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nidentified_title# China - 中国研究
u*r
1
发信人: suchkan(miss), 信区: China
标题: 学术评价不宜自乱体系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Sep 18 11:23:32 2017,GMT)
浙江大学颁布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核心内容是“将优秀网络文化成
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并提出了一些标准,
比如“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 万”等。
这两天,这个政策成为网上一个舆论热点,毁誉参半,可见科研成果认定标准,对高校
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一个蛮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我注意到很多人对浙大这个政策的一些
具体细节并不认同,但是他们也认为浙大此举,对打破长期以为高校评价体系的僵化取
向有积极意义。
应该承认,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而且僵化,很多学
校片面强调科研成果发表数量,而对包括教学在内其他工作没有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评价
标准,这种政策导致了高校普遍出现教学等工作的边缘化现象,这当然是严重的弊端,
理应纠正。应该看到,高校教师,大都不是专职的科研人员,除了从事学术研究之外,
还要从事教学工作、也应该参与知识普及等社会公共生活。因此,学校应该形成一个包
括学术评价、教学评价、其他评价在内综合评价体系,以我所在的新闻传播学科为例,
新闻传播学科的老师本应积极参加媒体实践,指导学生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特别在新媒
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师运营自媒体,等于建立了一个理解传播现象的媒体实验室,对
他提高教学乃至科研水平,都大有裨益,但这些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很难纳入学校的
评价体系,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成果都很难得到承认,自然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
修订相应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我必须坦率地指出,上述这些工作很重要,但它毕竟不是学术研
究,这些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当然不是学术成果,学术研究,是指遵循学术规律进行的
知识创新工作,它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检验。我们强调要承认这
些工作的价值,我们也可以说学术研究与其他工作地位无高下之分,但学术研究与其他
工作的界限不可轻易混淆,如果我们把非学术性的东西认定为科研成果,那不是评价体
系的创新,而是人为的制造混乱,损害学术评价的严肃性。
浙江大学这个规定,恰恰在这一点上经不起推敲,科研成果当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学
术论文、学术专著以后或许会走网络出版或许还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出版介质、渠
道改变了,但是,作为学术出版,其发表环节的审核、发表后的评价,都必须由学术共
同体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进行,必须要看到,浙江大学《认定办法》中所列网络媒体,
大部分都不是学术机构所属,也不以发表学术作品为主要目标,所以,这些媒体根本不
在学术共同体视野之内,这些网络媒体上发表的作品,许多可能的确是“优秀网络文化
成果”,但恐怕许多未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这些作品自有其社会价值,但是绝不应该
随意纳入“科研成果”之中。
而把阅读量等作为评价标准,就更显得荒唐了,且不说像很多网友指出的,网络阅读量
,存在大量造假作弊的可能,更主要的,学术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内容深奥艰涩,只
能是小众阅读,大阅读量,自然也不是学术研究的追求。当然,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记
者写成科技报道,科普作家写成科普文章,会唤起大众兴趣,但是,科技报道、科普文
章质量评价,应该形成单独的评价标准,不宜与学术论文评价体系混同。
浙江大学这个《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最后第十条还特别规定:“本办法自
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这个规定,也令人费解。宣传工作与学术
研究,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不用说宣传部日常进行的宣传报道,即使是宣传部门从事
的“理论宣传”,与理论研究完全不同:理论研究,强调运用实证或逻辑的方法,对一
个学术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它强调价值中立,不预设立场;而理论宣传是为现行政策
提供理论支持,为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辩护,目的在于让更多人知晓并接受、服
从现行政策。
党报上也有理论版,但这些版面发表的理论文章,就属于理论宣传而不是理论研究,熟
悉这些版面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些版面上发表的文章,并不强调学术规范,有时甚至
连引文注释都没有,所以,很多高校把这些版面上发表的文章视为学术成果,严格来说
,也不无可议之处。现在浙江大学出台一个认定科研成果的规定,明确宣布由学校党委
宣传部负责解释,这个规定的合理性,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现代大学制度都强调学术自
治,眼下高校大都颁布了自己的章程,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
学术有关的职权。科研日常事务管理,则由科研处、社科处等机构负责。现在又要党委
宣传部出面认定科研成果,这样令出多门,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吗?
综上所述,我主张高校形成对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同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就科研、教学以及其他工作考虑不同权重,就当下中国高校来说,制订种种具有可操
作性的政策,鼓励教师在教学及其他工作中多投入精力,很有必要,但是,综合评价中
可以降低科研所占的权重,但是,绝不意味着应该降低学术评价的水准,把根本不属于
科研成果的东西纳入科研成果,这样做,属自乱体制,科研、教学、以及其他工作紧密
相关,但毕竟彼此有别,各自有着不同的规律,彼此也不能相互取代,我们只有尊重这
些工作各自不同的规律,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助于完善高校综合评价体系,形
成科研、教学以及其他工作彼此相得益彰的局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