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国科学家:已成功给老鼠植入假记忆 (zt)
avatar
美国科学家:已成功给老鼠植入假记忆 (zt)# Biology - 生物学
k*0
1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525220&r=0&j=0
某天清晨,实验室里的一只小白鼠从睡梦中醒来,回忆起它昨夜与另一只老鼠依偎在一
起的场景。可惜的是,它前一天晚上并没有这段经历,这是一段虚假的记忆。这可不是
科幻电影的情节,或者说,以前曾经是,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的天才科学家们成功将一段并不存在的虚假记忆植入了一只小白鼠的大脑。
老鼠界的“盗梦空间”
人类的虚假记忆往往是另一段或者几段记忆交换混合的产物,并非完全凭空生造出来。
有时候,记忆会跟人“开玩笑”,在极其琐碎平常的事情上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比如
,你明明记得把钥匙落在了厨房桌面上,但实际上,你是把它留在了车库里。但如果这
样错误的记忆在法庭上被当作郑重的证词,就会毁掉一个无辜的人。
麻省理工神经科学家史蒂夫・拉米雷斯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澳大利亚心理
学家因涉嫌一宗强奸案被捕,他完全符合受害者对于罪犯外形的描述。但实际上,罪案
发生时,这名心理学家正在电视台参加一档现场直播的节目,其不在场证明可谓铁证如
山。巧的是,就在受害者被强暴前,她正好在看同一档电视节目,因此产生错误的记忆。
史蒂夫・拉米雷斯介绍,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手法----将小白
鼠已有的一部分记忆和体验混合起来,创造一段全新的记忆。他们首先将记录了几段特
定记忆的大脑部分孤立开来,刺激这部分大脑细胞联合起来,并在不同的条件下激活这
些神经细胞,令其产生不同的“记忆”。
“如果鼠界有好莱坞,那么它们也已经体验到了‘盗梦空间’。”拉米雷斯说。
混淆两个不同空间内的记忆
具体来说,科学家们先将这只老鼠放入几个不同的“房间”,令其对这些空间产生不同
的记忆。因为老鼠会探索每一个房间,对其中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留下印象。举例来说
,老鼠首先被放入一个红色墙壁的“房间”内,正在它四处探索时,它的脚突然被电流
电了一下,那么第二天,当同一只老鼠再次被放入这个红色“房间”时,哪怕实际上没
有通电,它仍然会自然而然想起前一天的恐怖经历并害怕地缩成一团、不敢动弹。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利川根进解释道:“由于电
击,老鼠产生了一段新的记忆,那就是:这个房间很危险。”
第二步,研究团队让记录这段“红色-电击”的神经细胞休眠,然后再在其它的场合下
激活这些细胞。他们将同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蓝色墙壁的“房间”内,小白鼠起初很正
常地活动、探索新环境,但只要科学家激活了那些经过处理的神经细胞,它就立刻回忆
起了“被电击”的可怕经历然后缩成一团不动了。
拉米雷斯回忆说:“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可以成功控制并再激活神经细胞,只要再进
一步捣鼓,我们或许就能创造一段虚假的记忆了。 ”
于是,研究团队在红色“房间”内放入另一只小白鼠,并且完全没有对环境动任何手脚
,令2号小白鼠相信这是一个安全无害的环境,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第二天将它放入
蓝色“房间”,并给予电击刺激,同时淡化其对于红色“房间”的印象。简单来说,科
学家们就是在人为地改变2号小白鼠的记忆,令它将已经确认为安全的红色“房间”与
被电击的恐惧联系起来。到了第三天,利川根进想看看前两天的实验是否成功,就将2
号小白鼠放回了红色“房间”。没想到,2号小白鼠竟然缩成了一团,动也不敢动。这
证明,一段虚假的记忆已经形成,并发挥了作用。
此项实验成果已经在本周四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
理论上可用于心理疾病治疗
无论是小白鼠还是人类,为什么大脑这么容易将过去发生的事混在一起呢?
利川根进说:“我的理论是,这是与大脑其它功能的一种平衡,也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
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形成的。尤其对人类来说。人类是一种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生
物。 ”
拉米雷斯也认同这个观点:“记忆很重要,这是自然界唯一能真实记录时光的机器。但
有些时候,有些细节,y也就是大脑所记录的一些小数据,可能会与其它数据产生混淆
。 ”
由于目前已经成功的实验所植入的是负面情绪“恐惧”,拉米雷斯希望在接下来的实验
中能植入“快乐”或“幸福”等正面情绪。如果实验成功,那么,人类的记忆从理论上
来说也是可以被更改和植入的。通过改变以往糟糕、痛苦的经历和回忆,如创伤后应激
障碍等心理疾病也许就能得到较好的治疗。不过,该成果距离人体运用还有相当漫长的
路。
avatar
l*a
2
conclusion:这两个老鼠其实是色盲

【在 k******0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525220&r=0&j=0
: 某天清晨,实验室里的一只小白鼠从睡梦中醒来,回忆起它昨夜与另一只老鼠依偎在一
: 起的场景。可惜的是,它前一天晚上并没有这段经历,这是一段虚假的记忆。这可不是
: 科幻电影的情节,或者说,以前曾经是,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
: 院的天才科学家们成功将一段并不存在的虚假记忆植入了一只小白鼠的大脑。
: 老鼠界的“盗梦空间”
: 人类的虚假记忆往往是另一段或者几段记忆交换混合的产物,并非完全凭空生造出来。
: 有时候,记忆会跟人“开玩笑”,在极其琐碎平常的事情上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比如
: ,你明明记得把钥匙落在了厨房桌面上,但实际上,你是把它留在了车库里。但如果这
: 样错误的记忆在法庭上被当作郑重的证词,就会毁掉一个无辜的人。

avatar
n*w
3
Most mammals are color-blinded.... Mice do not perceive red well anyway. So
in this case, the red room to them is basically grey.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conclusion:这两个老鼠其实是色盲
avatar
c*n
4
那再把2号鼠扔到蓝色房间里面,如果他还是害怕,那结论就跪倒。如果不害怕了,说
明结论成立。。这种control人家不可能不做吧。。红色房子,蓝色房子应该指的是发
出的光吧。这些老鼠被insert了Rhodopsin.

So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Most mammals are color-blinded.... Mice do not perceive red well anyway. So
: in this case, the red room to them is basically grey.

avatar
a*n
5
当找到意识和物质的桥梁的时候,码工的春天又来了

【在 k******0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525220&r=0&j=0
: 某天清晨,实验室里的一只小白鼠从睡梦中醒来,回忆起它昨夜与另一只老鼠依偎在一
: 起的场景。可惜的是,它前一天晚上并没有这段经历,这是一段虚假的记忆。这可不是
: 科幻电影的情节,或者说,以前曾经是,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
: 院的天才科学家们成功将一段并不存在的虚假记忆植入了一只小白鼠的大脑。
: 老鼠界的“盗梦空间”
: 人类的虚假记忆往往是另一段或者几段记忆交换混合的产物,并非完全凭空生造出来。
: 有时候,记忆会跟人“开玩笑”,在极其琐碎平常的事情上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比如
: ,你明明记得把钥匙落在了厨房桌面上,但实际上,你是把它留在了车库里。但如果这
: 样错误的记忆在法庭上被当作郑重的证词,就会毁掉一个无辜的人。

avatar
s*V
6
这个研究是什么逻辑。这个很以前的区别不过是一个是先放到红色房间,然后马上电击
。另外一个是隔了一天,不都是建立同样的关联么,怎么就是改变记忆了呢?
于是,研究团队在红色“房间”内放入另一只小白鼠,并且完全没有对环境动任何手脚
,令2号小白鼠相信这是一个安全无害的环境,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第二天将它放入
蓝色“房间”,并给予电击刺激,同时淡化其对于红色“房间”的印象。简单来说,科
学家们就是在人为地改变2号小白鼠的记忆,令它将已经确认为安全的红色“房间”与
被电击的恐惧联系起来。到了第三天,利川根进想看看前两天的实验是否成功,就将2
号小白鼠放回了红色“房间”。没想到,2号小白鼠竟然缩成了一团,动也不敢动。这
证明,一段虚假的记忆已经形成,并发挥了作用。
avatar
a*x
7
你去看下原文,同时弄清楚optogenetics就知道了。

2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研究是什么逻辑。这个很以前的区别不过是一个是先放到红色房间,然后马上电击
: 。另外一个是隔了一天,不都是建立同样的关联么,怎么就是改变记忆了呢?
: 于是,研究团队在红色“房间”内放入另一只小白鼠,并且完全没有对环境动任何手脚
: ,令2号小白鼠相信这是一个安全无害的环境,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第二天将它放入
: 蓝色“房间”,并给予电击刺激,同时淡化其对于红色“房间”的印象。简单来说,科
: 学家们就是在人为地改变2号小白鼠的记忆,令它将已经确认为安全的红色“房间”与
: 被电击的恐惧联系起来。到了第三天,利川根进想看看前两天的实验是否成功,就将2
: 号小白鼠放回了红色“房间”。没想到,2号小白鼠竟然缩成了一团,动也不敢动。这
: 证明,一段虚假的记忆已经形成,并发挥了作用。

avatar
a*x
8
这个idea并不难,逻辑也很简单,但是之前没有人想到并完成,他解决的也是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这种文章都没弄懂的话,有资格说这种学科是只能被鄙视的民工级学科吗?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去看下原文,同时弄清楚optogenetics就知道了。
:
: 2

avatar
s*V
9
你就得瑟吧,这个记者写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不清楚,你从里面能看出逻辑来?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idea并不难,逻辑也很简单,但是之前没有人想到并完成,他解决的也是一个很重
: 要的问题。这种文章都没弄懂的话,有资格说这种学科是只能被鄙视的民工级学科吗?

avatar
a*x
10
sciencemag.org上有原文。记者写得不清楚是他没法弄清楚,正说明生物不像你们想象
得那么简单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就得瑟吧,这个记者写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不清楚,你从里面能看出逻辑来?
avatar
c*r
11
一个文科记者看不懂一堆术语的学术文章,也值得得瑟么,怎么着也得找个学术水平高
一点的吧(而且说实话那paper写得太差。远不如我前老板写得绘声绘色活泼有趣。)。
而且这研究成果有多大价值?无非就是把"老鼠脑插管定点打药+水迷宫"换成了光激活
神经元,得到的结论也比多少年前大家早就知道的——记忆是海马体储存的——没多少
进步。So what? 能synthesize一个老鼠对于箱子的记忆,离在人脑里synthesize实用
的、复杂的记忆还有一百年的路要走,没有对于脑活动的精确理论模型,靠postdoc血
汗工厂人肉暴力法,也许永远也搞不出来。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sciencemag.org上有原文。记者写得不清楚是他没法弄清楚,正说明生物不像你们想象
: 得那么简单

avatar
d*t
12
re

)。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文科记者看不懂一堆术语的学术文章,也值得得瑟么,怎么着也得找个学术水平高
: 一点的吧(而且说实话那paper写得太差。远不如我前老板写得绘声绘色活泼有趣。)。
: 而且这研究成果有多大价值?无非就是把"老鼠脑插管定点打药+水迷宫"换成了光激活
: 神经元,得到的结论也比多少年前大家早就知道的——记忆是海马体储存的——没多少
: 进步。So what? 能synthesize一个老鼠对于箱子的记忆,离在人脑里synthesize实用
: 的、复杂的记忆还有一百年的路要走,没有对于脑活动的精确理论模型,靠postdoc血
: 汗工厂人肉暴力法,也许永远也搞不出来。

avatar
a*x
13
无知不是错,总是展示自己的无知还以此来鄙视别人的工作就错的离谱了。
“无非就是把"老鼠脑插管定点打药+水迷宫"换成了光激活神经元”:老鼠脑插管定点
打药+水迷宫从未做到这篇文章能做到的事。这篇文章本身并不是方法学文章,你强调
实验手段的改变有意义吗?
“得到的结论也比多少年前大家早就知道的——记忆是海马体储存的”:这是他的结论
吗?摆脱误导人也误导的有点水平好不好。他做到了让小鼠以为曾经在某个特定的箱子
里受到过电击,而事实上这段记忆不存在。
这本身证明了可以人为加入虚假记忆,答案就是是或否,这么简单。设计揭示后并不难
,难得是想到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解决他。
任何研究成果你都可以说so what,离什么什么远得很。如果你自己没有做出直接解决
什么根本问题的发现,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文科记者看不懂一堆术语的学术文章,也值得得瑟么,怎么着也得找个学术水平高
: 一点的吧(而且说实话那paper写得太差。远不如我前老板写得绘声绘色活泼有趣。)。
: 而且这研究成果有多大价值?无非就是把"老鼠脑插管定点打药+水迷宫"换成了光激活
: 神经元,得到的结论也比多少年前大家早就知道的——记忆是海马体储存的——没多少
: 进步。So what? 能synthesize一个老鼠对于箱子的记忆,离在人脑里synthesize实用
: 的、复杂的记忆还有一百年的路要走,没有对于脑活动的精确理论模型,靠postdoc血
: 汗工厂人肉暴力法,也许永远也搞不出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