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c*m
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和来按现在的发音不押韵了,是不是
这两个字的古音和现在有所不同了?
有种说法人为“来”古音同“黎”,有什么根据吗?现在还有哪些方言里这么读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信人: Microsystem (听雨轩主人), 信区: ChineseClassics
史记是散体古文,熙熙攘攘句可能是当时的民谚,不一定押韵。诗经里有“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可见来的古音与霾字是同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信人: chenlm (venus), 信区: ChineseClassics
如果记录的是民谚的话,更应该押韵了,至少在这个民谚流行的方言里。
而且你所提到的诗经篇章: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前面四句,押韵很好,后面四句,最后一句为思,这是不是说明“霾,来,思”同韵呢
?有可能“霾”
avatar
k*g
2
呵呵,写了一大段,被telnet 顿没了。重新写过,录其精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句话出自《史记》,应该用古韵,所以不能查《切韵》、《
广韵》之类的韵书(如鱿鱼丝所说)。而在古韵中,“熙”,“来”,“思”,“霾”等
是押韵且属于同一个韵部的,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把它们都归入“之部”,这一点后
来研究古韵的学者是认同的,譬如罗常培,周祖谟,王力等,都把这几个字/读音 归入
“之部”。
我把“之部”的一些声韵贴上来了,扫描的质量不高,红色部分是我标注的,段玉裁说
“同声必同部”,所以声部是判断韵部的一个参考标准。
至于这些字读什么,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假想音,王力认为“之部”的韵母应该读做
[ə]。另外也把王力的“之部”的声韵贴了上来,第二张图,红色仍然是我加注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