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采取哪些红利措施鼓励多生孩子,中国可以参考
avatar
日本采取哪些红利措施鼓励多生孩子,中国可以参考# China - 中国研究
r*t
1
根据日本政府的估算,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从现在的1.27亿,下降到1亿人左右,减
少幅度高达15%。这样一来,日本的国家根基很可能发生动摇。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晋
三把出生率低下的问题,称为“国难”。
国难当头之时,日本政府是如何作出应对的呢?
具体的措施,有这么几项:
第一,生孩子的费用由政府承担。
日本政府规定,女性生孩子,政府一次性补助42万日元(约2万5000元人民币)。
我做过一次调查,这笔钱够不够生孩子的费用?如果顺产的话,自己还需要贴20万日元
。如果难产动手术的话,因为属于医疗保险,自己可以赚一半。这笔钱,可以直接去市
区政府领现金,也可以直接从给医院的住院费等里面扣除。
第二,给每一个孩子每月发奶粉钱。
日本政府规定,孩子出生之后一直到初中毕业,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万日元的奶粉
钱,大约600元人民币。如果你生了2胎,那么两个孩子的奶粉钱每月增加到3万日元(
约1800元人民币)。这笔钱,市政府每个月会定期汇到你银行的账号上。
第三,生孩子给奖金
这一项政策,虽然不是全国性的,但是比较普遍,日本半数左右的地方政府,给每
一位生孩子的家庭,赠送5万到10万日元(约3000-6000元人民币)的慰问金,有的是送
一年的大米或牛奶。
日本采取哪些红利措施鼓励多生孩子
第四,产假补助
一些福利比较好的公司,职员因为生孩子而请假,也可以照常拿全额工资。但是如
果有些公司经营困难,只发给你70%的工资,那么政府会给你提供补助。补助金额是按
照休息的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休假98天,那么每天给8000日元(约480元人民币),合
计三个月期间补助52万多日元(约3万元人民币)。
第五,育儿补助金
在孩子出生后到未满一岁期间,如果在家休息养孩子,也可以从雇佣保险中获得补
助。补助金额为原来收入的50%。比如之前每天收入8000日元(这是饭店端菜员的8小时
工资),休息10个月,可以拿到约121万日元(约7万人民币)的补助。那些起点工资高
的人,每个月最多可以拿21.5万日元(1.2万人民币)。这一补助政策也适用于请假在
家养孩子的爸爸。
第六,不育症治疗补助
当夫妇有一方或者双方进行不育症治疗(体外受精和显微受精)的时候,因为不能
使用健康保险,所以政府会给予额外补助。每年最多可以拿两次补助,一次15万日元(
约9000元人民币),也就是如果5年一直持续治疗的话,可以拿到150万日元(约9万元
人民币)的补助。
以上这些措施,是日本政府的常规性鼓励政策。这些政策不只适用于日本人,也同
样适用于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但是,这些政策实行了许多年,依然难以扭转出生率下
降的趋势。那怎么办呢?
日本采取哪些红利措施鼓励多生孩子
日本政府又颁布了一项新的国家战略政策,叫“造人革命”计划。这一造人计划,
也有三项内容。
第一,计划在3年内,让全国所有3-5岁的儿童免费上幼儿园和托儿所。
第二,对于年收入不足260万日元(约15万元人民币)的低收入家庭, 0-2岁儿童
上托儿所的费用也由政府承担。(大家注意,年收入15万元人民币,在日本属于低收入
家庭。)
第三,孩子生下之后,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只要你停职2年在家照顾孩子,政府
给你特别的育儿补助。
以上三项措施,就是要打消许多年轻人生了孩子无人养的顾虑,同时采取“政府包
养孩子”的方式,以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这三项措施推出后,日本国民还是感觉不过瘾。你把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费用管起来
了,那么,孩子长大之后,上大学的费用怎么办?
于是在今年6月份,日本政府宣布,准备推出一项新的政策,只要你的家庭年收入
在380万日元(约23万元人民币)以下,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全部由政府承担。这一政
策让单亲家庭喜出望外。在日本,一般的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都需要8万元人民币左右。
日本已经完全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如果加上低收入家庭
大学也免费的话,那么,日本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教育无偿化”。
日本采取哪些红利措施鼓励多生孩子
其实,日本政府是一个很贫穷的政府,一年国家预算是95万亿日元,但是一年的财
政收入只有50万亿日元,也就是一半的钱是需要靠发行国债等手段筹借的。在日常困难
的国家财政体制之下,日本政府还要拿出大笔的钱用于鼓励大家生孩子,而且不分日本
人和外国人,可以说,日本政府为了化解人口危机已经拼了老命,已经摆出了一副举全
国之力来保障日本未来的架势!
出生率低下的问题,不仅只是日本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日本
的出生率是1.4,而我们中国的出生率只有1.2,情况比日本还糟糕。所以,日本鼓励家
庭多生孩子的各种做法,也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参考。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