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国的人脑地图计划
avatar
美国的人脑地图计划# Biology - 生物学
A*e
1
做神经的有希望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science-technology/2013/02/19/c19
奥巴马政府正在规划一项为期10年的科学研究,检查人脑的活动,并绘制一张全面的人
脑活动图,希望能在大脑研究领域做出类似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为
遗传学所做的贡献。
奥巴马政府期望最早能在3月出台这项计划,该计划的参与者将包括联邦机构、私人基
金会,以及神经科学家和纳米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将共同努力,增进人类对人脑中
近千亿个神经元的认识,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知觉、行为,并最终了解人类意识。
对这项计划抱有最高期望的科学家,还把这当作一种研发关键技术,藉此了解阿尔茨海
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并为各种精神疾病寻找新疗法的途径。
此外,该计划还有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铺平道路的潜力。
该计划最终可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它预计将成为奥巴马下个月预算草案的部分内容。
四名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代表还说,他们参与了被称作“人脑活动图”(Brain
Activity Map)计划的制定。
相关细节还未最终确定,而且由于眼下财政拮据,究竟联邦政府会提出多少拨款金额,
又有多少能够得到批准尚不得而知。这项研究在缺乏联邦政府大量拨款的情况下能做到
什么程度,也尚不清楚。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说中以人脑研究为例,说明政府应该如何“
对最好的想法进行投资”。
“我们对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每一美元投资,都获得了140美元的回报——每一美元
,”他说。“今天,我们的科学家正在为寻找治愈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方法,来绘制人脑
图。他们也正在研制能让受损器官再生的药物、发明能让电池电量提高10倍的新材料。
现在不是砍去这些科学和创新领域的投资的时候,这些投资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所长斯托里·C·兰迪斯(Story C. Landis)说,当她听到奥巴马的演说时
,她还以为奥巴马指的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
称NIH)已有的一项绘制静态人脑图的计划。“实际上不是,”她说。“他指的是一个
绘制活动的人脑图的新计划,NIH希望在明年为其提供资助。”
的确,奥巴马发表演讲后,NIH的院长弗朗西斯·S·科林斯(Francis S. Collins)可能
通过在一则Twitter消息中,不经意地确认了这项计划。他写道:“奥巴马在国情咨文
演讲中提到了NIH的人脑活动图。”
如果这项计划能够成功,就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人类基因组计划连续10年,每年花费
约3亿美元,”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家乔治·M·丘奇(George M.
Church)说。他帮助创立了该计划,他说过他在帮忙为人脑活动图计划进行规划。“如
果你看看神经科学和纳米科学这些可能与该计划相关的研究的总开支,我们花的可能已
经超过了这笔钱。我们或许不会削减支出,但是我们的付出很可能会得到更多回报。”
参与规划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希望联邦政府每年提供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如果国会通
过这一计划,10年的研究经费至少会达到30亿美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资38亿美元。该计划始于1990年,目标是绘制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图
谱,或者说人类所有DNA基因的组图。这一目标在2003年4月提前实现。联邦政府一项分
析该计划影响的研究指出,该计划到2010年已经获得8000亿美元的回报。
新出现的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识别出大脑中的放电神经元,这促使世界各地开展了大
量的脑部研究项目。但大脑仍是最大的科学谜团之一。
大脑中有近1000亿个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每一个神经元都会传达电力“冲动”,
巨大的神经元组织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反应。因为人类的大脑非常复杂,科学家
现在只能同时记录少量神经元的活动,而且多数情况下,还要利用探针进行有创检查。
一些纳米技术专家和神经科学家表示,他们认为有了这些技术就能够通过无创方法观察
并更全面地了解大脑。
6月份,六位权威科学家在《神经元》期刊(Neuron)上发表文章,提议采取一些新方法
绘制人脑活动图。
一种可能是,通过制造一批分子大小的机器,用无创方式充当传感器,在细胞层次上检
测并记录大脑活动,以此构建完整的大脑活动模型图。这项提议的设想是,用合成DNA
当作储存机制,记录大脑活动。
科学家们写道,“我们尤其期待能够获得有关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疾病的新认识和新
疗法。”
奥巴马的计划与一项近期宣布的欧洲计划明显不同。欧洲将向一个由瑞士主导的项目投
资10亿欧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来制造基于硅的“大脑”。该计划试图利用有关大
脑内部运作的最佳研究成果,构建一个超级计算机模拟系统。
但批评人士表示,构造这样的模拟系统,依赖的仍然是尚处于理论阶段,并不完备也并
不准确的知识。
科学家们表示,奥巴马的计划的制定过程,似乎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如出一辙。丘奇博士
说,“基因组计划可以说始于1984年,我们有十多个人开展过独立研究,朝那个方向前
进,但我们真的没有意识到其他人也有这种奇异的想法。”
但一些科学家表示,与绘制基因组图相比,绘制、了解大脑活动图的挑战要大得多。
“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本质上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自称参与了大脑计划的拉尔夫
·J·格林斯潘博士(Ralph J. Greenspan)说。“说明基因组计划的目标非常容易。但
对于这个项目,我们的问题更难也更有趣:整个大脑的活动模式是怎样的,这些活动最
终如何驱使人做出行动?”
1月17日,三家政府机构、神经科学家、纳米技术专家,以及来自谷歌(Google)、微软(
Microsoft)和高通公司(Qualcomm)的代表出席了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举行的一次会议。根据会议纪要,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确定
是否存在能够收集和分析该计划中得出的海量数据的计算设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最终
确定,存在此类设施。
他们还表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应该建设一系列与天文台相似的国家大脑“检测
站”。
翻译:陈柳、许欣
avatar
y*i
2
这个方向很靠谱。非常有挑战性,问题非常重要,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发的技术都会很
有实用意义。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做神经的有希望了。。。
: 纽约时报中文网
: http://cn.nytimes.com/article/science-technology/2013/02/19/c19
: 奥巴马政府正在规划一项为期10年的科学研究,检查人脑的活动,并绘制一张全面的人
: 脑活动图,希望能在大脑研究领域做出类似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为
: 遗传学所做的贡献。
: 奥巴马政府期望最早能在3月出台这项计划,该计划的参与者将包括联邦机构、私人基
: 金会,以及神经科学家和纳米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将共同努力,增进人类对人脑中
: 近千亿个神经元的认识,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知觉、行为,并最终了解人类意识。
: 对这项计划抱有最高期望的科学家,还把这当作一种研发关键技术,藉此了解阿尔茨海

avatar
h*t
3
奧巴馬下台了,怎麼辦?
avatar
m*e
4
Human connetome project?
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is a five-year project sponsored by sixteen
component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plit between two consortia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project was launched in July 2009 as the
first of three Grand Challenges of the NIH's 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 On September 15, 2010, the NIH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award two
grants: $30 million over five years to a consortium led b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aint Loui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8.5 million
over three years to a consortium l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vatar
P*d
5
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所长斯托里·C·兰迪斯(Story C. Landis)说,当她听到奥巴马的演说时
,她还以为奥巴马指的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
称NIH)已有的一项绘制静态人脑图的计划。“实际上不是,”她说。“他指的是一个
绘制活动的人脑图的新计划,NIH希望在明年为其提供资助。”

consortia
million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Human connetome project?
: 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is a five-year project sponsored by sixteen
: component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plit between two consortia
: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project was launched in July 2009 as the
: first of three Grand Challenges of the NIH's 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 Research. On September 15, 2010, the NIH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award two
: grants: $30 million over five years to a consortium led by Washington
: University in Saint Loui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8.5 million
: over three years to a consortium l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 General Hospital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vatar
p*r
6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做神经的有希望了。。。
: 纽约时报中文网
: http://cn.nytimes.com/article/science-technology/2013/02/19/c19
: 奥巴马政府正在规划一项为期10年的科学研究,检查人脑的活动,并绘制一张全面的人
: 脑活动图,希望能在大脑研究领域做出类似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为
: 遗传学所做的贡献。
: 奥巴马政府期望最早能在3月出台这项计划,该计划的参与者将包括联邦机构、私人基
: 金会,以及神经科学家和纳米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将共同努力,增进人类对人脑中
: 近千亿个神经元的认识,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知觉、行为,并最终了解人类意识。
: 对这项计划抱有最高期望的科学家,还把这当作一种研发关键技术,藉此了解阿尔茨海

avatar
I*a
8
可以说不靠谱么?
avatar
Y*C
9
国内也有几个叫兽在忽悠这个。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avatar
l*u
10
including puppeteer, hahaha

【在 Y**C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也有几个叫兽在忽悠这个。
avatar
w*r
11
应该做什么?中国应该好好的踏踏实实发展工程技术这些实用的东西,生物这种充满了
忽悠的所谓research就让老美去探路好了。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avatar
s*y
12
河马同学,我的建议是国内不要盲目的组织什么项目。
因为国内的人才领域并不完整,(或者说不是每个领域都有高水平的人才),不象美国
这里随便开一个方向都能做出来。而且,目前国内的人才构成还在不停的变化中,每过
一年都是不同的情况。所以,如果组织什么“方向”其实是一个非常低效的方法。投入
和产出比例不好。
我认为对于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把大部分的钱都投入peer-review 的面上资
金,让做得最好的人能拿到钱。在这些做得最好的人中,自然会有一定比例能够作出有
用的结果。这个有点类似于“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区别。中国目前的生物学术圈还
比较原始,还没有成规模,就好比70年末80年代初的中国,如果实行僵硬的计划经济,
就会打击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把大部分资金划入一些活动能力强但是科研能力不一定强
的人的口袋里。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不适合盲目的对某个“方向”进行投资,不如进行
分散化而针对“人才”进行投资,让实力最强的人都拿到钱。然后以后等全国科研有了
一定规模,再做计划指导。
至于说“大科学”这种概念,仅仅对于物理和化学这些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效。对于生物
学,目前的现状就是大家都在摸索条件,所以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大科学”的条件。
即使在美国,在过去10来年进行的所谓的“大科学”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NIGMS前一阵子就刚刚宣布要终结那个结晶的“大科学”项目。这个决定得到了全美
大部分科学家的热烈支持,因为大家都认为那个项目除了烧钱之外毫无用处。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avatar
s*c
13
很赞同关于国内的说法,我觉得现在国内搞得几乎所有的跟生物有关的大科学项目都是
在烧钱,既没有很明确的预定目标,也没有很好的监测系统,说白了就是一堆人从国家
拿钱然后分,至于能做出点啥根本没人care。
美国的那个structural genomics其实一开始的预想是好的,genome测序完成后,一大
部分的编码蛋白功能未知,于是希望能够通过结构的测定来预测功能。但是后来发现,
首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很明确的对应关系,不是所有的蛋白或者说大部分蛋白都
不能通过结构预测功能,然后就是结晶和结构解析的方法和手段并没有发展到genome测
序那么automatic,蛋白结晶目前还是一个比较随机的过程,其成功的几率还是每个
research group自己的经验有关系,尤其是现在比较重要的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的蛋白,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大部分structural genomics做出来的结构或者不知道是
干嘛的,或者根本不是太重要,大家发现还不如把钱分散给不同的group,各自根据自
己做不同类蛋白的biochemistry和molecular biology的经验去结晶来的好,这样做成
功的几率高,钱用的更有效率,做出来的东西也更与biology或pharmacology有关系。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河马同学,我的建议是国内不要盲目的组织什么项目。
: 因为国内的人才领域并不完整,(或者说不是每个领域都有高水平的人才),不象美国
: 这里随便开一个方向都能做出来。而且,目前国内的人才构成还在不停的变化中,每过
: 一年都是不同的情况。所以,如果组织什么“方向”其实是一个非常低效的方法。投入
: 和产出比例不好。
: 我认为对于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把大部分的钱都投入peer-review 的面上资
: 金,让做得最好的人能拿到钱。在这些做得最好的人中,自然会有一定比例能够作出有
: 用的结果。这个有点类似于“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区别。中国目前的生物学术圈还
: 比较原始,还没有成规模,就好比70年末80年代初的中国,如果实行僵硬的计划经济,
: 就会打击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把大部分资金划入一些活动能力强但是科研能力不一定强

avatar
c*r
14
信箱满了,发不过去。。。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avatar
D*a
15
有这些钱 先把博士生 博后 包括年轻讲师和教授 的工资和补贴解决了。项目自然就出
来了。
据说是博士生和博后的待遇越来越好了,正在逐步改革,那么既然有钱,就加快改革的
速度就好了。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句实在话。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中国应该做什么。
: 现在国内正在征集建议书。

avatar
I*a
16
楼上几位教人家自断财路,
avatar
p*r
17
我对你的建议其实完全同意,而且比较正面的是现在能自由申请的钱还是在每年上升,
但问题是现阶段要养活一个生物实验室,光靠这种钱是不够的。而各种支持人的人才项
目能覆盖的人还是很少,而且也有很大的各种学术政治在里面。所以在现在这阶段,不
去碰大项目的边还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我觉得以后国内肯定还会再继续搞各种大项目,因为这关心politician的面子问题。在
这方面我能做的也就是帮助提些好建议,不要完全把钱浪费掉了吧。因为我在学界的地
位还挺低,提了建议就是被采纳了多半也不会给我,所以反而超然些吧,不会只提自己
的pet project。
回国就体会到,很多事情其实还是挺现实的,只能在保证有活路,能养活实验室的学生
的基础上再去尽量做些和自己理想一致的事了。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河马同学,我的建议是国内不要盲目的组织什么项目。
: 因为国内的人才领域并不完整,(或者说不是每个领域都有高水平的人才),不象美国
: 这里随便开一个方向都能做出来。而且,目前国内的人才构成还在不停的变化中,每过
: 一年都是不同的情况。所以,如果组织什么“方向”其实是一个非常低效的方法。投入
: 和产出比例不好。
: 我认为对于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把大部分的钱都投入peer-review 的面上资
: 金,让做得最好的人能拿到钱。在这些做得最好的人中,自然会有一定比例能够作出有
: 用的结果。这个有点类似于“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区别。中国目前的生物学术圈还
: 比较原始,还没有成规模,就好比70年末80年代初的中国,如果实行僵硬的计划经济,
: 就会打击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把大部分资金划入一些活动能力强但是科研能力不一定强

avatar
l*1
18
4D or 5 D DNA array-lead to Real DNA computing..
For what is 2D and 3D DNA array?
Pls refer,
http://seemanlab4.chem.nyu.edu/two.d.html
or
http://seemanlab4.chem.nyu.edu/XOR.html
http://seemanlab4.chem.nyu.edu/
or
http://www2.imperial.ac.uk/~dbuck/Grants.html
Both above PIs/Labs from
http://knot.math.usf.edu/links/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你的建议其实完全同意,而且比较正面的是现在能自由申请的钱还是在每年上升,
: 但问题是现阶段要养活一个生物实验室,光靠这种钱是不够的。而各种支持人的人才项
: 目能覆盖的人还是很少,而且也有很大的各种学术政治在里面。所以在现在这阶段,不
: 去碰大项目的边还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 我觉得以后国内肯定还会再继续搞各种大项目,因为这关心politician的面子问题。在
: 这方面我能做的也就是帮助提些好建议,不要完全把钱浪费掉了吧。因为我在学界的地
: 位还挺低,提了建议就是被采纳了多半也不会给我,所以反而超然些吧,不会只提自己
: 的pet project。
: 回国就体会到,很多事情其实还是挺现实的,只能在保证有活路,能养活实验室的学生
: 的基础上再去尽量做些和自己理想一致的事了。

avatar
s*y
19
如果这种情况的话,
首先,我建议把面上资金的资助力度加大。让有才能的人不需要依靠那些莫名其妙的项
目来拿钱。那些莫名其妙的项目,不应该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
第二,砍掉大部分指导性项目,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的传统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进行
大型投资无非就是进行一些低水平重复。白白投进钱之后,既没有得到实际好处也没有
得到面子。对于这些领域里的人,应该统统赶去申请面上项目,如果面上项目资助力度
够大,有能力的实验室肯定不会饿死。有关军工的项目可以例外。
第三,仅仅对于某些特别新的,国内国外都没有涉足大多的领域,可以挑选一些进行大
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反正国外目前也没有什么进展,所以反而是国内比较容易追上去比
较容易弄出个世界先进水平的,然后用这些更适合来满足政治面子。国内类似的例子就
是光量子通信,且先不说这个到底有没有用,反正目前的状况就是因为美国对这个不研
究,所以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占了个大便宜捡到了世界领先的头衔(至少是之一)。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你的建议其实完全同意,而且比较正面的是现在能自由申请的钱还是在每年上升,
: 但问题是现阶段要养活一个生物实验室,光靠这种钱是不够的。而各种支持人的人才项
: 目能覆盖的人还是很少,而且也有很大的各种学术政治在里面。所以在现在这阶段,不
: 去碰大项目的边还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 我觉得以后国内肯定还会再继续搞各种大项目,因为这关心politician的面子问题。在
: 这方面我能做的也就是帮助提些好建议,不要完全把钱浪费掉了吧。因为我在学界的地
: 位还挺低,提了建议就是被采纳了多半也不会给我,所以反而超然些吧,不会只提自己
: 的pet project。
: 回国就体会到,很多事情其实还是挺现实的,只能在保证有活路,能养活实验室的学生
: 的基础上再去尽量做些和自己理想一致的事了。

avatar
I*a
20
你这是给挡中央提建议吗?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种情况的话,
: 首先,我建议把面上资金的资助力度加大。让有才能的人不需要依靠那些莫名其妙的项
: 目来拿钱。那些莫名其妙的项目,不应该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
: 第二,砍掉大部分指导性项目,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的传统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进行
: 大型投资无非就是进行一些低水平重复。白白投进钱之后,既没有得到实际好处也没有
: 得到面子。对于这些领域里的人,应该统统赶去申请面上项目,如果面上项目资助力度
: 够大,有能力的实验室肯定不会饿死。有关军工的项目可以例外。
: 第三,仅仅对于某些特别新的,国内国外都没有涉足大多的领域,可以挑选一些进行大
: 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反正国外目前也没有什么进展,所以反而是国内比较容易追上去比
: 较容易弄出个世界先进水平的,然后用这些更适合来满足政治面子。国内类似的例子就

avatar
O*e
21
支持对新领域的投资。要创新,就要做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说让有才能的人多拿钱是没错,但关键是由谁来判断谁是“有才能的人”?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种情况的话,
: 首先,我建议把面上资金的资助力度加大。让有才能的人不需要依靠那些莫名其妙的项
: 目来拿钱。那些莫名其妙的项目,不应该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
: 第二,砍掉大部分指导性项目,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的传统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进行
: 大型投资无非就是进行一些低水平重复。白白投进钱之后,既没有得到实际好处也没有
: 得到面子。对于这些领域里的人,应该统统赶去申请面上项目,如果面上项目资助力度
: 够大,有能力的实验室肯定不会饿死。有关军工的项目可以例外。
: 第三,仅仅对于某些特别新的,国内国外都没有涉足大多的领域,可以挑选一些进行大
: 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反正国外目前也没有什么进展,所以反而是国内比较容易追上去比
: 较容易弄出个世界先进水平的,然后用这些更适合来满足政治面子。国内类似的例子就

avatar
s*y
22
我听说目前国内的面上项目的peer review还是掌握得不错的,有点象90年代的NIH,只
要做得不错的人都能拿到资助,但是就是资助力度太小了,不足于支撑起一个实验室。
而那些专项资金,因为金额巨大而发放数目少,就成了学术腐败的一个主要矛盾焦点。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支持对新领域的投资。要创新,就要做不一样的东西。
: 不过说让有才能的人多拿钱是没错,但关键是由谁来判断谁是“有才能的人”?

avatar
s*y
23
如果他们能听进去的话,是会有利于中国科学发展的。可惜我位低言微。就麻烦你们谁
能够“直达天听”的话不妨去转达一下吧。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是给挡中央提建议吗?
avatar
p*r
25
如果这个的钱多了,就会不公平了。 :)参见基金委重点项目。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听说目前国内的面上项目的peer review还是掌握得不错的,有点象90年代的NIH,只
: 要做得不错的人都能拿到资助,但是就是资助力度太小了,不足于支撑起一个实验室。
: 而那些专项资金,因为金额巨大而发放数目少,就成了学术腐败的一个主要矛盾焦点。

avatar
s*y
26
基金委重点项目就是因为给的人少,所以有很多人抢,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啊。
我记得以前美国这里做过一个调查,结论是在资助比率达到30%左右,审批的公平
比例很高,因为审批者很容易看出哪个项目在前30%。但是当资助比率缩减到20%之内,
就会出现很多偶然因素(比方说谁的人缘更好之类)来影响谁最后拿到钱。
目前中国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共是支持大概1万多个项目,项目资助50万左右。但是
这个数目只够一个实验室不死不活的撑着。而且申请成功率不到25%(生物部20%,医学
部17%),比美国这里好不了多少。
所以中国不如把其他的大项目绝大部分都砍了,然后把所有的资金都注入普通的面上项
目,每个项目给100万,全国发2万个项目(也就是200亿,支持两万个实验室)。这样
中国需要投入科技的总资金并没有增加(中国近年科研资金超过1万亿),但是因为每
个实验室都能真正的做一些事情,最后的成果会提高,而且因为只要有能力(在同行的
top30%) 就能拿到钱,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少很多。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个的钱多了,就会不公平了。 :)参见基金委重点项目。
avatar
y*i
27
不能光按比例吧。国内能有30%的项目有像样的水平么?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水平不
够的就不能批。不能养着没用的人。
话说当年在清华,某生物系大拿的项目是用基因枪往细胞里面射RNA。这是清华,的大
拿,的水平。(这个大概是年代暴露篇)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基金委重点项目就是因为给的人少,所以有很多人抢,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啊。
: 我记得以前美国这里做过一个调查,结论是在资助比率达到30%左右,审批的公平
: 比例很高,因为审批者很容易看出哪个项目在前30%。但是当资助比率缩减到20%之内,
: 就会出现很多偶然因素(比方说谁的人缘更好之类)来影响谁最后拿到钱。
: 目前中国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共是支持大概1万多个项目,项目资助50万左右。但是
: 这个数目只够一个实验室不死不活的撑着。而且申请成功率不到25%(生物部20%,医学
: 部17%),比美国这里好不了多少。
: 所以中国不如把其他的大项目绝大部分都砍了,然后把所有的资金都注入普通的面上项
: 目,每个项目给100万,全国发2万个项目(也就是200亿,支持两万个实验室)。这样
: 中国需要投入科技的总资金并没有增加(中国近年科研资金超过1万亿),但是因为每

avatar
s*y
28
呵呵,年代不一样了。现在国内很多实验室水平很高的。比方说我最熟悉的中科大(没
办法不举这个例子,因为我对其他地方不熟悉),系里超过80%的实验室PI都是海归。
发的文章从杂志水平来看(无数JBC,很多PNAS,加上稳定数目的子刊)并不比我现在的
美国大学的系差多少,但是其实科大的生物水平在国内的高校里也就勉强排个前10吧。
至于说30%,这个是指申请的批准比例。但是一个实验室并不仅仅申请一个项目。一般
至少要两个才能勉强养活一个实验室。而且生物学的比例是20%,如此折算来看,其实
一般实验室能拿到面上资金的比例大概也就10%。
当然,国内很多实验室水平还不高,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谁来判断谁的水平高低,以
及到底判断什么“水平”的高低?如果这个问题交给现在的机制,就变成了谁的运作水
平高低的竞争,而不是学术水平高低的判断。这个是属于所谓的客观规律,不是评审员
的具体素质能够在大局上左右的。把国内30%实验室都养起来这个说法乍一听挺浪费钱
的,但是你看到我刚才算的数字就知道了,即使养上两万个实验室,也才200亿,而中
国每年的科研总投入是1万亿,所以才不到总投入的一个零头(就是2%)。而现在的模
式更浪费,而且效果极为不理想。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能光按比例吧。国内能有30%的项目有像样的水平么?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水平不
: 够的就不能批。不能养着没用的人。
: 话说当年在清华,某生物系大拿的项目是用基因枪往细胞里面射RNA。这是清华,的大
: 拿,的水平。(这个大概是年代暴露篇)

avatar
c*r
29
靠技术手段解决制度问题是不现实的。虽然你的建议很好,但是实现起来有困难。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年代不一样了。现在国内很多实验室水平很高的。比方说我最熟悉的中科大(没
: 办法不举这个例子,因为我对其他地方不熟悉),系里超过80%的实验室PI都是海归。
: 发的文章从杂志水平来看(无数JBC,很多PNAS,加上稳定数目的子刊)并不比我现在的
: 美国大学的系差多少,但是其实科大的生物水平在国内的高校里也就勉强排个前10吧。
: 至于说30%,这个是指申请的批准比例。但是一个实验室并不仅仅申请一个项目。一般
: 至少要两个才能勉强养活一个实验室。而且生物学的比例是20%,如此折算来看,其实
: 一般实验室能拿到面上资金的比例大概也就10%。
: 当然,国内很多实验室水平还不高,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谁来判断谁的水平高低,以
: 及到底判断什么“水平”的高低?如果这个问题交给现在的机制,就变成了谁的运作水
: 平高低的竞争,而不是学术水平高低的判断。这个是属于所谓的客观规律,不是评审员

avatar
p*r
30
总的来说同意,但中国现在社会整个的风气也是很大因素,不是简单改制度就能解决。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基金委重点项目就是因为给的人少,所以有很多人抢,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啊。
: 我记得以前美国这里做过一个调查,结论是在资助比率达到30%左右,审批的公平
: 比例很高,因为审批者很容易看出哪个项目在前30%。但是当资助比率缩减到20%之内,
: 就会出现很多偶然因素(比方说谁的人缘更好之类)来影响谁最后拿到钱。
: 目前中国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共是支持大概1万多个项目,项目资助50万左右。但是
: 这个数目只够一个实验室不死不活的撑着。而且申请成功率不到25%(生物部20%,医学
: 部17%),比美国这里好不了多少。
: 所以中国不如把其他的大项目绝大部分都砍了,然后把所有的资金都注入普通的面上项
: 目,每个项目给100万,全国发2万个项目(也就是200亿,支持两万个实验室)。这样
: 中国需要投入科技的总资金并没有增加(中国近年科研资金超过1万亿),但是因为每

avatar
s*y
31
风气啥啥的还不是制度引起的嘛。
把那些莫名其妙的重点项目都取消了,自然就没有人去拉关系了,因为拉了也没有什么
用的话就不会有人去拉。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总的来说同意,但中国现在社会整个的风气也是很大因素,不是简单改制度就能解决。
avatar
b*k
32
风气要靠top-down~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风气啥啥的还不是制度引起的嘛。
: 把那些莫名其妙的重点项目都取消了,自然就没有人去拉关系了,因为拉了也没有什么
: 用的话就不会有人去拉。

avatar
l*1
33
Sun Big Cannon ? Bookmark meant ?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风气要靠top-dow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