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Paper Help (1 baozi)# Chemistry - 化学
l*m
1
和版上大牛说法一致,可以convert 5000+5500 (2012和2013的),都算2013年的,到
2014年一起报8606,如果follow pro-rata,两个conversion都免税。
avatar
L*t
2
一家国内的化学类startup,最近有一个和和外商合作的机会。这个外商也不大(80人
的公司,大约有50年历史),主要在中国采购化学品,他们在中国想设一个分公司。国
内的化学类startup以前一直为这个外商提供fee for service的服务。在经过一段时间
合作后,外商想进行深入合作。外商提出几个合作模式:1,组建合资公司。2, 收购
主要股权。
现在国内startup还不想出售主要股权。以前fee for service的盈利模式很清楚。但组
建合资公司后,如何再盈利呢?合资公司已经是这个外商的一部分了。
avatar
Y*2
3
没事了,都散了吧。
亲~
avatar
x*e
5
Optimization of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Cu(I)/Tris(2-(
dimethylamino)ethyl)amine as a Catalyst

Macromolecules, 2000, 33 (23), pp 8629–8639
please sent to x**********[email protected]
Thanks! bow
avatar
g*g
6
5000是2012年的。4/15之前你要报8606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和版上大牛说法一致,可以convert 5000+5500 (2012和2013的),都算2013年的,到
: 2014年一起报8606,如果follow pro-rata,两个conversion都免税。

avatar
b*y
7
这个外商很会做生意啊,感觉就是一点点的往国内渗透。是不是将来有意把这startup
收了?
几种方案都不好办,毕竟客户攥在人家外商手里。外商不满意的话,换家公司提供服务
难吗?这个是讨价还价的筹码吧。
avatar
D*r
8
我很怀疑梦版给我封的是你耶

【在 Y*****2 的大作中提到】
: 没事了,都散了吧。
: 亲~

avatar
x*n
9
赫赫,很值得参考
avatar
m*7
10
check your email.

【在 x********e 的大作中提到】
: Optimization of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Cu(I)/Tris(2-(
: dimethylamino)ethyl)amine as a Catalyst
:
: Macromolecules, 2000, 33 (23), pp 8629–8639
: please sent to x**********[email protected]
: Thanks! bow

avatar
l*m
11
对,2012的contribution今年就报
但conversion都放到2014再报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5000是2012年的。4/15之前你要报8606
avatar
L*t
12
这个外商没有华人员工。这个外商其实在国内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现在外商已把国内所
有采购的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给了这个startup。外商想通过和这个startup合作去除以
前的国内中间商。再者外商发现国内采购的的客户很多产品质量很不稳定,且操作不规
范,交流也一直成问题。直到和这个startup合作,外商发现交流很好。合作是从帮外
商做质量控制开始,经过一段时间startup帮他们挡住了大约30%总采购量的不合格产品。
现在就是想请教组建合资公司后,如何再盈利呢?现在国内startup还不想被收购。
avatar
w*g
13
基本上外商一是想省钱,二是想扩大业务,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今后外商肯定是要控股

所以现在的问题关键完全在于国内startup老总对未来的愿景和自己的性格,别人帮不了
的。自己对未来有信心也有规划,也没有必要被收购。当然被收购本身也可以成为自己
公司的战略之一,但仍然取决于老总自己。
商场就是利益场,收购不收购,自己拿算盘摇一摇就知道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您到
底想听啥。
至于合并之后的盈利问题,那已经是内部事务了,至少一部分业务是这样的。

除以
品。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外商没有华人员工。这个外商其实在国内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现在外商已把国内所
: 有采购的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给了这个startup。外商想通过和这个startup合作去除以
: 前的国内中间商。再者外商发现国内采购的的客户很多产品质量很不稳定,且操作不规
: 范,交流也一直成问题。直到和这个startup合作,外商发现交流很好。合作是从帮外
: 商做质量控制开始,经过一段时间startup帮他们挡住了大约30%总采购量的不合格产品。
: 现在就是想请教组建合资公司后,如何再盈利呢?现在国内startup还不想被收购。

avatar
p*o
14
是做化学试剂的吗?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家国内的化学类startup,最近有一个和和外商合作的机会。这个外商也不大(80人
: 的公司,大约有50年历史),主要在中国采购化学品,他们在中国想设一个分公司。国
: 内的化学类startup以前一直为这个外商提供fee for service的服务。在经过一段时间
: 合作后,外商想进行深入合作。外商提出几个合作模式:1,组建合资公司。2, 收购
: 主要股权。
: 现在国内startup还不想出售主要股权。以前fee for service的盈利模式很清楚。但组
: 建合资公司后,如何再盈利呢?合资公司已经是这个外商的一部分了。

avatar
p*o
15
前辈你的俱乐部是什么?

不了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基本上外商一是想省钱,二是想扩大业务,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今后外商肯定是要控股
: 。
: 所以现在的问题关键完全在于国内startup老总对未来的愿景和自己的性格,别人帮不了
: 的。自己对未来有信心也有规划,也没有必要被收购。当然被收购本身也可以成为自己
: 公司的战略之一,但仍然取决于老总自己。
: 商场就是利益场,收购不收购,自己拿算盘摇一摇就知道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您到
: 底想听啥。
: 至于合并之后的盈利问题,那已经是内部事务了,至少一部分业务是这样的。
:
: 除以

avatar
w*g
16
抱歉,我还没有俱乐部。有微博:http://weibo.com/u/1217396230

【在 p********o 的大作中提到】
: 前辈你的俱乐部是什么?
:
: 不了

avatar
L*t
17
谢谢各位的建议。是做化学中间体的,也是化学试剂的一部分。当然他们也有新农药产
品。
这里是想问问,如果组建合资公司后,对这个外商的盈利模式。因为已经不能用以前的
fee for service的模式了。
avatar
w*g
18
成为一个公司之后,所谓对这个外商的盈利模式,难道不是属于总公司部门之间的关系
吗?这样整个公司一盘棋,应该是总公司说了算了吧。如同公司的销售和研发之间的关
系。
当然了,不同的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总公司之间,也是有角力的。子公司老总也
可以为自己部门的利益与总公司谈判,甚至依然按照fee for service的模式对内部的服
务收费,同时继续接揽外部其它公司的客户。
接下来想问一下,如果要合资,国内公司看中了外国公司的什么?如果不想合并,国内
公司在什么问题上纠结?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的建议。是做化学中间体的,也是化学试剂的一部分。当然他们也有新农药产
: 品。
: 这里是想问问,如果组建合资公司后,对这个外商的盈利模式。因为已经不能用以前的
: fee for service的模式了。

avatar
b*y
19

又想了想这个问题,想法如下。
如果成为一个公司的话,就是成了职能部门了。公司都是这样,没了职能部门,公司玩
儿不转;但职能部门,也不好说为公司盈利多少。明显的,就是人家外商要进一步渗透
国内。实现产业上下一条龙。所以,谈盈利,有点儿没有意义了。
要么就是contracting/fee for service, 要么就是把公司卖给外商得了。否则搞一个
不伦不类的,感觉。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成为一个公司之后,所谓对这个外商的盈利模式,难道不是属于总公司部门之间的关系
: 吗?这样整个公司一盘棋,应该是总公司说了算了吧。如同公司的销售和研发之间的关
: 系。
: 当然了,不同的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总公司之间,也是有角力的。子公司老总也
: 可以为自己部门的利益与总公司谈判,甚至依然按照fee for service的模式对内部的服
: 务收费,同时继续接揽外部其它公司的客户。
: 接下来想问一下,如果要合资,国内公司看中了外国公司的什么?如果不想合并,国内
: 公司在什么问题上纠结?

avatar
L*t
20
谢谢两位的建议。
国内公司的担忧是:
1.公司怕卖不上好价钱。2.自己开发的新农药等项目不想公开给外商。
这个国内公司还是想做大,而不是仅仅帮外商打工。所以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两条腿走
路的方针。contracting/fee for service用来产生现金流,养活团队。与此同时开发
自己的产品。这类产品如新农药等等。
avatar
w*g
21
那能回答一下我的问题吗?
如果要合资,国内公司看中了外国公司的什么?如果不想合并,国内公司在什么问题上
纠结?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两位的建议。
: 国内公司的担忧是:
: 1.公司怕卖不上好价钱。2.自己开发的新农药等项目不想公开给外商。
: 这个国内公司还是想做大,而不是仅仅帮外商打工。所以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两条腿走
: 路的方针。contracting/fee for service用来产生现金流,养活团队。与此同时开发
: 自己的产品。这类产品如新农药等等。

avatar
L*t
22
国内公司人员以技术背景为主。国内公司看中了外国公司的市场和销售。和这个外国公
司的fee for service合作挣钱比较容易。而且帮外国公司采购的过程中,也陆续掌握
了一些可长线发展的产品。
不想合并是因为国内公司对新农药等产品长线比较看好。但新农药不再外国公司的
portfolio里。估价时不会被price in。而且外国公司明确指出他们合并就是要得到这
个国内公司的团队。
这个国内公司就是想要既挣到这个外国公司的钱,又不耽误自己的新产品开发。
avatar
w*g
23
现在国内公司的销售额有多少来自这个外国公司?如果份额不是决定性的,就不用合并
了;如果份额很高,也不必过于担心,说明了现在不想被收购即可。在商言商,除非对
方可以找到更有竞争力的团队,否则他们仍然会继续与你们合作,你们不必担心失去了
这个客户。
但既然对方显示了诚意,你们也可以想想是否有其它方式在不合并的前提下加深目前合
作的深度以及扩大范围。
然而,话说回来,国内公司人员以技术背景为主,这样的公司,是不健全的。这个局面
和团队编制一日不改变,总是逃不过被收购的命运(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公司就
是这样慢慢做起来的。所谓分久必合。
至于你们的担心,其实是来自于你们仍然把国内公司当作自己的主体,因为当合并之后
,外国公司也就成为你们自己的公司,现在没有被price in的东西,会连同外国公司的
价值升高而被price in。没有什么公司会拒绝更多的赚钱的机会,合并后的总公司也是
如此。只不过当自己不是决策的最终决定者之后,需要更多的游说和相互理解,这点需
要在合并前就说明。但也有可能就因此而出现裂痕。
现在市场上一个比较类似的例子就是马化腾和张小龙,QQ与微信在移动端。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公司人员以技术背景为主。国内公司看中了外国公司的市场和销售。和这个外国公
: 司的fee for service合作挣钱比较容易。而且帮外国公司采购的过程中,也陆续掌握
: 了一些可长线发展的产品。
: 不想合并是因为国内公司对新农药等产品长线比较看好。但新农药不再外国公司的
: portfolio里。估价时不会被price in。而且外国公司明确指出他们合并就是要得到这
: 个国内公司的团队。
: 这个国内公司就是想要既挣到这个外国公司的钱,又不耽误自己的新产品开发。

avatar
b*y
24

这个让我想起了美国personal computing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就是Software Arts和
Personal Software.
Software Arts专注开发VisiCalc, 不管市场和销售;Personal Software专注市场推广
和销售VisiCalc. 两家公司开始的时候合作分成,后来分赃不均,搞僵了。两败俱伤。
做公司,市场和marketing至关重要。只有技术的话,公司难以避免类似上面这件事的
结局, 就是导致了VisiCalc的没落。
别管怎样,建议最好韬光养晦吧。赶紧扶植自己的市场,能赚外商的钱的时候赶紧赚,
否则夜长梦多。至于外商那边要合作的事情,别把核心技术放进去就是了。不行就把核
心技术另外搞个公司,避免将来的纠纷。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国内公司的销售额有多少来自这个外国公司?如果份额不是决定性的,就不用合并
: 了;如果份额很高,也不必过于担心,说明了现在不想被收购即可。在商言商,除非对
: 方可以找到更有竞争力的团队,否则他们仍然会继续与你们合作,你们不必担心失去了
: 这个客户。
: 但既然对方显示了诚意,你们也可以想想是否有其它方式在不合并的前提下加深目前合
: 作的深度以及扩大范围。
: 然而,话说回来,国内公司人员以技术背景为主,这样的公司,是不健全的。这个局面
: 和团队编制一日不改变,总是逃不过被收购的命运(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公司就
: 是这样慢慢做起来的。所谓分久必合。
: 至于你们的担心,其实是来自于你们仍然把国内公司当作自己的主体,因为当合并之后

avatar
L*t
25
多谢两位的建议。
看来在不合并的前提下加深目前合作的深度以及扩大范围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扶植自己的市场真的很重要。
其实在做了以后,发现组建一个相互信赖的技术和市场销售团队很不容易。
再次谢谢两位。
avatar
c*u
26
可以考虑把部分业务切割重组以后与外方合资,一开始把自己这边的股权结构设计好,
后面就会灵活很多。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两位的建议。
: 国内公司的担忧是:
: 1.公司怕卖不上好价钱。2.自己开发的新农药等项目不想公开给外商。
: 这个国内公司还是想做大,而不是仅仅帮外商打工。所以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两条腿走
: 路的方针。contracting/fee for service用来产生现金流,养活团队。与此同时开发
: 自己的产品。这类产品如新农药等等。

avatar
w*g
27
外商要的是人,对于startup来讲,这部分很难切割。

【在 c***u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考虑把部分业务切割重组以后与外方合资,一开始把自己这边的股权结构设计好,
: 后面就会灵活很多。

avatar
A*a
28
在国内再成立一家新公司,然后并购现有的老公司,控股后再用老公司和外商谈合作,
合资也好被收购也好都不是问题、最后就是外商出多少钱的问题了……
这个有利解决国内公司内部股权构成带来的一些内部问题,也便于国内公司将现在利益
和未来利益(研发)分清楚,甚至将来有机会整合到更强大的资源的时候直接用新公司
收购外国公司,毕竟蛇吞象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avatar
f*b
29
r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