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不是仇富,而是对资本太客气
avatar
中国不是仇富,而是对资本太客气# China - 中国研究
m*a
1
在不少人印象中,中国社会拥有庞大的仇富群体,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是一个对富人
和资本最宽容、最客气的社会。
是不是仇富,不要看网络上有多少网友发表了几句对富人的狠话,而是要看现实生活中
老百姓对待富人和资本家的态度,以及国家整体对资本的违法成本高低和税收环境的宽
容度。
现实生活中,对那些所谓的资本家和有钱人,老百姓哪个不是毕恭毕敬,另眼相看?科
学家、学者和企业老板同回家乡,受当地官员盛情款待的,不都是按钱的多少来决定招
待的级别么?
还有最近比较火热的滴滴顺风车的安全问题,都已经发生好几起生命事件了,虽然遭到
了一些舆论的质疑,但是滴滴总裁柳青出来道个歉,竟然就被一些人原谅了,“心疼柳
青”“柳青加油”的奉承声此起彼伏。
这种原谅,其实就是对资本或富人的宽容和献媚。难道只因为柳青是柳传志女儿?
都出人命了,虽然不是柳青本人所为,但是作为企业负责人,一个道歉能解决问题吗?
在美国、英国、德国甚至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发生这样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事情,就
说明企业设计的产品出现重大缺陷,企业不仅要承担巨额罚款,企业的营业执照问题都
难以保住。优步司机在印度发生了一起强奸案,在美国被罚了2800多万美元,还要求优
步至少要对所有司机进行7年以上的背景调查,费用全部优步承担。
为了保护消费者个人安全,对资本如此的严苛,这才是真正的仇富!
但在中国,为了保护资本的发展,为了保护一些互联网巨头的扩张,已经到了毫无底线
的地步,不仅允许假货冠冕堂皇存在,允许企业满地排放污水,还在土地使用和税收上
一再宽松或减免。
可是,对劳动者呢?对那些工薪阶层呢?对一个个生命个体呢?
即将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就是一个对资本非常友好的法律。
工薪所得实行高额累进制,最高税率45%;经营所得最高税率为35%;财产所得(利息、
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的税率为20%,不
实行累进。
而事实上,多数情况下财产所得都可以免税(个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一年以上的,股息
和红利所得免税;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税;股票转让的溢
价所得免征所得税)。
工薪阶层,大多是劳动收入,即使是企业高管,也是凭辛苦、卖脑力和劳力所得,却要
征收累进税率,最高45%;可是,一些财产所得和资本所得,才20%,甚至免税。从这里
面,你能看出中国是一个仇富仇资本的社会?这显然是一个对劳工阶层不友好的社会!
这次个税法修改,还单独把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劳动所得(主要是脑力劳
动所得)纳入综合计征的范围,适用3%到45%的累进税税率,而非劳动收入仍然排除在
综合计征的范围以外,这不是有意要提高劳动所得的税负?
这样的税收结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薪阶层的中高层(基本属于中产阶层)税负高,真
正的有钱人和其他不靠劳动生活的人税负反而低甚至不纳税。这对劳动收入具有事实上
的歧视性。由于在经营所得和虚拟经济的资本利得(特别是股票转让所得和房产转让所
得)之间实际存在巨大的税负差距,还鼓励了经济脱实向虚,扩大资产泡沫。
再比如,对合伙企业转让股票收入分配给自然人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按照“利息、股
息、红利所得”或“财产转让所得”,应该超过10万元就要征收35%的个人所得税,但
在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只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对房产所得税,满五年的免征,未满五年的只需缴纳20%的增值差额。
不是说这些税就应该缴纳的高,而是这对工薪阶层最高45%的累进税,是非常不公平的
。如果是为了尊重劳动者,为什么不能对工薪劳动所得适当降低税率?这是整个社会的
畸形发展税负结构!对劳动者征收高税率,资本、明星、炒房者、股权投资等玩高端收
入的,大有宽松之势。
住房、医疗和教育,被称为新三座--大---山。这是没算上公众背负的一座更大的隐形
高山——税赋。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英丽统计得出,中国人均税赋1.5万元,户均4.5万元;如果算上地
方政府的基金负担,人均税赋2万元,户均5.9万元。
根据官方消息,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税后)总量36万亿元。去年公民税赋:14.44
万亿的税金+6.6万亿元的社保基金(五险)+1.82万亿元的住房公积金=23万亿元。税赋
/可支配收入=64%。税负率超欧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税收高,民众相应享有高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但我们个人税负高
的同时,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支出一样不少。
所以,拜托以后不要再说中国人仇富了,这是一个对富人和资本多么宽容的社会!
avatar
P*o
2
卧槽。这作者什么脑子。
匪共不是对资本宽容。而是对红色资本宽容。
柳家可以说比国企还要国企。
红色资本杀人放火都行,民间资本给你设置各种障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