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又谈旋律,兼谈和声# ClassicalMusic - 古典音乐
k*r
1
西方音乐的审美强调和谐,所以和声成了音乐的主体,旋律不能独立存在。
也因为这个原因,音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和弦而不是音符。甚至旋律本身也可以解
释为和声进行加上弦外音。我作过这么一件事情,就是把作为旋律的外声部省掉(在
七和弦中因为转位的关系,这样做经常是可以的)或者用低八度音代替,整个音乐听
起来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发现”多少让我有些沮丧,那么我们还要旋律作什么呢。但是我觉得旋律是
作曲家的Character,是音乐的特质(flavor)。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曲子和声写的
好,所以很好听,但就是不impressive。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不可以说,和声
是技术,旋律是艺术呢?
avatar
w*s
2
hindemith的错误在于,他总是想从以前的作品中总结出以后创作的规律。不过德国人都
有这个毛病,思维总是沉浸在过去中,勋伯特等人也是。别看他们声音很先锋,但是观念
总是古典乐派的,甚至还不到浪漫派。



avatar
z*g
3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固定)低音声部。有了作为基础的低音,旋律的变化可以无穷无尽,

Goldberg Variation, Chaccone (我的最爱 - 顺便问一句, 这儿有Chaccone fan吗?).
同样的,许多Jazz 甚至POP都有着carefully written的低音声部.
我认为和声也是艺术. Some composers are "melody oriented" (such as Chopin),
other composers are "Harmony-oriented", like Bach. For Bach, he usually didn't
care about the melody, but instead trying to "dig" as much as possible out of
the harmonies implied in that melody.
What do you think?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hindemith的错误在于,他总是想从以前的作品中总结出以后创作的规律。不过德国人都
: 有这个毛病,思维总是沉浸在过去中,勋伯特等人也是。别看他们声音很先锋,但是观念
: 总是古典乐派的,甚至还不到浪漫派。
:
: 在
: 听
: 的

avatar
k*r
4
恐怕是跟和弦外音很灵活,较难掌握有关吧。我想设计和弦外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先有旋律,然后再找出和弦外音,这种方法比较难,判断和弦外音总是一件难事。
另外一种是先设计好和声结构,然后再填充和弦外音。不知道学院派在创作时是如
何处理和弦外音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hindemith的错误在于,他总是想从以前的作品中总结出以后创作的规律。不过德国人都
: 有这个毛病,思维总是沉浸在过去中,勋伯特等人也是。别看他们声音很先锋,但是观念
: 总是古典乐派的,甚至还不到浪漫派。
:
: 在
: 听
: 的

avatar
k*r
5
我觉得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首先是确定整部作品的和声结构,这一个阶段要考虑的
问题主要是调性,包括可能的转调,离调。其次是调整各声部的关系,主要是通过
转位。有两个问题是我很模糊,一个是前面我提到的和弦外音,另外一个是附加音
和弦的运用。附加音和弦的运用是个不太容易表述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用,
如何用不容易说清楚,这大概是门艺术,是长期实践中每个作曲家形成的不同的风
格。


didn't
of





【在 z****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固定)低音声部。有了作为基础的低音,旋律的变化可以无穷无尽,
: 像
: Goldberg Variation, Chaccone (我的最爱 - 顺便问一句, 这儿有Chaccone fan吗?).
: 同样的,许多Jazz 甚至POP都有着carefully written的低音声部.
: 我认为和声也是艺术. Some composers are "melody oriented" (such as Chopin),
: other composers are "Harmony-oriented", like Bach. For Bach, he usually didn't
: care about the melody, but instead trying to "dig" as much as possible out of
: the harmonies implied in that melody.
: What do you think?
:

avatar
r*g
6
这个曲子被改编的最多。最出名的应该是 segovia 的改编,他也多次录这个曲子。
Bussoni 的钢琴版,有好多出色的录音。一直被人们认为典范的是michelangeli
在EMI的录音,同一张盘上的 Brahms’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也
受众人吹捧。我个人比较喜欢 Rubinstein 的录音。现在现场演出这个曲子的很少。
一个例外是 Pletnev,他两年前在 Carnegie Hall 的 debut 第一个曲子就是它,
接下来就是 Beethoven 32,同时挑战技巧和深度。那次的演出有录音。Pletnev
弹的是名符其实的现代钢琴,声音规模极大,听着非常过瘾。一点遗憾是,他用
踏板太多,声音的结构显得不是很合理。前一段时间听他弹展览会的图画,我相信
如今没人比他弹的再好了。基辅大门的最后,我都不知道他的琴声是怎么出来的,
从来没听过钢琴发出这样的声音。回来后赶紧找他的录音,虽然也很好,但是强度
比现场差很多。这个人很傲慢,在台上迈四方步,目中无人。为听他一场演出,我
卖了三次票,前两演出次全取消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