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量子化学大会遭国外抵制 因为没邀女科学家
avatar
中国量子化学大会遭国外抵制 因为没邀女科学家# Chemistry - 化学
a*f
1
只求拍求建议。 不参赛。
继续中央公园系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纽约东村xpan街拍系列
1
2
3
4
5
6
回忆一下n年前拍的街拍
avatar
b*d
2
1、延迟实验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展,20年前,物理家做了这么一个令人所有人甚至不敢相信的实验(
以下为实验效应简易说明):在双孔实验中,在小孔处装上监视器,然后把检测荧屏上
出现的光点效应转化为在纸片上打印出“1”或“0”字的效应。如果有电子在小孔中通
过了,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1”字,如果没有电子通过,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0”字
。结果,科学家向双孔发射了一个电子,电子在穿过小孔时被监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
0”或“1”的信息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科学家把带有信息的纸片装在信封中。
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电子在穿过小孔之后,和在到达后面屏幕之前(这时电子已经
被监视器在双孔处侦测过了,而且在纸片上形成了“0”或“1”的信息),如果你选择
把信封销毁,电子就会在双孔后面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你选择把信封打开,电子
就会立刻以粒子形式穿过小孔。
清楚地说就是:在你没有打开信封之前,虽然这时已经被监视器检测了,而且形成了纸
片信息,但是如果你选择把信封用火烧了,那么电子就会重新来一遍,立即回到双孔前
,以波运行的方式同时穿过两个孔。如果你选择打开信封,无论是看到是“1”还是“0
”,电子都将会瞬
avatar
r*e
3
不知道在性能上比4850差得多么
avatar
I*A
4
中国量子化学大会遭国外抵制 因为没邀女科学家
将于2015年在中国举办的第15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ICQC)日前遭到国外科学家联名抵
制,因为在该会议公布的初步名单中,没有女科学家。2月17日,此事经《自然》杂志
报道并引发关注。
会议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帅志刚介绍,该名单是一份只有2/3报告人的初
步名单,组委会一直希望和尝试邀请包括女性科学家在内的领域内的优秀科学家参会作
报告,最终名单仍在酝酿中。
“发起抵制会议的科学家的做法过于草率,也不负责任。”2月19日,帅志刚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因性别问题遭到抵制,是抵制者反应过激,还是主办方不够“敏感”?
这份名单包括24名演讲者、5名大会主席以及名誉主席,均为男性。因为无一位女性科
学家担任演讲嘉宾,该名单引起部分女性科学家的不满。
随后,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IAQMS)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女科学家EmilyCarter
,联合明尼苏达大学的LauraGagliardi和洛杉矶市南加州大学的AnnaKrylov共同发布公
开信,宣称抵制此次会议。公开信短时间内获得众多科学家的支持。
为此,IAQMS院长JosefMichl已向三位女性科学家道歉,并指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问题”,大会组织者将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2月19日,抵制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普林斯顿大学的EmilyCarter通过邮件回复《中国科
学报》记者称,现实中的很多歧视往往来自于思虑不周,他们很少会思考这样一个事实
:一个不包含任何女性的项目对于她们来说有多么的令人灰心丧气。
帅志刚则表示,在初步名单发布前,他已就女性科学家较少的问题向IAQMS及组委会提
议,并请IAQMS的院士帮忙提名推荐女科学家,但当时没有收到任何推荐结果。名单公
布后,才有一位受组委会推荐的女性科学家接受了演讲邀请。而且组委会还邀请到3位
诺奖获得者参会演讲。
“根据会议的传统和规则,有些人是必须要邀请的。”帅志刚说,IAQMS每年都会选出5
到6名院士,同时IAQMS年度奖每年会颁给一名年龄在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这些
新当选院士和年度奖获奖人是被邀请作大会报告的固定人选。可遗憾的是,近3年,在
这些必须被邀请的科学家中一直没有女性。
同时,原则上参加过近两届ICQC大会并作报告的科学家将不被邀请参加最近的一次会议
。此次抵制活动发起人之一的EmilyCarter就属于这种情况。她曾作为第13届ICQC会议
的演讲人,因而不被邀请参加本届会议。
“这份名单确实存在性别不平衡问题。但这主要因为应了一些演讲人的要求。公布不完
整名单并随时更新也是国际会议的惯例。”帅志刚认为,这次抵制活动缺少基础,不排
除是少数人在借机炒作。
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方晓红也关注了此次事件
。在她印象中,帅志刚曾在很多场合呼吁提升女性科学家的科研及学术地位。“他不是
不尊重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科学家。”方晓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方晓红曾组织过多次双边学术会议。她介绍,国外对在国际会议中女性代表所占比例往
往非常在意,一般都会坚持保证一定的女性参会人员比例。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表现得不
够“敏感”,对女性参会比例往往不会作硬性要求,而且现有制度也缺乏相应的鼓励措
施。
avatar
b*1
5
喜欢1,2,5,9,15,16光线引导视线运用的非常好!俺正在看THE PHOTOGRAPHER's
EYE, 才知道大师们的片子不是随便来的,这样看起来很舒服
16特别好,这里面有三角构图,交叉,光线,把坡的倾斜感体现出来了,加上狗狗就更
生动
avatar
d*y
6
怎么瞅着像个大忽悠呢?
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938.html
就是上次wisdomlover捧过的那位?貌似不怎么靠谱的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c7ee10100dp9o.html
这个文章还图文并茂呢,我边看边想。。。我们R二果又比别人慢了一步,唉~~~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1、延迟实验
: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展,20年前,物理家做了这么一个令人所有人甚至不敢相信的实验(
: 以下为实验效应简易说明):在双孔实验中,在小孔处装上监视器,然后把检测荧屏上
: 出现的光点效应转化为在纸片上打印出“1”或“0”字的效应。如果有电子在小孔中通
: 过了,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1”字,如果没有电子通过,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0”字
: 。结果,科学家向双孔发射了一个电子,电子在穿过小孔时被监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
: 0”或“1”的信息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科学家把带有信息的纸片装在信封中。
: 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电子在穿过小孔之后,和在到达后面屏幕之前(这时电子已经
: 被监视器在双孔处侦测过了,而且在纸片上形成了“0”或“1”的信息),如果你选择
: 把信封销毁,电子就会在双孔后面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你选择把信封打开,电子

avatar
y*n
7
where
性价比还行。
avatar
f*9
8
神经过敏,为了抵制而抵制,学术问题政治化,这不是21世纪的美国,这是1966-1976
的中国。
avatar
s*e
9
喜欢这组对光线的运用,构图也很有新意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1,2,5,9,15,16光线引导视线运用的非常好!俺正在看THE PHOTOGRAPHER's
: EYE, 才知道大师们的片子不是随便来的,这样看起来很舒服
: 16特别好,这里面有三角构图,交叉,光线,把坡的倾斜感体现出来了,加上狗狗就更
: 生动

avatar
r*n
10
他写的是完全错误的。
他错误的把观察测量作用想当然的弄成了本心。但观察测量实际只是现象产生的一个“
缘”(条件)。而现象的产生还有其他的缘,不单单是观察测量。当然观察测量是一个
非常非常重要的缘。
这个观察测量,实际就是佛法说的识蕴。
举例来说,我看见眼前的苹果。这个现象的产生是由几个重要的缘组成
1.眼根(视觉神经细胞,佛法说的胜义根)。
2.苹果。(实际是色法粒子的聚集)
3.眼识。(极其重要的观察测量作用)
这几个重要的缘一起作用而产生了最终的现象。而不是眼识制造了苹果。更不是什么本
心制造了苹果。而且那观察测量实际也是因为缘而生的,是生灭无常的,并不是本来存
在的,一直存在的。
我之前说过,三界轮回就是不间断永无休止的观察测量导致的粒子性现象。
而解脱涅槃就是永远停止观察测量而导致的波动性现象。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不兼容的,要么是粒子性,要么是波动性,同理,涅槃和
世间也是不兼容的。
如何停止强大的观察测量的习性?当然是不愿意去观察测量了,失去了兴趣,也就是佛
法说的厌离。
由此可知,想着长生,想着生生世世度众生,都是根本性违反了解脱原则,必然堕生死
轮回。而如果我们错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1、延迟实验
: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展,20年前,物理家做了这么一个令人所有人甚至不敢相信的实验(
: 以下为实验效应简易说明):在双孔实验中,在小孔处装上监视器,然后把检测荧屏上
: 出现的光点效应转化为在纸片上打印出“1”或“0”字的效应。如果有电子在小孔中通
: 过了,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1”字,如果没有电子通过,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0”字
: 。结果,科学家向双孔发射了一个电子,电子在穿过小孔时被监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
: 0”或“1”的信息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科学家把带有信息的纸片装在信封中。
: 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电子在穿过小孔之后,和在到达后面屏幕之前(这时电子已经
: 被监视器在双孔处侦测过了,而且在纸片上形成了“0”或“1”的信息),如果你选择
: 把信封销毁,电子就会在双孔后面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你选择把信封打开,电子

avatar
c*m
11
这个和4850一个级别,benchmark稍微差点。
而且买两个做CF的话 after BC 差不多是$125, 测评里面性能超越gtx 275, 但价钱便宜
很多。很超值。(当然其实里面还有$11 for 2 CF bridge cables 的额外开销.)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在性能上比4850差得多么
avatar
l*i
12
你错了,这就是21世纪的美国。

1976

【在 f******9 的大作中提到】
: 神经过敏,为了抵制而抵制,学术问题政治化,这不是21世纪的美国,这是1966-1976
: 的中国。

avatar
c*a
13
街拍都蛮好看的,中央公园喜欢6 7 9 10 16,其余看不大懂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求拍求建议。 不参赛。
: 继续中央公园系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avatar
r*n
14
看不出他是忽悠,从他写的,可以看出他确实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但是可惜他被大乘伪
法所误导了,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种大胆的探索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很遗憾,他倒在半路上了,成为了大乘伪法的牺牲
品。。。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瞅着像个大忽悠呢?
: 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938.html
: 就是上次wisdomlover捧过的那位?貌似不怎么靠谱的说。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c7ee10100dp9o.html
: 这个文章还图文并茂呢,我边看边想。。。我们R二果又比别人慢了一步,唉~~~

avatar
l*e
15
my experience is to avoid the old generation of ATI, since they use too much
energy and make huge too.
avatar
A*0
16
当年听说 Emily Carter 当选院士主要就是主打性别,政治牌,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她
自己学术很一般,学生也没几个拿得出手,不过玩政治倒挺是一把好手。

1976

【在 f******9 的大作中提到】
: 神经过敏,为了抵制而抵制,学术问题政治化,这不是21世纪的美国,这是1966-1976
: 的中国。

avatar
l*a
17
有好几张新滴哦。。。hmmm。。。今天工作太忙咧,我慢慢先看看再说。。。
╮(﹀_﹀)╭
avatar
d*y
18
哦,明白了,你还有市场,你是小乘,不是大乘,大乘的科学禅定法被他抢了,你还可
以搞小乘的波粒量子~~我等你出书开博客和他叫板PK,呵呵
可惜目前我觉得你没他忽悠得好呢,你得加油了
http://gaoyueming123.blog.sohu.com/68197932.html

乘伪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不出他是忽悠,从他写的,可以看出他确实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但是可惜他被大乘伪
: 法所误导了,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这种大胆的探索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很遗憾,他倒在半路上了,成为了大乘伪法的牺牲
: 品。。。

avatar
h*r
20
CCL上早就炒翻天了。有人回复“Hysteria confirmed!”,笑死我了:-)还有女人直接
写信骂人a××hole的。Cramers作为家属,挺身而出护老婆的说辞其实不怎么让人信服。
这事真没啥意思,估计就是有人打牌而已。
avatar
k*e
21
嗯,都看过。都喜欢。
avatar
p*y
22
看了一下,不合我的口味,还不如看看冯冯(你以前贴过)有意思多了。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瞅着像个大忽悠呢?
: 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938.html
: 就是上次wisdomlover捧过的那位?貌似不怎么靠谱的说。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c7ee10100dp9o.html
: 这个文章还图文并茂呢,我边看边想。。。我们R二果又比别人慢了一步,唉~~~

avatar
y*n
23
4770可是40nm工艺的,功耗很低,不同于48xx的55nm的。

much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my experience is to avoid the old generation of ATI, since they use too much
: energy and make huge too.

avatar
h*f
24
Carter和Krylov在抵制之前已经接到了IAQMS的通知,应该知道正在增补女报告人。她
们这算不算欺骗?
avatar
x*y
25
街拍还是喜欢N年前那张,更有动感。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求拍求建议。 不参赛。
: 继续中央公园系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avatar
r*n
26

很有这可能啊,呵呵。
写博客和写书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这个很好吗?
太糟糕了。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明白了,你还有市场,你是小乘,不是大乘,大乘的科学禅定法被他抢了,你还可
: 以搞小乘的波粒量子~~我等你出书开博客和他叫板PK,呵呵
: 可惜目前我觉得你没他忽悠得好呢,你得加油了
: http://gaoyueming123.blog.sohu.com/68197932.html
:
: 乘伪

avatar
a*k
27
我下了块,跟那个电源做了个combo,还有个7.5 off的coupon
avatar
f*9
28
Laura是个啥水平大家也都懂的

【在 A****0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听说 Emily Carter 当选院士主要就是主打性别,政治牌,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她
: 自己学术很一般,学生也没几个拿得出手,不过玩政治倒挺是一把好手。
:
: 1976

avatar
h*y
29
大多构图有些问题。。
avatar
r*n
30
冯冯更像个大忽悠。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不合我的口味,还不如看看冯冯(你以前贴过)有意思多了。
avatar
r*o
31
I jumped same deal as well.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下了块,跟那个电源做了个combo,还有个7.5 off的coupon
avatar
s*n
32
中央公园的喜欢 4 7 9 10
街拍的喜欢最后一张
宽幅的比较无感。觉得london那一套我更喜欢。
avatar
d*y
33

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7 11:48:46 2009, 北京)
还可
偶最了解你了。。。
问题是你现在的文字比他更不堪啊~~~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冯冯更像个大忽悠。
avatar
r*o
34
nod
4770的显著优点就是功耗低

【在 y*******n 的大作中提到】
: 4770可是40nm工艺的,功耗很低,不同于48xx的55nm的。
:
: much

avatar
s*n
35
轻便的旁轴是指?
avatar
r*n
36

你了解个屁。
最了解俺的是俺老婆,你还排不上号。
关键的不是文字,而是内容。
大乘佛经文笔优美,却是个花架子。
阿含佛经质朴,有的甚至啰嗦重复,但是包含着最纯正的正法。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7 11:48:46 2009, 北京)
: 还可
: 偶最了解你了。。。
: 问题是你现在的文字比他更不堪啊~~~

avatar
a*f
37
玛米亚 7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轻便的旁轴是指?
avatar
k*e
38
我的看法截然相反
我觉得这一套最值得一看就是构图了,那是相当严谨...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多构图有些问题。。
avatar
a*f
39
多谢鼓励,不过他的意思不一定是说构图一无是处,这些照片的构图肯定多多少少都是
有些问题的。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看法截然相反
: 我觉得这一套最值得一看就是构图了,那是相当严谨...

avatar
l*a
40
中央公园那套,好像很多之间就见过。。。不过我对#15的感觉比之前好很多。。
可能是前后放的照片产生了一些影响,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到LZ构图偏执狂了。。。
这次总体都没感到特别刻意的构图偏执了,挺好的。。。
3和8有点平淡,但是8比较耐看。比较新的照片里,我最喜欢#4和#7。。。
因为每次打开flickr的时候出一大堆following的作品小图,而好多张里我第一眼就看
中那两张(当时是不知道作者是谁的)。
所以4和7是第一眼就喜欢的——可能这两张很快能让我感到某种情绪。。。
长副那个其实也挺有感觉的,不过以来图有点小,二来可能LZ比较喜欢”拨云见日“的
套路,好多张都酱紫。和优美的14比的话,#11有点点容易成为审美疲劳的牺牲品。
1和2 的话,更喜欢2.虽然也感觉1的那个光很美,但感觉1比2堵。当然这种照片的路数
好像本来就是于好多张差不多的反反复复拍,让观者自己感受差别。。。不过那样的话
,好像反复还不够。。( ^ω^)
12依然觉得下边略紧些。
东村的依然觉得2一般,而且能感到明显构图偏执。
3如果再向左一点不晓得会不会好些,估计也有问题,因为右边就漏出空来了。。。左
下小两口正好切到脚踝,有点不舒服。
6略平淡,时间凝固感不如其他几张。。。。
4里那个人和门框略重合,可能不重合会好些?这张挺好看得。。。
BTW,前两天看娃踢球赛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拍这种街景也许就该守株待兔呢,找好景
先,然后等合适的人走过,在合适的时机按快门。
人盯人其实是很差的战术呢。。。你街拍是不是就是守株待兔为主滴啊?
avatar
a*f
41
太感谢了,非常有帮助。
街拍我很苦手,大多是看到一个景,然后等各个人物走到一个大概合适的位置的时候按
下快门。但还是很难控制,再加上旁轴取景的不精确性,会出现砍脚的现象,以后边界
还是得留够空间。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央公园那套,好像很多之间就见过。。。不过我对#15的感觉比之前好很多。。
: 可能是前后放的照片产生了一些影响,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到LZ构图偏执狂了。。。
: 这次总体都没感到特别刻意的构图偏执了,挺好的。。。
: 3和8有点平淡,但是8比较耐看。比较新的照片里,我最喜欢#4和#7。。。
: 因为每次打开flickr的时候出一大堆following的作品小图,而好多张里我第一眼就看
: 中那两张(当时是不知道作者是谁的)。
: 所以4和7是第一眼就喜欢的——可能这两张很快能让我感到某种情绪。。。
: 长副那个其实也挺有感觉的,不过以来图有点小,二来可能LZ比较喜欢”拨云见日“的
: 套路,好多张都酱紫。和优美的14比的话,#11有点点容易成为审美疲劳的牺牲品。
: 1和2 的话,更喜欢2.虽然也感觉1的那个光很美,但感觉1比2堵。当然这种照片的路数

avatar
k*e
43
又听说一个新名词:构图偏执。哈哈。
你们这些snapshot派!禁止歧视formal派!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央公园那套,好像很多之间就见过。。。不过我对#15的感觉比之前好很多。。
: 可能是前后放的照片产生了一些影响,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到LZ构图偏执狂了。。。
: 这次总体都没感到特别刻意的构图偏执了,挺好的。。。
: 3和8有点平淡,但是8比较耐看。比较新的照片里,我最喜欢#4和#7。。。
: 因为每次打开flickr的时候出一大堆following的作品小图,而好多张里我第一眼就看
: 中那两张(当时是不知道作者是谁的)。
: 所以4和7是第一眼就喜欢的——可能这两张很快能让我感到某种情绪。。。
: 长副那个其实也挺有感觉的,不过以来图有点小,二来可能LZ比较喜欢”拨云见日“的
: 套路,好多张都酱紫。和优美的14比的话,#11有点点容易成为审美疲劳的牺牲品。
: 1和2 的话,更喜欢2.虽然也感觉1的那个光很美,但感觉1比2堵。当然这种照片的路数

avatar
z*i
44
个人观感:
2:左边这棵树,觉得粗了点儿,近了点儿?
4:这只鸟是等来的?左上天空有点儿发紫?
8:有点灰?
9:我可能会向右一点,把树叶挡住的楼漏出来。
12: 狗太靠角落了一点
16:楼斜了?右上的树枝还可以处理的更好一点.(好奇,中央公园不需要on leash吗
?)
3:觉得左边比右边分量重,而且往右倾
6:同3
中央公园,春天开花的时候没照?
avatar
l*a
45
仅供K参考。。。。
注意下面有一句:"若刻意解释,并用力执行的话,会变成 *中国摄影家* 那样,下手
过重
。"
(^_-)
我才不是snapshot派呢,我是想“正”,正得不够,想歪又歪不过来。。。 T_T
#################################################################
构图是个人主观判断 ---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我的意思是,比起形式化的构图,不如以现场发生的事或现象为优先考量。
以前,我甚至说过:"凡是我踏过之处,构图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般,随意切割的
四角形布满街道的每个角落。"出乎意料地,我对构图挑剔到这种程 度呢。
虽然我曾说过那样的话,但现在的我却认为不用太拘泥那些。
我觉得构图不是去切割空间,而是-一种很抽象、很模糊的感觉。总之,只要将影
像取成四角形即可。
坊间有很多摄影评论会提出此类意见:"这里堆了太多无谓的东西。"或"这边的两
个人,靠过来一点比较好"不过,我认为感觉最好的是没有经过精心 构图的照片喔,太
刻意讲究构图,反而会被框架限制祝不是要把东西全放入箱子中,而是要以"这张照片
毫无构图可言!"的心情来拍照,不这样的话不 行。
影像的构成感,或黑与白之间的绝妙平衡,这些我一点都不在乎。我说那张四代同
堂的照片就是绝佳的构图比例。
以连动测距式相机 而言,若使用单镜头相机,就会相当介意构图或取景吧。假设
被摄体有三人,然而却不全拍,只取其中一对情侣来拍摄。如 此一来,两个人和一个
人便会分开成不同的画面,其关联也会消失不见。
一旦考量到画面的构图,拍摄时你会感到犹豫,开始思索是要把三个人全部放入画
面中央,还是只放进一人,把其他两人放在角落等等。
你开始加入自己的诠释。此时,比起无谓的斟酌,你更要放胆裁切,不用培养情绪
,或做人为的判断。构图,应该凭个人的主见来断定。然而"个人" 真的那么重要吗?
其实我觉得也没啥了不起的。
因此,倘若被摄体有三个人,那么就轻松地拍个三种模式吧。
若刻意解释,并用力执行的话,会变成中国摄影家那样,下手过重。
我花了大半时间研究照片的构图,结果就是,那些并不重要。因为长期研究摄影术
与从事摄影,才悟出了这些道理吧(笑)。
摄影应该要更自由挥洒才对。
我说的这些不能作为初学者的参考,构图并不是只求随兴就好。不过,等我用 6×
7 PENTAX 相机架设三脚架拍照时,也不自觉会作出自己的构图。 因为我的身体就是照
相机,也许身体就成了切割画面的机器呢嗯,因为觉得构图并不重要,所以每当08可以
随意构图这一点我还满喜欢的。
连动测距式(Range Finder) :与一般单镜头相机透过观景窗观察成像的对焦方式
不同,连动测距式相机内建了以三角测量原理专门测距的机械 装置。
我决定了某种构图时,又会产生一股冲动,想把构图破坏掉。
但是啊,也许会违背我从刚才一直强调的论点,但我还是要说我可以拍出绝佳的构
图喔!哈哈哈哈哈。
所以说,一旦学会了构图,就会开始觉得"哎呀,不好玩啦!"最近,我开始拍摄《
写真私情(至上)主义》。用的相机是 Makina ,那种构图可以 很随便的相机。我在
作出绝妙构图的同时,就会破坏构图。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又听说一个新名词:构图偏执。哈哈。
: 你们这些snapshot派!禁止歧视formal派!

avatar
a*f
46
2, 的确是,在那里站了好半天也没找到特别合适的位置来摆这棵树。
4, 没有刻意等鸟,但是看到鸟飞入画框了就稍微等等它飞到稍微合适一点的地方。
8, 眼睛真尖啊,应该是后期调过了。
9, 的确是,当时光看场地了,没注意到楼也被挡住了。
12,下方的确是很紧,当时就注意到了,但有执着于顶上的光线,而且旁轴取景器的边
框很不准确,只能瞎猜。
16,眼睛还是尖啊,好像是有点斜,回去调调。中央公园晚上9点以后到早上9点以前都
可以leash free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观感:
: 2:左边这棵树,觉得粗了点儿,近了点儿?
: 4:这只鸟是等来的?左上天空有点儿发紫?
: 8:有点灰?
: 9:我可能会向右一点,把树叶挡住的楼漏出来。
: 12: 狗太靠角落了一点
: 16:楼斜了?右上的树枝还可以处理的更好一点.(好奇,中央公园不需要on leash吗
: ?)
: 3:觉得左边比右边分量重,而且往右倾
: 6:同3

avatar
a*f
47
不少摄影师都反复提到器材对构图的影响,拿着中幅必然左右端详,我一般从看到一个
motif,到最后按下快门要5-10分钟,选好点后取景器里也要看个1-2分钟。 p&s拍起来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抬手就是一张。
我觉得街拍讲究的应该是snapshot aesthetic,街上几何图形太简单(横评竖直), 如
果认真构图必然给人以僵硬死板的感觉。但我有个用眼平snapshop机拍摄的问题,相机
位置太高,拍人物的时候要么向下倾斜,要么上面留太多空间,这两种对我来说都不是
很理想。
vivian maier 用腰平,看起来就很舒服,我自己在日本用腰平拍摄也很舒服,但这都
是中幅腰平,没法snapshot。 所以我喜欢摇头机,可以在腰平位置盲拍(顶上有水平
仪)。但摇头机主要是临场感,也缺乏snapshot的感觉。这方面大家可有啥心得?
尤其是yo,用snapshot相机很久了.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仅供K参考。。。。
: 注意下面有一句:"若刻意解释,并用力执行的话,会变成 *中国摄影家* 那样,下手
: 过重
: 。"
: (^_-)
: 我才不是snapshot派呢,我是想“正”,正得不够,想歪又歪不过来。。。 T_T
: #################################################################
: 构图是个人主观判断 ---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 我的意思是,比起形式化的构图,不如以现场发生的事或现象为优先考量。
: 以前,我甚至说过:"凡是我踏过之处,构图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般,随意切割的

avatar
x*y
48
那什么算不轻便的旁轴呢 :-P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玛米亚 7
avatar
a*f
49

旁轴大多相对轻便,我这里是和单反相比较。中幅旁轴胶片机比全幅数码+牛头要轻便
不少。
Mamiya 7ii 加镜头2.6磅
5Diii + 35L 3.4磅
但底片面积上6x7中幅大约是全幅的5倍大。而mamiya 7ii的画质分辨率是中幅胶片中数
一数二的。

【在 x****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什么算不轻便的旁轴呢 :-P
avatar
x*y
50
我只是开个玩笑,中幅跟轻便往往不在一个句子里出现。那在中幅机里确实m7是算轻便
的了。印象中好像是塑料
body? 可惜光圈只有f4。禄来更对我的口味。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 旁轴大多相对轻便,我这里是和单反相比较。中幅旁轴胶片机比全幅数码+牛头要轻便
: 不少。
: Mamiya 7ii 加镜头2.6磅
: 5Diii + 35L 3.4磅
: 但底片面积上6x7中幅大约是全幅的5倍大。而mamiya 7ii的画质分辨率是中幅胶片中数
: 一数二的。

avatar
z*i
51
我也在考虑眼平太高的问题,有几种方法:
1)弯腰
Jeff Mermelstein是我知道比较高的一位,他的街拍视频挺有趣,每拍一张照片鞠一次
躬:
http://vimeo.com/98979354
2)倾斜
Winogrand就是抬到眼平高度按快门,所以他好多照片视点高,但他的相机一倾斜,
好像高视点的问题就缓解了:
3) 翻转屏
最近nikon D750的灰货已经降到$1600,将来有翻转屏相机应该越来越多吧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少摄影师都反复提到器材对构图的影响,拿着中幅必然左右端详,我一般从看到一个
: motif,到最后按下快门要5-10分钟,选好点后取景器里也要看个1-2分钟。 p&s拍起来
: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抬手就是一张。
: 我觉得街拍讲究的应该是snapshot aesthetic,街上几何图形太简单(横评竖直), 如
: 果认真构图必然给人以僵硬死板的感觉。但我有个用眼平snapshop机拍摄的问题,相机
: 位置太高,拍人物的时候要么向下倾斜,要么上面留太多空间,这两种对我来说都不是
: 很理想。
: vivian maier 用腰平,看起来就很舒服,我自己在日本用腰平拍摄也很舒服,但这都
: 是中幅腰平,没法snapshot。 所以我喜欢摇头机,可以在腰平位置盲拍(顶上有水平
: 仪)。但摇头机主要是临场感,也缺乏snapshot的感觉。这方面大家可有啥心得?

avatar
s*n
52
这个情况我也有点体会。第一次发现长的矮原来还有优势LOL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在考虑眼平太高的问题,有几种方法:
: 1)弯腰
: Jeff Mermelstein是我知道比较高的一位,他的街拍视频挺有趣,每拍一张照片鞠一次
: 躬:
: http://vimeo.com/98979354
: 2)倾斜
: Winogrand就是抬到眼平高度按快门,所以他好多照片视点高,但他的相机一倾斜,
: 好像高视点的问题就缓解了:
: 3) 翻转屏
: 最近nikon D750的灰货已经降到$1600,将来有翻转屏相机应该越来越多吧

avatar
m*1
53
从顶上往下看,张张都让我很惊喜,但是看到最后一张的时候,我都呆住了,想:alf
是不是疯了??怎么这样的品味?后来看到注解,才知道。。。哈哈!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求拍求建议。 不参赛。
: 继续中央公园系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avatar
l*a
54
原来是隐形秀身高。。。。。 (→_→)
是啊,可是我发现如果功力不到的话,snapshot 往往照顾不周,守着拍的话,有点像
作弊了,可控的因素多了,至少构图会比较少毛病,不过当然惊喜就不大会有了。。。。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少摄影师都反复提到器材对构图的影响,拿着中幅必然左右端详,我一般从看到一个
: motif,到最后按下快门要5-10分钟,选好点后取景器里也要看个1-2分钟。 p&s拍起来
: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抬手就是一张。
: 我觉得街拍讲究的应该是snapshot aesthetic,街上几何图形太简单(横评竖直), 如
: 果认真构图必然给人以僵硬死板的感觉。但我有个用眼平snapshop机拍摄的问题,相机
: 位置太高,拍人物的时候要么向下倾斜,要么上面留太多空间,这两种对我来说都不是
: 很理想。
: vivian maier 用腰平,看起来就很舒服,我自己在日本用腰平拍摄也很舒服,但这都
: 是中幅腰平,没法snapshot。 所以我喜欢摇头机,可以在腰平位置盲拍(顶上有水平
: 仪)。但摇头机主要是临场感,也缺乏snapshot的感觉。这方面大家可有啥心得?

avatar
l*a
55
LOL...真的呢,上次yo那个工作照也是弯着腰的。。。
斜着来倒也是蛮好的,不过歪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也有讲究吧,而且歪还有缓解镜头
变形的作用。。。。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在考虑眼平太高的问题,有几种方法:
: 1)弯腰
: Jeff Mermelstein是我知道比较高的一位,他的街拍视频挺有趣,每拍一张照片鞠一次
: 躬:
: http://vimeo.com/98979354
: 2)倾斜
: Winogrand就是抬到眼平高度按快门,所以他好多照片视点高,但他的相机一倾斜,
: 好像高视点的问题就缓解了:
: 3) 翻转屏
: 最近nikon D750的灰货已经降到$1600,将来有翻转屏相机应该越来越多吧

avatar
l*a
56
co-哈哈。。。。

alf

【在 m******1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顶上往下看,张张都让我很惊喜,但是看到最后一张的时候,我都呆住了,想:alf
: 是不是疯了??怎么这样的品味?后来看到注解,才知道。。。哈哈!

avatar
a*f
57
反转屏是个很有意思的方式,有机会的话很想尝试一下用反转屏拍snapshot的感觉。需
要一台轻便的,等效35MM定焦的代反转屏的革命机。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了。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在考虑眼平太高的问题,有几种方法:
: 1)弯腰
: Jeff Mermelstein是我知道比较高的一位,他的街拍视频挺有趣,每拍一张照片鞠一次
: 躬:
: http://vimeo.com/98979354
: 2)倾斜
: Winogrand就是抬到眼平高度按快门,所以他好多照片视点高,但他的相机一倾斜,
: 好像高视点的问题就缓解了:
: 3) 翻转屏
: 最近nikon D750的灰货已经降到$1600,将来有翻转屏相机应该越来越多吧

avatar
x*y
58
em5+17/1.8 seems to fit your description. my 拍娃机。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反转屏是个很有意思的方式,有机会的话很想尝试一下用反转屏拍snapshot的感觉。需
: 要一台轻便的,等效35MM定焦的代反转屏的革命机。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了。

avatar
a*f
59
thanks!

【在 x****y 的大作中提到】
: em5+17/1.8 seems to fit your description. my 拍娃机。
avatar
z*i
60
最近很流行的还有Sony A6000(APS-C)和A7系列(full frame).
配什么头我就不知道了。

【在 x****y 的大作中提到】
: em5+17/1.8 seems to fit your description. my 拍娃机。
avatar
z*i
61
是,我的理解是这个歪解决了两个问题:眼平视点高,广角变形。
John Szarkowski专门讲过这个:
“IN THE STREET PICTURES of the early sixties Winogrand began to develop two
pictorial strategies that he found suggested in certain pictures in Frank's
The Americans. The first of these related to unexplored possibilities of
the wide-angle lens on the hand camera.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wide-angle lens saw it as a tool that included more of the potential subject
from a given vantage point; most photographers would not use it unless
their backs were literally against the wall. Winogrand learned to use it as
a way of including what he wanted from a closer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he
could photograph an entire pedestrian (for example) from a distance at
which we normally focus only on faces. From this intimate distance the shoes
of the subject are seen from above, its face straight-on, or even a little
from below, and the whole of the figure is drawn with an unfamiliar,
unsettling complexity.
To pursue such a strategy while photographing people on the street means
that the camera back is never vertical, as prescribed by classic procedure;
if the figure fills the frame the lens will be pointed at the subject's
navel, and the camera back will be inclined some forty-five degrees downward
from vertical. In this posture any lens will violate our belief that we
should see the walls of buildings a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but the wide-
angle lens, because of its broader cone of vision, will exaggerate the
effect, and destroy all sense of architectural order. To retrieve a kind of
stability Winogrand experimented with tilting the frame, making a vertical
near the left edge of his subject square with the frame, and then a vertical
near the right edge, or a dominant vertical anywhere between. In the
process he discovered that he could compose his pictures with a freedom that
he had not utilized before, and that the tilted frame could not only
maintain a kind of discipline over the flamboyant tendencies of the wide-
angle lens but could also intensify his intuited sense of his picture's
meanings...”
我没看懂后面说的:“To retrieve a kind of stability Winogrand experimented
with tilting the frame, making a vertical near the left edge of his subject
square with the frame, and then a vertical near the right edge, or a
dominant vertical anywhere between.”
你们要看懂了,请指教。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LOL...真的呢,上次yo那个工作照也是弯着腰的。。。
: 斜着来倒也是蛮好的,不过歪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也有讲究吧,而且歪还有缓解镜头
: 变形的作用。。。。

avatar
a*f
62
interesting, a7 can use those compact rangefinder lens...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很流行的还有Sony A6000(APS-C)和A7系列(full frame).
: 配什么头我就不知道了。

avatar
h*t
63
有了你的点评我才看懂中央公园的树图,特别是#7。街景构图和色彩看起来很舒服。

二来可能LZ比较喜欢”拨云见日“的。。。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co-哈哈。。。。
:
: alf

avatar
a*f
64
也没看明白。不过这个斜着拍多了会不会审美疲劳啊?

two
's
subject
as
he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的理解是这个歪解决了两个问题:眼平视点高,广角变形。
: John Szarkowski专门讲过这个:
: “IN THE STREET PICTURES of the early sixties Winogrand began to develop two
: pictorial strategies that he found suggested in certain pictures in Frank's
: The Americans. The first of these related to unexplored possibilities of
: the wide-angle lens on the hand camera.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 wide-angle lens saw it as a tool that included more of the potential subject
: from a given vantage point; most photographers would not use it unless
: their backs were literally against the wall. Winogrand learned to use it as
: a way of including what he wanted from a closer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he

avatar
B*s
65
就是让左边竖线尽量垂直,右侧有分量较重的竖线向外倒,画面有张力,又能重心平衡。
方法就是相机向左拧。

two
's
subject
as
he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我的理解是这个歪解决了两个问题:眼平视点高,广角变形。
: John Szarkowski专门讲过这个:
: “IN THE STREET PICTURES of the early sixties Winogrand began to develop two
: pictorial strategies that he found suggested in certain pictures in Frank's
: The Americans. The first of these related to unexplored possibilities of
: the wide-angle lens on the hand camera.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 wide-angle lens saw it as a tool that included more of the potential subject
: from a given vantage point; most photographers would not use it unless
: their backs were literally against the wall. Winogrand learned to use it as
: a way of including what he wanted from a closer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he

avatar
z*i
66
多谢!这下应该明白了。以前我还看到他的一个访谈,说的是这一张:
D: When I was taking your photograph earlier today, with well-intended
whimsy I tilted my camera in an attempt to make my own Winogrand. From what
I understand, that's not how it's don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horizontal tilted frame that you often use? And is your camera tilted when
you make the picture?
W: It isn't tilted, no.
D: What are you doing?
W: Well, look, there's an arbitrary idea that the horizontal edge in a frame
has to be the point of reference. And if you study those pictures, you'll
see I use the vertical often enough. I use either edge. If it's as good as
the vertical edge, it's as good as the horizontal edge. I never do it
without a reason. The only ones you'll see are the ones that work. There's
various reasons for doing it. But they're not tilted, you see.
D: How do you create that angle, then?
W: You use the vertical edge as the point of reference, instead of the
horizontal edge. I have a picture of a beggar, where there's an arm coming
into the frame from the side. And the arm is parallel to the horizontal edge
and it makes it work. It's all games, you know. But it keeps it interesting
to do, to play.
现在我理解了,就是说我们一般用地平线或者楼的垂直线做横平竖直的参照系,
这对能tilt/shift的相机没问题。但他用28mm的广角,必然有楼向中间倾斜,
所以他换了参照系,以照片里的人,物为准,比如左竖边和左边站立的人平行,
或者横边和伸出的手平行,用这个达到平衡。
所以他强调“It isn't tilted”,只是换了参照系(point of reference)。

衡。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让左边竖线尽量垂直,右侧有分量较重的竖线向外倒,画面有张力,又能重心平衡。
: 方法就是相机向左拧。
:
: two
: 's
: subject
: as
: h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