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内行人来谈谈这个我武到底是否造假
avatar
k*a
2
第一农经讯 2012年以来,浙江我武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武生物)可谓悲喜交
加。喜的是成功获得登录深证交易所的资格,发行3000万股。悲的是企业在境外上市遭
遇狙击,而后衍生出国内上市的舆论风波。
那么,我武生物到底存在哪些风波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病态连连的
高风险企业。
据了解,我武生物是由一个有着多重光环的人物创办的留美归国博士、生物基因专
家胡赓熙,注册资金高达9000万元。而正是这个“耀眼无比”的创始人却成了公司的原
罪。
原罪胡赓熙 虚假产品被首度引发
资料显示,2000年胡赓熙创办上海数康,任总裁,同时担任国家863生物信息专家
组副组长。2001年投资设立湖州数康。2002年创办我武生物。
在上海数康期间,胡赓熙研制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简称C12),自
2001年底开始试生产,于2005年3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据了
解,C12是蛋白基因芯片,组合了12种单一肿瘤标记物,该系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
应的原理,能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用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抽一滴血,用这个芯片
验一下,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12种癌症的高危人群。
然而,正是这个C12,却把胡赓熙推向了风口浪尖处产品虚假宣传,夸大作用,在
业界被指其不靠谱。根据2007年广东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肿瘤标记物专家论坛”提供
的数据,C12的肿瘤标记物体检阳性率高达30%,也就是说,三成以上的体检者是癌症高
危人群。有专家质疑,“C12蛋白基因芯片用于体检,阳性率那么高,到底有多大的价
值?”广东省体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冉伟教授也直接断定,“C12假阳性率高。”
来自桂林医学院的刘陶文教授说,C12查肿瘤,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超过了30%,而
中国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是3%,超过了10倍。如果查出阳性,要一个一个排除是不是恶性
肿瘤,成本太高,检查对象会高度恐慌。
C12只是虚假的开始 “畅迪”才是“标杆”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这不C12刚被批判没多久,我
们的胡赓熙又迎接了新一波的危机。
媒体报道,近日又有读者及医药界人士投诉,称我武生物的支柱药品“畅迪”药价
畸高,而药效却与宣传中所提到的“唯一”、“根治”等字眼相差甚远,有误导患者的
嫌疑。
其中,一位肖姓读者的投诉颇具代表性,“外甥患过敏性鼻炎,医院诊断后开了"
畅迪"1-5号,且医嘱要服用2年。这个畅迪不知什么成分,价格比黄金还贵:以4号药为
例,2ml一瓶,也就不到10滴,122元一瓶,只能用半个月,而5号药也是2ml一瓶,而价
格为170.2元,相当于17块一滴。
同时,媒体在调查的诸多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对畅迪选择了“用脚投票”,较
普遍的原因集中为“畅迪治疗期过长,往往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一般在使用2-3月的时
候发现疗效却并不明显,与治疗时医生所告知的"根治""疗效显著"等说法并不相符,深
感性价比不值,从而停用”。
为此,畅迪引发了舆论风险,各方强烈要求药监部门介入调查,这个药的真正成本
是多少钱?厂家利润是多少?医院医生有无高额回扣?“
产品劣迹累累 销售模式必然存疑
在产品被疑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时候,另一个质疑也出现了我武生物销售模式混
乱,存在“商业贿赂”的嫌疑
据媒体报道,报告期内,我武生物销售费用的营业收入占比(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上市公司,我武生物2009年度销售费用率高达49.27%.公司解释称:2009-2011年,公司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但总体规模尚小,而公司“粉尘螨滴剂”等主导产品属于新药,营
销网络的建设和学术推广的推进致使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高。
该公司截止2011年末有65%员工是销售人员,这显然是一家销售为主导的医药企业
。其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明细:2010年新增了咨询服务费项目,其占比达到 31.98%,其
发生额为 745.76万元,主要原因系前期公司举办的各种全国性、区域性和医院学术研
讨会、学术年会、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推广会议均由公司自行举办;2010年起,为使公司
营销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专业性的营销推广,公司采用由营销团队组织策划、组织
实施与委托实施相结合的专业推广模式。
一券商投行人士指出,“这说明该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此外,我
武生物在其销售模式及销售费用信息披露上存在重大误导性陈述,容易使投资者对其真
实的盈利能力产生怀疑。我武生物的毛利率、费用率与其销售模式紧密相关,但目前医
药企业直销模式下"学术"营销盛行,学术营销多涉及商业贿赂,由于医药直销模式业务
的不规范导致财务也不规范,一些企业以"高进低出"方式账外处理带金销售,或以发票
报销方式处理销售费用,但假账真算的结果使我武生物财务报表如雾里看花。”
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存差异 疑虚造利润
既然产品和销售模式都存在了问题,那么其公司的业绩是不是也有问题呢?
果不其然,据投资时报报道,从公司现金流量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科目发现,2011年发生额高达270.24万元,而同时“公司向前5名供给商的采购情况
”表露合计采购额为80.16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重为35.76%,由此推算全年采购
额为224.16万元,比现金流出金额少了46.08万元。
公司资产负债表则显示,预支账款余额从2010年末的32.6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8.
2万元,增加了15.53万元;应付账款则同比下降了11.19万元,两项数据变动幅度并不
足以解释前述的46.08万元差异金额,其中有将近20万元的资金流向不符合财务逻辑。
另外,还发现我武生物“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金额远小于同期净利
润,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不得不令人怀疑该公司表露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或是在
隐瞒真实的现金流向。从报告期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盈利增长能力堪称惊人,其中营业
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6.08%,同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88.27%.但是在这组数据背
后却存在猫腻,2011年在实现净利3726.47万元的基础上,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却仅有1914.97万元,二者相差1811.5万元。
综上可以看出,我武生物从最初的产品到主导产品、销售、业绩等整个产业链条都
存在弊病,无疑是一条从头到脚的毒虫。
第一农经点评:面对如此多的质疑,我武生物却表现平平,哑口无言。为此,在风
波四起的状态下,投资者以及股民是否应多加“关注”呢?(第一农经综合报道。)
avatar
k*a
3
留美归国博士、生物基因专家……拟上市公司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我武生物”) 实际控制人胡赓熙身上围绕着多重“光环”。但这些光环随着越来越
多真相浮出水面而逐渐变得暗淡。
有投资者投诉称,胡赓熙在创办我武生物之前,曾经创办了上海数康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和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凭借发明“C12肿瘤检测芯片”捞取了创
办我武生物的资金,约数千万元。但C12却并未像宣传的那样有效,反而因肿瘤检测率
畸高相继被各大医院停用。
发明被质疑“造假”
公开资料显示,胡赓熙1964年出生,1989年在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细
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同期赴美麻省理工学院健康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1997年回国受聘
为中科院上海马普客座实验室第二小组青年科学家,创建人类基因组学实验室。2000年
创办上海数康,任总裁,同时担任国家863生物信息专家组副组长。2001年投资设立湖
州数康。2002年创办我武生物。
在上海数康期间,胡赓熙研制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简称C12),自
2001年底开始试生产,于2005年3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据了
解,C12是蛋白基因芯片,组合了12种单一肿瘤标记物,该系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
应的原理,能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用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抽一滴血,用这个芯片
验一下,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12种癌症的高危人群。
尽管当时有专家大呼“离谱”,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大医院的体检中心相信了,在
体检报告单面前,被检测出肿瘤的人同样不敢不信。当时,该产品作为国际上第一代用
于临床检测的蛋白芯片产品,同时也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医用生物芯片
技术而广受赞誉,并在各大医院应用,为胡赓熙攫取了大量利润。
但C12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却受到广泛的质疑。根据2007年广东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
“肿瘤标记物专家论坛”提供的数据,C12的肿瘤标记物体检阳性率高达30%,也就是说
,三成以上的体检者是癌症高危人群。有专家质疑,“C12蛋白基因芯片用于体检,阳
性率那么高,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广东省体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冉伟教授也直接断定
,“C12假阳性率高。”
来自桂林医学院的刘陶文教授说,C12查肿瘤,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超过了30%,而
中国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是3%,超过了10倍。如果查出阳性,要一个一个排除是不是恶性
肿瘤,成本太高,检查对象会高度恐慌。
而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包括中山大学附一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已停用C12。
为什么这样的器械能够堂而皇之地走进大医院?当初是如何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和
药检所的严格审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漏洞?我们是否有相应
的措施或补救办法?
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小问题,它们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幸福安康。而盲目将不靠谱的
生物学发明商业化的胡赓熙显然难辞其咎。
“畅迪”恐步后尘
有知情人士指出,数康与我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事实上,可以说,没有数康与C12,
就没有我武生物。正是C12的高额利润在为我武生物的发展供血。但在我武生物的招股
书中,公司对创始人胡赓熙曾创办上海数康与发明C12的经历讳莫如深,甚至在个人介
绍中避而不谈。
为什么要掩盖事实?
一券商投行人士指出,C12事件无疑会对胡赓熙的声誉和光环带来损伤,这显然会
连累到我武核心产品“畅迪”的销售,而畅迪的销量在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占据我
武生物营业收入的90%以上,如因C12事件导致畅迪被质疑,这显然是我武生物难以承受
之重。
而与C12如出一辙的是,畅迪的技术含量与被宣传的“唯一根治过敏性鼻炎”的疗
效也相差甚远。有知情人士指出,我武生物的核心产品“畅迪”与同类产品相比,生产
环境洁净度过低,技术也不高端,且在宣传中过多使用“根治”“唯一”等字眼,有误
导患者的嫌疑。同样有患者反映,“畅迪”的药价过高,而疗效却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明
显,不知道医生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推荐。
而对于此问题,也许本报9月29日发表的文章《我武生物:涉嫌商业贿赂,销售模
式混乱》,可以给出一定的答案。
对于“畅迪”的相关问题,我们将进一步予以关注
avatar
T*t
4
当年上海数康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就是个瞎胡闹的地方,租了两层写字楼,雇了一大批
大专/中专生跑柱子提蛋白,工资付得比同业低一大截。生产环境完全没有什么GMP啊什
么的,那时候他们研发HIV检测芯片,就是在生产车间里隔了间小房间就在里面操作HIV
病人血清,连个超净台都没有,别说什么BL2,BL3了。。。动物房也是和大车间直接连
着,就挂了几块帘子。
蛋白芯片是他们的主打产品,那时候自己内测了还没有好的数据就逼着销售们各大医院
去推销,好多地方试用过就直接退回来了。研发部的人自己都承认假阳性太高了,那些
跑销售的个个愁眉苦脸的。不知道后来怎么推销出去的,商业贿赂么,我相信可以有。
可以说,上海数康让我对国内生物民企彻底失去信心而更加坚定了出国的决心,它对我
的影响跟陈章良差不多了。
avatar
k*a
5
丫还上市,圈了一圈钱。
科大女生张璐还分了点股份,她任务就是跑销售么?

HIV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上海数康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就是个瞎胡闹的地方,租了两层写字楼,雇了一大批
: 大专/中专生跑柱子提蛋白,工资付得比同业低一大截。生产环境完全没有什么GMP啊什
: 么的,那时候他们研发HIV检测芯片,就是在生产车间里隔了间小房间就在里面操作HIV
: 病人血清,连个超净台都没有,别说什么BL2,BL3了。。。动物房也是和大车间直接连
: 着,就挂了几块帘子。
: 蛋白芯片是他们的主打产品,那时候自己内测了还没有好的数据就逼着销售们各大医院
: 去推销,好多地方试用过就直接退回来了。研发部的人自己都承认假阳性太高了,那些
: 跑销售的个个愁眉苦脸的。不知道后来怎么推销出去的,商业贿赂么,我相信可以有。
: 可以说,上海数康让我对国内生物民企彻底失去信心而更加坚定了出国的决心,它对我
: 的影响跟陈章良差不多了。

avatar
P*r
6
这家伙把他抓到局子里做几年肯定不冤枉他。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农经讯 2012年以来,浙江我武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武生物)可谓悲喜交
: 加。喜的是成功获得登录深证交易所的资格,发行3000万股。悲的是企业在境外上市遭
: 遇狙击,而后衍生出国内上市的舆论风波。
: 那么,我武生物到底存在哪些风波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病态连连的
: 高风险企业。
: 据了解,我武生物是由一个有着多重光环的人物创办的留美归国博士、生物基因专
: 家胡赓熙,注册资金高达9000万元。而正是这个“耀眼无比”的创始人却成了公司的原
: 罪。
: 原罪胡赓熙 虚假产品被首度引发
: 资料显示,2000年胡赓熙创办上海数康,任总裁,同时担任国家863生物信息专家

avatar
T*t
7
张璐是大内总管级别的,胡赓熙的左右手,什么都管,好像倒不是直接跑销售,因为她
不怎么出差。上市什么的,是我出国很多年以后的事了,我不清楚,就不说了。
avatar
k*a
8
胡的几个学生都回去干科研了。
自己以前的牛皮吹破了,后来是硬着头皮上。
他这种比天高的ego,比地低的水平,正是科研经商造假的经典病因。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张璐是大内总管级别的,胡赓熙的左右手,什么都管,好像倒不是直接跑销售,因为她
: 不怎么出差。上市什么的,是我出国很多年以后的事了,我不清楚,就不说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