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教个酵母相关问题。
avatar
请教个酵母相关问题。# Biology - 生物学
H*s
1
从酵母里提到的质粒几乎必须用电转的方法才能转到细菌里面去,并且过夜生长后的菌
落形态非常小,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可以化学转化到细菌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谢谢
了。
avatar
X*n
2
你要改变你从酵母里面提质粒的方法,而不是细菌的转化方法。
加入P1buffer后一定要用beads打破酵母的细胞壁。
avatar
H*s
3
老大,我就是这么做的呀。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改变你从酵母里面提质粒的方法,而不是细菌的转化方法。
: 加入P1buffer后一定要用beads打破酵母的细胞壁。

avatar
X*n
4
估计你细胞壁破的不够。
avatar
s*n
5
用电转也没啥不好的吧?
avatar
H*s
6
加了酸洗的玻璃珠和裂解液之后,在振荡器上自动振了10分钟(最大速度)。应该不存
在细胞壁破裂不够的问题。再说,用细胞壁破的不够,可以解释为什么化学转化不成功
(因为产量低)。但是没法子解释为什么菌落特别小呀。
老大,看来您是高手,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protocol?谢了。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估计你细胞壁破的不够。
avatar
H*s
7
这不是好奇吗。越想越觉得好奇。查了文献,有的文献里提到了这么一两句,但是不足
以解决心里的疑问。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用电转也没啥不好的吧?
avatar
s*n
8
E. coli的菌落小?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加了酸洗的玻璃珠和裂解液之后,在振荡器上自动振了10分钟(最大速度)。应该不存
: 在细胞壁破裂不够的问题。再说,用细胞壁破的不够,可以解释为什么化学转化不成功
: (因为产量低)。但是没法子解释为什么菌落特别小呀。
: 老大,看来您是高手,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protocol?谢了。

avatar
w*y
9
从酵母里提的质粒一般量比较低,所以要用高效率的感受态细胞,用top10转效果比较
好。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酵母里提到的质粒几乎必须用电转的方法才能转到细菌里面去,并且过夜生长后的菌
: 落形态非常小,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可以化学转化到细菌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谢谢
: 了。

avatar
s*r
10
小菌落里的质粒弄出来看看还对不对,可能质粒在酵母里吧e coli的origin抗性啥的弄
丢了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酵母里提到的质粒几乎必须用电转的方法才能转到细菌里面去,并且过夜生长后的菌
: 落形态非常小,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可以化学转化到细菌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谢谢
: 了。

avatar
j*n
11
我们实验室就是做酵母的
这个问题经常发现
刚开始怀疑是目标蛋白对 e coli有毒性 很多yeast promoter在e coli都有不同程度的
活性
后来发现即使有stop codon mutation的 也存在相同问题
共同的结果就是过夜抽提得到plasmid 浓度非常低 经常低于50 ng/ul
至于原因不清楚
目前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酵母里提到的质粒几乎必须用电转的方法才能转到细菌里面去,并且过夜生长后的菌
: 落形态非常小,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可以化学转化到细菌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谢谢
: 了。

avatar
j*n
12
我们试过不少方法,有些效果比较明显
1 NEB turbo比top 10好 然后比dh5a好
2 可以试试用30甚至更低的温度,包括recover,inoculation, and liquid culture
Good luck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个原因。老板说是所谓的toxic dna,就是plasmid dna形成某种特
殊的结构,然后形成 e coli toxicity 不过没看过这方便的文章。苦于没时间做更深
入的研究。。。
欢迎高手指点。。。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实验室就是做酵母的
: 这个问题经常发现
: 刚开始怀疑是目标蛋白对 e coli有毒性 很多yeast promoter在e coli都有不同程度的
: 活性
: 后来发现即使有stop codon mutation的 也存在相同问题
: 共同的结果就是过夜抽提得到plasmid 浓度非常低 经常低于50 ng/ul
: 至于原因不清楚
: 目前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avatar
j*n
13
应该不是转化方法的问题
20k以下的plasmid 电转/热转区别不明显
30k以上的貌似要电转?至少我没做出来过,哈哈 毕竟yeast抽出来plasmid 质量太差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酵母里提到的质粒几乎必须用电转的方法才能转到细菌里面去,并且过夜生长后的菌
: 落形态非常小,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可以化学转化到细菌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谢谢
: 了。

avatar
s*x
14
菌落小肯定是毒性问题,和dna量没关系。
换载体或者换个酵母治理试试。
avatar
H*s
15
小菌落都是对的,和抗性丢失没有什么关系。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小菌落里的质粒弄出来看看还对不对,可能质粒在酵母里吧e coli的origin抗性啥的弄
: 丢了

avatar
H*s
16
转化过夜生长后,菌落在平板上如针尖大小,长24小时,菌落形态也很小。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E. coli的菌落小?
avatar
H*s
17
握手。
toxic dna这个假设我在一篇文献里面看到过,只是说有可能是酵母genomic DNA所带来
的毒性。没有看到什么实验证据。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试过不少方法,有些效果比较明显
: 1 NEB turbo比top 10好 然后比dh5a好
: 2 可以试试用30甚至更低的温度,包括recover,inoculation, and liquid culture
: Good luck
: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个原因。老板说是所谓的toxic dna,就是plasmid dna形成某种特
: 殊的结构,然后形成 e coli toxicity 不过没看过这方便的文章。苦于没时间做更深
: 入的研究。。。
: 欢迎高手指点。。。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avatar
H*s
18
应该和载体没有关系,因为转到细菌里后从细菌里小提的质粒就没有这个现象了,肯定
和酵母有关。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菌落小肯定是毒性问题,和dna量没关系。
: 换载体或者换个酵母治理试试。

avatar
h*r
19
我是门外汉。很有意思的现象。质粒DNA被酵母修饰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