
77
是啊,真对. 你比我牛啊!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说治普通流感都没有生物啥事儿就已经可以停了
avatar
S*S
78
虽是外行,此回贴和LZ的帖子加在一起能解释很多生物界现状。赞一下。

【在 n*********0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生物学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是不是有点太妄自菲薄了?
: DNA双螺旋发现还是60年前的事情。那时候DNA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在争论。现在我
: 们对生命的认识深入了多少?
: 癌症是什么样的疾病,没有DNA的研究,能知道他是什么性质的疾病么?从一无所知,
: 到现在各种oncogen, tumor suppressor等的发现。个体genome sequencing已经提上了
: 日程。
: 从AIDS发现最初的绝症到今天因为protease inhibitors, nucleotide analogs等药物
: 的研制发展成为可控的慢性病,也就三十年时间。
: 从历史的高度看,生物学在进百年间,发生了爆炸式的进展。
: 当然,作者第一点是正确的,生物依赖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那是生物本身实验科学的

avatar
p*m
79
bingo

in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Lz does not understand biology, either.
: It is OK to complain. Just like, everyones can complain about their cars, in
: which cases most complainers don't know car anyway.
: But biomedical researchers are unlike car dealers, and do not need to be
: bothered by those nonsense.

avatar
w*2
80
荧光染色-2D-gel, 同位素标记啥的,是另一回事。更准确的东西,还有。
但是,就western blot 本身,我个人经验,是很难区分1-2倍的变化。

【在 p****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同意啊,
: 如果没有比较,1-2倍的变化是比较难看出来.
: 但是如果lane to lane的比较,还是容易看出来的.尤其是蛋白荧光染色后,跑DIGE,那个
: 变化看的不要太明显.
: 如果有条件,上稳定同位素标记,在MS上那个峰值变化就更明显了.
: 还是一句话,楼主接触的工具太少

avatar
D*a
81
那是提蛋白加样和转膜技术不过关吧。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荧光染色-2D-gel, 同位素标记啥的,是另一回事。更准确的东西,还有。
: 但是,就western blot 本身,我个人经验,是很难区分1-2倍的变化。

avatar
R*a
82
xuexi
avatar
w*2
83
其实,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正是验证本人文中所提的: 来自其他理工学科的”工具
“的重要性。
首先,克里克是学物理的。 沃森也是个生物学的半吊子。当然他们这个研究是生物学
的东西。但是,如果主要的证据是来自弗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X衍射图,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和完善与其说是生命科学的突破,不如说是生物学与物理学、物理技术的共同突
破,因为在这场发现与发明的探索历程中,物理学、物理学家、物理技术是重要的,不
可或缺的参与者。
其他的啥 tumor suppressor,protease inhibitors 啥的。 就我的感觉,就是一些零
敲碎击。 癌症本身的机理其实就根本没搞清。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在这种基础背景上
搞出的研究,你说能有个啥?
大家都知道,生物学本身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学科。再打个比方: 比如说一个生物学机
理的全貌本是一个大象。 现在有的实验室摸到了象腿,得出结论,这个机理就是一根
柱子。 另一个实验室摸到了象尾巴,也得出结论,这个机理是一条蛇。 又一个实验室
摸到了大象肚子,就发了文章说,你们都错了,这个机理根本就是一个大鼓。局部上大
家可能都是对的,但是,大家都没得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写进生物教科书里的东西,也一定有很多,在将来证明是错误的。就像上面的盲人
摸象的例子。因此,你说的这些”成就“ 可能是有些意义。但是真的意义不大。

【在 n*********0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生物学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是不是有点太妄自菲薄了?
: DNA双螺旋发现还是60年前的事情。那时候DNA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在争论。现在我
: 们对生命的认识深入了多少?
: 癌症是什么样的疾病,没有DNA的研究,能知道他是什么性质的疾病么?从一无所知,
: 到现在各种oncogen, tumor suppressor等的发现。个体genome sequencing已经提上了
: 日程。
: 从AIDS发现最初的绝症到今天因为protease inhibitors, nucleotide analogs等药物
: 的研制发展成为可控的慢性病,也就三十年时间。
: 从历史的高度看,生物学在进百年间,发生了爆炸式的进展。
: 当然,作者第一点是正确的,生物依赖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那是生物本身实验科学的

avatar
n*0
84
太有意思了。因为理想没达到就否定了从前的成果。
这位同学太极端了,太negative了。
百年前人们能想象今天个学科的成就?
你能想象百年后生物是什么样子?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正是验证本人文中所提的: 来自其他理工学科的”工具
: “的重要性。
: 首先,克里克是学物理的。 沃森也是个生物学的半吊子。当然他们这个研究是生物学
: 的东西。但是,如果主要的证据是来自弗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X衍射图,DNA双螺旋结构
: 的发现和完善与其说是生命科学的突破,不如说是生物学与物理学、物理技术的共同突
: 破,因为在这场发现与发明的探索历程中,物理学、物理学家、物理技术是重要的,不
: 可或缺的参与者。
: 其他的啥 tumor suppressor,protease inhibitors 啥的。 就我的感觉,就是一些零
: 敲碎击。 癌症本身的机理其实就根本没搞清。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在这种基础背景上
: 搞出的研究,你说能有个啥?

avatar
a*x
85
你有想法很不错,但是你的论据大多离事实太远。比如说你对蛋白质检测技术的认识还
停留在Western上,完全忽略了各种proteomics的手段包括Mass-spec,iTraq, Silac,
TR-FRET,Alphalisa等等。可以说最近生物学技术手段是爆炸性增长的,至少在
genetics(比如ZFN, Talen)和proteomics两个方面。
你说生物学对疾病毫无作用,更不用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疑难杂症。Glivec,
VEGFi之类难道不是生物学家发现的? 新兴的干细胞也在blindness和hearing loss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医药界现在大约一半的药知道其作用的生物机制,其中大约95%是根据
生物医学文献得到的靶位点,5%是医药企业自己筛选得到的。另一方面,我还不知道任
何一个新药和生物完全无关。光是药安全性必过的有关就是hERG离子通道阻断性检测,
就是纯生理。
生物表面上也许不要很强的逻辑推理,是因为生物的逻辑太复杂,好像没有明确的推理
。事实上,逻辑性很重要,而且要发挥它的作用需要你积累足够的信息。我一般做实验
前都会做理想实验,假设得到各种结果分别会说明什么问题,用了哪些假设,那些假设
有没有数据的支持。然后进一步实验的时候还要考虑经费和时间,和玩战略游戏一样,
是很花脑力的活动。
诚然现在生物技术离彻底揭示生物问题还无比遥远,但是正是因为技术和知识的进步我
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未知问题,这并不代表生物没有进步。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w*2
86
不是我的认识停留在western,而是你说的这些都是“屠龙之技”。除了专门做proteomics
的实验室,大多实验室根本没这个条件。现在proteomics是有所发展。在研究in vivo
的 proteins interaction network,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cellular
mapping, 方面有不错的进展。不过,总体来讲,都还是隔靴挠痒。 要说是爆炸性增长
,也只是一个小土包里的内部爆炸。上世纪初,物理学的大发展那才是真正的爆炸性增
长。 你看看经过了真正的爆炸性增长,我们人类得到了什么。 而现在这个生物学的“
爆炸性增长”后,人类又有啥?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想法很不错,但是你的论据大多离事实太远。比如说你对蛋白质检测技术的认识还
: 停留在Western上,完全忽略了各种proteomics的手段包括Mass-spec,iTraq, Silac,
: TR-FRET,Alphalisa等等。可以说最近生物学技术手段是爆炸性增长的,至少在
: genetics(比如ZFN, Talen)和proteomics两个方面。
: 你说生物学对疾病毫无作用,更不用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疑难杂症。Glivec,
: VEGFi之类难道不是生物学家发现的? 新兴的干细胞也在blindness和hearing loss取得
: 了很好的效果。医药界现在大约一半的药知道其作用的生物机制,其中大约95%是根据
: 生物医学文献得到的靶位点,5%是医药企业自己筛选得到的。另一方面,我还不知道任
: 何一个新药和生物完全无关。光是药安全性必过的有关就是hERG离子通道阻断性检测,
: 就是纯生理。

avatar
w*2
87
你要认为我写的这些只是为了“ 否定了从前的成果” 从前的结果,我没话说。
我写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认真审视当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几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
认清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不愿认清问题,那就是一种违疾忌医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我写的这些没啥极端的,只是揭开了一些人不愿看到的事实。

【在 n*********0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有意思了。因为理想没达到就否定了从前的成果。
: 这位同学太极端了,太negative了。
: 百年前人们能想象今天个学科的成就?
: 你能想象百年后生物是什么样子?

avatar
n*4
88
严重同意楼主。现在的癌症患者只能眼睁睁死去。现在的高通技术找突变如同狂风过
后数落叶一般,有何屁用! 不想多写了,反正大家都在炒新概念,弄俩钱花。

...................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l*g
89
很同意楼主的观点,
因为楼主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
而且事实确实如此,
生物试验本身就是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的衍生和应用,
只有这些学科发展了,生物才能有本质进步,
其他的一些进步虽然也很重要,但都不是本质上的。
avatar
b*n
90
没错,要搞好生物科研是需要不错的逻辑,但事实上这一行里的很多PI都毫无逻辑可言
,他们带出的徒子徒孙又继续着无逻辑的研究,而且目前看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想法很不错,但是你的论据大多离事实太远。比如说你对蛋白质检测技术的认识还
: 停留在Western上,完全忽略了各种proteomics的手段包括Mass-spec,iTraq, Silac,
: TR-FRET,Alphalisa等等。可以说最近生物学技术手段是爆炸性增长的,至少在
: genetics(比如ZFN, Talen)和proteomics两个方面。
: 你说生物学对疾病毫无作用,更不用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疑难杂症。Glivec,
: VEGFi之类难道不是生物学家发现的? 新兴的干细胞也在blindness和hearing loss取得
: 了很好的效果。医药界现在大约一半的药知道其作用的生物机制,其中大约95%是根据
: 生物医学文献得到的靶位点,5%是医药企业自己筛选得到的。另一方面,我还不知道任
: 何一个新药和生物完全无关。光是药安全性必过的有关就是hERG离子通道阻断性检测,
: 就是纯生理。

avatar
M*8
91

不止生物,行行都在做优化利润或财富的游戏。
欺诈做假能优化利润或财富,早晚就会变成套路。
最典型的就是金融,其他"服务"业也基本都是如此。
人类食物链越高层的越精明,清楚极限在那,不跨越。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c*l
92
你的所谓问题都是建立在你的错误的前提上的,所以得出的都是错误的结论。
最讨厌此种泛泛的批评文章,动不动就给生物或啥的戴个大帽子,你要是真觉得有问题
,就具体谈谈具体的问题,譬如说癌症的哪个理论有问题等等。
你的文章只能让人觉得你对生物医学研究还没有入门。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认为我写的这些只是为了“ 否定了从前的成果” 从前的结果,我没话说。
: 我写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认真审视当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几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
: 认清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不愿认清问题,那就是一种违疾忌医的态度。
: 我个人认为,我写的这些没啥极端的,只是揭开了一些人不愿看到的事实。

avatar
n*9
93
同意楼主, 生物学近20年的所谓大发展,其实就是产生了无数的垃圾论文,真正对人
类的贡献,包括产业化的贡献乏善可乘,有多少发明能象IT的互联网,iphone之类人人
知道,并且改变生活方式的,即便是抗体也是70年代大跃进前的产物。
现在大批生物学的PI,发论文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个饭碗,作的东西能治疗某种疾
病,估计连自己都不信。首先,许多数据的真实性(无意间的错误或有意选择性失明)
就让人怀疑(无法重复,也无法量化),其次产业化更成问题,最后离所谓促进人类疾
病治疗更是不着边际。
生物学论文现在的Story模式,已经根中医理论有的一拼
avatar
s*g
94
哪门学科都有垃圾文章!
你有孩子没有?小孩子出生后第一针就是乙肝预苗。。。预防小儿麻痹症在我儿时还有
孩子得。我同学就有因此而残废的。可现在有这病的很少了!这比狗屁iphone强多了!
疟疾以前是常见的,现在不也得到一定控制了吗?
APL白血病的一种,不也现在基本可以治愈了吗?
现在砒霜的成份也治疗癌症了吗?。。。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楼主, 生物学近20年的所谓大发展,其实就是产生了无数的垃圾论文,真正对人
: 类的贡献,包括产业化的贡献乏善可乘,有多少发明能象IT的互联网,iphone之类人人
: 知道,并且改变生活方式的,即便是抗体也是70年代大跃进前的产物。
: 现在大批生物学的PI,发论文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个饭碗,作的东西能治疗某种疾
: 病,估计连自己都不信。首先,许多数据的真实性(无意间的错误或有意选择性失明)
: 就让人怀疑(无法重复,也无法量化),其次产业化更成问题,最后离所谓促进人类疾
: 病治疗更是不着边际。
: 生物学论文现在的Story模式,已经根中医理论有的一拼

avatar
g*3
95
楼主这里谈的是问题,而不是你们说的什么楼主懂不懂生物学的问题。相信楼主不比你
们这里的少懂多少。还有人说楼主说的1-2倍的变化用Western不准确的说法是因为转膜
技术不够,这才是真正不懂生物学的人。 随意的文章就是这些人发出来的。
生物学的问题现在真的不少,不仅是楼主谈到的技术上的,还有整个职业走向,资源分
配,以及品审制度等等很多问题,看看现在博士后的职业走向,还有整个生物界对选拔
人才的拨高(非CNS,现在谈Faculty,都快成了笑话)。你见过任何其他职业还有资金
资助出现过这种情况么。至于发文章和拿经费的政治因素,那就有更多故事了。楼主说
的是现实的问题,却被这么多人拿不懂生物学来攻击,真是至少突出了一个问题,生物
学教育培养的问题。这个圈子里还有这么多浑然不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认为我写的这些只是为了“ 否定了从前的成果” 从前的结果,我没话说。
: 我写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认真审视当前生物学研究中的几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
: 认清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不愿认清问题,那就是一种违疾忌医的态度。
: 我个人认为,我写的这些没啥极端的,只是揭开了一些人不愿看到的事实。

avatar
e*0
96
我是搞生物学研究的,不是特别同意楼主的意见。第一,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的研
究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楼主的水太浅,两眼一抹黑,看不到而已,流感
疫苗、维甲酸治疗白血病,黑色素瘤的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各种癌症的特效药物的
研发,都是在生物研究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各类大分子药物的筛选、多肽和抗体片
段的药用研究、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等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在疾病基因
及其突变的筛选研究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纳米技术的运用,使筛选手段
极其多样化和方便迅速。第二,生物科学grant的发放并没有根本性的失误。以美国为
例,审定grant的第一要点就是project的可行性,这一根本性原则决定了申请grant的
人即便可能造假,却不至于假的离谱。因为grant被要求必须是在现有的被证实的结论
基础上设想,申请人本身所做的工作并非一定是决定因素。第三,生物paper的确有不
少人的工作并不可信,但是,要分不同的PI。有些PI在某个领域里耕耘多年,有固定的
圈子,所做的工作是要被圈子里其他PI用作分析研究基础的,这样的PI很少在根本性的
问题上出错,否则,在圈子里就混不下去了。但是,也有些PI经常为了生存更换研究领
域,这些PI的研究结果出大问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楼主显然并不了解这些,而是肤浅地以为所有人都会胡乱发文章。其实,楼主根本不知
道在他的研究领域里,哪些文章的哪些结论是可靠的,而那些是被证明了并不可靠的。
楼主似乎既不了解该怎样读paper更不知道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哪些是靠谱的PI,哪些不
是。希望各位都能静下心来,多跟哪些真正做科研的PI交流,找到门路,进入到某个领
域真正的学术圈内,而不是跟着个打野食的PI胡乱发文章搞grant,那样下去,即便是
混到professor,也不会在学术圈留下好名声的。
avatar
w*l
97
WB定量确实不行,主要是比较难以控制substrate的reaction在linear range之内
二是没有purified protein as standard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提蛋白加样和转膜技术不过关吧。
avatar
h*s
98
同感于 ""最后,作为一个生物学者来讲,我们可以忍受低工资,可以忍受高强度的劳
作,可以忍受高度的心里压力,可以忍受漫长的职业升迁,但是,我们不能忍受我们的
工作没有意
义,不能忍受发表的一篇篇paper 是垃圾。""

【在 p*****m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还想好好re一下的 常识错误太多 就算了
avatar
h*s
99
那些竟是些忽悠。

【在 u***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有一个微型的摄像机,能够放到细胞内去录像。细
: 胞内的每一秒的变化都能被录像,进而传输影像到外面。是不是可以获诺贝尔了(这么
: 多年的诺贝尔加起来可能也不如个成就大)。然而,这个微型摄像机的工具,根本就不
: 是现在搞生物的人能做出来的。
: - nano tech, material science, ee,me.

avatar
n*9
100
你曲解了我的意思,并不是生物研究不重要,而是近20年的生物大跃进纯粹在扯蛋,你
自己所举的例子哪几个是大跃进后出来的?至于和互联网,iphone等发明比,近20年生
物更改变生活,只是你的观点而已。近20年的生物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比例,20年前生
物投入在理性范围内,9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所谓突飞猛进,XX疾病攻克即将到来的“
好”消息,随出可见,结果呢?疾病能被控制,和现在的早期诊断,筛选,关系更大,
即使是新药,也还是化学类为主。
垃圾论文当然各个学科都有,但却没有学科,多到象生物这样,几乎是只见垃圾,不见
黄金的,而且即便有黄金也被无数垃圾论文和数据淹没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门学科都有垃圾文章!
: 你有孩子没有?小孩子出生后第一针就是乙肝预苗。。。预防小儿麻痹症在我儿时还有
: 孩子得。我同学就有因此而残废的。可现在有这病的很少了!这比狗屁iphone强多了!
: 疟疾以前是常见的,现在不也得到一定控制了吗?
: APL白血病的一种,不也现在基本可以治愈了吗?
: 现在砒霜的成份也治疗癌症了吗?。。。

avatar
q*c
101
建立惩罚制度就行。
数学这种容易纠错的, 造假小罚,
生物这种困难纠错的, 造假往死里面整。
保持收益/风险 对等就行了。

题。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难纠错。数学论文只需要看作者的证明有无错误,可是生
: 物论文非得花大钱重复对方试验才能发现是否有错。所以数学几百年来一直很健康的发
: 展,因为没有人敢造假。可是生物就不同了。我认识的生物朋友也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avatar
l*1
102
那搞生物数学的忽悠了呢?
按照哪个标准 罚? 数学or 生物or ICT/Bioinformatics?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15852903.html

【在 q*c 的大作中提到】
: 建立惩罚制度就行。
: 数学这种容易纠错的, 造假小罚,
: 生物这种困难纠错的, 造假往死里面整。
: 保持收益/风险 对等就行了。
:
: 题。

avatar
q*c
103
别钻牛角尖 - 意思到了就行了, 呵呵。
反正根本意思就是造假被发现的风险要和惩罚成反比才行。
这样才能符合人性。。。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搞生物数学的忽悠了呢?
: 按照哪个标准 罚? 数学or 生物or ICT/Bioinformatics?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15852903.html

avatar
l*1
104
谁去发现 啊 那些不容易发现的 有相关的tenure tracking faculty positon? or
discovery researcher pisition
from NSF/NIH/USDA/US Energy depart/US Defense Depart etc?
也就是 PI/PD 论文造假的对应 廉政公署 美国国会批下设立的预算了吗?
哪一年开始实施啊?

【在 q*c 的大作中提到】
: 别钻牛角尖 - 意思到了就行了, 呵呵。
: 反正根本意思就是造假被发现的风险要和惩罚成反比才行。
: 这样才能符合人性。。。

avatar
g*e
105
Re 这个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同意的 有些不同意
: 1. 生物学(包括物理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然依赖于仪器的进步。但
: 是说有了仪器,出结果就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错了。正如,很多会编程的人,但是没有
: 一个或一伙能够写出Windows 7或者iOS;众位爱摄影的朋友们,也不是个个都能拿出好
: 的照片。
: 2. 关于药物的问题,这里有点常识性错误了。FDA一年大概批准20-30种新药,所以1)
: 跟你的感觉回事,怎么没大听说新药诞生(与天天冒出一大堆的计算机软件或其他IT产
: 品相比)2)这些新药的基础是基础研究,但是药物开发是个庞大的工程(通俗说法是
: 10年10亿开发一个新药),绝对不是生物学一家的责任或者功劳,资本、管理、统计、
: 计算机、化学合成等等都很重要。

avatar
b*n
106
嗯,别的不说,现在HIV的治疗手段已经大大改进了
活个比较长的时间已经不是很难了

【在 e*******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搞生物学研究的,不是特别同意楼主的意见。第一,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的研
: 究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楼主的水太浅,两眼一抹黑,看不到而已,流感
: 疫苗、维甲酸治疗白血病,黑色素瘤的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各种癌症的特效药物的
: 研发,都是在生物研究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各类大分子药物的筛选、多肽和抗体片
: 段的药用研究、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等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在疾病基因
: 及其突变的筛选研究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纳米技术的运用,使筛选手段
: 极其多样化和方便迅速。第二,生物科学grant的发放并没有根本性的失误。以美国为
: 例,审定grant的第一要点就是project的可行性,这一根本性原则决定了申请grant的
: 人即便可能造假,却不至于假的离谱。因为grant被要求必须是在现有的被证实的结论
: 基础上设想,申请人本身所做的工作并非一定是决定因素。第三,生物paper的确有不

avatar
n*n
107
发不发垃圾文章不都是自个儿决定的吗?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a*x
108
认识的一位大牛说他最自豪的事是从来没有做过publication pollution的事。。。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不发垃圾文章不都是自个儿决定的吗?
avatar
b*n
109
那些发垃圾文章甚至造假数据的人,其实也都是为生活所迫啊。。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不发垃圾文章不都是自个儿决定的吗?
avatar
w*r
110
Our findings are mirrored by 'gut feelings' expressed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with scientists from academia or other companies, as well as
published observations. An unspoken rule among early-stage venture capital
firms that “at least 50% of published studies, even those in top-tier
academic journals, can't be repeated with the same conclusions by an
industrial lab”
from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0/n9/full/nrd3439-c1.html
Believe it or not: how much can we rely on published data on potential drug
targets?

【在 e*******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搞生物学研究的,不是特别同意楼主的意见。第一,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的研
: 究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楼主的水太浅,两眼一抹黑,看不到而已,流感
: 疫苗、维甲酸治疗白血病,黑色素瘤的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各种癌症的特效药物的
: 研发,都是在生物研究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各类大分子药物的筛选、多肽和抗体片
: 段的药用研究、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等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在疾病基因
: 及其突变的筛选研究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纳米技术的运用,使筛选手段
: 极其多样化和方便迅速。第二,生物科学grant的发放并没有根本性的失误。以美国为
: 例,审定grant的第一要点就是project的可行性,这一根本性原则决定了申请grant的
: 人即便可能造假,却不至于假的离谱。因为grant被要求必须是在现有的被证实的结论
: 基础上设想,申请人本身所做的工作并非一定是决定因素。第三,生物paper的确有不

avatar
D*a
111
定量是定量。想看看细胞内有没有一到两倍的变化,是另一个问题。
现在的机器可以每隔30秒出一张照片,直到10分钟20分钟之后膜上才有信号饱和,我就
不信这三四十张照片没有一张落在linear range之内的?
当然这个是建立在上样量正常的前提下,上样上一大坨那谁也没招。。
就算有standard的kit定量也照样不行,同一个样品,每次测出来的蛋白浓度都有变化
。如果室内温度再不同,差个一百五十是常事。但是每个kit内部的sample比较,还是
能有生物学意义。WB其实同理。
只有医学诊断那个算是真定量吧。

【在 w****l 的大作中提到】
: WB定量确实不行,主要是比较难以控制substrate的reaction在linear range之内
: 二是没有purified protein as standard

avatar
D*a
112
没有生物学指标,化学类的新药如何能知道在人身上有效了
难道是看谁吃了一气儿爬六楼,不喘气?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曲解了我的意思,并不是生物研究不重要,而是近20年的生物大跃进纯粹在扯蛋,你
: 自己所举的例子哪几个是大跃进后出来的?至于和互联网,iphone等发明比,近20年生
: 物更改变生活,只是你的观点而已。近20年的生物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比例,20年前生
: 物投入在理性范围内,9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所谓突飞猛进,XX疾病攻克即将到来的“
: 好”消息,随出可见,结果呢?疾病能被控制,和现在的早期诊断,筛选,关系更大,
: 即使是新药,也还是化学类为主。
: 垃圾论文当然各个学科都有,但却没有学科,多到象生物这样,几乎是只见垃圾,不见
: 黄金的,而且即便有黄金也被无数垃圾论文和数据淹没了

avatar
w*2
113
mark

as
drug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Our findings are mirrored by 'gut feelings' expressed in personal
: communications with scientists from academia or other companies, as well as
: published observations. An unspoken rule among early-stage venture capital
: firms that “at least 50% of published studies, even those in top-tier
: academic journals, can't be repeated with the same conclusions by an
: industrial lab”
: from
: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0/n9/full/nrd3439-c1.html
: Believe it or not: how much can we rely on published data on potential drug
: targets?

avatar
n*9
114
即便是检测医学类指标,跟绝大部分人天天在写垃圾文章中某个基因,蛋白,信号通路,有
何关系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生物学指标,化学类的新药如何能知道在人身上有效了
: 难道是看谁吃了一气儿爬六楼,不喘气?

avatar
D*a
115
想起来个笑话。说有个人饿了,买了一张烧饼没吃饱,又买了一张。就这样连买了五张
才吃饱,他说,唉呀,真是亏得慌,早知道我就吃第五个好了,还能省下四个烧饼钱。

路,有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即便是检测医学类指标,跟绝大部分人天天在写垃圾文章中某个基因,蛋白,信号通路,有
: 何关系

avatar
n*9
116
肚子饿了,至少应该知道需要买烧饼,和哪里去买烧饼,而不是到处忽有,在白纸上画
烧饼,结果除了废纸还是废纸, 这就是垃圾paper的来源
即便是你提到的医学检测指标,有几个是近20年,分子生物学大跃进后的产物,一些先进检测技术的发明,更多归功与工程,信息,临床医学。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想起来个笑话。说有个人饿了,买了一张烧饼没吃饱,又买了一张。就这样连买了五张
: 才吃饱,他说,唉呀,真是亏得慌,早知道我就吃第五个好了,还能省下四个烧饼钱。
:
: 路,有

avatar
m*m
117
痛恨无耻造假的老板,尤其还是大牛,误导一大片
avatar
D*a
118
幸亏你还说了个20年,你要是找近一年的paper的产业化成果,那就更少了

先进检测技术的发明,更多归功与工程,信息,临床医学。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肚子饿了,至少应该知道需要买烧饼,和哪里去买烧饼,而不是到处忽有,在白纸上画
: 烧饼,结果除了废纸还是废纸, 这就是垃圾paper的来源
: 即便是你提到的医学检测指标,有几个是近20年,分子生物学大跃进后的产物,一些先进检测技术的发明,更多归功与工程,信息,临床医学。

avatar
n*9
119
20年还不够,那你认为该多长呢?生物大跃进就是近20年开始的,投入了多少,产出了
多少?现在甚至连最底线的文章数据可靠性都成问题了。
其他行业,比方说IT, 你说呢?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幸亏你还说了个20年,你要是找近一年的paper的产业化成果,那就更少了
:
: 先进检测技术的发明,更多归功与工程,信息,临床医学。

avatar
t*o
120
说的好似CS就没有灌水文一样的。。。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20年还不够,那你认为该多长呢?生物大跃进就是近20年开始的,投入了多少,产出了
: 多少?现在甚至连最底线的文章数据可靠性都成问题了。
: 其他行业,比方说IT, 你说呢?

avatar
n*9
121
但是多到象生物一样的学科,还真没有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好似CS就没有灌水文一样的。。。
avatar
t*o
122
论总数肯定是生物最多,论比例来讲,还真不好说呢。。。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多到象生物一样的学科,还真没有
avatar
a*x
123
近20年就算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科学发现,产业化的进步还是有的。对比一下现在及20年
前的生物及医药公司的数目及规模就知道了。

【在 n*******9 的大作中提到】
: 20年还不够,那你认为该多长呢?生物大跃进就是近20年开始的,投入了多少,产出了
: 多少?现在甚至连最底线的文章数据可靠性都成问题了。
: 其他行业,比方说IT, 你说呢?

avatar
n*9
124
产业进步到是有,但和投入比,实在相差太远。而且许多生物公司,规模大点的是试剂
公司,小点的是靠风投忽有的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近20年就算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科学发现,产业化的进步还是有的。对比一下现在及20年
: 前的生物及医药公司的数目及规模就知道了。

avatar
p*e
125
VEGF算不算近二十年啊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近20年就算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科学发现,产业化的进步还是有的。对比一下现在及20年
: 前的生物及医药公司的数目及规模就知道了。

avatar
a*x
126
前半句是让步,我强调的是后半句啊。。。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VEGF算不算近二十年啊
avatar
p*e
127
我是支持你的论点的,可能回错人了,呵呵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前半句是让步,我强调的是后半句啊。。。
avatar
w*2
128
看看吧.
http://news.yahoo.com/cancer-science-many-discoveries-dont-hold
In cancer science, many 'discoveries' don't hold up
NEW YORK (Reuters) - A former researcher at Amgen Inc has found that many
basic studies on cancer --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m from university labs --
are unreliable, with grim consequences for producing new medicines in the
future.
During a decade as head of global cancer research at Amgen, C. Glenn Begley
identified 53 "landmark" publications -- papers in top journals, from
reputable labs -- for his team to reproduce. Begley sought to double-check
the findings before trying to build on them for drug development.
Result: 47 of the 53 could not be replicated. He described his findings in a
commentary piece published on Wednesday in the journal Nature.
"It was shocking," said Begley, now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privately held
biotechnology company TetraLogic, which develops cancer drugs. "These are
the studies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lies on to identify new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 But if you're going to place a $1 million or $2
million or $5 million bet on an observation, you need to be sure it's true.
As we tried to reproduce these papers we became convinced you can't take
anything at face value."
The failure to win "the war on cancer" has been blamed on many factors, from
the use of mouse models that are irrelevant to human cancers to risk-averse
funding agencies. But recently a new culprit has emerged: too many basic
scientific discoveries, done in animals or cells growing in lab dishes and
meant to show the way to a new drug, are wrong.
Begley's experience echoes a report from scientists at Bayer AG last year.
Neither group of researchers alleges fraud, nor would they identify the
research they had tried to replicate.
But they and others fear the phenomenon is the product of a skewed system of
incentives that has academics cutting corners to further their careers.
George Robertson of Dalhousie University in Nova Scotia previously worked at
Merck 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While at Merck, he
also found many academic studies that did not hold up.
"It drives people in industry crazy. Why are we seeing a collapse of the
pharma and biotech industries? One possibility is that academia is not
providing accurate findings," he said.
BELIEVE IT OR NOT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most promising route to new cancer drugs has
been one pioneered by the discoverers of Gleevec, the Novartis drug that
targets a form of leukemia, and Herceptin, Genentech's breast-cancer drug.
In each case, scientists discovered a genetic change that turned a normal
cell into a malignant one. Those findings allowed them to develop a molecule
that blocks the cancer-producing process.
This approach led to an explosion of claims of other potential "druggable"
targets. Amgen tried to replicate the new papers before launching its own
drug-discovery projects.
Scientists at Bayer did not have much more success. In a 2011 paper titled,
"Believe it or not," they analyzed in-house projects that built on "exciting
published data" from basic science studies. "Often, key data could not be
reproduced," wrote Khusru Asadullah, vice president and head of target
discovery at Bayer HealthCare in Berlin, and colleagues.
Of 47 cancer projects at Bayer during 2011, less than one-quarter could
reproduce previously reported findings, despite the efforts of three or four
scientists working full time for up to a year. Bayer dropped the projects.
Bayer and Amgen found that the prestige of a journal was no guarantee a
paper would be soli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ssumes that the claims in a
preclinical study can be taken at face value," Begley and Lee Ellis of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wrote in Nature. It assumes, too, that "the main
message of the paper can be relied on ... Unfortunately,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When the Amgen replication team of about 100 scientists could not confirm
reported results, they contacted the authors. Those who cooperated discussed
what might account for the inability of Amgen to confirm the results. Some
let Amgen borrow antibodies and other materials used in the original study
or even repeat experiments under the original authors' direction.
Some authors required the Amgen scientists sign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arring them from disclosing data at odds with the original findings. "The
world will never know" which 47 studies -- many of them highly cited -- are
apparently wrong, Begley said.
The most common response by the challenged scientists was: "you didn't do it
right." Indeed, cancer biology is fiendishly complex, noted Phil Sharp, a
cancer biologist and Nobel laureate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ven in the most rigorous studies, the results might be reproducible only in
very specific conditions, Sharp explained: "A cancer cell might respond one
way in one set of conditions and another way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I
think a lot of the variability can come from that."
THE BEST STORY
Other scientists worry that something less innocuous explains the lack of
reproducibility.
Part way through his project to reproduce promising studies, Begley met for
breakfast at a cancer conference with the lead scientist of one of the
problematic studies.
"We went through the paper line by line, figure by figure," said Begley. "I
explained that we re-did their experiment 50 times and never got their
result. He said they'd done it six times and got this result once, but put
it in the paper because it made the best story. It's very disillusioning."
Such selective publication is just one reaso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s
peppered with incorrect results.
For one thing, basic science studies are rarely "blinded" the way clinical
trials are. That is, researchers know which cell line or mouse got a
treatment or had cancer. That can be a problem when data are subject to
interpretation, as a researcher who is intellectually invested in a theory
is more likely to interpret ambiguous evidence in its favor.
The problem goes beyond cancer.
On Tuesday, a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eard testimony
that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papers that had to be retracted increased more
than tenfold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number of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rose only 44 percent.
Ferric Fang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peaking to the panel, said he
blamed a hypercompetitiv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poor science and
even fraud, as too many researchers compete for diminishing funding.
"The surest ticket to getting a grant or job is getting published in a high-
profile journal," said Fang. "This is an unhealthy belief that can lead a
scientist to engage in sensationalism and sometimes even dishonest behavior."
The academic reward system discourages efforts to ensure a finding was not a
fluke. Nor is there an incentive to verify someone else's discovery. As
recently as the late 1990s, most potential cancer-drug targets were backed
by 100 to 200 publications. Now each may have fewer than half a dozen.
"If you can write it up and get it published you're not even thinking of
reproducibility," said Ken Kaitin, director of the Tuft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velopment. "You make an observation and move on. There is no
incentive to find out it was wrong."
(Note: Amgen researcher C. Glenn Begley is not related to the author of this
story, Sharon Begley)
(Reporting By Sharon Begley; Editing by Michele Gershberg and Maureen Bavdek)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门学科都有垃圾文章!
: 你有孩子没有?小孩子出生后第一针就是乙肝预苗。。。预防小儿麻痹症在我儿时还有
: 孩子得。我同学就有因此而残废的。可现在有这病的很少了!这比狗屁iphone强多了!
: 疟疾以前是常见的,现在不也得到一定控制了吗?
: APL白血病的一种,不也现在基本可以治愈了吗?
: 现在砒霜的成份也治疗癌症了吗?。。。

avatar
m*n
129
I agree w/ you. Western is semi-quantitative.
Btw, this field is a joke now!

【在 g*******3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这里谈的是问题,而不是你们说的什么楼主懂不懂生物学的问题。相信楼主不比你
: 们这里的少懂多少。还有人说楼主说的1-2倍的变化用Western不准确的说法是因为转膜
: 技术不够,这才是真正不懂生物学的人。 随意的文章就是这些人发出来的。
: 生物学的问题现在真的不少,不仅是楼主谈到的技术上的,还有整个职业走向,资源分
: 配,以及品审制度等等很多问题,看看现在博士后的职业走向,还有整个生物界对选拔
: 人才的拨高(非CNS,现在谈Faculty,都快成了笑话)。你见过任何其他职业还有资金
: 资助出现过这种情况么。至于发文章和拿经费的政治因素,那就有更多故事了。楼主说
: 的是现实的问题,却被这么多人拿不懂生物学来攻击,真是至少突出了一个问题,生物
: 学教育培养的问题。这个圈子里还有这么多浑然不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

avatar
h*u
130
应该有一个杂志专门纠错。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paper 错了。 你重复不出data,或者没
有其他阳性结果。是很难发paper的。 应该有一个新杂志专门发这种paper. 杂志名我
都想好了 PFCNS.
Pick up fault of Cell,Nature,Science.
avatar
d*b
131
弓虽巾占!丁页!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 虽然,在如今的生物学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探索和解答,但是
: ,就目前的研究手段来讲,生物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而且,这个瓶颈阶段
: 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生物学研究的确有很多惊人的进
: 展,但是这些惊人的进展在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上,却非常有限。 比如讲,现代的生
: 物学,除了在免疫疫苗的领域上对人类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以外,在其他的领域,几乎
: 是一无是处。不要提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疑难病症,就是连普通的流感,也没
: 有任何有效的生物药物。 五十年前人类不能医治的病,现在依然不能医治。按照现在
: 的生物学研究的情况,再过五十年,人类依然不能医治这些病。
: 几十年前,生物学和计算机学可以说都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但是,几十年

avatar
M*P
132
http://www.jnrbm.com/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有一个杂志专门纠错。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paper 错了。 你重复不出data,或者没
: 有其他阳性结果。是很难发paper的。 应该有一个新杂志专门发这种paper. 杂志名我
: 都想好了 PFCNS.
: Pick up fault of Cell,Nature,Science.

avatar
b*n
133
这话偏激了。很多化学类药物在上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具体的药理,但是只要
安全有效就行。
对于临床试验,不一定非要找到某个分子细胞水平的endpoint来评估。爬六楼不喘气之
类的“宏观性”的生理指标也是可以作为endpoint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生物学指标,化学类的新药如何能知道在人身上有效了
: 难道是看谁吃了一气儿爬六楼,不喘气?

avatar
b*n
134
VEGF inhibitor又能延长癌症患者几个月的生存时间呢?
很多类似的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都是在常规手术、放疗、化疗无法进行或者无明显疗效
的情况下使用的,而不是治疗的首选,这就说明这些药物不过是被当成无奈的最后一招
来碰运气的。Erlotinib相比其他靶向药物算是性价比高的了,平均延长一年生存时间
的用药成本是9万刀,根据其单价和通常疗程计算下来,也就平均延长几个月的时间。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VEGF算不算近二十年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