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蜜蜂的自杀式针刺有什么进化优势吗?
avatar
蜜蜂的自杀式针刺有什么进化优势吗?# Biology - 生物学
a*n
1
为什么不进化成马蜂的反复针刺,毫发无损?
avatar
p*e
2
针刺的蜜蜂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工蜂,所以不会对遗传造成影响。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进化成马蜂的反复针刺,毫发无损?
avatar
D*g
3
假说:防止与入侵者接触的工蜂将外来生物带回蜂巢。
工蜂虽不生育,但是还是会影响到整个蜂巢的,所以对遗传还是有影响的。
avatar
a*n
4
那马蜂怎么不会?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假说:防止与入侵者接触的工蜂将外来生物带回蜂巢。
: 工蜂虽不生育,但是还是会影响到整个蜂巢的,所以对遗传还是有影响的。

avatar
M*P
5
没有优势,不是所有性状都是因为有优势才留下来的。
这个针刺就自杀的性状只是没有负的影响,所以才不能从蜜蜂的性状里除掉。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进化成马蜂的反复针刺,毫发无损?
avatar
a*y
6
是的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优势,不是所有性状都是因为有优势才留下来的。
: 这个针刺就自杀的性状只是没有负的影响,所以才不能从蜜蜂的性状里除掉。

avatar
a*n
7
蜜蜂蛰人是为了防御、而且由于蜜蜂的刺针一边有倒钩,另一边毒腺连着内脏,所以蜇
人后会死去。而提问者问的是:为什么经过长期的演化后,形成一种策略:它让蜜蜂不
仅为了保护群体而“负伤”,而且还要“死去”?因为演化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策略:
毒腺和内脏不相连,蜜蜂蜇人后还能继续回到蜂巢工作,这样不是更有利吗?
但是,和我们直觉相反,更有利很可能是前者。
首先,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分为蜂后、蜂王和工蜂。在一个群体里面只有一个蜂
后,数百只蜂王和上万只工蜂。前两者负责整个群体的繁殖,而工蜂是没有繁殖能力的
,它们主要负责营建蜂巢、采集食物、照顾幼体等。所以,数量巨大的工蜂的在蜂群中
核心价值是保证前两者繁殖过程的顺利。
因此,演化策略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最好地保证整个蜜蜂群体,从而保证蜂后和
蜂王的繁殖顺利。从这个方面看,工蜂蜇人然后死亡的策略代价其实是非常小的。一方
面,蜜蜂蜇人死亡后同时伴随的化学信号的释放,对同一个蜂群的其他工蜂提供了“警
戒”作用;另一方面,蜇人后工蜂死亡正好被合理地“消毒”掉----如果工蜂感染了入
侵者的病原物,可能会导致整个蜂群的巨大损失。而且,对于数量巨大的工蜂来说,损
失几个甚至几十个基本不会影响整个蜂群的运作,这点小小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些独自捕食的胡蜂,譬如mud daubers和cicada killers。这些胡蜂
没有社会性,也不存在“工蜂”,雌蜂要独自养育自己的后代。它们也有蛰刺,但是这
些蛰刺是为了捕食(让猎物麻醉)用的。因此,蛰完之后也不会像蜜蜂的工蜂一样脱落
死去,因为这样的代价过于巨大。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壁虎如果尾巴被夹住,为了逃走可以断掉,然后再生,这是因为
断掉尾巴的害处要远远小于个体的死亡。或者可以跟人类比较:我们有一种免疫细胞叫
做巨噬细胞,它会吞噬入侵的微生物来保护个体的安全,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微生物的”
毒性“,它们会进入程序性死亡,和病原微生物”同归于尽“。
蜜蜂的工蜂个体,就像壁虎的尾巴和我们的巨噬细胞,它们蛰人后的死亡总体来说对于
整个群体来说利大于弊,是演化出的成功的策略。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进化成马蜂的反复针刺,毫发无损?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