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教一个P值稳定性的问题
avatar
请教一个P值稳定性的问题# Biology - 生物学
H*3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索达吉堪布谈家教的重要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教育,而孩子现
在正面临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今天的社会,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不够。虽然与十几年前相比,为孩子花费的钱财多了
十倍,但家长在孩子身边呆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而学校又
不注重人格教育,到了社会则完全进入大染缸,最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
部失败,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才华、孝顺心、爱心、慈悲心的人才。
很多家长以忙于事业为借口,对孩子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结果孩子慢慢成了大坏人
,最后下场如何可想而知。其实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你应该考虑他的前途。现在的孩
子越来越没有慈悲心,越来越不讲因果,天天上一些乱七八糟的网,迷恋打电子游戏,
长大后像疯子一样,什么取舍都不懂
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从小接受佛陀教育,学习慈悲、护生、供灯等善法,
脑海中的印象就比较深,长大后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业因果的道理,和轮回痛苦的
理念,就不会诋毁乃至摧灭。
为什么现代社会很多人不相信来世、因果,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这个机会和因缘。如果
在无神论的教育下成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只会注重今世。
很多目光短浅的人,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妻儿,不管身边的穷苦人,只关心自己,其原因
都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从小没有慈悲教育,只是溺爱,等他长大之后,自他都不会幸
福、快乐。
以前有一个孩子,父母对他特别好,经常把最好吃的东西给他吃,最好看的衣服给他穿
。后来母亲问孩子:“你长大之后,我生病了怎么办?”孩子回答说:“如果你病得非
常严重,我就让你安乐死。”母亲特别生气:“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要让我安乐死
?”他说:“安乐死没有一点痛苦,你可以很快乐地死去,我也不会有负担。”这就是
从小缺乏佛陀教育导致的。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如果这个孩子的道德、人
格等有缺陷,整个家庭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应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接触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第一所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假如父母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之水,孩子的“根”就会出问题。就算以后读的大
学再好、得的学历再高、赚的钱再多,也无法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给芸芸众
生带来绿荫的清凉。
avatar
s*n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评2011年50大最佳发明 苹果Siri排名第14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3 19:23:24 2011, 美东)
叫开复情可以看?
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公布了2011年度50大最佳发明,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一种感冒
药——号称感冒杀手的DRACO位列榜首;苹果公司刚刚发布的iPhone 4s手机中的人机对
话功能Siri排名第14位。
上榜的其他为大众所熟悉的发明还包括:在人机大战中大出风头最终战胜人类的IBM超
级计算机沃森,波音公司投入市场的波音787梦想飞机等。
从这个榜单中可以看出,新能源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发明备受编辑推崇,比如前十名中,
除了榜首的感冒药,还有从脂肪里提取干细胞、疟疾疫苗这两项生物医疗发明,进入前
十的新能源技术包括人造树叶、锂-水电池、激光车前灯三项。
不过,也有很多发明只是为了好玩,可能没有太多实用性,比如日本Neurowear公司研
制的智能猫耳头necomimi,它只是用来反映你当下的心情;“可食的篝火”其实是一种
有篝火味道的甜点;还有建筑师在垃圾发电站上建造的滑雪跑道等。支持者说,发明最
初的动机何尝不是来自于人类的好奇心和玩乐性呢?
1. 感冒杀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种名为“双链RNA激活切冬酶寡聚体”(DRACO)的
药物,能有效对抗感冒病毒。DRACO是一种基因工程分子,能诱发入侵病毒细胞“自杀
”。在实验室中,这种药物已经能有效对抗15种病毒,包括引起感冒的鼻病毒、H1N1流
感病毒、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2. 3D芯片
今年5月,英特尔公司对外展示了“三门晶体管”芯片,电子不仅沿着平行通道移动,
同时也沿着一个凸起鳍状结构的3个面移动。明年,首批3D芯片就将上市,性能提高37%
,耗能却降低一半。
3. 抽脂肪治心脏病
吸脂手术中从腹部和大腿中吸出的多余脂肪还能有什么用呢?以前只能把它们扔掉,但
研究者已经发明了一种技术,能从脂肪里提取干细胞,培育成一种新细胞组织,以弥补
心脏病发作后造成的心脏细胞死亡。
4. 疟疾疫苗
经过24年研究,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科学家乔·科恩及其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一种候
选疟疾疫苗——“RTS,S”或称“Mosquirix”。在非洲7国的测试显示,儿童疟疾感染
率降低了一半。“Mosquirix”有望最早于2015年投入市场。
5. 人造树叶
如果将地表获取的一小时太阳能全部储存,便可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可惜的是,
只有极少量太阳能储存起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尼尔·诺塞卡“超越”了自然,正在
研发一种人造树叶,能将太阳光转换成化学燃料。这片树叶其实是薄的太阳能电池,用
廉价材料制成,在阳光下能将水分离成氢和氧,进而为燃料电池提供燃料。
6. 更好的电池
锂可以用来制造电池,但它一接触氧气就会燃烧,就算在水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利用空
气或水中的锂,电池将可以产生更多电量。目前,PolyPlus公司的斯蒂夫·维斯科和同
事正在研制锂-水电池,用一种膜包裹锂,使锂无法与水接触以防止燃烧,但同时又能
充电。
7. 不闪眼的激光车前灯
今年9月,宝马公司宣布,他们正在研发一种激光前灯,以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LED灯。
激光的能耗大概只有LED灯的一半,但更加安全、寿命更长,它产生的白光非常亮,对
眼睛却非常舒服,不会使前方驶来的汽车消失在前灯光里。
8. 灯泡传送Wi-Fi
目前可供Wi-Fi和手机网络使用的无线频段正在枯竭,以后该怎么办?英国爱丁堡大学
的哈拉·哈斯博士开发出一种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利用全世界每天使用的140亿盏
灯——利用普通灯泡亮度的微弱变化来传送数据,速度非常快,也很安全,因为光无法
穿透墙壁。
9. 会弹琴的魔手
东京大学和索尼公司计算机实验室联合研制出“魔手”,它是一种装有28个电极的臂带
,能通过电流刺激关节和肌肉,让手指精确移动。“魔手”其实就是用来控制人手的,
理论上还能控制你的手去做弹吉他等其他事情。
10. 真实的触摸屏
芬兰Senseg公司发明的“电子感觉”技术,能使用户在触摸屏幕图片时,真切体会到图
片中的环境。它可以模拟从干燥到湿润,粗糙到光滑等感觉,其实利用的是一种电场和
震动原理。
11. 最放松的歌
这是未来的安眠药吗?英国Marconi Union声称创作了世界上最能让人放松的歌曲:《
失重》(Weightless),这首歌只有8分10秒长,但它被证明能减少65%的焦虑,使心率
下降35%,甚至可以使人睡着。
12. 先拍照后对焦的相机
硅谷Lytro研制的光场相机,永远不会失焦,没有快门延迟,能立即成像。最厉害的是
,这种相机可以让使用者先拍照后对焦。
13. 新型LED灯
Switch Lighting研制的灯采用可以发出黄光的LED,售价20美元一只,但能耗很低,60
瓦的耗电量与12.5瓦白炽灯相当,寿命则长达20年,将于明年初上市。
14. 会人机对话的Siri
Siri是苹果最新款iPhone 4s的新功能,你让Siri发送一条短信,或者问它附近最好的
肉饼店在哪里,它会迅速告诉你,还会提醒你回家路上别忘了去洗衣店取衣服。Siri超
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声音识别,它可以理解自然声音,不需要你使用关键词。当然了,它
仍需要不断改进。
15. 汽车呼吸测醉器
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公司研发了一种触摸及呼吸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方向盘和点
火按键上,用来测量司机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一旦司机血液里的酒精超过0.08%法定上
限,汽车就不能开。
16. 隐形斗篷
《哈利·波特》里的隐形斗篷不再是电影里才有的,它的发明者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物
理学家阿里·阿利耶夫。这个隐形斗篷的材料是只有350微米的碳纳米管,将它加热到
2200 ,散发的热可以弯曲周围的空气和光波,从而实现隐形。
17. 完美剃须刀
这把剃须刀的把手由99.95%的铱金制成,螺丝用铂金制成,刀片是白蓝宝石,刀锋的厚
度是头发丝的五千分之一。不过这款剃须刀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
18. 边写边保存的钢笔
通过超声波和红外技术,这种钢笔能捕捉到你在任何一张纸上画的任何一条线,然后存
储到接收器上,再用USB连接电脑,就能将你写的东西以文件形式保存下来。
19. 蜂鸟无人机
无人间谍机Nano Air Vehicle (NAV)形如蜂鸟,翼展仅16厘米,比一节5号电池还轻,
一小时最快可飞17.7公里。NAV由五角大楼承包商Matt Keennon研发,能钻进窗户,还
能停留在电线上。从自然界获得灵感的这种飞机突破了空气动力学限制,是人造飞机的
新形式。
20. 思维读取软件
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特殊的扫描技术fMRI,来模仿人的思维,甚至可以看到人在
梦里看到的东西。实验显示,研究对象大脑里的图像与用这个软件所看到的非常类似。
这项技术出现已经有20年了,但这次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突破,主要是整个软件上的突
破。
21. 智能猫耳
日本公司Neurowear研制出智能猫耳头necomimi,其内置的传感器可以探测佩戴者的脑
波,从而让这对猫耳可以做出各种动作,代表佩戴者不同的心情和状态。
22. 可食的篝火
芝加哥“Next”餐馆的老板格兰特·阿查特兹为了让顾客重温儿时篝火的经历,发明了
一种名叫“可食篝火”的甜点,它用煮熟的甘薯制成,配以糖浆和蓝玉米,可以点燃。
23. 地毯式太阳能板
科罗拉多州Ascent Solar公司研制的柔性太阳能板可以像地毯一样展开、卷起,可以直
接融入建筑材料,一座楼的楼顶和墙壁就可以是一整块太阳能板。
24. Twitter预测股市 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教授乔翰·伯伦发现,Twitter上的集
体情绪能提前3天预测股票市场变化。借助于Twitter,伦敦对冲基金Derwent Capital
在2010年7月实现了1.85%的增长。
25. 牛奶衣服
28岁的德国生物学家安德·多马斯科用不合格的牛奶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衣物材料,感觉
像丝绸一样,但每件售价高达300美元以上。
26. 数码鼓
今年3月,第一个数码鼓被安装在乌干达古卢市的一个青年活动中心。数码鼓就是太阳
能电脑亭,它由当地随处可见的金属油桶制成,能帮助人们获取信息。
27. 灭火魔杖
哈佛大学怀特塞德斯团队研制出灭火魔杖,它是一个电极,可以形成一个电场,产生带
电粒子流,从而扑灭熊熊燃烧的大火。
28. 魔镜
纽约时报研发实验室发明了一种镜子,不仅能映出主人的容貌,提供新闻和天气状况,
告诉主人今天的日程安排,还能根据主人穿的西装,建议选配哪条领带。
29. 双胞胎月球探测器
今年9月10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两颗月球探测器“GRAIL”,它们能通过记录月球引力
引发的震颤,来分析月球内部构造。
30. 3D服装
荷兰女设计师埃里斯·冯·海彭设计出3D效果服装,能通过精确的计算,打造出完美的
立体造型。
31. 电子游戏《Minecraft》
瑞典游戏设计师马库斯·珀森设计的视频游戏《Minecraft》中,玩家可以利用1立方厘
米的物件建造整个世界。目前,已经有1610万名玩家注册体验这款游戏。
32. 会踢球的机器人
2011年机器人大赛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丹尼斯·洪制造的足球机器人CHARLI-2,战
胜了新加坡的两足步行机器人Robo Erectus。
33. 全息地图
Urban Photonic Sandtable Display是一幅全息地图,无需佩戴笨重的3D眼镜,就能看
到三维建筑和地貌。它由美国军方委托绘制。
34. 九倍视力
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新作《2011年5月12日鲁德斯顿到下午5时的吉哈姆路》,让观
者看到的不只是静止不动的画面。他使用9部相机,从不同角度和方位拍摄了英格兰东
约克郡的两条街道,再用18个屏幕显示出高清画面。
35. 融化肿瘤的超声波
如果把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波技术结合在一起,就是聚焦超声波,它利用磁共振成像形成
的图像,指导多个声音束进入身体内部某一点加热,并把肿瘤或其他正在生长的纤维瘤
融化。
36. 新式火星车
美国的新火星车“好奇”号将于2012年8月登陆火星,它重近900公斤,能收集和分析岩
石样本。
37. 绿色喷气发动机
2011年航空业最重要的发展是纯动力PW1000G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它由美国普拉特·
惠特尼公司研制,在燃料燃烧率和碳排放方面将比传统发动机提高16%,噪音则减少了
一半。
38. 好玩的电动汽车
Fisker Karma电动汽车由曾设计宝马Z8跑车的丹麦汽车设计师亨里克·菲斯克设计,是
一件奢侈品,车顶内置太阳能电池板,从静止到时速60英里只需6.3秒。好莱坞影星迪
卡普里奥等已经开上了它。
39. IBM沃森计算机
在今年2月举行的人机对抗中,IBM沃森计算机赢得冠军。这台超级计算机体积相当于10
台冰箱,每秒运算80万亿次。
40. 速度最快的汽车
Bloodhound SSC将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汽车,它的目标是在2013年达到时速1000英里。
Bloodhound采用EJ200喷气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猎鹰”火箭发动机, 42秒便可达到时速
1000英里的速度。
41. 双旋翼直升机
K-MAX双旋翼远程遥控直升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和Kaman公司研制,在某些方面可以取代
卡车运输队,减少运输途中的伤亡。
42. 会飞的游艇
耶尔肯·奥克图利是空中客车公司的机舱设计师,他设计的飞行游艇有4个船帆,可向
下折叠并缩进一架飞机的翅膀里,发动机能把游艇从水里推出,直接飞向空中。
43. 人造云
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时,当地平均气温可能超过37.78 。卡塔尔大学的工程师提
出,在球场上空制造巨大的人造云,提供阴凉。人造云将是填充了氦的超轻碳结构,借
助于4台遥控的太阳能发动机,可随意移动位置。
44. 波音787梦想客机
波音787梦想飞机只能容纳264名乘客,但比普通客机减少20%能耗,因为其机身用超轻
碳纤维塑料制成,减轻了重量,还能让机舱内维持气压,乘客会感觉更舒服。
45. 万年钟
体积巨大的万年钟高61米,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一个山洞内。万年钟能否经受1万
年的考验?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万年钟由发明家丹尼·希里斯打造。
46. “阳光动力”号飞机
“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由瑞士洛桑联邦高等工学院研制,装有4台电动发动机,动
力来源是11600块太阳能电池,目前的最长飞行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
47. 面包自动售货机
法国面包师赫切特发明了自动面包贩卖机,只需要1欧元,消费者便可以在深夜买到法
式长棍。面包自动售货机一次可以装120个预先加热的法式长棍。
48. 预测犯罪
“出警预测”程序由几名数学家、 一名人类学家和一名刑事学家研发,能够预测美国
圣克鲁兹的哪些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犯罪活动,以及最有可能的作案时间,进而让警方提
前做好准备。
49. 能滑雪的垃圾发电站
哥本哈根投资6.4亿美元建设了一座新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它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
点,因为建筑师比加尔克·印格尔斯在其上设计了一条长425米的滑雪道。
50. 披“面纱”的哈姆拉大厦
SO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科威特城哈姆拉摩天大厦高约412米,其面纱般“雕刻”的外形非
常独特。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作者: 石剑峰 )
avatar
n*7
3
在工作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上,Pv 就是一种happen by chance的衡量,但是
实际上,总是要考虑一下输入数据的实际数值
比如Fisher exact test, Pv在样本量特别小的情况下特别不稳定,移除或者加入一个
样本就有有很大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专门的名称来衡量这个效应?
Thanks
avatar
S*M
4
可以看confidence interval嘛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工作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上,Pv 就是一种happen by chance的衡量,但是
: 实际上,总是要考虑一下输入数据的实际数值
: 比如Fisher exact test, Pv在样本量特别小的情况下特别不稳定,移除或者加入一个
: 样本就有有很大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专门的名称来衡量这个效应?
: Thanks

avatar
n*7
5
Thanks. 一直以为confidence interval跟pv是直接关联的,我再看看
那要全面描述一个比较的结果,岂不需要3个数据了:pvalue,confidence interval 还
有effect size (e.g. fold change, relative enrichment,etc)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看confidence interval嘛
avatar
S*M
6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test的
比如最简单的student t-test
有了confidence interval,就不用另外两个了
你说是不?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一直以为confidence interval跟pv是直接关联的,我再看看
: 那要全面描述一个比较的结果,岂不需要3个数据了:pvalue,confidence interval 还
: 有effect size (e.g. fold change, relative enrichment,etc)

avatar
n*7
7
想了一会儿,你说的例子应该是的,不过CI有两个值,跟pv+fold-change 可以替换也不奇怪
各种test都会用到 parametric 和 non-parametric 都有
最近主要做enrichment的分析,用Fisher exact test
一般就报告一下pvalue和relative enrichment
但是就像主贴说的,当sample比较少的时候,pv很不稳定。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较大的
RE来保证观察到enrichment是有意义的。往往需要一个pv的cutoff和一个RE的cutoff来
保证这一点。
我看到一些其他方案。比如DAVID算GO enrichment的时候,把实际有某个GO注释的基因
数减一,这样算出的Pvalue是个保守的估计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test的
: 比如最简单的student t-test
: 有了confidence interval,就不用另外两个了
: 你说是不?

avatar
s*2
8
p value不稳定说明data 不行。sample size 不能太小。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工作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上,Pv 就是一种happen by chance的衡量,但是
: 实际上,总是要考虑一下输入数据的实际数值
: 比如Fisher exact test, Pv在样本量特别小的情况下特别不稳定,移除或者加入一个
: 样本就有有很大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专门的名称来衡量这个效应?
: Thanks

avatar
y*j
9
robustness?
中文貌似猥琐的被较为撸棒。。。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工作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上,Pv 就是一种happen by chance的衡量,但是
: 实际上,总是要考虑一下输入数据的实际数值
: 比如Fisher exact test, Pv在样本量特别小的情况下特别不稳定,移除或者加入一个
: 样本就有有很大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专门的名称来衡量这个效应?
: Thanks

avatar
n*7
10
我搜索过这个关键词,不是我想要的

【在 y***j 的大作中提到】
: robustness?
: 中文貌似猥琐的被较为撸棒。。。

avatar
y*j
11
印象中fisher exact test 一般来说已经很保守了。更多应该关心假阴性问题。
你的问题最简单解决方法是每组数据除了做原数据,再做下+1/-1如果对结果不影响就
说明你的结果有说服力。如果+1从不显著到了显著,再看看typeII error的概率,如果
很大,说明很可能这个是假阴性。如果-1从显著到了不显著,说明这个基因比较可疑,
我觉得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GO enrichment时候分母本身就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随
机性太大,有可能会钩到很有意思的基因,但是总体来说风险太大。
我老民科觉得是不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量,类似pv(-1)-pv(+1)/p(0)??这个是我瞎说
的,没啥理论根据,如果深入研究一下,自己做一个参数应该比较简单。反正就是分子
是替换数据对p造成的扰动,然后除以一个啥东西normalize一下。可能已经有了?去学
校统计系,或者统计版上问问?
各种xxmics以后的数据处理确实很头疼,虽然统计或者生物信息做的high的不行,是因
为大部分时间他们看数字就是数字,而且他们分析完了没事儿了,该发文章发文章,但
是生物口的看数字要看到背后的生物学意义,而且target选错了,后面可能白折腾几个
月甚至几年。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搜索过这个关键词,不是我想要的
avatar
n*7
12
恩,我上面说到DAVID的EASY就是用pv(-1)代替pv(0)来算的
对我来说,假阴性问题不大,反正也不指望一网打尽
我问这个问题,就是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早有人研究过了,只是我不知道
另外,我现在做的数据分析算是medium-throughput,所以我很关心算出的东西到底靠
不靠谱

【在 y***j 的大作中提到】
: 印象中fisher exact test 一般来说已经很保守了。更多应该关心假阴性问题。
: 你的问题最简单解决方法是每组数据除了做原数据,再做下+1/-1如果对结果不影响就
: 说明你的结果有说服力。如果+1从不显著到了显著,再看看typeII error的概率,如果
: 很大,说明很可能这个是假阴性。如果-1从显著到了不显著,说明这个基因比较可疑,
: 我觉得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GO enrichment时候分母本身就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随
: 机性太大,有可能会钩到很有意思的基因,但是总体来说风险太大。
: 我老民科觉得是不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量,类似pv(-1)-pv(+1)/p(0)??这个是我瞎说
: 的,没啥理论根据,如果深入研究一下,自己做一个参数应该比较简单。反正就是分子
: 是替换数据对p造成的扰动,然后除以一个啥东西normalize一下。可能已经有了?去学
: 校统计系,或者统计版上问问?

avatar
M*P
13
推荐你去boosters.org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工作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上,Pv 就是一种happen by chance的衡量,但是
: 实际上,总是要考虑一下输入数据的实际数值
: 比如Fisher exact test, Pv在样本量特别小的情况下特别不稳定,移除或者加入一个
: 样本就有有很大的影响。我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什么专门的名称来衡量这个效应?
: Thanks

avatar
s*y
14
我一向对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的文章有点半信半疑,就是觉得他们的很多文章常常是针
对于一种单一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数据来下结论的。虽然数据看起来很多,但是我总觉得担心。
因为本来临床数据来源就不是那么可靠。 比方说针对某某疾病的什么什么分析吧,临床
上其实很多时候会把病人的数据归类错误(因为有误诊,而且几率很挺高的),在这个
基础上做的统计,真的能有什么意义么?
而大部分试验生物学,虽然看起来土头土脸,但是针对一个重要结论,至少要有两个不
同方式的试验来独立验证,所以就算样品数目没有那么惊人,结论的可靠性应该也高一
些吧?

【在 y***j 的大作中提到】
: 印象中fisher exact test 一般来说已经很保守了。更多应该关心假阴性问题。
: 你的问题最简单解决方法是每组数据除了做原数据,再做下+1/-1如果对结果不影响就
: 说明你的结果有说服力。如果+1从不显著到了显著,再看看typeII error的概率,如果
: 很大,说明很可能这个是假阴性。如果-1从显著到了不显著,说明这个基因比较可疑,
: 我觉得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GO enrichment时候分母本身就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随
: 机性太大,有可能会钩到很有意思的基因,但是总体来说风险太大。
: 我老民科觉得是不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量,类似pv(-1)-pv(+1)/p(0)??这个是我瞎说
: 的,没啥理论根据,如果深入研究一下,自己做一个参数应该比较简单。反正就是分子
: 是替换数据对p造成的扰动,然后除以一个啥东西normalize一下。可能已经有了?去学
: 校统计系,或者统计版上问问?

avatar
n*7
15
1.由于“发表偏见”,高通量分析的文章都是什么结果好就怎么编了。这么多数据,这
么多玩法,总能搞点东西出来
2.并不是什么都要统计显著。我觉得用统计工具不过是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知识才不
得已用的方法而已。不过确实生物系统中间大部分东西都不清楚,或者似是而非。
另外,我感觉很多真正的生物知识可能很难用自然语言准确表述。

得担心。
临床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向对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的文章有点半信半疑,就是觉得他们的很多文章常常是针
: 对于一种单一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数据来下结论的。虽然数据看起来很多,但是我总觉得担心。
: 因为本来临床数据来源就不是那么可靠。 比方说针对某某疾病的什么什么分析吧,临床
: 上其实很多时候会把病人的数据归类错误(因为有误诊,而且几率很挺高的),在这个
: 基础上做的统计,真的能有什么意义么?
: 而大部分试验生物学,虽然看起来土头土脸,但是针对一个重要结论,至少要有两个不
: 同方式的试验来独立验证,所以就算样品数目没有那么惊人,结论的可靠性应该也高一
: 些吧?

avatar
n*7
16
网站好像挂了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推荐你去boosters.org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avatar
M*P
17
It's biostars.org
Stupid apple auto correction.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网站好像挂了
avatar
n*7
18
thanks
这个好像是生物方面最好的提问类网站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It's biostars.org
: Stupid apple auto correction.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