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与马列主义的传播、大革命的兴起
avatar
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与马列主义的传播、大革命的兴起# China - 中国研究
g*i
1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与黑暗,使中国精英深觉政治的基础在社会,将政治动荡与黑
暗统统归咎于社会。于是“社会改造”迅速成为一种时代思潮。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使
中国社会对西方文明产生幻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
文主义均因倡导“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的理念而遭否定,社会主义主张“平等”
、“互助”而大受欢迎。
当社会主义在五四运动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思想资源的时候,中国青年会在当
时中国社会中对其持有更加宽容态度。这与中国青年会深受社会福音影响关系甚大。“
社会福音”首次由美国查尔斯·布朗牧师于1886年提出。作为同义词,在19世纪末还有
“基督教社会主义”(Christian Socialism)“基督教社会学”( Christian
Sociology)等。20世纪初,逐渐统一为“社会福音”。于是,“基督教社会主义”在
20世纪初逐渐与“社会福音”区别开来。但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却通常都属于社会福音派
,因为这一思潮的本质就是把基督教的原理应用到社会中去,主张通过社会改造寻求社
会平等和正义。二十世纪初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学说开始
在中国传播。1913年,美国南方长老会传教士李德理(Lacy L. Little)就提出“基督
教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1916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朱友渔经过比
较“基督教与社会主义”,认为两者是不矛盾的,这种论点在当时为很多信徒所接受。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孕育社会福音神学家阿尔伯顿、饶申布什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中
国青年会领袖对其在中国的竞争并没有敌意,甚至认为有相通之处。当苏俄和巴黎和会
对中国不同政策,恶化西方在中国印象,同时使作为西方社会反叛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流行。另外,马克思主义又称科学社会主义,更使其为崇尚科学的中国人接受。显
然这有利于中国社会对十月革命持有正面态度。这在中国青年会内部具有代表性。1920
年,全国协会干事钱保和虽然承认十月革命后的悲惨,但是归因于俄国民众对俄国高压
专制失控性反弹和低素质的俄国民众不具备承接共产主义条件。他认为布尔什维克要建
设平民共和国,排斥列强侵略,划除阶级分野和贫富差距,人人劳作享受平等权利。他
声称过激主义的理想可取,预示着世界未来,但理想的获得须以渐进方式,随着人民知
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才可以渐渐实现共产主义。1925年,北京青年会干事张志新在基
督徒训练课程中,详细介绍列宁生平及思想,将其与甘地、耶稣、孙文并列为为民众奋
斗的伟人。
在近代中国社会中,中国精英却痛惜中国民众“一盘散沙”,同时对民国政党政治的动
荡和腐败和孙中山的革命党组织性差失望。于是,在急于改变“一盘散沙”现状的愤激
和新造有机体社会的期待中,“社会改造”的声浪,迅速转化为“社会运动”,也最终
导向了社会革命,中国激进青年纷纷加入列宁主义政党:改组后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中
国青年会西方组织的背景为改组后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其活动创造很好环境,他们在此
积极吸收新青年,最终使之成为革命活动的温床。中共得益于马列主义和对中国社会黑
暗根本改造的态度流行,更受激进青年青睐。中国青年会受社会福音影响,容易接受社
会主义甚至马列主义思想,而其改造社会的局限性,又使激进青年走向革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