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记者太能吹了: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纪实 取得世界级突破
avatar
记者太能吹了: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纪实 取得世界级突破# CivilEngineering - 土木工程
h*x
1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取得了一条结构反应强震记录,还是余震的。我ft to death
http://news.sohu.com/20080623/n257662000.shtml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纪实 取得世界级突破

2008年06月23日01:23 [我来说两句(1298)]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提要] 此次汶川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取得了世界级突破!科研人员在江油一栋4层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上,利用我国研制的加加速度计获得了世界上首条地震地面运
动和结构反应的加加速度记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国的地震研究水平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地震科学家在灾区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一线纪实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四川、哈尔滨报道
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的各路救援大军中,有一个特殊、甚少为
外界所知的人群——地震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随后这些地震科研人员又在灾区现场紧急
成立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avatar
n*b
2
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除了瞎吹一堆头衔以外就没什么了。可能记者实在也没办法了。
另外,那个什么加加速度计,确实没听过,比accelerometer要精确? 什么原理? 不
是唬人的吧?

【在 h*****x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取得了一条结构反应强震记录,还是余震的。我ft to death
: http://news.sohu.com/20080623/n257662000.shtml
: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纪实 取得世界级突破
:
: 2008年06月23日01:23 [我来说两句(1298)] [字号:大 中 小]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提要] 此次汶川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取得了世界级突破!科研人员在江油一栋4层钢
: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上,利用我国研制的加加速度计获得了世界上首条地震地面运
: 动和结构反应的加加速度记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国的地震研究水平处于世
: 界领先地位…”

avatar
l*r
3
关于地震记录仪的位置,我感到可笑。设置在4层楼上的记录仪取得的纪录,基本没有
什莫用处。我们(在美国)在研究地震波,最好的是自由场纪录,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干
扰。4层楼上的,地下室的,坝顶上的纪录,由于有太多结构相互作用的干扰,频率振
幅都变了,而这种干扰是很难量化的,所以,这种数据,在研究地震特性的时候,都是
要过滤掉的。当然,如果在同一地点还有一个自由场纪录仪,两者能定量的比较,那价
值就大了。
关于加加速度,看来是加速度导数。地震波的加速度本身就非常震荡,它的导数的误差
大啊。。赫赫,通过加加速度积分得到加速度,在老郎看来,基本上没有用乐。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戴君武小组布设在江油市一栋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上的流动观测台阵,在调试后不仅获得了5月25日6.4级强余震及后继余震比较完
整的结构地震反应数据,而且利用我所新研制的加加速度计(注:测量加速度变化率即
加加速度的传感器)还获得了世界上首条地震地面运动和结构反应的加加速度记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