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z大学重商难出诺贝尔奖 基础学科坐冷板凳
avatar
zz大学重商难出诺贝尔奖 基础学科坐冷板凳# Biology - 生物学
g*1
1
老大,今天买什么啊?
说说
avatar
b*d
2
嗯。
avatar
z*l
3
☆─────────────────────────────────────☆
happysmile12 (欢喜冤家) 于 (Sun Nov 4 01:39:37 2012, 美东) 提到:
是指A的reward 点转到B的reward 账户
还是A的reward 点转到B的UNITED AIRLINE账户?
另外,如果转点以后卡被关掉,那么转点的操作是否已经成功?
还是说卡被关,然后转点的操作也没有成功?
☆─────────────────────────────────────☆
sapphirewing (Audrey的树) 于 (Sun Nov 4 01:54:12 2012, 美东) 提到:
前者必然更容易track
转点应该会成功
但接受点的那一方如果被关,可能点数拿不出来,需要找客服要。。
☆─────────────────────────────────────☆
Double500 (Traveler) 于 (Sun Nov 4 01:02:36 2012, 美东) 提到:
我觉得,第二项一点问题没有。
转点关卡主要是针对freedom 转到 sapphire.
Just my 2 cents.

☆─────────────────────────────────────☆
mountainview (山景城) 于 (Sun Nov 4 17:34:33 2012, 美东) 提到:
为啥不行?
☆─────────────────────────────────────☆
coupondeal (coupon and deal) 于 (Sun Nov 4 17:54:35 2012, 美东) 提到:
第二项有问题,只不过不容易像第一点那么容易被chase 捉住
如果是A的freedom转到A自己的sapphire,那么没有问题
如果是A的freedom转到B的sapphire,那么B必然会在很近的时间内把点卖掉
而这种情况下,被关卡的原因是因为B卖了sapphire的点,而不是因为B从A那儿买了点
☆─────────────────────────────────────☆
happysmile12 (欢喜冤家) 于 (Sun Nov 4 23:02:13 2012, 美东) 提到:
B卖了sapphire的点是指B又把点转给了C?
☆─────────────────────────────────────☆
xiuaoka (卖身养家) 于 (Mon Nov 5 02:02:22 2012, 美东) 提到:
Mark
avatar
l*y
4
车库门开关控制都好,但是顶上那个自动开关的照明灯突然不能自己关掉了,手动去关
也不Work。有熟悉车库门的大侠指点一下吗?会是电路的问题么?如果要找人修,什么
样的Contractor能修呢?不胜感谢!
avatar
j*y
5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对此提出了担心:“当你以就业、挣钱为价值观的时候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连我培养的最好的学生都说,‘老板,我毕业后想去金融
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都往就业方向走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问题。”
10月7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者为日美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则无缘获奖
。国人失望之余,再次将关注焦点放在了国内大学的基础学科状况上。不少人指出,在
如今的大学里,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受到热捧,理学等基础学科却坐上了冷板凳。
我国大学学科一般分为13大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经管专业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
两个大类,两大学科所涉领域虽有所不同,但都与国民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理学则为相
对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包含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专业。
记者查阅了教育部公布的1998年—2012年本科、研究生各学科学生的分布情况,对
比了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在招生人数上的变化后发现,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经管专业
学生和理学专业学生规模均有所扩大,但经管专业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理学的增
长速度。15年间,经管专业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均扩大了10倍,理学专业本科和研究
生均仅增长4倍,远低于本科和研究生总体招生数6倍和8倍的增长规模。
从每年经管专业、理学专业招生规模变化这一纵向指标来看,1998年高校扩招之前
,全国本科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均在10万人以内,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
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进入快车道
。经管专业招生人数的增长尤为强劲,15年间始终高于招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
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5.23%。
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2002年之后,全国本科理学专业招生人
数的增速一直低于招生总人数,甚至在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为-1.00%。2012年,本科
总体招生规模约为1998年的6倍,经管专业则为10倍,理学仅增长了4倍。
在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的招生规模起伏较大,总体增幅明显。增长最快的2001年
和2011年,增幅分别达到85.78%和78.99%。但2009年和2010年招生规模则出现较大下滑
,分别为-18.37%和-7.09%。
相比之下,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化情况则较为平稳,增幅最大的仅为2000年的34
.33%,其他年份则一直保持在30%以下。2010-2012年,研究生理学专业招生人数出现
持续负增长,分别为-1.50%、-1.20%、-6.15%。2012年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比1998年增
长了8倍,经管专业则增长了10倍,理学仅为4倍。
从每年经管专业、理学专业占当年招生总数比例这一横向指标来看,出现了经管专
业招生比重不断扩大、理学专业不断缩小的趋势,更体现了经管热、理学冷的特点。
1998年,经管专业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为89481名,占招生总人数的13.70%,理学专
业招生67623名,占比10.35%,两者比例仅相差3%。随后的15年,经管专业招生比重一
直上升,于2012年达到903068人,占全国招生总人数的24.14%。理学专业招生人数占比
在1998年-2002年小幅增加之后,连续十年不断减少,到2012年,招生人数仅占全国招
生总人数的9.21%,低于1998年的水平。2012年本科经管专业招生人数已为理学专业招
生人数的2.62倍。
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的火爆程度同样有增无减。经管专业研究生1998年仅招生
9216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2.71%,低于理学专业14.92%的水平。2001年,经管专业招生
规模超过理学专业,之后差距逐渐增大。2012年,经管类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04049人
,比例为18.08%,理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为54138人,所占比重首次低于10%,为9.41%
,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招生人数为理学专业招生人数的近2倍。
对经管专业的热衷还体现在各省高考状元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上。据中国校友会网发
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2013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选择
就读经济学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288人,居榜首;工商管理专业有283人,居第
二位。就读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高考状元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专业,合计占高考状元总
数的38.45%。
经管热不仅停留在大学里,还烧到了社会上。当前,“天价总裁班”频现。2014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费为58.8万元,清华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学费为56万元,复旦大学EMBA项目为59.8万元。尽管收费不菲,这
些课程依然受到热捧。根据中国科协出版物《中外管理》发布的数据,1991年全国仅9
所试点院校开设EMBA课程,到2010年,236所院校获批,扩张了26倍。1991年仅94人入
学,2010年超过3.6万人入学,增加了383倍。
我国大学的“重商主义”俨然成为一种潮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对此
提出了担心:“当你以就业、挣钱为价值观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连我培
养的最好的学生都说,‘老板,我毕业后想去金融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都往就业方
向走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问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饶毅指出,2049年中国本土应该出十几个诺贝尔奖,
否则35年后的中国可能不及今年的日本。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加大对基础科学
的重视,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科技动力,恐怕是我国高校的决策者们需要
慎重思考的问题。
avatar
d*a
6
相对而言,参议院更理智一些。得看最后两院协商的结果了。
avatar
d*u
7
你刚搬的新家吗?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车库门开关控制都好,但是顶上那个自动开关的照明灯突然不能自己关掉了,手动去关
: 也不Work。有熟悉车库门的大侠指点一下吗?会是电路的问题么?如果要找人修,什么
: 样的Contractor能修呢?不胜感谢!

avatar
r*k
8
那就请yigong等人为中国的学生们多争取福利。别在哪一天到晚嚷嚷。 你要是把phd的
studentship也搞到七八千rmb,我觉得会让很大一部分人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avatar
s*0
9
就算最后通过的方案给研究生学费加税的话也影响不到中国留学生吧。US CHINA TAX
TREATY article 20 (b) 优先于 这个tax bill。
avatar
j*y
10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d*a
11
Article 20(b)是针对拿奖学金(scholarship)的情况,不覆盖TA/RA。TA/RA的收入算劳
动所得,不是scholarship。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就算最后通过的方案给研究生学费加税的话也影响不到中国留学生吧。US CHINA TAX
: TREATY article 20 (b) 优先于 这个tax bill。

avatar
D*n
12
为什么要求他的学生看淡就业这些东西?难道十一公回清华时不计较薪水和待遇?
社会不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不说搞基础研究的,连搞应用的都很难找工作,大家抢着
去学金融管理有什么奇怪的。不改变这个,单方面要求学生不以就业和挣钱为价值观,
他是不是太自私了点?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l*l
13
正解。
scholarship或者有些学校的fellowship是不交税的,TA/RA只能按Article 20(c)算
,前5000免税。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Article 20(b)是针对拿奖学金(scholarship)的情况,不覆盖TA/RA。TA/RA的收入算劳
: 动所得,不是scholarship。

avatar
r*k
14
好像是2500-3000. 但是在北京真心也不给力。 如果就吃食堂的话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了。但是不可能像美国这边一样 俩人一起读phd 还生个孩子什么的。。哈哈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s*0
15
现在讨论的是TA/RA免掉的学费算不算收入,新bill说算。但如果免掉的学费算成
scholarship money就可以走20(b),TA/RA工资本来就算收入,跟新旧bill没关系吧。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正解。
: scholarship或者有些学校的fellowship是不交税的,TA/RA只能按Article 20(c)算
: ,前5000免税。

avatar
f*h
16
现在看这种东西都想吐,一谈科学就是奖,不谈就是钱权,一个社会肯定有只知道食利
的寄生虫,比例太高就完了,连周小平这样的都御赐黄马褂,还怪人投机倒把。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M*l
17
按照我的理解,是不算scholarship money。
US code 117对scholarship有明确的定义。里面有 117(d)5,把TA和RA的学费加进去算
成不需要交税的。新bill要把 117(d)5去掉,也就是要交税且不算scholarship。
不管如何,你是faculty还是学生?如果你是faculty,总不能只招中国学生吧?美国学
生可没有treaty啊。

吧。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讨论的是TA/RA免掉的学费算不算收入,新bill说算。但如果免掉的学费算成
: scholarship money就可以走20(b),TA/RA工资本来就算收入,跟新旧bill没关系吧。

avatar
w*r
18
说得好,施一公这个驴屁眼,脑子完全被cns毁掉了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要求他的学生看淡就业这些东西?难道十一公回清华时不计较薪水和待遇?
: 社会不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不说搞基础研究的,连搞应用的都很难找工作,大家抢着
: 去学金融管理有什么奇怪的。不改变这个,单方面要求学生不以就业和挣钱为价值观,
: 他是不是太自私了点?

avatar
M*l
19
楼主,求个链接说明参院bill的。
我看到的这个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7/11/30/how-senate-and-house-tax-
bills-would-hit-higher-education
里面Graduate student tuition这一栏,都说要把TA、RA的学费减免没有tax
implication这一条干掉,也就是要对学费按收入交税。是理解错了吗?
avatar
m*e
20
他脑子毁了不假,不过可不是被cns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施一公这个驴屁眼,脑子完全被cns毁掉了
avatar
d*L
21
没错,但这个是众议院的(House Plan),不是参议院的。
avatar
j*y
2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对此提出了担心:“当你以就业、挣钱为价值观的时候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连我培养的最好的学生都说,‘老板,我毕业后想去金融
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都往就业方向走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问题。”
10月7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者为日美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则无缘获奖
。国人失望之余,再次将关注焦点放在了国内大学的基础学科状况上。不少人指出,在
如今的大学里,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受到热捧,理学等基础学科却坐上了冷板凳。
我国大学学科一般分为13大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经管专业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
两个大类,两大学科所涉领域虽有所不同,但都与国民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理学则为相
对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包含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专业。
记者查阅了教育部公布的1998年—2012年本科、研究生各学科学生的分布情况,对
比了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在招生人数上的变化后发现,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经管专业
学生和理学专业学生规模均有所扩大,但经管专业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理学的增
长速度。15年间,经管专业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均扩大了10倍,理学专业本科和研究
生均仅增长4倍,远低于本科和研究生总体招生数6倍和8倍的增长规模。
从每年经管专业、理学专业招生规模变化这一纵向指标来看,1998年高校扩招之前
,全国本科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均在10万人以内,1999年,随着教育部《面
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经管专业和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进入快车道
。经管专业招生人数的增长尤为强劲,15年间始终高于招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
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5.23%。
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2002年之后,全国本科理学专业招生人
数的增速一直低于招生总人数,甚至在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为-1.00%。2012年,本科
总体招生规模约为1998年的6倍,经管专业则为10倍,理学仅增长了4倍。
在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的招生规模起伏较大,总体增幅明显。增长最快的2001年
和2011年,增幅分别达到85.78%和78.99%。但2009年和2010年招生规模则出现较大下滑
,分别为-18.37%和-7.09%。
相比之下,理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化情况则较为平稳,增幅最大的仅为2000年的34
.33%,其他年份则一直保持在30%以下。2010-2012年,研究生理学专业招生人数出现
持续负增长,分别为-1.50%、-1.20%、-6.15%。2012年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比1998年增
长了8倍,经管专业则增长了10倍,理学仅为4倍。
从每年经管专业、理学专业占当年招生总数比例这一横向指标来看,出现了经管专
业招生比重不断扩大、理学专业不断缩小的趋势,更体现了经管热、理学冷的特点。
1998年,经管专业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为89481名,占招生总人数的13.70%,理学专
业招生67623名,占比10.35%,两者比例仅相差3%。随后的15年,经管专业招生比重一
直上升,于2012年达到903068人,占全国招生总人数的24.14%。理学专业招生人数占比
在1998年-2002年小幅增加之后,连续十年不断减少,到2012年,招生人数仅占全国招
生总人数的9.21%,低于1998年的水平。2012年本科经管专业招生人数已为理学专业招
生人数的2.62倍。
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的火爆程度同样有增无减。经管专业研究生1998年仅招生
9216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2.71%,低于理学专业14.92%的水平。2001年,经管专业招生
规模超过理学专业,之后差距逐渐增大。2012年,经管类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04049人
,比例为18.08%,理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为54138人,所占比重首次低于10%,为9.41%
,研究生阶段经管专业招生人数为理学专业招生人数的近2倍。
对经管专业的热衷还体现在各省高考状元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上。据中国校友会网发
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2013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选择
就读经济学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288人,居榜首;工商管理专业有283人,居第
二位。就读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高考状元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专业,合计占高考状元总
数的38.45%。
经管热不仅停留在大学里,还烧到了社会上。当前,“天价总裁班”频现。2014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费为58.8万元,清华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学费为56万元,复旦大学EMBA项目为59.8万元。尽管收费不菲,这
些课程依然受到热捧。根据中国科协出版物《中外管理》发布的数据,1991年全国仅9
所试点院校开设EMBA课程,到2010年,236所院校获批,扩张了26倍。1991年仅94人入
学,2010年超过3.6万人入学,增加了383倍。
我国大学的“重商主义”俨然成为一种潮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对此
提出了担心:“当你以就业、挣钱为价值观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连我培
养的最好的学生都说,‘老板,我毕业后想去金融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都往就业方
向走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问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饶毅指出,2049年中国本土应该出十几个诺贝尔奖,
否则35年后的中国可能不及今年的日本。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加大对基础科学
的重视,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科技动力,恐怕是我国高校的决策者们需要
慎重思考的问题。
avatar
M*l
23
我那个链接里,参院对这条是no change。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但这个是众议院的(House Plan),不是参议院的。
avatar
r*k
24
那就请yigong等人为中国的学生们多争取福利。别在哪一天到晚嚷嚷。 你要是把phd的
studentship也搞到七八千rmb,我觉得会让很大一部分人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avatar
d*L
25
不管怎么算 tuition 还是stipend,比如把本来就免掉的学费设成0,
从学校的角度讲,都必须保证能继续从 federal grants 中分到羹。
如果学费设成0了,
那么学校就没法把 tuition remission 作为 direct cost,
从而在 grant 中拿钱了。
avatar
j*y
26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d*L
27
no change 就是相比现行的没变化啊。

【在 M*****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那个链接里,参院对这条是no change。
avatar
D*n
28
为什么要求他的学生看淡就业这些东西?难道十一公回清华时不计较薪水和待遇?
社会不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不说搞基础研究的,连搞应用的都很难找工作,大家抢着
去学金融管理有什么奇怪的。不改变这个,单方面要求学生不以就业和挣钱为价值观,
他是不是太自私了点?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g*t
29
overhead调高点就是了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管怎么算 tuition 还是stipend,比如把本来就免掉的学费设成0,
: 从学校的角度讲,都必须保证能继续从 federal grants 中分到羹。
: 如果学费设成0了,
: 那么学校就没法把 tuition remission 作为 direct cost,
: 从而在 grant 中拿钱了。

avatar
r*k
30
好像是2500-3000. 但是在北京真心也不给力。 如果就吃食堂的话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了。但是不可能像美国这边一样 俩人一起读phd 还生个孩子什么的。。哈哈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d*L
31
overhead 不是学校能随便调高的,NSF 有规定的。
avatar
f*h
32
现在看这种东西都想吐,一谈科学就是奖,不谈就是钱权,一个社会肯定有只知道食利
的寄生虫,比例太高就完了,连周小平这样的都御赐黄马褂,还怪人投机倒把。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avatar
M*l
33
谢谢,理解成了参院对众院的提案no change。
后来看到了,还有一项same as house plan。no change是相对现行的。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no change 就是相比现行的没变化啊。
avatar
w*r
34
说得好,施一公这个驴屁眼,脑子完全被cns毁掉了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要求他的学生看淡就业这些东西?难道十一公回清华时不计较薪水和待遇?
: 社会不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不说搞基础研究的,连搞应用的都很难找工作,大家抢着
: 去学金融管理有什么奇怪的。不改变这个,单方面要求学生不以就业和挣钱为价值观,
: 他是不是太自私了点?

avatar
m*e
35
他脑子毁了不假,不过可不是被cns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施一公这个驴屁眼,脑子完全被cns毁掉了
avatar
n*n
36
社会对理科生的需求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avatar
s*n
37
施一公不是个笑话吗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一流高校生物相关phd补助差不多有1500-2000RMB了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