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求指点:做ips的疾病研究选择
avatar
求指点:做ips的疾病研究选择# Biology - 生物学
n*i
1
刑侦剧提起来,也就前年的《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上得了台面。
不过最近,我发现了一部硬核刑侦剧。
不搞偶像剧那一套,完完全全靠讲破案撑起了一部剧,逻辑严谨又不失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何人生还》
这是一部社会派推理剧。
概念来自于文学中的推理小说。
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谜,社会派更注重的是对于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各种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
这并不是说社会派的推理就不重要。
不论哪种流派,逻辑严谨的推理永远是基础中的基础。
但偏偏就是这个基础,很多刑侦剧都做不到。
而这一点,《何人生还》做得很好。
这是有原因的。
本剧改编自鬼古女(一对夫妻作家的合作笔名)罪案长篇小说的第四部作品《焚心祭》。
喜欢看悬疑推理类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他们,被誉为"中国的斯蒂芬·金",也曾被票选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十位实力恐怖小说家之一"。
这一次,片方请来鬼古女亲自担任编剧。
不管是整个故事的悬念设置,还是推理部分的缜密性,都称得上是滴水不漏。
下文涉及部分剧透】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江京市。
开场,便是一起抢劫案。
三名劫匪,光天化日之下打劫了君顶酒庄,并在宴会厅挟持了多名人质。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劫匪们早已撤离现场,酒庄还发生了爆炸,被大火烧毁殆尽。
两名人质被当场炸死,其他人质都或轻或重受了伤。
乍看之下,这是一起再正常不过的抢劫案。
君顶酒庄,是本市商业大鳄戴向阳贷款八千万,将当地的巴克楼改造建成。
酒庄里不仅摆放着戴向阳的不少古董文物收藏,坊间更是盛传这里藏着他的「命根子」——传国玉玺和随侯珠。
那八千万,就是靠着这命根子贷来的。
你说说,这能不有人眼红吗?
从事后幸存人质的供词中,基本也确定了,劫匪的目标就是命根子。
但刑警队长巴渝生却觉得此案不简单。
因为,各种巧合和疑点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人质们的笔录虽然大同小异,但他们的微表情出卖了自己。
有的,说着说着下意识地松了松自己的领口;
有的,说着说着就不自觉地抖起了腿;
还有的,说着说着忍不住摸了自己的鼻子。
这都是掩饰自己焦虑和紧张的本能反应。
也就是说,他们都在说谎。
更奇怪的是,他们都是在谈及劫匪离开后的事情时撒谎,就像是串通好了一样。
再者,案发当天,君顶酒庄其实是开业第一天。
原本,酒庄是不接待外人的。
但有个资深社会新闻记者却收到了一条神秘短信,说是有猛料报给他,邀他来酒庄赴宴。
还要求必须带上他的朋友那兰,一位曾多次帮警方破获案件的著名心理咨询师。
当两人赶到酒庄的时候,订单系统上就莫名其妙地多出来了他们的预定。
说是抢劫吧,不太可能。
毕竟抢的又不是他们。
说是复仇吧,好像也不太对。
从后面的剧情来看,那场爆炸只是一个意外。
劫匪似乎也只是为财而已。
其他可疑的点还有很多。
比如,爆炸是在二楼,火源却被发现是在一楼,这说明火是从一楼烧上去的;
又比如,一名男服务员明明是个智商超群的高材生,却心甘情愿在这里端盘子...
而这其中最让人奇怪的是,据人质们的口供来看,报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三名劫匪。
别人都是抢完就跑,他们倒好,抢完了还依依不舍的样子。
怎么想都没什么道理。
其实,就像本剧的剧名一样。
何人生还?
答案是,无人生还。
当然不是说没有人活下来,而是说,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剧中的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参与者。
说白了,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套中套中套中套。
几乎每一集,都会给你来一个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反转。
推理剧是当然需要反转的,不反转那就太平淡了。
但很多剧错就错在,为了反转而反转,甚至不惜强行编出一些与主线无关的情节。
反转是反转了,但看着真的就很尬。
而这,正是我愿意把这部剧推荐给你的最重要的原因——
它的反转设置得很精巧。
换言之,你拥有和剧中调查者一样的视角。
通过剧中埋下的一些伏笔,你完全可以猜到剧中很多人物的秘密。
有些事情,你甚至知道得比警方还要早,还要多。
就看你猜不猜得中了。
就像在用游戏里的沉浸式体验方式在看剧一样。
为了不影响观感,我就只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劫匪虽然把人质拷在宴会厅,但把手铐的钥匙留在了现场。
君顶酒庄的二把手梁晓彤,早就已经被多数人的供词确认过,是爆炸前第一个找到钥匙冲下楼梯的。
但并没人去想,他是怎么找到钥匙的。
接着下楼的是那兰。
只不过,她走的时候爆炸已经发生,所以她是直接被冲击波推下二楼的。
被营救出来的时候,那兰是向右侧摔倒。
但奇怪的是,检查结果显示,那兰受伤的部分是脑枕部和颈部相交,中部偏左的位置。
所以,她是摔成脑震荡的?
当然不是。
而至于为什么要把她弄成脑震荡,你猜。
第二个例子——
本来,酒庄的安保系统是没问题的。
不仅有保安24小时不间断巡逻,各种监控摄像头更是随处可见。
走前门,会被拍到,走后门,会经过厨房被厨师看到,翻窗户,窗户上也装了报警器。
但这三名劫匪就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抢劫完又神秘地消失不见了。
毫无疑问,这起抢劫案是有内应的。
而且,这个内应对君顶酒庄的结构十分了解。
传统的巴克楼是有天窗的,只不过现在被瓦片覆盖了。
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这个天窗在哪里。
还不止如此。
后来,警方在已经烧毁的君顶酒庄三楼发现了另外三名劫匪。
他们被绑在储藏室里,活活被熏死。
也就是说,不是一队劫匪,而是两队。
内应是谁你们可以猜猜,应该能猜到。
当然,这部剧的缺点也很明显。
虽然每集只有20分钟不到的体量,但整整24集用来讲一个故事还是过于拖沓了。
肯定会有人觉得看不下去。
另外,有些对白还是稍显文学腔,不那么接地气。
但它胜在设计精巧,逻辑缜密的案中案故事,以及对罪恶表象下复杂人性的探讨。
如果你喜欢推理类刑侦剧,而且能耐着性子看下去。
相信我,你不会失望的。
avatar
p*n
2
本人目前琢磨毕业找博士后,之前做ips和一些mesenchymal的东西。想要在今后的研究
中尽量集中在某一种疾病的治疗上。尽管这问题有点话题过广,但是还想请教各位对选
择研究的疾病类型有什么建议和看法?不管是从实际的研究进展还是从今后做faculty
独立那经费的角度上谈都行。多谢!
avatar
d*0
3
唉,ips的疾病研究大多还是骗人阶段,ips的安全性一日不清,永远这个课题都是胡说
avatar
y*a
4
disease modeling 还可以吧,疾病治疗还有很长的路。单基因,有神经系统表现的病
可以研究,病人的标本不容易得到,可以用ipsc分化到神经细胞,还可以筛选小分子药
物什么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