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于学生物的人生职业发展
avatar
y*8
2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不愿做学术的,有一半进了和bio相关领域的实业界了。完全转行的也不在少数。大部
分是PhD或者短期博厚就转了。有在北美的,也有回国的。年收入大概都是10万美刀和
50万人民币以上了。
最后说说同学们的个人生活,因为这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衡量标准。留在北美的,大部分
已经结婚生子了安定下来了。如果不在纽约湾区,大部分都有了房子。回了国的,大部
分生活都很精彩,不着急结婚,不着急买自用房。
总结,求仁得仁。
毕业十几年后,想做学问的,诺贝尔级别的成果还没有,但是CNS不罕见。想挣钱的,
亿万富翁没有,但是稳定中产基本都达到了。
祝大家新年好运。
avatar
i*9
3
nothing,客套话
avatar
c*a
4
说的不错,其实只要认准一个方向上多熬熬,大部分还是不错的。
非要又工作轻松,又拿钱到手软,这不合常理。
我看我们所的CEO其实很可怜,虽然拿着million dollar salary, 一年估计没几天假,
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当然人家肯定乐在其中,我们这种底层的人就不用替人家worry
avatar
Z*o
5
我觉得生物男应该一边做科研,一边琢磨bench work上的优势考虑开发一些面向市场的
kit,这个嘛我就不多说了,毕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混了差不多十年还是能找到一
些属于自己的优势和市场切入点的。当然如果一边工作一边上mitbbs灌水,那确实只能
像我这样准备千老一辈子了,呵呵。:)
avatar
b*k
6
zan 这么有营养的贴居然没人讨论??
俺也补充个打听来的信息:
90年代某年级的清华生物系(具体哪一年就不说了,大概就在中期附近)
30个人现在分布如下:
3个faculty
4个postdoc,其中有几个正在job market上
7个进了industry做RD相关工作
4个转了biostat,目前也在做相关工作
3个转了CS 也工作了(在银行,零售业,etc)
2个在国内药厂
1个在国内科研机构
1个公务员
1个家庭主妇
1个卖保险
2个没消息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avatar
b*k
7
还有一条
据说清华90年代一批人比较公认(?)6字班的毕业生做的最好
因为有俩比较杰出的,颜宁(就不用介绍了)和李一诺(McK的partner)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zan 这么有营养的贴居然没人讨论??
: 俺也补充个打听来的信息:
: 90年代某年级的清华生物系(具体哪一年就不说了,大概就在中期附近)
: 30个人现在分布如下:
: 3个faculty
: 4个postdoc,其中有几个正在job market上
: 7个进了industry做RD相关工作
: 4个转了biostat,目前也在做相关工作
: 3个转了CS 也工作了(在银行,零售业,etc)
: 2个在国内药厂

avatar
l*r
8
其实你说的很片面。只能说你10多年千老白做了。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avatar
n*s
9
没看懂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是想说转行与不转行最终混得都不错,所以生物是个好专业?
还是,只要坚持干生物混到底都有好出路?那你提那些转行也过得还好的人干什么。
整个一个逻辑混乱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avatar
c*r
10
哇传说中的一诺姐
昨天和同学聊天还提到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一条
: 据说清华90年代一批人比较公认(?)6字班的毕业生做的最好
: 因为有俩比较杰出的,颜宁(就不用介绍了)和李一诺(McK的partner)

avatar
T*n
11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 is not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most people in this area. Maybe your classmates are all
genius, but high impact papers are not guaranteed even if you try very hard.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avatar
r*a
12
Lz是哪个年龄段啊?我们当时班里一堆状元金牌
现在转行的2/3,连法考题都在谋求转行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题目有点大,要说的其实不多。年快过完了,给大家提提神。
: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生物还是很火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也确实有很多就是为了容易出
: 国才选了生物,也有很多按现在说法是被忽悠进了这个专业。当时真正明白选了生物会
: 有什么职业前景的可能只有1/5的人。
: 作为一个千老,实在没什么资格来评述以往的同学们的成就。不过10多年过去了,按在
: 本版的流行说法,我应该是垫底的那一层了。身在学术界,就说说文章吧。
: 同学中,一心想搞学术的,至少也是第一作者CNS子刊两篇以上了。一半有了CNS。有些
: 人领域比较特殊,文章IF发不高,不过发了20多篇文章(含co-author)。
: 做faculty的数目,在我做完第一个博厚的时候很少,但是现在北美前50,和国内百人
: 以上水平的已经很多了。我想再过两三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1/3到1/2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