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张图看明白秀才、举人、进士的关系,看看你在过去能考上什么
avatar
一张图看明白秀才、举人、进士的关系,看看你在过去能考上什么# ChineseClassics - 中华古典文化
k*e
1
浠锋牸鍙厡鎯呭晢璁紝闀挎湡鏈夋晥锛岃阿璋㈠叧娉紒
璇风珯鍐呰仈绯汇
1.鍥介檯鍗囪埍鍒革細GPU $320/寮br />
璇︽儏锛br />
http://www.united.com/web/en-US/content/mileageplus/premier/swupgrades.aspx
2.鍖哄煙鍗囪埍鍒革細GPU $80/寮br />
璇︽儏锛br />
http://www.united.com/web/en-US/content/mileageplus/premier/regupgrades.aspx
avatar
G*Q
2
两个人都拿W2,可能每年有几千的外财。可能把一些旅游的开销放进去吗?
avatar
M*8
4
http://www.sohu.com/a/139657642_661634
2017-05-10 19:48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
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状元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
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1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
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
,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
)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2
科举历史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
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
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
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
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
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
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
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
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
统一考试”。
3
科举也分科
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所以,古代的状元多是货真价实
的满腹经纶之士,连皇帝也喜欢把女儿嫁给状元郎。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很长时间内是全国万万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张卷子
。古代的科举一开始也是这样,实行全国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仕。但自古江南出
才子,北方读书郎在科举场上,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公正、平衡
和照顾起见,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
题和考试时间,出现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现在的高考分为文、理科,古代的科举也分科,有文、武科之异。因此,有文状元、武
状元之别。据考证,中国古代第一个武状元名叫薛奕;有名的文状元就太多了,如唐代
大诗人王维、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状元出身。
4
科举要背多少书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
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
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
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
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5
科举考试时间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
。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也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
、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
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
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
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
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
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
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
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
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5
科举考题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题量很大。根
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现在的高考试卷
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则更复杂,是一考定终生。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常会发
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学子无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杀、悬梁而去。
当时预防作弊的相关措施很严格,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
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
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
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做门帘以防风雨。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
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这些年一直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其实,这一心愿已喊了一千多年。
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
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在古代,学生光看书是不行的,得把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熟记于心,甚至某
句话在某页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还要毛笔字漂亮,但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
伏,学习多年的成绩啊,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选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
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
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
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
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
试廷试的资格。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
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
,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
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拆开弥封。
具体做法是: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
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称为
“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
最后唱名写榜。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荐卷,会在卷上批一个“取”字——现代高考所谓
“录取”一词,大概就是这样来的。批了“取”字的卷子会被送给主考官,由主考官最
后定夺考生的命运。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考中”的
由来,应该源于此。
和今天一样,历朝历代的阅卷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阅评完毕。以
清代为例,阅卷时间规定是10天。这10天还包括之前弥封、誊录、对读的时间。其间的
吃请又会用去不少时间,所以真正的阅卷时间相当紧张,不过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时
考官一般一天要评阅二十本试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阅卷人员要阅的卷子就更多了,
所以大都是超负荷工作。由此可见,在没有现代电脑辅助阅卷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
有时间仔细阅读每份试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
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此即古人所谓“止阅
前场,又止阅书义”。
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好评语,基本上榜便
有戏了。可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可能也会名落孙山。所以那时的考生
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答题。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6
科举名词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
称为"连中三元"。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
、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
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
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
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
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
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
之首,因而别称鼎员。
【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时艺、四书文、八
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
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
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
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
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
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
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
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
、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
两种。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官】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
学问的场所。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
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
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
的官员。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
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
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
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avatar
M*s
5
只要你能找到法律依据。
或者只要你能说服税务局的人。
avatar
l*3
6
笑得不行了。。。lolol
我继续笑去了。。。
avatar
S*6
7
按人口比例。
古代90%的人是文盲,相当于今天的高中毕业生。
秀才相当于今天的重点大学毕业生。
举人相当于今天的北大清华中科大博士。
进士相当于今天的牛津麻省斯坦福博士。
avatar
q*g
8
呵呵
avatar
s*s
9
": 贡士相当于今天的硕士
这个属于瞎分析。贡士和进士区别不大,有时候仅仅是皇帝再考一遍改一下排名而已。
avatar
m*t
12
富翁,包子拿来。

【在 q*g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avatar
m*t
13
包子!!!

【在 l********3 的大作中提到】
: 笑得不行了。。。lolol
: 我继续笑去了。。。

avatar
m*t
14
版主的包子不敢收。闪

【在 k*m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那一声真是太经典了 :)
avatar
m*t
18
感谢。终于把小楼卖了个好价钱。

64.85.]

【在 q*****m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链接!小楼的童年录音太喜感了!!
: 这俩录音也很有特色,为啥最近不见奔呢?在练内功?
: 请查收包子!!

avatar
x*y
19
包子!
avatar
y*n
21
可怜被卖的楼帅,接安慰包。。。

【在 x******y 的大作中提到】
: 包子!
avatar
f*a
22
桂花小艺的穷开心也好玩!
avatar
q*m
23
他一点儿都不可怜,
这是给他免费 marketing 啊。。。
不过为了他的录音给我带来的笑声,我也发了他一个包子。
;)

【在 y*****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怜被卖的楼帅,接安慰包。。。
avatar
x*y
24
咦,这是who的马甲呢

【在 q*****m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一点儿都不可怜,
: 这是给他免费 marketing 啊。。。
: 不过为了他的录音给我带来的笑声,我也发了他一个包子。
: ;)

avatar
q*m
25
明知故问。
小楼哥就给我一次匿名当阿Q的机会吧。。。

【在 x******y 的大作中提到】
: 咦,这是who的马甲呢
avatar
q*5
26
这个Q君的头像长得好淫邪。。。我又不纯洁了哎
avatar
q*m
27
食色性也
有啥不纯洁的?

【在 q*****5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Q君的头像长得好淫邪。。。我又不纯洁了哎
avatar
q*5
28
你这头像分明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啊!
不淫邪不淫邪 很伟大壮丽

【在 q*****m 的大作中提到】
: 食色性也
: 有啥不纯洁的?

avatar
q*m
29
赞想象力丰富,我就是看到一个着了火的字母,哈哈。
我喜欢热情似火。
;)

【在 q*****5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头像分明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啊!
: 不淫邪不淫邪 很伟大壮丽

avatar
I*y
30
对头,哈哈。。:)
当时那个笑声就是一最大卖点,吼吼。。

【在 k*m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那一声真是太经典了 :)
avatar
K*y
33
小楼的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