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俞书宏登Science,或三夺自然科学二等奖? (转载)
avatar
俞书宏登Science,或三夺自然科学二等奖? (转载)# Chemistry - 化学
j*u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TC 讨论区 】
发信人: joeliu (老猫), 信区: USTC
标 题: 俞书宏登Science,或三夺自然科学二等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0:48:16 2016, 美东)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Science》发表成果。
早在一周前,俞书宏研究组Publication一栏已预告该文章发表《Synthetic nacre by
predesigned matrix-directed mineralization》(如下图),并被好事者转帖于网大
论坛。该文章已在Science网站提前可见。
《Science》杂志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学术期刊,为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是发
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
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
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2016年8月19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封面(注:俞书宏论文并非刊登于本期,而是网
站提前发表)。论文链接点击这里。
俞书宏是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他曾两次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结缘(且可能
第三度获奖):在2011年1月14日召开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主持完
成的“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荣获国家自然
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1年,俞书宏(第五完成人)的“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
热合成与鉴定”也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月30日,“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初评通过项目”开始公示,“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与宏观尺度组装体的功能化研究
”出现在二等奖初评通过名单中。俞书宏是第一完成人。
2009和2011年,俞书宏两度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有多位知情人士介绍,2015年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科增选,中国科大陈仙辉、杜江峰两位同时当选。2017年物理口有无
强力候选人存疑。而2017年,俞书宏是否将再次申请院士令人好奇。
俞书宏教授简介
俞书宏,安徽庐江人,1967年8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
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
年-)、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2年)、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
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
1988年7月获合肥工业大学无机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5月获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硕士学
位, 1998年10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获
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2002年获德国洪堡基
金会(AvH)资助(任洪堡外国科学家研究员),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工作。
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责任研究员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批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
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
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博士点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ISHA)国际理事会秘书长和理事会执
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和第十四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第二十八届中
国化学会理事、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
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组长、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
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实验装置用户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第
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工程技术委员
会委员等。担任国际期刊CrystEngComm副主编(2011-2013),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副编辑(2010-),担任国际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4-),
Chemical Science (2010-),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4-), Materials Horizons
(2013-), Nano Research (2010-), CrystEngComm (2010-), Part. Part. Syst.
Charact. (2013-)等国际顾问编委、执行编委或编委,担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化学通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
期刊编委等,曾担任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CatChem, J. Mater.
Chem. A, CrystEngComm, 等专刊的客座编辑。
在聚合物控制晶化与仿生材料、纳米结构单元可控合成与组装、宏观尺度纳米组装
体制备及功能化、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新型碳纳米材料及能源转换材料及应用等
方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期刊如Nature Materials, 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6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IF>3.0的
SCI论文280篇, IF>10的SCI论文79篇,其中Nature Materials 1篇、Chem. Rev. 1篇、
Acc. Chem. Res. 2篇、Chem. Soc. Rev. 3篇、Angew. Chem. Int. Ed. 16篇、J. Am.
Chem. Soc. 8篇、Adv. Mater. 24篇等。受邀在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 Soc. Re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ergy Enviro. Sci., Small,
Top. Curr. Chem., J. Mater. Chem., MRS. Bu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特征
论文和研究消息报道等二十六篇; 受邀在美国Marcel Dekker, Inc.、John Wiley &
Sons、CRC Press、Kluwer/Plenum、美国科学出版社等十六部英文专著中各撰写一章。
被SCI论文引用12,407余次,H因子61。有关研究工作曾受到英国《自然》和美国《化学
工程新闻》的报道。近十年间有十九篇论文被ISI评为Highly Cited Papers,有多篇论
文被《Chemistry World》、《Materials Views》、《自然•中国》、《NPG
Asia Materials》等选为研究亮点或被选为封面论文、热点论文等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