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973”、“863”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转)
avatar
y*t
3
这个今年应该30多了吧?
avatar
l*e
5
ESET报毒,大家小心
avatar
w*7
7
无毒好吧~开什么玩笑
avatar
t*w
8
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拿项目总还是要专家评审(总不能全民普选吧),专家还是国内
的十几位大佬和国外的十几个华裔专家。
人不变,世界就不会变。
avatar
F*Q
9
我的感觉是,后来居上者们要来抄刀分蛋糕,对老百姓来说也许还是不会有什么好处。

【在 t****w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拿项目总还是要专家评审(总不能全民普选吧),专家还是国内
: 的十几位大佬和国外的十几个华裔专家。
: 人不变,世界就不会变。

avatar
s*y
10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这个制度对于那些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并不太擅长于跑关系的研究者们是有利的,他们
只要认真做科研,成果得到大部分审批专家的首肯,他们得到资金的几率应该会升高。
虽然那些和专家群集体关系恶劣的人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但是那些人并不多,而且能
有本事和那么多专家都闹翻的人(比方说饶毅),应该也有本事从至少一个渠道拿到钱。
虽然说有人之处便有江湖,但是后一种方式在统计上来说更公平一些。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感觉是,后来居上者们要来抄刀分蛋糕,对老百姓来说也许还是不会有什么好处。
avatar
s*y
11
好事儿啊

些。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avatar
F*Q
12
sunnyday是真关心,我只是看到标题稍微看了一下开头几行就转的。
听起来还不错,希望真能惠及整体。

些。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avatar
s*y
13

这是里面的精华:
-----------------------------------------------------------------------
到打破各个科技计划之间壁垒的时候了。《方案》要求,政府将科技部管理的“973”
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国家发改委、工
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
,进行整合归并,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这次改革针对的是所有实行公开竞争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其资金涉及总额将占到
中央财政民口科研经费一半以上。按照《方案》里的计划,到2017年,经过3年的改革
过渡期,“973”、“863”计划等整合之前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经费渠道将不
再保留。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
这五类计划可避免交叉重复,张晓原说,“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瞄准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
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
...
“科研经费的钱袋子真的要大动了!”中国科学院一位研究员在听到这个改革方案后
吃了一惊。他说,如果各种科技计划的合并遭到“换汤不换药”的诟病的话,那么政府
部门将计划的管理权力交出来,则让我们意识到,我国的科技计划改革真的往前走了一
步。
这一步就是,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
根据《方案》,政府将建立由科技部牵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的
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议事规则,负责审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
划(专项、基金等)的布局与设置、重点任务和指南、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组
成、专业机构的遴选择优等事项。而对于具体的科技项目管理,则交给“具备条件的科
研管理类事业单位等改造成的规范化项目管理专业机构”。
...
在放了一部分权的同时,科技部则加强对科技计划实施绩效的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对主管部门和专业机
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倒查机制,开展“一案双查”,即在查处追究有关承担单位和个人责
任的同时,倒查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是否有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中
存在渎职或以权谋私等行为。
...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sunnyday是真关心,我只是看到标题稍微看了一下开头几行就转的。
: 听起来还不错,希望真能惠及整体。
:
: 些。

avatar
S*J
14
多谢胖老师的解读。
你国内国外都熟悉,能不能比较中肯的说一下,接下来5-10年,回国做学术的话是不是
确实比这边要轻松点(在拿钱方面)。我看了你们faculty版的那个帖子,现在还郁闷
着呢,真是很难下决心一辈子那样过。。。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avatar
s*y
15
国内拿钱在这近10年以来一向都比国外的轻松。但是前几年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太多,和
产出不成正比,所以习上台之后收紧银根,混日子的那些人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混。
但是,对于认真做科学的人而言,在今后5年,相对而言还是会比国外容易拿资金的。
但是接下来5年,国内在机制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如果进了风气不好,水比较深的地
方,有可能会被人乘机整顿,这点要小心。
如果要回国的话,注意几点:
1。如果要进大学,注意要进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地方,太复杂的,老人太多的地方
尽量不要去。宁可在工资和地理位置上牺牲一点也应该尽量进入简单一点的地方。
2。如果要回中科院系统,要进入大所或者中科大。中科院已经点名的三个基础研究基
地(合肥,上海,北京)是首选。其他小所有可能会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在 S***J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胖老师的解读。
: 你国内国外都熟悉,能不能比较中肯的说一下,接下来5-10年,回国做学术的话是不是
: 确实比这边要轻松点(在拿钱方面)。我看了你们faculty版的那个帖子,现在还郁闷
: 着呢,真是很难下决心一辈子那样过。。。

avatar
S*J
16
真是太感谢啦!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拿钱在这近10年以来一向都比国外的轻松。但是前几年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太多,和
: 产出不成正比,所以习上台之后收紧银根,混日子的那些人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混。
: 但是,对于认真做科学的人而言,在今后5年,相对而言还是会比国外容易拿资金的。
: 但是接下来5年,国内在机制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如果进了风气不好,水比较深的地
: 方,有可能会被人乘机整顿,这点要小心。
: 如果要回国的话,注意几点:
: 1。如果要进大学,注意要进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地方,太复杂的,老人太多的地方
: 尽量不要去。宁可在工资和地理位置上牺牲一点也应该尽量进入简单一点的地方。
: 2。如果要回中科院系统,要进入大所或者中科大。中科院已经点名的三个基础研究基
: 地(合肥,上海,北京)是首选。其他小所有可能会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avatar
c*9
17
多谢胖老师的指点。。
非常有用。。

国内拿钱在这近10年以来一向都比国外的轻松。但是前几年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太多,和
产出不成正比,所以习上台之后收紧银根,混日子的那些人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混。
但是,对于认真做科学的人而言,在今后5年,相对而言还是会比国外容易拿资金的。
但是接下来5年,国内在机制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如果进了风气不好,水比较深的地
方,有可能会被人乘机整顿,这点要小心。
如果要回国的话,注意几点:
1。如果要进大学,注意要进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地方,太复杂的,老人太多的地方
尽量不要去。宁可在工资和地理位置上牺牲一点也应该尽量进入简单一点的地方。
2。如果要回中科院系统,要进入大所或者中科大。中科院已经点名的三个基础研究基
地(合肥,上海,北京)是首选。其他小所有可能会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拿钱在这近10年以来一向都比国外的轻松。但是前几年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太多,和
: 产出不成正比,所以习上台之后收紧银根,混日子的那些人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混。
: 但是,对于认真做科学的人而言,在今后5年,相对而言还是会比国外容易拿资金的。
: 但是接下来5年,国内在机制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如果进了风气不好,水比较深的地
: 方,有可能会被人乘机整顿,这点要小心。
: 如果要回国的话,注意几点:
: 1。如果要进大学,注意要进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地方,太复杂的,老人太多的地方
: 尽量不要去。宁可在工资和地理位置上牺牲一点也应该尽量进入简单一点的地方。
: 2。如果要回中科院系统,要进入大所或者中科大。中科院已经点名的三个基础研究基
: 地(合肥,上海,北京)是首选。其他小所有可能会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avatar
v*a
18
我看国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统计报告,每年的经费盘子只有200亿人民币不到(包括生
物、医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之类),而美国光NIH每年的经费就有$31 billion。
按这个看来国内科研投入远远不如美国啊,是不是后续应该会加大投入。请胖老师解读
一下?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拿钱在这近10年以来一向都比国外的轻松。但是前几年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太多,和
: 产出不成正比,所以习上台之后收紧银根,混日子的那些人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混。
: 但是,对于认真做科学的人而言,在今后5年,相对而言还是会比国外容易拿资金的。
: 但是接下来5年,国内在机制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如果进了风气不好,水比较深的地
: 方,有可能会被人乘机整顿,这点要小心。
: 如果要回国的话,注意几点:
: 1。如果要进大学,注意要进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地方,太复杂的,老人太多的地方
: 尽量不要去。宁可在工资和地理位置上牺牲一点也应该尽量进入简单一点的地方。
: 2。如果要回中科院系统,要进入大所或者中科大。中科院已经点名的三个基础研究基
: 地(合肥,上海,北京)是首选。其他小所有可能会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avatar
b*k
19
老实说我觉得你说的不是重点 资源整合的真意是,国家要搞顶层设计了,是的,除了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也要习大大把关方向了。比如说,我们就搞疾病,就搞蛋白质组这
样的大项目大工程,小打小闹的科学突破让美帝来搞就好了。
当然,上面是我的揣摩。不过看看大大上台以后的各种举措,从各种xxxx领导小组到直
接钦点周带鱼,我觉得不乐观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avatar
F*Q
20
整合资源攻关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方向是对的,比以文章和CNS为导向要强
,关键要看执行,拭目以待。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我觉得你说的不是重点 资源整合的真意是,国家要搞顶层设计了,是的,除了
: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也要习大大把关方向了。比如说,我们就搞疾病,就搞蛋白质组这
: 样的大项目大工程,小打小闹的科学突破让美帝来搞就好了。
: 当然,上面是我的揣摩。不过看看大大上台以后的各种举措,从各种xxxx领导小组到直
: 接钦点周带鱼,我觉得不乐观

avatar
a*a
21
以前回去只要抱一个大腿,973主持人知道你有能力,自然有973子项可以拿, 现在一
改怎么搞…
新人申不到面上的栗子可不是一两个。
难道从青年基金开始一层层打怪升级? 超龄了吧喂。

【在 S***J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胖老师的解读。
: 你国内国外都熟悉,能不能比较中肯的说一下,接下来5-10年,回国做学术的话是不是
: 确实比这边要轻松点(在拿钱方面)。我看了你们faculty版的那个帖子,现在还郁闷
: 着呢,真是很难下决心一辈子那样过。。。

avatar
F*Q
22
中国的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学术界也应该体现出来,做研究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人,而是要
集中力量。美国这么多搞基础研究的很多都是发一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文章浪费纳税
人的钱而已,中国最好还是不要照搬这种模式。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整合资源攻关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方向是对的,比以文章和CNS为导向要强
: ,关键要看执行,拭目以待。

avatar
s*y
23

这个事情应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一方面,其实取消863和973这个事情,国内很多研究者早就呼吁了很久了。这个
也算是一个顺应民意的事情吧。但是习在顺应民意的时候是否顺手夹带一些自己的私货
就难说了。
另外一方面,只要自然科金委还在,就会有渠道来让一些人做些小打小闹的事情的。
唯一不同的是,以前,很多人用一些小打小闹来改头换面到处申请钱,也可以弄到很多
钱。现在就没有这个途径了。要么就上国家钦点的几个大方向的大船,要么就老老实实
的到自然科金委领点小钱继续小打小闹。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我觉得你说的不是重点 资源整合的真意是,国家要搞顶层设计了,是的,除了
: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也要习大大把关方向了。比如说,我们就搞疾病,就搞蛋白质组这
: 样的大项目大工程,小打小闹的科学突破让美帝来搞就好了。
: 当然,上面是我的揣摩。不过看看大大上台以后的各种举措,从各种xxxx领导小组到直
: 接钦点周带鱼,我觉得不乐观

avatar
E*t
24
每次看国家的政策檄文都头大,再次感到中文的博大精深。。
我的理解和Sunnyday相似。总的来说这是好事,好的方向,当然看执行。
整合首先是减少了经费申请的渠道,这样确实可以让大家更静下心来多做点事,虽然关
系仍然重要,但至少本子可以少写几个。另外,相应的所谓的人才政策和计划,也应该
会调整。大千人计划,备受诟病,所以应该会有所删减。国内现在人才很多,真的不需
要这些脚踩两船四处骗钱的所谓的“国际知名专家”。但相反,好的计划,比方说青千
,我觉得只要经济没问题,还会保留,最多是名头换了。
经过实践和时间考验的好的政策应该会继续保留,支持的力度由于减少了其他的渠道,
反倒有可能相对增加,比方说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和重点项目等。
重大项目明目可能减少。但人还是那些人,不管是评审还是拿钱,这个不会变。感觉只
是把973、863换个名头(话说回来,这些项目难道原本的目标不就是针对攻克所谓的重
大问题?)
另外这个“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会是一个什么机构?貌似将来这个机构的力量会比较大
avatar
s*y
25
以前的面上项目钱很少,主要是用来给那些没有门路的人来救命的钱。你说的那些申请
不到面上项目的新人,一般而言都是不缺钱的主。大概是审批的人看到他们那么多钱还
来抢人家的饭碗就来气吧。
现在的983,863没有了,但是总拨款数目不会变的。那么多出来的钱会去哪里?
根据谣言,大头主要是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以,还是会出现
新的大腿让大家抱的。另外一部分资金,根据不知道是否靠谱的谣言,会用来加强自然
科金委的总钱数以及支持力度。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回去只要抱一个大腿,973主持人知道你有能力,自然有973子项可以拿, 现在一
: 改怎么搞…
: 新人申不到面上的栗子可不是一两个。
: 难道从青年基金开始一层层打怪升级? 超龄了吧喂。

avatar
E*t
26
“国家钦点的几个大方向”大概是哪些方向?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的面上项目钱很少,主要是用来给那些没有门路的人来救命的钱。你说的那些申请
: 不到面上项目的新人,一般而言都是不缺钱的主。大概是审批的人看到他们那么多钱还
: 来抢人家的饭碗就来气吧。
: 现在的983,863没有了,但是总拨款数目不会变的。那么多出来的钱会去哪里?
: 根据谣言,大头主要是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以,还是会出现
: 新的大腿让大家抱的。另外一部分资金,根据不知道是否靠谱的谣言,会用来加强自然
: 科金委的总钱数以及支持力度。

avatar
s*y
27
全国性的还没有公布。
中科院系统的已经公布了:
"創新研究院近期將選擇微小衛星、信息工程、空間科學、海洋信息技術、藥物等5個代
表性的領域方向開展改革試點﹔卓越創新中心將對已啟動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
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等首批中心進行調整和完善﹔大科學研究
中心將按照綜合、專業兩種類型分別建設,並推動合肥、北京、上海3個綜合研究中心
試點﹔特色研究所將基於其服務社會和保障民生的基本定位,研究提出建設規劃思路和
近期試點方案。"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家钦点的几个大方向”大概是哪些方向?
avatar
E*t
28
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是打算吸取美国这边的“经验教训”,从大面撒网的鼓励基础研
究模式转向更多的应用型研究。也许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已经积累到了足够
多,可以去攻坚应用?虽然这个是重大方向的“大方向”,但一定也会影响到像“面上
项目”这些项目的导向。长远看不知是好是坏。
avatar
s*y
29
这个政策的制定应该不是针对生物科学的。
如果要说和生物科学有啥关系的话,其实是国家要把注意力放在国防,工科以及一些有
希望赶上国际进度的理科上,但是生物恐怕不会是国家今后注意力的焦点。
从中科院公布的重点来看,生物(制药)虽然也在名单其中,但不是首要重点。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是打算吸取美国这边的“经验教训”,从大面撒网的鼓励基础研
: 究模式转向更多的应用型研究。也许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已经积累到了足够
: 多,可以去攻坚应用?虽然这个是重大方向的“大方向”,但一定也会影响到像“面上
: 项目”这些项目的导向。长远看不知是好是坏。

avatar
F*Q
30
现在的分配制度下,怎么保证经费的合理安排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知道现在的经费是
否还允许10%的提成。
avatar
a*a
31
不是的,前几年面上就一百万了,很多大佬的手下以前是看不上的,现在看到面上钱多
了也来申,现在面上的难度也不小了。 好几个新回来的都申不到面上…
以前的973,主持的有拍板权,他只要看到新人做他的方向就可以拉他入伙,现在这么
一改重大专项到底谁话事…?
钱总是多的,那谁的龙凤计划不就上百亿经费么,问题是新人还能不能拿到…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的面上项目钱很少,主要是用来给那些没有门路的人来救命的钱。你说的那些申请
: 不到面上项目的新人,一般而言都是不缺钱的主。大概是审批的人看到他们那么多钱还
: 来抢人家的饭碗就来气吧。
: 现在的983,863没有了,但是总拨款数目不会变的。那么多出来的钱会去哪里?
: 根据谣言,大头主要是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以,还是会出现
: 新的大腿让大家抱的。另外一部分资金,根据不知道是否靠谱的谣言,会用来加强自然
: 科金委的总钱数以及支持力度。

avatar
S*J
32
10%那个早没了吧?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的分配制度下,怎么保证经费的合理安排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知道现在的经费是
: 否还允许10%的提成。

avatar
x*u
33
你这是典型的门外人思维,
在国内搞科研跟搞政治没啥区别,
政治就需要平衡,制衡
现在官员退出了,就是完全学霸们的天下,
对于那些非学霸体系的出身的学者
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出头,
我哥们千青,屌丝出身,没有任何国内人脉,
发的top paper总量基本可以比得上浙大一个学校的总和 (非生物医学领域)
去年参评优青,结连会的没上,
相比之下,东北某大学院士团队,光一个团队就有3个优青,
千青之所有公平,就是因为前5批都是中组部在评,学霸们不敢在太岁爷上东土,
今年改在基金委评,你再观察一下就知道行情了,
其他科学项目完全可以类推之
国内学霸是什么水平,你自己应该清楚,
本子多少根本无关痛痒,
国内一个本子可以衍生出n个version,然后往包装成n的团队,换不同的牵头人,
说到腐败,权力被集中,腐败更加严重,学霸们还不好得罪,搞狠了,
还有可能被戴上迫害知识分子的可能,
现在中国有钱了,就是应该普遍撒网,把钱多给年青人,特别是水平高的海龟屌丝,
科研未来在年青人手里
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在于多数人的科研能力,
以前国家没钱,把钱集中起来办事情,正确的,
现在有钱了,就应该改变这样的模式,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有些差别的。以前是40多个部门发放资金,今后汇总到5个部门发放资金。
: 这个至少有两个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好处:
: 一就是,以后研究人员就不用写那么多的资金申请了,每年集中写两三个就行了。至少
: 可以让他们的精力少消耗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集中做科研。
: 二就是,可以在制度上减少腐败的出现。以前的资金发放是相关机构的领导说了算,只
: 要把该领导给公关下来,就能拿到钱了。这种制度的腐败成本不高,所以会有很多人不
: 是认真地去做科学而是热衷于跑关系。现在的资金发放的决定权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
: 专家群,这样就会大大增加腐败成本,就会让腐败变得不合算。尤其是那种只会跑领导
: 关系但是工作做得不好的那种人,除非他们能把国外国内大部分的审批专家都跑一遍而
: 且都拉上关系(这个实行起来很难),否则他们拿到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avatar
w*j
35

优青已经有趋势要看国内的成果了 杰青就更加了
千青如果在国内还没啥文章又没大腿可抱的话 上不了很正常
中科大的ZHB 估计优青结束就可以评杰青了 没看见谁打压
再说了,“你哥们”一个人可以完胜整个浙大整个学校?我觉得不妨明确说出来,别总
是“我哥们”、“我师兄”、“我邻居”之类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是典型的门外人思维,
: 在国内搞科研跟搞政治没啥区别,
: 政治就需要平衡,制衡
: 现在官员退出了,就是完全学霸们的天下,
: 对于那些非学霸体系的出身的学者
: 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出头,
: 我哥们千青,屌丝出身,没有任何国内人脉,
: 发的top paper总量基本可以比得上浙大一个学校的总和 (非生物医学领域)
: 去年参评优青,结连会的没上,
: 相比之下,东北某大学院士团队,光一个团队就有3个优青,

avatar
x*u
36
你在国内混过么,参加过杰青会评么?
南大王欣然
stanford Dai hongjie 的学生
2011年千青,13年就杰青了,81年的。
你自己去查查他在回国的一年之内所谓“在国内”发了几篇paper?
这里是网上讨论,
我说的例子就是身边的发生的真人真事,共大家参考。
但是没有必要明确说出来,
你爱信不信,
你觉得在国内一靠自己独立打天下,Welcome!!!!

【在 w***j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青已经有趋势要看国内的成果了 杰青就更加了
: 千青如果在国内还没啥文章又没大腿可抱的话 上不了很正常
: 中科大的ZHB 估计优青结束就可以评杰青了 没看见谁打压
: 再说了,“你哥们”一个人可以完胜整个浙大整个学校?我觉得不妨明确说出来,别总
: 是“我哥们”、“我师兄”、“我邻居”之类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avatar
E*t
37
既然你也说了,是讨论,那最好用讨论的方式,没必要搞得跟辩论似的,更没必要一上
来就把别人的评论扁的一无是处。如果你在国内的信息多,那不妨多跟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参考。
不过你自己提的真的仅仅是很少的个例,在总体的比例很少,会有误导。我自己认识的
几个刚刚回去的朋友,做的是生物,拿到了千青,基本也都拿到了优青,也都是“屌丝
出身,没有任何国内人脉”,他们发的文章肯定还没有你朋友的好。另外,这个“南大
王欣然,stanford Dai hongjie 的学生”,我不熟悉,Stanford的博士?他国内的人
脉是不是超强,否则岂不是和你之前的例子自相矛盾?
我问了国内的朋友,他最近开973专项会议的时候,和科技部的官员们也聊了这个问题
。其实科技部自己对于这次改革也还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基本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而
且科技部也不会轻易的真的放权,所以有可能的只是换了一种新的分钱的名头,申的还
是那些人,审的也还是那些人。生物和医学这块重点的领域肯定会更偏向有转化前景并
有国家特色的方向,文章虽然仍重要,但所占的比重会降低。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国内混过么,参加过杰青会评么?
: 南大王欣然
: stanford Dai hongjie 的学生
: 2011年千青,13年就杰青了,81年的。
: 你自己去查查他在回国的一年之内所谓“在国内”发了几篇paper?
: 这里是网上讨论,
: 我说的例子就是身边的发生的真人真事,共大家参考。
: 但是没有必要明确说出来,
: 你爱信不信,
: 你觉得在国内一靠自己独立打天下,Welcome!!!!

avatar
t*w
38
明白人~ 早就说过审的人不变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当然一些过时的老的方向是要逐渐砍
掉的 更多的资助会集中到转化医学这一块 大家能转化赶紧转化吧 也算为社会做点实
际的事情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你也说了,是讨论,那最好用讨论的方式,没必要搞得跟辩论似的,更没必要一上
: 来就把别人的评论扁的一无是处。如果你在国内的信息多,那不妨多跟大家分享一下,
: 让大家参考。
: 不过你自己提的真的仅仅是很少的个例,在总体的比例很少,会有误导。我自己认识的
: 几个刚刚回去的朋友,做的是生物,拿到了千青,基本也都拿到了优青,也都是“屌丝
: 出身,没有任何国内人脉”,他们发的文章肯定还没有你朋友的好。另外,这个“南大
: 王欣然,stanford Dai hongjie 的学生”,我不熟悉,Stanford的博士?他国内的人
: 脉是不是超强,否则岂不是和你之前的例子自相矛盾?
: 我问了国内的朋友,他最近开973专项会议的时候,和科技部的官员们也聊了这个问题
: 。其实科技部自己对于这次改革也还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基本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而

avatar
s*y
39
你说的这些问题和现在的改革貌似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相反,现在的这个改革的很多细
节其实是为了针对你说的这些弊端。
比方说你说的那个同一个项目进行不同包装之后到不同部门骗钱的事情,就是在以前的
系统里常见的事情,因为发钱的部门太多,而且不同部门之间不怎么沟通,才会容许这
种事情出现。现在把发钱的部门精简了,就那么5个地方申请钱,像你说的那样改头换
面用同一个项目骗钱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容易。
第二,现在这个新的改革方案还在纸面上呢,都还没有实施呢,所以我不知道你举的那
个优青的例子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说的这个事情不是在旧系统下出现的么?
第三,我不知道你什么对官员的信任度要比对领域里的peers的信任度要高。你说的那
些拉帮结派的现象到处都有(包括美国),但是我记得美国这里有过一个调查研究,发
现是,只要资助力度足够大(至少30%的申请能拿到钱),那么那些拉帮结派的影响并
不大,peer review 还是会相对比较公正。另外,中国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多资金申请
有外国专家参与审批,这样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在实践上会减少很多国内帮派的影
响。所以你说的那些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是典型的门外人思维,
: 在国内搞科研跟搞政治没啥区别,
: 政治就需要平衡,制衡
: 现在官员退出了,就是完全学霸们的天下,
: 对于那些非学霸体系的出身的学者
: 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出头,
: 我哥们千青,屌丝出身,没有任何国内人脉,
: 发的top paper总量基本可以比得上浙大一个学校的总和 (非生物医学领域)
: 去年参评优青,结连会的没上,
: 相比之下,东北某大学院士团队,光一个团队就有3个优青,

avatar
S*9
40
国家重点不是在生物领域吧,应该是国防和工程应用上。生物医药领域只是很小一部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