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現在特佩服 Oracle / MSSQL 兩邊都牛的人
avatar
現在特佩服 Oracle / MSSQL 兩邊都牛的人# Database - 数据库
b*m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BCenter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bbscheck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信区: WBCenter
标 题: Re: WmGame版申请3月“基情无限”征文活动活动并“基情四射”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3 21:21:08 2015, 美东)
您好,赞助通过,预祝贵版活动成功!
avatar
x*i
2
2015年,距离陈逸飞突然辞世已然十年,各类纪念活动、研讨会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反反
复复地举办,纪录片与传记也陆陆续续地问世、出版,关于他提出的大美术概念、关于
他的电影,一再被提起,被讨论,被补充;十年里,陈逸飞又多出了许多“新朋友”,
又多出了许多“新作品”。
陈逸飞在世时,他的工作室聚集了许多一起创作的画者,他也毫不避讳地说过:“包括
伦勃朗也有工作室啊!”澎湃新闻前不久在采访工作室成员、画家俞中保时,俞中保也
并不讳言这段经历。
陈逸飞的亲密伙伴、画家黄英浩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工作室画画,轮廓什么的用
幻灯打好,是不能改的之外,最后做修改的那天,都不要工作室里的枪手们上班,他亲
自动手修改,最后这一道程序无人知晓。”因为,“他没有办法,他要靠画画挣钱。陈
逸飞太疲劳了,即使想把自己的画价格炒上去,也是十分伤神的事情,常人都做不到他
那样,辛苦做一件事是可以的,同时做几件事,太难了。”
陈逸飞到底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或机会主义者暂且不论,一个事实是,在当时的中国
油画家当中,陈逸飞在艺术商业化上的成功是他人所不及的。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
陈逸飞现象”的背后,他的艺术人生之功过与荣辱,都是中国当代美术无法跨越的一页
,另一方面也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悲哀。
绘画:不避讳有绘画合作者、不避讳画照片
将陈逸飞置于20世纪历史坐标上观照,很显然,他是从时代的夹缝中倔强成长起来的。
油画《开路先锋》,使陈逸飞成为当时中国美术界备受瞩目的青年画家。整个1970年代
,他创作了《黄河颂》、《南来北往》、《踱步》,尤其是1976年完成的与魏景山合作
的《占领总统府》,曾获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评选一等奖。1970年代中叶到1980
年代初期,很多学画的年轻人都把陈逸飞当作一个榜样和崇拜对象,希望将来能够成为
他那样的画家。
打倒“四人帮”的那年年底,陈逸飞、魏景山、任丽君一起创作了《翻身农奴热爱华主
席》。多年后,任丽君回忆说:“怎么从生活当中构成一个主题,我们还是有一点办法
的。不是硬弄一个标签,而是要在生活当中找到一点儿契机,有一点感情上的捷径的东
西,不会让人感觉是宣传画,不会觉得是‘红光亮’。这种东西要避免,就要有一定的
感情,主要当时的社会责任感很强。”这也是当时绝大多数画家的心声。(出自《青年
陈逸飞》)
早年就成名的陈逸飞有着比常人灵敏得多的艺术家的嗅觉,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政策
大局观上,几乎都比同龄人领先一步,老同学们的集体回忆中,几番提及在周围人们还
没有想到英语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在口袋里装上单词卡片开始背英语单词,因为他要出
国。1980年,三十四岁的陈逸飞去了美国,直到1990年代回沪,陈逸飞的作品已经在刚
刚萌芽的艺术市场上如日中天。
“包括伦勃朗也有工作室啊!”这是陈逸飞的名言,想来也是如此,一个画家若穷尽一
生,能一笔一画创作出多少件如此写实细腻的巨幅作品呢?甚至有一些流通在外的陈逸
飞作品,陈逸飞一笔都不曾改动过。他生前好友、亲密伙伴黄英浩叹道,有一次早年准
备在日本的展览,陈逸飞发烧到39℃,实在无暇自己提笔修改工作室画作,便只能在画
作上签名,孰料竟悉数被退回来了。
画家俞中保曾经是陈逸飞上海工作室中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们的合作,从1994年始,至
1996年结束。很多时候,俞中保被视为陈逸飞许多绘画上的“代笔者”,俞中保接受澎
湃新闻专访时并不避讳这一点,他始终认为,跟着陈逸飞画画,得益匪浅,自己在绘画
的深度上得到了很大提升,“陈逸飞总是最后来收场,立点抓得很好,焦点抓得很好。”
俞中保与陈逸飞的交往始自妻子赵音,赵音父母原来与陈逸飞是世交。陈逸飞还给赵音
的父母画了结婚照。陈逸飞是认识了俞中保的岳丈,才找到了俞中保。赵音说,第一次
见面,陈逸飞夹着砖头一样厚的大哥大,见到俞中保的画是一幅自画像,一见之下就说
:“中保你跟着我画吧。”
俞中保在1987年的上海与澳大利亚合办的青年艺术展上已获得一等奖。1990年,恰好有
人买了俞中保几千块钱的画,这笔“巨资”,鼓舞了俞中保做一名职业艺术家的信心和
决心。但是到了1993年,艺术家的不安稳生活令妻子赵音心中颇感不安,陈逸飞的出现
,顿时让人觉得有了依靠。这对于长期处于动荡生活状态的艺术家而言,是一次世界观
上的改变。
这一代艺术家经历了从一个没有艺术品市场的计划经济社会,到艺术迅速被市场化的断
层。1990年代初,中国大陆没有几个人买画,投身艺术的职业画家们的生活来源基本都
依靠一些港台的藏家,港台藏家的口味一度左右了中国的艺术创作。而在那一刻彼此相
遇并互相欣赏,顿时如茫茫人海中遇见知音。
几乎与陈逸飞朝夕相处了几年的俞中保认为,陈逸飞自己并不讳言画照片这样的技术策
略,画是追求的过程,对着照片作画,其实许多明暗关系是不需要画家再作处理了。陈
逸飞到后期就从许多摄影家手里买照片来对着画,俞中保与陈逸飞合作过《水乡》系列
,《仕女》系列,《西藏》系列,一起创作,于是向他提了点关于是否画照片的意见。
“他不想多动。”那么多的藏家翘首等在后面,陈逸飞需要速度画出更多的画来,若都
像画《山地风》那样,要重新构图、布景,所花费的功夫实在太大。他觉得太烦了。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专职摄影家,所以后来陈逸飞大量买照片画。他是和摄影家有协议
,底片和照片都买断了。对职业艺术家来说,其实画照片没什么,现在的情况下再也不
可能花几个月去写生采风。但问题是需要有一个写生的能力。现在连考试都画照片,甚
至四年艺术系读下来,没有出去写生过。所以对下一代来说,艺术基础十分堪忧。那时
候一张照片真的只是起到一种资料性的作用,而现在,却真的依赖照片画照片了。”俞
中保说。
《山地风》是陈逸飞第一次以这种粗犷的笔触画西藏,改变了他之前《仕女》系列细腻
得见不到笔触的风格。此时,陈逸飞刚刚和俞中保开始合作,他总是说:“你先画,画
完我来收拾,你有本事的。”陈逸飞白天管公司,晚上到工作室来改画,有时,俞中保
深夜收工回家,一早回到画室,发现架上的画已经被陈逸飞连夜改过了,“他自己说画
到凌晨4点钟。但是早上7点钟,他又回公司开例会了。他实在太累了。”
到了1994年,陈逸飞开始开办公司,俞中保曾经提议,“不如弄个学校吧。”可惜,那
时候既没有大学院校发现陈逸飞带来的视觉产业化,陈逸飞也没有听取俞中保的意见,
他觉得做学校没意思。“如果他当初去申请搞一个视觉学校,大家都会支持的。他想要
的太多,太辛苦了。”
俞介绍说,陈逸飞画画出手非常快,但是,他要命就要命在不知劳累,拼命时更不知道
累。只要人家赶着要画,他即使晚上不睡觉拼着命也要赶出来,俞中保跟着陈逸飞画画
,天一亮就要起来干活,晚上很晚才睡下,即使青年俞中保也感觉实在有点难以支撑。
俞中保与陈逸飞的合作从1994年始,到1996年上海博物馆展览前结束,“太累了,画画
实在是个体力活,跟着陈老师真的很苦。”
“如果后面这些事情不去做,陈逸飞肯定能做更多艺术方面的事。”这是陈逸飞突然去
世之后,许多与之相熟,或者不熟的人的共同领悟与惋惜。
电影:说他像谢晋他就很高兴
陈逸飞的思路是散发性的,他从小喜欢电影,一有机会便去结识电影界人士,拍电影。
最后也是电影伤害了他。
一开始是纪录片《海上旧梦》。在第一届上海电影节开幕式上放映过,“他当时的初衷
并不是拍电影,而是想拍一些画画的素材,积累出来后,进行重新编排。1990年代,上
影厂效益不好,摄影棚就借给画家拍素材道具服装什么的。《浔阳遗韵》、《夜宴》什
么的都是那个时候拍的素材照片。”俞中保回忆。当时拍完了,一段段拿出来放,《北
京人在纽约》剧组在纽约采风时遇见陈逸飞,陈逸飞也拿出来放给他们看,被他们全盘
否定,后来陈逸飞说“那我们拍一个散文式的片子吧”,由陈逸飞进画面出画面,讲述
一个画家和这个年代的关系,重新组合,重新改写。
陈逸飞就像一个头脑,他提供想法,由黄英浩具体实施——选剧本,画分镜头剧本。画
家拍电影是可以的,张艺谋冯小刚都是学美术出身的,国外导演都能画画,分镜头在陈
逸飞看来就是连环画,陈逸飞说过:“画两年连环画,就能去拍电影了!”
陈逸飞在电影里面只能搞画面,但是电影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蒙太奇剪接、摄影灯光等
等很专业。所以拍到后来他就很累。拍《人约黄昏》他便请了一位香港剪接师,剪接师
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你拍了那么多镜头,都是没有用的。陈逸飞在拍电影的专业方面并
没有得到指导与辅佐。上影厂的人又都听他的。电影要靠导演,镜头之间的转换衔接,
演员表演都需要导演把控,可陈逸飞呢,全听任演员们自由发挥,完全是艺术家的做法。
第一次尝试拍电影失败之后,他仍然不放弃电影情结,于是第二次就根据情节来拍,也
就是一个镜头分六次拍,成本高,又浪费又吃力。每一次分镜头的时候需要导演的指导
,俞中保说,他记得香港明星梁家辉对陈逸飞说:“我听你的。”但是陈逸飞其实对如
何表演并没有把握,他只能说你根据剧本来。演员无法控制整个剧本,只管自己的部分
,要哭要笑,都是导演分配的活。绘画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创作,而电影恰恰是一个团
体合作工作。陈逸飞喜欢电影,但电影又是一项复杂的人事工程,用这个演员用那个演
员有时候背后有许多讲究和微妙的人事。摄影又要用谁,这些细节都会有讲究。“拍电
影的资金是陈逸飞出的,上影厂的人便都哄住陈逸飞,说他‘像谢晋’,于是他就很开
心。”俞中保回忆。
反思:很多误解,永远解不开
如果陈逸飞还在,他已经70岁了。陈逸飞在那一段时间产生一定影响,在上海的艺术与
视觉方面都有影响,他是一个嗅觉非常灵敏的人,敏感度极强,接受事物,艺术上,政
治大局上,都是如此,包括“文革”期间。陈逸飞同时期的人,甚至陈逸飞的师长,所
有认识的人里面,可以说,陈逸飞的创作能力是最强的,他能够在每一个时期,成为一
个领跑的人。其实,他在学校期间,并不是绘画技术最好的那一个,但他永远都会成为
一个焦点,关键在于每个人对于每个时期的嗅觉,他知道在这个状况下这个时期该如何
运用自己的能力,与时代脉搏同步。
每个人每个阶段所处的境地不一样,他出国了不一样,回来了又不一样,几个阶段变化
很多。他是很用功的人,不在忙生意的时候,便是画画,画画是他最用功的事。有一阵
子他住在油雕院,到后期没有办法,从事各种事业,但是画画,是他一生中花费精力最
多的事。“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商业性便是他一个阶段的事。”黄英浩
回忆,在美国画音乐题材的时候,一个工作室有20多个助手为他打工,他眼睛睁开一直
画到眼睛闭下来,助手有时候过了一个晚上回工作室,会发现他睡在地板上。早上一碗
面下肚,又开始画了。他是很用功的,如此写实的画,他一年要画70余幅,所以他需要
很多助手帮他打底,他来修改,他吃得起苦。这里画弄完,香烟一抽又出门交际去了。
陈逸飞不谈政治也不喜欢人家把他和政治牵扯在一起,所以“文革”中的那些画他也不
愿意过多提及,他常常说,过去的这些,对现实状况毫无助益,可以说,他在“文革”
中是幸运的,一些荣誉都没有落下。
他很关注年轻画家,广交朋友,北京年轻画家出来,比如浙美的常青,他和黄英浩说有
个叫常青的画不错,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于是一起去看常青,他不好意思问常青买画,
便由黄英浩出面问常青买画,虽然最后也没买成。第一次见到陈丹青就是陈逸飞有一次
对黄英浩说:“上海有两个小家伙画得很好,一起去看看吧!”于是两个人骑着车就去
了陈丹青位于西康路上的石库门房子里的家。黄英浩看到的陈逸飞的很多存照里都有陈
丹青的模样。
很多误解,永远无从解释。人性复杂如斯。
在上海,陈逸飞工作室的那批人,是黄英浩帮忙去选的,在美国工作室那批人,也是黄
英浩帮他管理的。其实,陈逸飞去了美国没多久,就开始每年都回国采风,他一下飞机
,家里可以不去,直接到中福会少年宫黄英浩的办公室里来喊他,此时,便是黄英浩的
“外事任务来了”。
他工作室画画,轮廓什么的用幻灯打好,是不能改的之外,最后做修改的那天,都不要
工作室里的枪手们上班,他亲自动手修改,最后这一道程序无人知晓。“他没有办法,
他靠画画挣钱。”中央台采访时说“他不是画家是商人”,但黄英浩认为,陈逸飞就是
个艺术家,他在公司方面商业方面是挣不到钱的,如果他是一个商人,他能够掌握的资
源太多太多了,银行行长,官方人士,拿地贷款,理应完全不在话下,但是他完全没有
这个概念,他不会经商,他所做的事情都与视觉相关,都与美相关,哪怕亏钱他也做,
做服装一开始他也是亏钱的,做杂志也是,如果要挣钱,他不如去做房地产,一个项目
下来,钱就来了,挣几个亿不在话下,“但是陈逸飞直到去世,都没有挣到过一个亿。
包括付员工工资,陈逸飞都是用卖画的钱来抵付的。”黄英浩十分了解陈逸飞的所长。
王朔冯小刚想合作开影视公司,曾经想拉陈逸飞一起参加,但是陈逸飞并没有他们想象
中拥有那么大量的资金,“他并没有多少钱”。黄英浩说,陈逸飞太疲劳了,即使想把
自己的画价格炒上去,也是十分伤神的事情,常人都做不到他那样,辛苦做一件事是可
以的,同时做几件事,太难了。
黄英浩叹:“大家来回忆陈逸飞,已经谈得太多,每年都谈,他们谈了整整十年,能谈
出点什么新意?如果陈逸飞还活着,按照他一贯的逻辑,他一定还能创造出什么新鲜东
西来,这也是他的大视觉的概念。”
avatar
i*a
3
本板就有幾個
我日常工作用 M$$QL, 最近在上 Oracle DBA 課, 發現如果我想兩邊都牛, 要學幾乎一倍
的東西.
Database 方面還好, 還可熔會換通, 但加上 OS difference, shell scripting,
SQL*Loader 等等就開始不消化了
avatar
b*m
4
包子来啦,O(∩_∩)O哈哈哈~
老大蒸包子是好手啊,赞~
avatar
m*s
5
陈逸飞无疑是个有才气的人,但是每样都想做,每样都难做好。
在艺术上,陈逸飞的成就其实有限,虽然他的名声很大。
假如陈逸飞不去踏入电影界,而是专心在绘画上面,也许可以在绘画内容和作品上有些
创新和突破,也不会去世的这么早。
avatar
g*l
6
一个搞熟了就有的是饭吃了,就怕两个都是半瓶子醋,你给人说两个都熟,没有人信的
,没有公司两家都用的,两个都用的可能是医院学校啥的,光SQL SERVER一个版本一个
版本的出,根本就跟不上,64BIT MULTISITES CLUSTERING加MIRRORING加REPLICATION,看着头都大,
明年再出2010,又要跟着忙活了。我觉得把一个搞熟,争取去微软镀镀金,考个MVP,我看好多
MVP都是老印啊,其实也不难的。

一倍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板就有幾個
: 我日常工作用 M$$QL, 最近在上 Oracle DBA 課, 發現如果我想兩邊都牛, 要學幾乎一倍
: 的東西.
: Database 方面還好, 還可熔會換通, 但加上 OS difference, shell scripting,
: SQL*Loader 等等就開始不消化了

avatar
X*Z
7
Agree. 人的精力有限。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陈逸飞无疑是个有才气的人,但是每样都想做,每样都难做好。
: 在艺术上,陈逸飞的成就其实有限,虽然他的名声很大。
: 假如陈逸飞不去踏入电影界,而是专心在绘画上面,也许可以在绘画内容和作品上有些
: 创新和突破,也不会去世的这么早。

avatar
i*a
8
其中一個原因是求知欲.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想要打入 oracle 圈子, 工資更高... haa

REPLICATION,看
着头都大,
,我看好多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搞熟了就有的是饭吃了,就怕两个都是半瓶子醋,你给人说两个都熟,没有人信的
: ,没有公司两家都用的,两个都用的可能是医院学校啥的,光SQL SERVER一个版本一个
: 版本的出,根本就跟不上,64BIT MULTISITES CLUSTERING加MIRRORING加REPLICATION,看着头都大,
: 明年再出2010,又要跟着忙活了。我觉得把一个搞熟,争取去微软镀镀金,考个MVP,我看好多
: MVP都是老印啊,其实也不难的。
:
: 一倍

avatar
i*a
9
啊~好长。。。没细看,陈逸飞还是很喜欢的,列的上中国艺术史册,看他真作品更细
腻动人~

【在 x********i 的大作中提到】
: 2015年,距离陈逸飞突然辞世已然十年,各类纪念活动、研讨会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反反
: 复复地举办,纪录片与传记也陆陆续续地问世、出版,关于他提出的大美术概念、关于
: 他的电影,一再被提起,被讨论,被补充;十年里,陈逸飞又多出了许多“新朋友”,
: 又多出了许多“新作品”。
: 陈逸飞在世时,他的工作室聚集了许多一起创作的画者,他也毫不避讳地说过:“包括
: 伦勃朗也有工作室啊!”澎湃新闻前不久在采访工作室成员、画家俞中保时,俞中保也
: 并不讳言这段经历。
: 陈逸飞的亲密伙伴、画家黄英浩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工作室画画,轮廓什么的用
: 幻灯打好,是不能改的之外,最后做修改的那天,都不要工作室里的枪手们上班,他亲
: 自动手修改,最后这一道程序无人知晓。”因为,“他没有办法,他要靠画画挣钱。陈

avatar
g*l
10
ORACLE DBA没有经验找不到工作的,十年前就断了这个念头,只能去做DEVELOPER,现
在DEVELOPER越来越不值钱,而且OUTSOURCE的厉害,好像印度人一小时几块钱就干,比
INTERN还便宜,没天理啊。DELL, UPS,DISNEY,BARNS NOBEL,发现好多公司都用SQL
SERVER的,关键自己的技术要牛,没有实际经验的话,理论上也要夸夸其谈,一是搞
INFRASTRUCURE+PERFORMANCE TUNING PRODUCTION DBA,一个是搞DATA ARCHITECT,三是
BUSINESS INTELLIGENCE DATAWAREHOUSE,实在不行再去做DEVELOPER.要想走ORACLE路线
,如果有身份可以进机构政府学校先干着,攒点经验再出来做DBA.

haa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中一個原因是求知欲.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想要打入 oracle 圈子, 工資更高... haa
:
: REPLICATION,看
: 着头都大,
: ,我看好多

avatar
i*a
11
DBA 門砍高, Oracle 更高因為幾乎沒有小公司用 oracle. 大公司入門級 Oracle DBA
機會很
少. 因此相對來說 SQL Server 入工作門比較容易.
經驗和實際技能肯定是最重要的. 不過如果有個幾年 MSSQL 工作經驗, 加上有基本
oracle 知識,
甚至一個證書, 那就有一些機會. 反正不學肯定沒有機會.
就算到退休都不用上, 瞭解更多有關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的東西應該也
有幫助工
作.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ORACLE DBA没有经验找不到工作的,十年前就断了这个念头,只能去做DEVELOPER,现
: 在DEVELOPER越来越不值钱,而且OUTSOURCE的厉害,好像印度人一小时几块钱就干,比
: INTERN还便宜,没天理啊。DELL, UPS,DISNEY,BARNS NOBEL,发现好多公司都用SQL
: SERVER的,关键自己的技术要牛,没有实际经验的话,理论上也要夸夸其谈,一是搞
: INFRASTRUCURE+PERFORMANCE TUNING PRODUCTION DBA,一个是搞DATA ARCHITECT,三是
: BUSINESS INTELLIGENCE DATAWAREHOUSE,实在不行再去做DEVELOPER.要想走ORACLE路线
: ,如果有身份可以进机构政府学校先干着,攒点经验再出来做DBA.
:
: haa

avatar
i*a
12
"本板就有幾個"
自覺點, 進來介紹介紹經驗. 不然我點名拉
avatar
a*b
13
Oracle DBA的门槛确实是高些,有时候我也纳闷那些人是怎么起步做oracle的dba的。
avatar
B*g
14
高啥呀,咱公司的DBA就run script就行了

【在 a****b 的大作中提到】
: Oracle DBA的门槛确实是高些,有时候我也纳闷那些人是怎么起步做oracle的dba的。
avatar
c*d
15
你们公司啥时候dba跳槽了通知我一声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啥呀,咱公司的DBA就run script就行了
avatar
B*g
16
这种好职位我也相干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公司啥时候dba跳槽了通知我一声
avatar
i*a
17
what? you are not dba?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好职位我也相干
avatar
i*a
18
有些兩邊牛已帽泡. 其他牛人請自覺報到
avatar
B*g
19
java developer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what? you are not dba?
avatar
i*a
20
原來是三邊牛的人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java developer
avatar
a*e
21
就是,我们公司的DBA都不会写script,每次写好了给他们,还得等2礼拜。真不知道
DBA 到底是干什么。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啥呀,咱公司的DBA就run script就行了
avatar
y*w
22
好的dba真的可以make everyting difference。
看我们那个阿三dba干活就很郁闷,nnd的没啥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做app dba吧
连ddl都管理不起来,得让developer们把一个个需要的table和index的ddl都上传到vss
。 丫一*nix下的dba居然完全依靠questcentral工作,基本脚本写不了;难怪领导放着
他在这巴巴的contr着然后一直在招permanent,就是不给丫机会啊。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啥呀,咱公司的DBA就run script就行了
avatar
y*w
23
dba不会写script相当于严重残废啊,尤其是*nix下工作的dba,sys admin们,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我们公司的DBA都不会写script,每次写好了给他们,还得等2礼拜。真不知道
: DBA 到底是干什么。

avatar
y*w
24
如果你一直工作在win上,那适应*nix下的工作环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方式,
需要更多的努力;反方向要容易不少。 如果你对数据库的原理真的扣的很深了,即你
真的精通某一个数据库了,不是简历上那种精通,你就不会觉得要多学一倍的东西了,
毕竟那些东西大多是操作层面上的。

一倍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板就有幾個
: 我日常工作用 M$$QL, 最近在上 Oracle DBA 課, 發現如果我想兩邊都牛, 要學幾乎一倍
: 的東西.
: Database 方面還好, 還可熔會換通, 但加上 OS difference, shell scripting,
: SQL*Loader 等等就開始不消化了

avatar
B*g
25
In my company, some dba can write, some cannot. But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write.

【在 y****w 的大作中提到】
: dba不会写script相当于严重残废啊,尤其是*nix下工作的dba,sys admin们,
avatar
y*w
26
why not allowed?? strange. to make sure nobody makes something trigger 911
again?

to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In my company, some dba can write, some cannot. But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 write.

avatar
B*g
27
persons write code can not deploy code.

911

【在 y****w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not allowed?? strange. to make sure nobody makes something trigger 911
: again?
:
: to

avatar
a9
28
dba把关?呵呵

allowed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persons write code can not deploy code.
:
: 91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