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r*d
1
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
写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骨卑)--(一个字,但偶找不到//blush)而歌乎呜呜,
会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则是秦筝的出处了。
据<>的佚文,筝是“五弦筑身也。”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的十二弦筝,
进而为隋唐的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五弦。直至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筝。
现代我们普遍用的是二十一弦筝。
张永<>载有“但曲”七首,广陵散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曲谱是工尺谱,但现在我们用的是简谱。谁有工尺谱,借偶瞧瞧吧!
秦筝自早年传入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此大
迁徙,遂传遍中国。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民俗,方言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并于当地
的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通常我们称七大流派。
(1)古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
(2)郑卫之音的河南筝。
(3)齐鲁雅韶的山东筝。
(4)武林逸韵的浙江筝。
(5)闽南诏安的福建筝。
(6)韩江丝竹的潮州筝。
(7)中州古调的客家筝。
此外,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古筝已传入古代的朝鲜,唐代东渡日本,南进缅甸,元代又传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