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Yamanaka的IDEA来源于Weinberg的工作
avatar
Yamanaka的IDEA来源于Weinberg的工作# Biology - 生物学
S*n
1
申请开始日期12月中开始
10月8号交的申请,现在还是initial review,有点着急了,请问TSC一般多久?
avatar
H*y
2
☆─────────────────────────────────────☆
omygod (不信不信) 于 (Fri May 21 01:12:34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背景:第4年postdoc,搞了个没有啥用的title-faculty associate.
publication
25 journal papers (14 first author)
6 conference papers (all first author)
1 book chapter (third author)
review (7)
citation (91)
patent (3), 1 China (open), 2 US (one open, one pending)
TSC辖区,不知道EB1a有没希望?
谢谢大家!
☆─────────────────────────────────────☆
ashdown (PP day 10) 于 (Fri May 21 01:15:29 2010, 美东) 提到:
老大标准
20 papers,80 citations,
avatar
n*b
3
Weinberg在1999年在Nature上报道了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fibroblast转化为癌
细胞。由于大多数癌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这就意味着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
fibroblast转化干细胞。事实上Yamanaka因子之一是c-MYC.
Nature. 1999 Jul 29;400(6743):464-8.
Creation of human tumour cells with defined genetic elements.
Hahn WC, Counter CM, Lundberg AS, Beijersbergen RL, Brooks MW, Weinberg RA.
avatar
x*y
4
我的9月底receipt,还是initial
avatar
s*a
5
还真有可能啊,标题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

.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Weinberg在1999年在Nature上报道了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fibroblast转化为癌
: 细胞。由于大多数癌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这就意味着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
: fibroblast转化干细胞。事实上Yamanaka因子之一是c-MYC.
: Nature. 1999 Jul 29;400(6743):464-8.
: Creation of human tumour cells with defined genetic elements.
: Hahn WC, Counter CM, Lundberg AS, Beijersbergen RL, Brooks MW, Weinberg RA.

avatar
O*e
6
太牵强了。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跟正常细胞变成iPS根本两个概念。Yamanaka的贡献
已经超越了Weinberg前辈。这是真正的突破。

.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Weinberg在1999年在Nature上报道了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fibroblast转化为癌
: 细胞。由于大多数癌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这就意味着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
: fibroblast转化干细胞。事实上Yamanaka因子之一是c-MYC.
: Nature. 1999 Jul 29;400(6743):464-8.
: Creation of human tumour cells with defined genetic elements.
: Hahn WC, Counter CM, Lundberg AS, Beijersbergen RL, Brooks MW, Weinberg RA.

avatar
l*i
7
Yamanaka 用c-Myc未必是因为其致癌性。C-Myc对小鼠干细胞的维持是必须的。癌细
胞和干细胞还是不一样的,成癌比成干细胞容易多了。
Yamanka的Idea来源应该是ES细胞融合导致的重编程。也许他在之前就有类似想法,但
ES细胞融合给了他不少信心

.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Weinberg在1999年在Nature上报道了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fibroblast转化为癌
: 细胞。由于大多数癌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这就意味着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
: fibroblast转化干细胞。事实上Yamanaka因子之一是c-MYC.
: Nature. 1999 Jul 29;400(6743):464-8.
: Creation of human tumour cells with defined genetic elements.
: Hahn WC, Counter CM, Lundberg AS, Beijersbergen RL, Brooks MW, Weinberg RA.

avatar
l*i
8
Yamanaka 用c-Myc未必是因为其致癌性。C-Myc对小鼠干细胞的维持是必须的。癌细
胞和干细胞还是不一样的,成癌比成干细胞容易多了。
Yamanka的Idea来源应该是ES细胞融合导致的重编程。也许他在之前就有类似想法,但
ES细胞融合给了他不少信心

.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Weinberg在1999年在Nature上报道了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fibroblast转化为癌
: 细胞。由于大多数癌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这就意味着转化3个或4个基因就足已使人
: fibroblast转化干细胞。事实上Yamanaka因子之一是c-MYC.
: Nature. 1999 Jul 29;400(6743):464-8.
: Creation of human tumour cells with defined genetic elements.
: Hahn WC, Counter CM, Lundberg AS, Beijersbergen RL, Brooks MW, Weinberg RA.

avatar
o*4
9
idea其实很多人都想到过,包括我自己,
但是真正敢做、而且设计的那么好、还能做成功,没有旷世的胆魄和极其牢固的基础知
识,是不可能的,
yamanaka太牛逼了,崇拜死了
avatar
F*K
10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在 o**4 的大作中提到】
: idea其实很多人都想到过,包括我自己,
: 但是真正敢做、而且设计的那么好、还能做成功,没有旷世的胆魄和极其牢固的基础知
: 识,是不可能的,
: yamanaka太牛逼了,崇拜死了

avatar
o*4
11
这个就很难说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idea根本不难,难的是胆魄跟实施的能力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avatar
Q*r
12
至少不是发表文章的那个postdoc的,因为在他之前有个postdoc干了五六年没成功quit了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avatar
z*o
13
同意,平庸的的大众很多时候有很多不错的idea,但都一闪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winner们总是能够有然后。

【在 o**4 的大作中提到】
: idea其实很多人都想到过,包括我自己,
: 但是真正敢做、而且设计的那么好、还能做成功,没有旷世的胆魄和极其牢固的基础知
: 识,是不可能的,
: yamanaka太牛逼了,崇拜死了

avatar
o*4
14
是啊,我当时就是一闪而过,而且老板也觉得异想天开,就没有尝试了

【在 z*******o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平庸的的大众很多时候有很多不错的idea,但都一闪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而winner们总是能够有然后。

avatar
m*8
15
肿瘤细胞不就是干细胞吗?
avatar
J*3
16
这个应该是山中的idea,他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搞这个了,初期筛到20个候补,包括分别
发表在Cell和Nature上的Nanog、 Eras。我们原来实验室关系和他们还不错,04年就知
道他在用那20个候补搞不同组合诱导多能细胞,按我们当时的实力,搞偷袭还是有可能
的,但俺老板比较讲义气,等他06年的Cell paper搞定才在我们那里开始iPS研究,由
于起步早,也分到几千万美刀。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avatar
F*g
17
你老板当时真的相信这种idea吗? 做出来之后和做出来之前,你的看法会截然不同。
就像楼上几位讲的,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但少了股蛮劲儿。

【在 J********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应该是山中的idea,他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搞这个了,初期筛到20个候补,包括分别
: 发表在Cell和Nature上的Nanog、 Eras。我们原来实验室关系和他们还不错,04年就知
: 道他在用那20个候补搞不同组合诱导多能细胞,按我们当时的实力,搞偷袭还是有可能
: 的,但俺老板比较讲义气,等他06年的Cell paper搞定才在我们那里开始iPS研究,由
: 于起步早,也分到几千万美刀。

avatar
J*3
18
俺老板属于那种为科学可以献身的那种,觉得俺老板可能信了,我们暗地里做了些技术
、人员、试剂等储备,不像俺就当耳旁风了。

【在 F********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老板当时真的相信这种idea吗? 做出来之后和做出来之前,你的看法会截然不同。
: 就像楼上几位讲的,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但少了股蛮劲儿。

avatar
n*b
19
The idea was likely conceived while Yamanaka was still in UCSF. He was
lucky to hire this new postdoc who was new to the field and was persistent.
Lesson #1: test your bold idea as soon as you start your independent career.
Lesson #2: hire a yes-man/woman to work on your risky project.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avatar
f*e
20
他用这个idea骗的postdoc,但是他自己讲到过是他的postdoc提议一堆病毒一起上,而
不是挑几个组合一下。所以postdoc也是个猛男,大部分人会吓到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are you guys sure it is Yamanaka's idea, rather than his postdoc's?
avatar
p*t
21
True

【在 o**4 的大作中提到】
: idea其实很多人都想到过,包括我自己,
: 但是真正敢做、而且设计的那么好、还能做成功,没有旷世的胆魄和极其牢固的基础知
: 识,是不可能的,
: yamanaka太牛逼了,崇拜死了

avatar
Z*S
22
I thought the top 20 candidates were from micro array comparison studies.

【在 J********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应该是山中的idea,他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搞这个了,初期筛到20个候补,包括分别
: 发表在Cell和Nature上的Nanog、 Eras。我们原来实验室关系和他们还不错,04年就知
: 道他在用那20个候补搞不同组合诱导多能细胞,按我们当时的实力,搞偷袭还是有可能
: 的,但俺老板比较讲义气,等他06年的Cell paper搞定才在我们那里开始iPS研究,由
: 于起步早,也分到几千万美刀。

avatar
o*4
23
应该不是的,是依靠常识,需要大量知识,然后用microarray的结果作参照选出来的

【在 Z**S 的大作中提到】
: I thought the top 20 candidates were from micro array comparison studies.
avatar
l*d
24
怀疑你们真的是做ips的吗?ips的来龙去脉听听几年前Yamanaka在NIH的报告就一清二楚
了,那个一作博士后其实是他的PhD学生,本来做别的课题,后来留在自己实验室做博士后
接这个ips的课题,另外一个学生做不下去,走了,这个接手的一作博士后07的human ips
也是一作,我个人觉得其实两人可以share的
avatar
o*4
25
确实应该share

ips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怀疑你们真的是做ips的吗?ips的来龙去脉听听几年前Yamanaka在NIH的报告就一清二楚
: 了,那个一作博士后其实是他的PhD学生,本来做别的课题,后来留在自己实验室做博士后
: 接这个ips的课题,另外一个学生做不下去,走了,这个接手的一作博士后07的human ips
: 也是一作,我个人觉得其实两人可以share的

avatar
M*n
26
very good points!

career.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The idea was likely conceived while Yamanaka was still in UCSF. He was
: lucky to hire this new postdoc who was new to the field and was persistent.
: Lesson #1: test your bold idea as soon as you start your independent career.
: Lesson #2: hire a yes-man/woman to work on your risky project.

avatar
c*r
27
他说是为了招学生想出来的课题
avatar
Z*S
28
How do you know if it was not the reverse, that he picked the top
candidates from the microarray comparison, then used 常识 to weed
out the most obvious. That would make a lot of sense.

【在 o**4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不是的,是依靠常识,需要大量知识,然后用microarray的结果作参照选出来的
avatar
k*1
29
正解。他在卡罗林斯卡作报告的时候也这么说的,还说自己很对不起那个学生。当时全
场掌声

【在 l***d 的大作中提到】
: 怀疑你们真的是做ips的吗?ips的来龙去脉听听几年前Yamanaka在NIH的报告就一清二楚
: 了,那个一作博士后其实是他的PhD学生,本来做别的课题,后来留在自己实验室做博士后
: 接这个ips的课题,另外一个学生做不下去,走了,这个接手的一作博士后07的human ips
: 也是一作,我个人觉得其实两人可以share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