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张爱玲的最后一次大的论争是在张爱玲去世之后,进入新世纪的一场论战。论争双
方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刘再复和夏志清。1995年张爱玲去世之后,张爱
玲热也达到了最高峰。两岸四地学人纷纷撰文纪念。2000年香港岭南大学主办了“张爱
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集结各地的张学专家和张派作家,对张爱玲的作品做
一较为全面的研讨。会上,刘再复先生提交了题为《张爱玲的文学特点与她的悲剧》的
论文。论文主要针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相关观点提出质疑与商榷。刘再复
的质疑文章除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稿之外,还有一篇题为《夏志清先生史>的偏颇》一文,两篇文章曾合起来以《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
》的题目刊登于《视界》第七辑。夏志清的反应文字主要有研讨会上的讲评文章《张爱
玲与鲁迅及其他》以及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体现出的一些观点。
刘文首先对夏志清最早给张爱玲以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张爱玲作高度评价、把张爱玲的
文学成就充分展示出来、使中国与世界的眼睛看清这个天才的作家,给以肯定,认为夏
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精彩之笔。其对张爱玲所作的阐释有很
多精彩的地方。比如夏志清指出张爱玲的艺术特色是“意象的繁复和丰富”、“对于人
的性格的深刻的揭发”等。同时也指出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夏志清在涉及张
爱玲的短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时提到的两种特色——历史意识和道德倾向,却是不准确的
。刘再复以张爱玲的作品为例指出,张爱玲的某些中篇、长篇小说如《小艾》、《秧歌
》、《赤地之恋》中确实存在着历史意识与道德判断,而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与《倾
城之恋》则是超越历史意识与道德判断的,这两部作品好也好在这种超越性,因为它们
具备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哲学特点。
刘再复认为,张爱玲是一个逼近哲学、具有形上思索能力的很罕见的作家。浸透于她的
作品中的是很浓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悲观哲学气氛。张爱玲具有作家的第二视力。当人
们的第一视力看到“文明”时,她却看到“荒原”;当人们看到情感的不可能性时,她
却看到可能。《倾城之恋》告诉我们,世界并非在进步,而是在一步步的走进死寂的荒
原。《倾城之恋》表现的正是把世界推向末日的战火反而拯救了人间之爱。对张爱玲的
这一特点,刘再复引用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观点。王国维把中国文学分为两大类
型,一是《桃花扇》型,一是《红楼梦》型。他说:“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
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张爱玲的特点就是《红
楼梦》的特点,即超越政治,超越国家,超越历史的哲学、宇宙、文学特点。张爱玲的
代表作《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作品,表面上写的是上海等处的世俗生活,是家庭
、恋爱、婚姻等枝枝节节,但是它却揭示了这些生活表象之下那些深藏在人性底层的神
秘的永恒的秘密。这就是关于人的欲望,关于权利与金钱的欲望的秘密。欲望关联着政
治,但不是政治;关联着伦理,但不是伦理;关联着历史,但不是历史。更具体的说,
是关联着上海,但不是上海;关联着香港,但不是香港;关联着三四十年代,但不是三
四十年代。这种欲望是左右人的命运最有活力、最客观又最难用逻辑语言说明清楚的魔
鬼,但它却是可以被文学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的魔鬼。张爱玲早期写作的成功,正是因
为她未被历史时代与道德伦理所牵制,精彩的描写了这个魔鬼,从而表现除文学家特有
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