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果失去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复存在
avatar
如果失去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复存在# China - 中国研究
g*u
1
如果失去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复存在
按照马克思理论,资本主义制度是必然会过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但我认为,资本主义
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的阶段是在不停相互转化的。
从人类有了分工合作开始,管理整个人群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就紧随出现。不管是什么社
会制度,都必须基本适应整个被管理的人群才能生存。也就是说,一群被管理的人如果
大部分不认可现行社会管理制度,则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整个社会因为消极而发展停
滞,要么是发生暴力运动推翻现有社会制度而重新启用一套新的社会制度。
以前的各种社会制度我暂时不予探讨,单单讲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自私和懒惰是个人最喜欢的行为方式,无私和勤劳是个人最抵触的
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可以不干活就有得吃穿有得玩,那你指望这个人去工作和付出,
可以说基本不可能。如果一群人中可以允许部分人不干活就有得吃穿有得玩,那这群人
肯定都会想尽办法去成为这部分人,所谓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所有人来讲,
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从整体的人类群体这个角度来讲,无私和勤劳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可以带领人类健康前
进。但是,从个人的人性角度来讲,自私和懒惰却是必然,在这样的劣质人性的主导下
,内耗将导致人类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最终毁灭。这是一对矛盾体。
理想或者说奋斗目标是战胜劣质人性的有效武器。拿一个学生来阐述,如果一个学生有
理想或者说有人生的奋斗目标,他就能克服懒惰变得勤劳,相辅相成的,有了理想内心
就会充满希望,就会有积极的心态,负责任和无私不计较也会常常伴随;反之则这个学
生一般比较无所事事和懒惰自私。可是,人是会变的,当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人失
去了理想和目标后,或者理想和奋斗目标实现了之后,这个人又变得无所事事和懒惰自
私了。
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目前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两种制度刚好对应了“自私懒
惰”和“无私勤劳”这对矛盾体。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一个人群有一个必须完成的共同目标,那么这个人群的所有人会自动放弃自私和懒
惰,无私勤劳的服从人群的整体安排,最大限度的爆发这个人群的能量。在这样的环境
下,人和人之间是互助平等的关系,多余的生产资料基本都用于实现那个共同的目标,
基本没有人贪污,你说这样的社会制度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然而,目标一旦完成
了,人类自私的本性就将占据上峰,整个社会主义体制就将分崩离析,社会制度又会转
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整个社会再次发展停滞,这个时候继续资本主义制度的话,两极分
化将不可逆的会越来越严重,社会发展终将再次大倒退。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当人群为
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或者说短期内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的时
候,社会主义制度也将不可持续,必将再次转化为资本主义制度。
举例子如下:
一,二战时,美国为了抗击法西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勤劳互助,社会生产力大爆发
,那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模式吗?后来,法西斯投降了,目标失去了,美国的社会主义
制度立刻消失了,自私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
二,二战时,苏联抗击德国,万众一心,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启动,社会生产力大爆发,
德国失败。这个时候,苏联的整体奋斗目标失去了吗?没有,他们为了继续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再次提出了一个目标:“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就完蛋了,无法短期内实
现的目标就不是目标。最终,苏联人迷茫了,自私和懒惰占据上峰,资本主义制度模式
启动,最终解体。苏联解体完后,大家发现没有,寡头出现了,他们是一夜出现的吗?
不是,在苏联实行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这些寡头就存在了,不过当时不敢曝光而
已,自私导致两极分化剧烈是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大特征?既然剧烈的两极分化在苏
联时期就已经存在,那苏联是不是在没有解体的时候就已经是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