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哪位大神能预测下elife的今年的影响因子
avatar
有哪位大神能预测下elife的今年的影响因子# Biology - 生物学
x*g
1
本来我一直以为上了小学送AFTERSCHOOL就好了,但是真的去看了,发现很不喜欢。首
先,学校的AFTERSCHOOL就是大家写写作业,随便玩玩,没有什么内容。有象棋的课外
班和BAND,但是给高年级的。K和低年级居然没有兴趣班!!!
我上班9点到5点,下班到家就快6点了,老公只会更晚,基本没准。学校以外的大多数的
兴趣班都是3点多到6点多。比如我们市里的游泳班,3点多,4点多,5点多都有课,我
们都报不上。一般只有一堂6点或者6点半的,但是那太赶了,不能保证能赶上,而且没
法吃晚饭。偶尔还行,想要有两三种活动,就基本天天如此了,不可行。而且可选的活
动也很少。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兴趣活动要多,学习到中学再冲刺。结果打了我个措手
不及。怀念一下以前上的DAYCARE,她们自己有很多兴趣班,比如音乐,体操,游泳。
。。 家长只要交钱,太方便了。
其次,在有限的我认识的家长中,对学校的AFTERSCHOOL评价基本不好。虽说这个小学
评分还是很高的,但是据说AFTERSCHOOL很混乱,K-5 的小孩混在一起,老有事故。我
去看的一次,刚好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有ACCIDENT,裤子脏了,自己在厕所换。那
个老师,当时忙,就叫自己儿子, 一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去帮那个小女孩。不知道是
不是常见的事,但是我觉得很别扭。十几岁的都是半大人了,那个老师也太不CARE了。
总之,我问了学校里另外几家认识的中国人,都不去。不过她们都是SAHM,或者有老人
在,不是必须不可的。
第二个选择就是比如YMCA之类的地方,还有原来的DAYCARE 也有私立的AFTERSCHOOL。
但是这些地方的校车都只去有限的几个学校接。因为我们学校自己有AFTERSCHOOL,所
以我问了有兴趣班的几个地方,他们都不去我们这个学校接。那我们得自己接送,每天
下午3点多出来一趟,我上班远,肯定不行,老公近,但是长期的话,不知道老公的老
板脸色会不会难看?
第三个选择是,我的工作也许可以从6点到3点。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接小孩放学,就不
用AFTERSCHOOL,还可以参加兴趣班。但是我的公司远,那样的话我5点就得起,这一路
到晚上,我不知道精力能不能跟得上,而且也还没有跟老板谈。
第四个方案是请人接送。这样倒是可以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我发现,老外的NANNY都很
贵,一个小时都是10-20刀的。这一个月下来比当初请保姆还贵。但是中国人呢,愿意
照顾小孩的多是老人,都不开车。我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
就要开学了,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哪个方案好呢?还有别的方案吗?你们一般都怎么办
呢?
avatar
x*s
2
avatar
s*e
3
好不容易课题快做完了,老板想投Elife, 网上看到对elife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已经
有很多讨论了,不过还是老话重提,谁能预测下它今年的IF能上10吗?PS:主要是回国
用,所以比较在乎IF。
avatar
M*e
4
I choose 4 or 1.
If you cannot find a trustworthy nanny, then I feel safer to leave child at
school.
Another choice is to Let your child go to your friend's house for the couple
of hours.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我一直以为上了小学送AFTERSCHOOL就好了,但是真的去看了,发现很不喜欢。首
: 先,学校的AFTERSCHOOL就是大家写写作业,随便玩玩,没有什么内容。有象棋的课外
: 班和BAND,但是给高年级的。K和低年级居然没有兴趣班!!!
: 我上班9点到5点,下班到家就快6点了,老公只会更晚,基本没准。学校以外的大多数的
: 兴趣班都是3点多到6点多。比如我们市里的游泳班,3点多,4点多,5点多都有课,我
: 们都报不上。一般只有一堂6点或者6点半的,但是那太赶了,不能保证能赶上,而且没
: 法吃晚饭。偶尔还行,想要有两三种活动,就基本天天如此了,不可行。而且可选的活
: 动也很少。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兴趣活动要多,学习到中学再冲刺。结果打了我个措手
: 不及。怀念一下以前上的DAYCARE,她们自己有很多兴趣班,比如音乐,体操,游泳。
: 。。 家长只要交钱,太方便了。

avatar
c*7
5
哈哈哈哈哈,
不过在公司不能看flash:(
回家再看吧。
avatar
d*r
6
好文章就不要投了。今年的IF也就是9。关键是这基本就是最高了,明年估计会降。13-
14年的700篇论文,15年现在才引了~1100。作为gold standard的PNAS,~8000文章15年
已经引了~14000次了。这样搞下去,一个新的JBC而已。
要是eLife不上review的话,基本没有机会上10。大家看看这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84828.html
“去年我去上海生科院恰巧就是参加一个研讨期刊影响力的会议。一位用十年时间把一
份期刊影响因子从2点几提升到10以上的编辑踌躇满志地介绍了经验。其经验最重要的
一条就是编辑的选稿策略。期刊有两种编辑策略,一种以编辑团队为核心,一种以审稿
专家为核心。前者由编辑团队对稿件初筛,不合预定范围的文章一般不要,这个范围包
括学科领域(是否热门)、普遍关注度、研究品味、方法和信息量,甚至实验室过去文
章的引用情况。初筛达到要求才送给专家评审。编辑团队常常主动出击邀请热门实验室
投稿,开绿色通道,或者在学术会议物色稿件。后一种编辑策略则只对来稿作形式审查
,之后由编委成员选定审稿人,依据审稿意见判断稿件去留。Nature和Science长期采
用前一种策略,在突出原创性的同时也保持着高影响因子。”
李党生的论点很正确呀,科学家就搞不好期刊。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不容易课题快做完了,老板想投Elife, 网上看到对elife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已经
: 有很多讨论了,不过还是老话重提,谁能预测下它今年的IF能上10吗?PS:主要是回国
: 用,所以比较在乎IF。

avatar
d*o
7
经过常年在版上潜水的经验总结,小学校的after school是最垃圾的系统了。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我一直以为上了小学送AFTERSCHOOL就好了,但是真的去看了,发现很不喜欢。首
: 先,学校的AFTERSCHOOL就是大家写写作业,随便玩玩,没有什么内容。有象棋的课外
: 班和BAND,但是给高年级的。K和低年级居然没有兴趣班!!!
: 我上班9点到5点,下班到家就快6点了,老公只会更晚,基本没准。学校以外的大多数的
: 兴趣班都是3点多到6点多。比如我们市里的游泳班,3点多,4点多,5点多都有课,我
: 们都报不上。一般只有一堂6点或者6点半的,但是那太赶了,不能保证能赶上,而且没
: 法吃晚饭。偶尔还行,想要有两三种活动,就基本天天如此了,不可行。而且可选的活
: 动也很少。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兴趣活动要多,学习到中学再冲刺。结果打了我个措手
: 不及。怀念一下以前上的DAYCARE,她们自己有很多兴趣班,比如音乐,体操,游泳。
: 。。 家长只要交钱,太方便了。

avatar
c*2
8
偶尔用一下,省得发霉
avatar
s*e
9
非常感谢,文章不敢说太高水平,关键是老板很坚定地认为elife是个好杂志,甚至高
于一些子刊或者我们专科领域的好杂志(其实我们这个专业10分以上的杂志还是不少选
择的)。略纠结。

13-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文章就不要投了。今年的IF也就是9。关键是这基本就是最高了,明年估计会降。13-
: 14年的700篇论文,15年现在才引了~1100。作为gold standard的PNAS,~8000文章15年
: 已经引了~14000次了。这样搞下去,一个新的JBC而已。
: 要是eLife不上review的话,基本没有机会上10。大家看看这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84828.html
: “去年我去上海生科院恰巧就是参加一个研讨期刊影响力的会议。一位用十年时间把一
: 份期刊影响因子从2点几提升到10以上的编辑踌躇满志地介绍了经验。其经验最重要的
: 一条就是编辑的选稿策略。期刊有两种编辑策略,一种以编辑团队为核心,一种以审稿
: 专家为核心。前者由编辑团队对稿件初筛,不合预定范围的文章一般不要,这个范围包
: 括学科领域(是否热门)、普遍关注度、研究品味、方法和信息量,甚至实验室过去文
: 章的引用情况。初筛达到要求才送给专家评审。编辑团队常常主动出击邀请热门实验室

avatar
l*g
10
有些中文学校什么的阿,还有些学校提供画画什么的。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我一直以为上了小学送AFTERSCHOOL就好了,但是真的去看了,发现很不喜欢。首
: 先,学校的AFTERSCHOOL就是大家写写作业,随便玩玩,没有什么内容。有象棋的课外
: 班和BAND,但是给高年级的。K和低年级居然没有兴趣班!!!
: 我上班9点到5点,下班到家就快6点了,老公只会更晚,基本没准。学校以外的大多数的
: 兴趣班都是3点多到6点多。比如我们市里的游泳班,3点多,4点多,5点多都有课,我
: 们都报不上。一般只有一堂6点或者6点半的,但是那太赶了,不能保证能赶上,而且没
: 法吃晚饭。偶尔还行,想要有两三种活动,就基本天天如此了,不可行。而且可选的活
: 动也很少。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兴趣活动要多,学习到中学再冲刺。结果打了我个措手
: 不及。怀念一下以前上的DAYCARE,她们自己有很多兴趣班,比如音乐,体操,游泳。
: 。。 家长只要交钱,太方便了。

avatar
x*s
11
看了还不给包子?

【在 c*********2 的大作中提到】
: 偶尔用一下,省得发霉
avatar
d*r
12
作为一个被elife坑过的人,建议能子刊就子刊。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感谢,文章不敢说太高水平,关键是老板很坚定地认为elife是个好杂志,甚至高
: 于一些子刊或者我们专科领域的好杂志(其实我们这个专业10分以上的杂志还是不少选
: 择的)。略纠结。
:
: 13-

avatar
l*r
13
Keep looking, 我们这边有中文学校,时间和接孩子都很灵活。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小学
的孩子去同一个after school的话,家长可以轮流接,可以接受一点。
如果找不到car pool的人的话,我会选择2或者3.
我尝试过自己接送2个月,是比较麻烦,但是doable。相当于take late lunch, 午饭时
间少休息,然后话40分钟接送孩子。老板那里说好这段时间不在,不能meeting.如果不
耽误总工作量老板也可以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实在2也不行,就只能3了,你就会相当辛苦,比你老公每天出来一次接孩子辛苦多
了。晚上就得早早休息。或者也有人上班早走2小时,然后晚上在家工作2小时,如果老
板同意的话,这样还好一点。
avatar
c*7
14
哈哈哈哈哈

【在 x**********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还不给包子?
avatar
a*x
15
eLife由于纯在线,很多引用文章不是直接在ISI就能搜到的。影响因子上10甚至15,在
以后是没问题的。
eLife第一年27篇文章,ISI引用数只有77次,照这么算只有3分不到。而事实上最终算
出来有200多次引用。

13-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文章就不要投了。今年的IF也就是9。关键是这基本就是最高了,明年估计会降。13-
: 14年的700篇论文,15年现在才引了~1100。作为gold standard的PNAS,~8000文章15年
: 已经引了~14000次了。这样搞下去,一个新的JBC而已。
: 要是eLife不上review的话,基本没有机会上10。大家看看这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84828.html
: “去年我去上海生科院恰巧就是参加一个研讨期刊影响力的会议。一位用十年时间把一
: 份期刊影响因子从2点几提升到10以上的编辑踌躇满志地介绍了经验。其经验最重要的
: 一条就是编辑的选稿策略。期刊有两种编辑策略,一种以编辑团队为核心,一种以审稿
: 专家为核心。前者由编辑团队对稿件初筛,不合预定范围的文章一般不要,这个范围包
: 括学科领域(是否热门)、普遍关注度、研究品味、方法和信息量,甚至实验室过去文
: 章的引用情况。初筛达到要求才送给专家评审。编辑团队常常主动出击邀请热门实验室

avatar
w*t
16
点头。

经过常年在版上潜水的经验总结,小学校的after school是最垃圾的系统了。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6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经过常年在版上潜水的经验总结,小学校的after school是最垃圾的系统了。
avatar
p*t
17
哈哈哈,唱的啥已经不重要了
avatar
b*k
18
我觉得他最终就是PNAS的定位 都是大牛们发文章的自留地 会不错 但是不会有最重要
的突破发在那里
原因很简单 大牛们愿意发 你问问博后们愿意不?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由于纯在线,很多引用文章不是直接在ISI就能搜到的。影响因子上10甚至15,在
: 以后是没问题的。
: eLife第一年27篇文章,ISI引用数只有77次,照这么算只有3分不到。而事实上最终算
: 出来有200多次引用。
:
: 13-

avatar
a*x
19
其实不是变成HHMI的自留地这种程度。最近我们相关领域的两个HHMI实验室看上去还可
以的工作最近都被eLife据了。我们自己一篇文章投Nature Medicine被据了,reviewer
要求的实验我觉得没有一年时间做不完,于是改投了eLife,结果也被据,reviewer意
见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细节要求没有那么多,虽然不是一样的reviewer(eLife在
reviewer同意的情况下公开了reviewer的名字)。后来我们一狠心做了那些实验,最后
rebuttal成功发表了。所以我觉得standard至少对我们来说和N子刊没有实质区别。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他最终就是PNAS的定位 都是大牛们发文章的自留地 会不错 但是不会有最重要
: 的突破发在那里
: 原因很简单 大牛们愿意发 你问问博后们愿意不?

avatar
j*i
20
elife=JBC 😓 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虽高,但影响力一点都不高。我们这里
有个教授发过cell research和pnas, 申请房顶的时候从来不提cell research,只提我
们发过牛逼杂志PNAS等。

13-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文章就不要投了。今年的IF也就是9。关键是这基本就是最高了,明年估计会降。13-
: 14年的700篇论文,15年现在才引了~1100。作为gold standard的PNAS,~8000文章15年
: 已经引了~14000次了。这样搞下去,一个新的JBC而已。
: 要是eLife不上review的话,基本没有机会上10。大家看看这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84828.html
: “去年我去上海生科院恰巧就是参加一个研讨期刊影响力的会议。一位用十年时间把一
: 份期刊影响因子从2点几提升到10以上的编辑踌躇满志地介绍了经验。其经验最重要的
: 一条就是编辑的选稿策略。期刊有两种编辑策略,一种以编辑团队为核心,一种以审稿
: 专家为核心。前者由编辑团队对稿件初筛,不合预定范围的文章一般不要,这个范围包
: 括学科领域(是否热门)、普遍关注度、研究品味、方法和信息量,甚至实验室过去文
: 章的引用情况。初筛达到要求才送给专家评审。编辑团队常常主动出击邀请热门实验室

avatar
j*i
21
国内对eLIFE还是挺认可的吧。发篇eLIFE也能上媒体了。用词也基本是'顶级‘,’高
端‘杂志。最近张启发搞了一篇水稻的,懂行的可以说说。
Cell Research这个玩IF的高手估计是个eLIFE黑。他们居然有篇专门研究eLIFE的文章
。eLife期刊特点及其学术质量 http://cjstp.ijournals.cn/cjstp/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3007&flag=1
中文摘要:
【目的】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包括OA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从
eLife网站导出其创刊至2014年的文章数据分析其发文量及发文学科,电话采访eLife作
者、审稿编辑了解其审稿流程及特点,挑选30篇文章请6位专家评价其学术水平。【结
果】eLife审稿特色在于审稿人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审稿编辑归纳最终的评审意见,送
审至接受平均时间在90天之内,其发文学术水平相当于PNAS。【结论】eLfie采用专家
办刊模式,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打造了简单实用的期刊平
台,但其花费巨大,后续如何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avatar
s*e
22
谢谢大家的分析。老板想投Elife很大的原因之一也是看重它的审稿过程吧。
本人跟国内不少朋友聊起这个杂志,好像知道的的确很少,而且在google上看了看这个
杂志的引用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貌似之前还看过对这个杂志最差的评价就是说认为像
Plos one的。
avatar
j*i
23
能送审再担心吧。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家的分析。老板想投Elife很大的原因之一也是看重它的审稿过程吧。
: 本人跟国内不少朋友聊起这个杂志,好像知道的的确很少,而且在google上看了看这个
: 杂志的引用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貌似之前还看过对这个杂志最差的评价就是说认为像
: Plos one的。

avatar
l*y
24
Cell Research 在美国确实不被认可。申请房项这个杂志的文章不顶用,很多人都提到
过。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JBC 😓 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虽高,但影响力一点都不高。我们这里
: 有个教授发过cell research和pnas, 申请房顶的时候从来不提cell research,只提我
: 们发过牛逼杂志PNAS等。
:
: 13-

avatar
l*y
25
Plos one 不至与。上面有人提到跟 PNAS差不多,我觉得是对的。
PNAS对有些审稿也是极为tough,不亚于比它自己高七八分的子刊,但院士关系户太多了
,分数也就一般般,时间长了大家就不愿把好文章往上投了。elife差不多的特点。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大家的分析。老板想投Elife很大的原因之一也是看重它的审稿过程吧。
: 本人跟国内不少朋友聊起这个杂志,好像知道的的确很少,而且在google上看了看这个
: 杂志的引用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貌似之前还看过对这个杂志最差的评价就是说认为像
: Plos one的。

avatar
d*r
26
我还是有办法搜到隐藏的引用。千万别乐观,今年肯定上不了10,明年也悬。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由于纯在线,很多引用文章不是直接在ISI就能搜到的。影响因子上10甚至15,在
: 以后是没问题的。
: eLife第一年27篇文章,ISI引用数只有77次,照这么算只有3分不到。而事实上最终算
: 出来有200多次引用。
:
: 13-

avatar
s*e
27
发表过的各位前辈们以后多贡献引用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还是有办法搜到隐藏的引用。千万别乐观,今年肯定上不了10,明年也悬。
avatar
t*w
28
ELIFE审稿也不是很容易的
不要觉得轻松
速度还挺快倒是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不容易课题快做完了,老板想投Elife, 网上看到对elife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已经
: 有很多讨论了,不过还是老话重提,谁能预测下它今年的IF能上10吗?PS:主要是回国
: 用,所以比较在乎IF。

avatar
s*e
29
嗯,谢谢!我们也不是觉得很有把握,只是老板决定先投这个杂志,周围不少人(尤其
国内很多)都没听说过,所以希望它的IF能达到它该有的位置。

【在 t*******w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审稿也不是很容易的
: 不要觉得轻松
: 速度还挺快倒是

avatar
a*x
30
今年的数据已经出来了的,在11到12分。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还是有办法搜到隐藏的引用。千万别乐观,今年肯定上不了10,明年也悬。
avatar
d*r
31
断无可能~~~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年的数据已经出来了的,在11到12分。
avatar
a*x
32
你是在哪里搜的数据?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断无可能~~~
avatar
d*r
33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在 a*****x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在哪里搜的数据?
avatar
j*i
34
你这个方法有问题的吧。不知道你有没有比较过,我用你的方法和google scholar测试
了几篇,结果差很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vatar
j*n
35
Google scholar算法绝对偏大 包括了很多野鸡杂志 外国杂志 硕博士论文 专利等
web of science貌似只统计他收录的杂志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方法有问题的吧。不知道你有没有比较过,我用你的方法和google scholar测试
: 了几篇,结果差很多。

avatar
j*i
36
我手工确认了几篇,目前没发现你说的情况。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Google scholar算法绝对偏大 包括了很多野鸡杂志 外国杂志 硕博士论文 专利等
: web of science貌似只统计他收录的杂志

avatar
d*r
37
同志哥,IF唯一发布单位就是 web of science,和 Google有半毛钱关系。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手工确认了几篇,目前没发现你说的情况。
avatar
z*h
38
Google results are ~40% more than Web of Science's data.
avatar
s*e
39
看到国内的帖子,有人预测8.4,估计的确是没法上10了
avatar
t*w
40
还指望今年能上9呢,唉......
希望别跌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国内的帖子,有人预测8.4,估计的确是没法上10了
avatar
l*a
41
不是关系户拉的,我是院士组出来的,给投的都是精品,即使投nature子刊也没问题,
很多老院士根本不喜欢nature子刊,嫌审稿人太bitchy,很多不错的文章都扔到pnas上
了,我们自己也很郁闷。影响因子低是因为领域太杂了,很多什么地质学,心理啊,人
文啊之类的,领域里最高也到不了1的文章在上面,把评价值拉下来了!不信?看看为
什么nature的影响因子反而不如某些子刊。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Plos one 不至与。上面有人提到跟 PNAS差不多,我觉得是对的。
: PNAS对有些审稿也是极为tough,不亚于比它自己高七八分的子刊,但院士关系户太多了
: ,分数也就一般般,时间长了大家就不愿把好文章往上投了。elife差不多的特点。

avatar
t*w
42
PNAS和Elife都没有review的
也拉低了一点吧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关系户拉的,我是院士组出来的,给投的都是精品,即使投nature子刊也没问题,
: 很多老院士根本不喜欢nature子刊,嫌审稿人太bitchy,很多不错的文章都扔到pnas上
: 了,我们自己也很郁闷。影响因子低是因为领域太杂了,很多什么地质学,心理啊,人
: 文啊之类的,领域里最高也到不了1的文章在上面,把评价值拉下来了!不信?看看为
: 什么nature的影响因子反而不如某些子刊。

avatar
b*k
43
这是肯定的 其实eLife的逻辑也差不多 都是一个主编嘛。但是你也要知道,老人的学
术影响力是在下降的。。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关系户拉的,我是院士组出来的,给投的都是精品,即使投nature子刊也没问题,
: 很多老院士根本不喜欢nature子刊,嫌审稿人太bitchy,很多不错的文章都扔到pnas上
: 了,我们自己也很郁闷。影响因子低是因为领域太杂了,很多什么地质学,心理啊,人
: 文啊之类的,领域里最高也到不了1的文章在上面,把评价值拉下来了!不信?看看为
: 什么nature的影响因子反而不如某些子刊。

avatar
l*a
44
nature子刊也没有,但是子刊比较专精,本身又都是热门的方向开才子刊

【在 t*******w 的大作中提到】
: PNAS和Elife都没有review的
: 也拉低了一点吧

avatar
l*a
45
这个确实,新晋院士们不一定中意PNAS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肯定的 其实eLife的逻辑也差不多 都是一个主编嘛。但是你也要知道,老人的学
: 术影响力是在下降的。。

avatar
j*i
46
PNAS是个好杂志。在我看来跟子刊水准差不多而有些文章完全可以上CNS. Nature系列
的数据都那么漂亮,附件又臭又长,真的很难相信那都是完全可信的数据。
avatar
l*1
47
今天有空,自己查了一下。elife今年过10肯定没问题。13年和14年的纯文章244篇。两
年文章在2014年引用数是2278.算下来引用率已经是9.4了。另外,现有数据明显有漏印
的情况,就算漏了10-15%吧。因此,我同意aardlbx的意见,elife实际IF在11-12范围
内了。
avatar
s*e
48
希望如你所言吧。不过elife从14年以后的文章数量明显增加了不少,而且从google上
查到引用情况来看,elife好像没比PNAS高。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有空,自己查了一下。elife今年过10肯定没问题。13年和14年的纯文章244篇。两
: 年文章在2014年引用数是2278.算下来引用率已经是9.4了。另外,现有数据明显有漏印
: 的情况,就算漏了10-15%吧。因此,我同意aardlbx的意见,elife实际IF在11-12范围
: 内了。

avatar
d*r
49
2012和2013一共255篇文章,2014年也就2298的引用(基本不会再增加了),勉强到9而
已。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有空,自己查了一下。elife今年过10肯定没问题。13年和14年的纯文章244篇。两
: 年文章在2014年引用数是2278.算下来引用率已经是9.4了。另外,现有数据明显有漏印
: 的情况,就算漏了10-15%吧。因此,我同意aardlbx的意见,elife实际IF在11-12范围
: 内了。

avatar
r*g
50
8.3和10 究竟有多大区别呢? 8.3和9又有多大区别呢
avatar
s*e
51
ELIFE目前在美国也没被广泛认可,更别提在国内了。国内很多单位只重视影响因子,
而且很多是按照5,10,20这样划分的,所以需要在国内用来找工作、晋升的话,10和8
.3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杂志还没知名度的情况下。现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奈。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8.3和10 究竟有多大区别呢? 8.3和9又有多大区别呢
avatar
j*n
52
回天朝的话 差别大了
当然鄙校生物技术 要求至少一篇3.0文章才能毕业 有一苦逼发了三篇他方向的顶级 可
惜影响因子只有2.99
硬是被拖了一年才能毕业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0.2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8.3和10 究竟有多大区别呢? 8.3和9又有多大区别呢
avatar
j*i
53
多发文章是王道。眼下,靠一片好文章找工作很难。海归版不是有人手握nature都没有
拿到理想的职位吗?千老做久了,谁手上都有一两片好文章。手上有几篇eLIFE, PNAS
之类的, 千青机会还是很大的。最关心影响因子这类东西的还是学生和博士后,当了PI
其实差不多就行,比较无所谓。做生物的都很辛苦,祝大家都能拿到好的职位。
avatar
s*o
54
这么多人关心elife,看来有elife和准备投elife的千老不少,正如楼上所说,生物这
行不容易,大家如果不能改行就努力多发文章吧。关心elife的千老们就多宣传,多引
用,说不定真的将来成为顶级杂志。
avatar
s*o
55
国内高校的确太重视IF,是否过10还是差别很大的。
avatar
s*o
56
2014年中科院把elife分到大分类二区,而且评价为非顶级杂志,可见暂时在国内的地
位的确很一般。
avatar
s*g
57
8.9以上
avatar
s*o
58
认识一中国千老朋友,他老板认准了要投elife,朋友自己也很郁闷。他老板并非大牛,
但也在业界小有名气了。更搞的是,他老板通过和不少大牛们交流过,都挺认可elife
的,而且普遍认为elife目前的IF只有9左右,但几年内肯定能到15上下,大家拭目以待
吧。
avatar
j*i
59
投eLIFE省心省力啊 收就收 不收就不收 很干脆 不会要求狂补实验 对很多无法在CNS
灌水又不愿意耗费太多精力在上面折腾的的PI来说还是有相当诱惑力的
avatar
k*n
60
中科院的几个所长都挺认elife的,good luck
avatar
s*e
61
中科院认为elife是哪一档的文章?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科院的几个所长都挺认elife的,good luck
avatar
j*i
62
国内当然知道是高端杂志。但是用来找工作,只要不是CNS, 你就得拼数量,尤其是用
来申请千青,起码得有3篇10左右的吧。与其纠结多少分,不如再发几篇好文章。话说
,各位认为五年三篇十分上下的难不难?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中科院认为elife是哪一档的文章?
avatar
s*g
63
别纠结了,9.322
avatar
r*g
64
Journal of Immunology居然连5都没有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别纠结了,9.322
avatar
s*e
65
哪里查呀?
avatar
l*y
67
Elife 跟cancer 领域的 Cancer Research 一个档次的。并且 cancer research的总编
已经发话了,以后会减少发表的文章(所以现在每期越来越薄了)以后过10肯定是没问
题的。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别纠结了,9.322
avatar
j*i
68
ELIFE和cancer research有什么关系?一个生物综合,一个癌症。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 跟cancer 领域的 Cancer Research 一个档次的。并且 cancer research的总编
: 已经发话了,以后会减少发表的文章(所以现在每期越来越薄了)以后过10肯定是没问
: 题的。

avatar
l*y
69
对作癌症的就有关系了,两个杂志都可投。我这里是看elife对应癌症专科杂志中的哪
一个。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和cancer research有什么关系?一个生物综合,一个癌症。
avatar
s*9
70
elife再不济也不cancer research高一个档次。
两个杂志我都灌过水,cancer research基本不需要novelty,有个相对完整story就可
以发了。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作癌症的就有关系了,两个杂志都可投。我这里是看elife对应癌症专科杂志中的哪
: 一个。

avatar
b*k
71
同意 CR无非是因为癌症做的人太多弄到了10分 地位也就是癌症口的JBC吧。。。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elife再不济也不cancer research高一个档次。
: 两个杂志我都灌过水,cancer research基本不需要novelty,有个相对完整story就可
: 以发了。

avatar
l*y
72
你当然可以说癌症口的CR对应于生化口的JBC。而我是说癌症口的CR相当于综合口的
PNAS或elife,至少从影响因子说。
这三家杂志都发癌症方面的文章,从文章的档次,新意,到引用,影响因子,我没觉得
有什么大的区别。特别在你们国内,干啥不就是数IF吗,并且10分还有其中的一个坎。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同意 CR无非是因为癌症做的人太多弄到了10分 地位也就是癌症口的JBC吧。。。
avatar
j*i
73
PNAS/eLIFE和CR的文章水平区分还是很明显的吧 没有人能发PNAS/eLIFE去发CR的 影响
因子哪里都看重 但好歹大家都有个度 你说的国内怎么怎么的完全是你自己的臆想的吧
PNAS比CNS是差了点 比CR水平绝对高一个档次 PNAS这样的大刊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
专业小刊可以比的 中国可以办个还不错的cell research 但短期内办一个有影响力的
综合性期刊基本无望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当然可以说癌症口的CR对应于生化口的JBC。而我是说癌症口的CR相当于综合口的
: PNAS或elife,至少从影响因子说。
: 这三家杂志都发癌症方面的文章,从文章的档次,新意,到引用,影响因子,我没觉得
: 有什么大的区别。特别在你们国内,干啥不就是数IF吗,并且10分还有其中的一个坎。

avatar
l*y
74
我是说癌症方面的文章,发在这三家里的,至少我认为没有大区别,再说,癌症里更好
的文章会发15-25IF分区的杂志,比如 cancer cell.也不会跑去投 Elife or PNAS。
国内重视 IF,这好像不是我一个人说得吧。这让我想起前两天跟美国一著名研究所的所
长吃饭,席间这位说他去中国好几所top institution/university访问,(名字我就不
说了)对方领导会给他介绍自己单位的研究成果,介绍中通篇就提我们一共发了多少
CNS,多少二十分以上的文章,多少十分以上的文章,等等。他说他当时正在下面吃东
西,差点没喷出来。后来发现去别的单位访问也是这种样子,才明白这也是中国特色。
他说你showcase发多少CNS,我没意见,但好歹至少告诉我你们到底做出什么如雷贯耳的
发现,意义何在等等吧。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PNAS/eLIFE和CR的文章水平区分还是很明显的吧 没有人能发PNAS/eLIFE去发CR的 影响
: 因子哪里都看重 但好歹大家都有个度 你说的国内怎么怎么的完全是你自己的臆想的吧
: PNAS比CNS是差了点 比CR水平绝对高一个档次 PNAS这样的大刊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
: 专业小刊可以比的 中国可以办个还不错的cell research 但短期内办一个有影响力的
: 综合性期刊基本无望

avatar
j*i
75
你硬要说癌症方面的文章,CR和eLIFE/PNAS一样,我就不予置评。你说的那个段子,我
觉得作为研究所的管理者在介绍研究所的概况时这样做并没有错,那么多的文章,谁都
不可能全都弄懂,谁也没有耐心去细致了解。你外推到他只会点影响因子,就有可能低
估他的水平了吧,进而外推到整个国内恐怕也不合适吧。再说了,要是有如雷贯耳的发
现,那也无需介绍。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癌症方面的文章,发在这三家里的,至少我认为没有大区别,再说,癌症里更好
: 的文章会发15-25IF分区的杂志,比如 cancer cell.也不会跑去投 Elife or PNAS。
: 国内重视 IF,这好像不是我一个人说得吧。这让我想起前两天跟美国一著名研究所的所
: 长吃饭,席间这位说他去中国好几所top institution/university访问,(名字我就不
: 说了)对方领导会给他介绍自己单位的研究成果,介绍中通篇就提我们一共发了多少
: CNS,多少二十分以上的文章,多少十分以上的文章,等等。他说他当时正在下面吃东
: 西,差点没喷出来。后来发现去别的单位访问也是这种样子,才明白这也是中国特色。
: 他说你showcase发多少CNS,我没意见,但好歹至少告诉我你们到底做出什么如雷贯耳的
: 发现,意义何在等等吧。

avatar
s*y
76
国内的科研界还在一个过渡时期吧。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没有特别好的成果可以拿出来说
,就算一些文章发在高档杂志上,大部分也是跟风型的。所以客人来了就只能数文章。
但是美国的学校耕耘多年,大部分地方都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来给人看。
不过这种局面也会慢慢改变的。这个就像人从乞丐变成富翁的过程,当乞丐的时候免不
了天天数自己的碗里到底有多少个硬币,到了富翁,就只会关注家里的几件瑰宝,而对
家里到底有多少双筷子未必会知道。比方说你要是去问美国一个中等大学的领导他们学
校去年到底发了多少篇文章,他/她估计会奇怪的看你一眼然后说不知道。
当然,中国有些学校也慢慢的在获得这种底气。比方说中科大校方就不需要数文章,介
绍学校的时候会直奔量子光学,超导研究,和核聚变这些话题,因为他们在这些领域耕
耘很多年,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地位,相关的成果拿出来可以hold得住场面。中科大内
部的生科院反而是有可能会对来宾数文章的,因为他们在科大内部属于实力比较弱的一
个学院,没太多能拿出手的成果。不过他们在免疫,non-coding RNA等几个领域耕耘了
好几年了,很快也可以拿那些当名片了。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癌症方面的文章,发在这三家里的,至少我认为没有大区别,再说,癌症里更好
: 的文章会发15-25IF分区的杂志,比如 cancer cell.也不会跑去投 Elife or PNAS。
: 国内重视 IF,这好像不是我一个人说得吧。这让我想起前两天跟美国一著名研究所的所
: 长吃饭,席间这位说他去中国好几所top institution/university访问,(名字我就不
: 说了)对方领导会给他介绍自己单位的研究成果,介绍中通篇就提我们一共发了多少
: CNS,多少二十分以上的文章,多少十分以上的文章,等等。他说他当时正在下面吃东
: 西,差点没喷出来。后来发现去别的单位访问也是这种样子,才明白这也是中国特色。
: 他说你showcase发多少CNS,我没意见,但好歹至少告诉我你们到底做出什么如雷贯耳的
: 发现,意义何在等等吧。

avatar
l*y
77
对你后面的评价,我不贊同。我觉得不管对研究所或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人家知道
你具体做出什么发现,同时当然应该提及发了什么文章(美国NIH的bio sketch 现在就
是这个模式,HHMI一直就是这样)上面提到的这些研究所所长,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的
,自己就是做生物的,不会不懂,如果你有 重要发现,但又没到达如雷贯耳的地步,
那就更应该不断向別人介绍。只说发了多少篇文章,谁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
我没说整个国内都是这样,但我说这就是中国的风气应该没错吧。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硬要说癌症方面的文章,CR和eLIFE/PNAS一样,我就不予置评。你说的那个段子,我
: 觉得作为研究所的管理者在介绍研究所的概况时这样做并没有错,那么多的文章,谁都
: 不可能全都弄懂,谁也没有耐心去细致了解。你外推到他只会点影响因子,就有可能低
: 估他的水平了吧,进而外推到整个国内恐怕也不合适吧。再说了,要是有如雷贯耳的发
: 现,那也无需介绍。

avatar
b*k
78
别一口一个我们国内的 我就在国内 没觉得靠谱的科学家会数IF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当然可以说癌症口的CR对应于生化口的JBC。而我是说癌症口的CR相当于综合口的
: PNAS或elife,至少从影响因子说。
: 这三家杂志都发癌症方面的文章,从文章的档次,新意,到引用,影响因子,我没觉得
: 有什么大的区别。特别在你们国内,干啥不就是数IF吗,并且10分还有其中的一个坎。

avatar
b*k
79
同意 国内是有数IF的 你要换个学校科研处的处长只怕数的更厉害 但是这和国内什么
都看IF 甚至只会看IF根本不是一码事。要我说 国内现在的问题反而是不看IF 只看CNS
非CNS的文章在某些bean counter眼里都差不多 这才是问题
但是要说到bean counter 我不觉得美国这个问题就小了 说句难听的 像NPG等等科学出
版界对学术界的侵蚀和变相引导难道不是从美国开始的多年前多少诺奖的工作发在专
业期刊上 JBC有 genetics有 PNAS有 J Physiol有 连BBRC也有,过去十年诺奖的工作
有发在CNS之外的么?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硬要说癌症方面的文章,CR和eLIFE/PNAS一样,我就不予置评。你说的那个段子,我
: 觉得作为研究所的管理者在介绍研究所的概况时这样做并没有错,那么多的文章,谁都
: 不可能全都弄懂,谁也没有耐心去细致了解。你外推到他只会点影响因子,就有可能低
: 估他的水平了吧,进而外推到整个国内恐怕也不合适吧。再说了,要是有如雷贯耳的发
: 现,那也无需介绍。

avatar
l*y
80
如果冒犯到国内同行,我在这里道个歉。但我觉得这确实就是国内的风气。当然,如上
面胖老师所说,这种风气在改变。不过我认为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其实即便是在美国的中国发考题,相比这边的欧美人,也普遍更重视文章的数量和档次
,相对没那么重视工作的exact impact,我认为这是 culture difference。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别一口一个我们国内的 我就在国内 没觉得靠谱的科学家会数IF
avatar
s*l
81
俺审NCI的proposal, 看CR就比NC/eLife低一档。其他评委,大多也一样。
说说eLife, 现在发文量惊人。貌似在复制PNAS, IF=15, 难。
最近投了一篇,人家乱批一通,还release了editor and referees 的名字,俺查,就
一个懂行(俺建议的refree, 但不认识),说的还行。其它, 唉,乱说, 还装。
Editor的问题阿,他不懂,还review, 找的referee也不靠谱。
俺一气,不理它,投了更好的刊。
avatar
l*y
82
我自己就在NCI的study section 做过,觉得CR is well recognized in study
section. 我还没见过 reviewer criticize applicant不行因为只发CR.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俺审NCI的proposal, 看CR就比NC/eLife低一档。其他评委,大多也一样。
: 说说eLife, 现在发文量惊人。貌似在复制PNAS, IF=15, 难。
: 最近投了一篇,人家乱批一通,还release了editor and referees 的名字,俺查,就
: 一个懂行(俺建议的refree, 但不认识),说的还行。其它, 唉,乱说, 还装。
: Editor的问题阿,他不懂,还review, 找的referee也不靠谱。
: 俺一气,不理它,投了更好的刊。

avatar
s*l
83
没有说CR不行,两个proposals, 其它情况都一样,A都是NC/eLife (比如10篇), B
都是CR。对PI打分,A肯定比B高。
avatar
s*l
84
没有说CR不行,两个proposals, 其它情况都一样,A都是NC/eLife (比如10篇), B
都是CR。对PI打分,A肯定比B高。
avatar
l*y
85
这个就更不一定了。不知你是不是study section里的standing member.NIH主要看你工
作的系统性和相关性。investigator这一项一般不容易拉开差距,常年发CR的,如果
propose的东西他就是expert,很多都是打1-2分的。别说发NC或elife.你就是时常发二
档偶尔发CNS的小牛,investigator这一项也就1-2分。差距并不大。
关于这一点,我以前专门发过帖子讨论过这个问题,美国这边不是只数你文章的,这也
是好些在美国发展的中国人frustrated的地方,他们经常会遇到文章发的不错(至少从
IF看)但拿不到钱的困境,很想不通。他们的理念跟你有点像。

B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说CR不行,两个proposals, 其它情况都一样,A都是NC/eLife (比如10篇), B
: 都是CR。对PI打分,A肯定比B高。

avatar
s*l
86
俺这是最后说话了,俺说“CR就比NC/eLife低一档”, 您老说 “觉得CR is well
recognized in study
section. 我还没见过 reviewer criticize applicant不行因为只发CR“
俺说 ”两个proposals, 其它情况都一样“, 您老说 “系统性“, 一个系统, 另一
个可能不系统。
俺这没办法玩。唉, 逻辑。 这是最后一贴, 对这个话题。
avatar
s*o
87
刚投不久,发现投稿号已经9000+,不知道能否说明稿源不错?
另外,问问版上有经验的前辈们,elife如果送审被接受的概率大概有多少?
avatar
r*g
88
review一般4周就回来了
只要没有reject你,那么基本上就能accept
reviewer的comments 一般都是addressable的... 并且没有那么多问题,我的就10个问
题左右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刚投不久,发现投稿号已经9000+,不知道能否说明稿源不错?
: 另外,问问版上有经验的前辈们,elife如果送审被接受的概率大概有多少?

avatar
s*o
89
谁知道目前和去年同期的即时影响因子吗?
avatar
s*e
90
还是您的预测比较准,elife上高引用的文章太少了。前景堪忧

13-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文章就不要投了。今年的IF也就是9。关键是这基本就是最高了,明年估计会降。13-
: 14年的700篇论文,15年现在才引了~1100。作为gold standard的PNAS,~8000文章15年
: 已经引了~14000次了。这样搞下去,一个新的JBC而已。
: 要是eLife不上review的话,基本没有机会上10。大家看看这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84828.html
: “去年我去上海生科院恰巧就是参加一个研讨期刊影响力的会议。一位用十年时间把一
: 份期刊影响因子从2点几提升到10以上的编辑踌躇满志地介绍了经验。其经验最重要的
: 一条就是编辑的选稿策略。期刊有两种编辑策略,一种以编辑团队为核心,一种以审稿
: 专家为核心。前者由编辑团队对稿件初筛,不合预定范围的文章一般不要,这个范围包
: 括学科领域(是否热门)、普遍关注度、研究品味、方法和信息量,甚至实验室过去文
: 章的引用情况。初筛达到要求才送给专家评审。编辑团队常常主动出击邀请热门实验室

avatar
s*o
91
有人算目前即时影响因子为2.5左右,明年IF可能会降得比较厉害,大家肯定要失望了
avatar
s*o
92
这是medsci网站上对elife的预测,如果是真的,elife也的确让人无语。
"其第一年的IF计算出来仅有2点多,最终出来却是8.5" 不是因为web of science统计
不全,而是因为第一年开发文章的时间不是1月1号开始,好像是2012年后半年开始的,
所以要用引用曲线校正,矫正之后就是8.5。明年的影响因子是算2013和2014的文章在
2015的引用率,这就不一样了,2013和2014的文章都是从1月1号开始的,不需要额外校
正,算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所以elife明年铁定是6分左右。其变成6分的原因是,
2014年,居然发了1000多篇文章,比2013年增加了几倍,这种扩张方法必然会导致分数
急剧下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