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很酷的人 (转载)# Biology - 生物学
h*e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dreamer版比史版福利好太多了!从此不去史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7 14:21:32 2010, 美东)
曾经在大波版上灌水。印象中大波是冰冷的,总是板着脸也不吭气,动不动就删帖。稍
不满意就封人。只要老将一出现,深更半夜也他也会上线,删帖封人,比变态程序还要
管用。
半年前我纯粹是为了好玩,开始来dreamer灌水,结果才发了2个帖子,Kx就m了,而且给
我发来站内信,跟我聊天,加我好友,还想哥哥一样关心我的生活起居,天热提醒我穿
裙子。让我这个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女子,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这是以前在其
他版面不曾有过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后来他还约我见面,教我游泳。再后来,在一
个宁静的夜晚,我们在探讨完中国的民主和民生问题后,kx靠着我说,灌水都很不容易
,早起晚睡非常辛苦,要彼此温暖、体贴。后来我不知道怎么就昏了。。。。。。。
dreamer版的待遇比起史版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再也不要去史版了
avatar
w*h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标 题: 很酷的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采访shinya yamanaka,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自己则要亲自喂养1000只老鼠,
与这种令人沮丧的局面战斗了很长时间,
几乎quit research,重新拿起手术刀。
但这时两件事发生了,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是领导一个小实验室的职位;
另外是威斯康星大学的Thomson发明了第一代人体胚胎干细胞。
别人都在想着怎样让干细胞控制分化,
但他想了想,自己的实验室太小没有办法竞争过别人,
于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要将胚胎干细胞用来变成什么,
而是看怎样将一般细胞变成胚胎干细胞。
本来他想,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project,也许20年,也许30年,
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长,仅仅不到10年的光景。
avatar
l*r
3
这个够科普的
骨科医生是很赚钱的呀,所以他反正无后顾之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 标 题: 很酷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 采访shinya yamanaka,
: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avatar
b*s
4
在今年诺奖的热论中。我觉得本帖最有启发和教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 标 题: 很酷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 采访shinya yamanaka,
: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avatar
F*Q
5
Nice story!
Is any Chinese scientist doing something comparable?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 标 题: 很酷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 采访shinya yamanaka,
: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avatar
s*a
6
很受触动!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 标 题: 很酷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 采访shinya yamanaka,
: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avatar
n*k
7
其实有点误导:在IPS前邮很多铺垫工作,很多人在尝试或梦想类似工作,所以IDEA或
CONCEPTUALLY这不是那么新,但是无可置疑Yamanaka的GUTS和VISION,没有人预料到结
果会是这样的[email protected]@@,否则根本轮不上Yamanaka了;所以,运气和二楞子
精神也很重要。所以,我个人一直觉得Yamanaka的那个学生加博后也应该有份。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今年诺奖的热论中。我觉得本帖最有启发和教益。
avatar
b*s
8
当然开创方向不会像科学家传记里描写的那样,没有别人做,就一个先驱孤军奋战给整
出来了。那是民科的思路。启发在于是追求热点和funding还是利用有限资源另辟蹊径。

【在 n********k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有点误导:在IPS前邮很多铺垫工作,很多人在尝试或梦想类似工作,所以IDEA或
: CONCEPTUALLY这不是那么新,但是无可置疑Yamanaka的GUTS和VISION,没有人预料到结
: 果会是这样的[email protected]@@,否则根本轮不上Yamanaka了;所以,运气和二楞子
: 精神也很重要。所以,我个人一直觉得Yamanaka的那个学生加博后也应该有份。

avatar
w*h
9
呵呵,老帖子啦,2008年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今年诺奖的热论中。我觉得本帖最有启发和教益。
avatar
s*y
10
恩。你这个总结非常好

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开创方向不会像科学家传记里描写的那样,没有别人做,就一个先驱孤军奋战给整
: 出来了。那是民科的思路。启发在于是追求热点和funding还是利用有限资源另辟蹊径。

avatar
u*d
11
是啊,太粗暴了,简直难以置信

【在 n********k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有点误导:在IPS前邮很多铺垫工作,很多人在尝试或梦想类似工作,所以IDEA或
: CONCEPTUALLY这不是那么新,但是无可置疑Yamanaka的GUTS和VISION,没有人预料到结
: 果会是这样的[email protected]@@,否则根本轮不上Yamanaka了;所以,运气和二楞子
: 精神也很重要。所以,我个人一直觉得Yamanaka的那个学生加博后也应该有份。

avatar
l*i
12
其实Yamanaka在发现iPS之前没有那么苦逼,他已经拿了不少的奖金了。在2000年以前
是否苦逼不清楚。
还有我也觉得他的博士后也是个人才,敢上这样的课题,弄的不好这辈子就打水漂了。
iPS真是有勇有谋的发现。
avatar
w*a
13
其实上truth是,确实有无数博士后上了无数类似的课题,然后就打水漂了呀。
这里不过是个中彩票的。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Yamanaka在发现iPS之前没有那么苦逼,他已经拿了不少的奖金了。在2000年以前
: 是否苦逼不清楚。
: 还有我也觉得他的博士后也是个人才,敢上这样的课题,弄的不好这辈子就打水漂了。
: iPS真是有勇有谋的发现。

avatar
s*r
14
一千只老鼠,那得多少钱,日本人还真有钱,
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海龟,就有这么多start up。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cromolecule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Macromolecules
: 标 题: 很酷的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5 01:47:23 2008)
: 12月份的scientific american,
: 采访shinya yamanaka,
: 就是去年很热的关于一般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的负责人。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骨科医生yamanaka去到加州做postdoc,
: 然后回到日本,以前所有的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冷却,
: 只有很少的funding和为数不多的好的科研人员在周围帮忙,

avatar
s*r
15
那个一作是博士生,已经一片nature在手,
上手这个实验,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Yamanaka在发现iPS之前没有那么苦逼,他已经拿了不少的奖金了。在2000年以前
: 是否苦逼不清楚。
: 还有我也觉得他的博士后也是个人才,敢上这样的课题,弄的不好这辈子就打水漂了。
: iPS真是有勇有谋的发现。

avatar
A*y
16
Not so expensive if you breed yourself, he almost had a mental breakdown at
that point.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千只老鼠,那得多少钱,日本人还真有钱,
: 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海龟,就有这么多start up。

avatar
s*r
17
不会吧,就算是四百笼,每笼0.5美元,每天200块,
每个月6万美元,一年也得70万了。

at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Not so expensive if you breed yourself, he almost had a mental breakdown at
: that point.

avatar
d*1
18
骨科医生?????
avatar
Z*9
19
难道我算错了?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吧,就算是四百笼,每笼0.5美元,每天200块,
: 每个月6万美元,一年也得70万了。
:
: at

avatar
s*r
20
靠,算错了,多了个0

难道我算错了?

【在 Z****9 的大作中提到】
: 难道我算错了?
avatar
y*i
21
有另一个故事更酷:
一个人买彩票,
买啊买,
中了一亿美元。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老帖子啦,2008年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