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EB3 2018年2月第70绿】PD14.6 RD17.4 ID18.2
avatar
【EB3 2018年2月第70绿】PD14.6 RD17.4 ID18.2# EB23 - 劳工卡
b*r
1
如果有距离indiana近的,可以pick up。
avatar
k*y
2
总被人问到:“为什么会回国?”
担心孩子变成香蕉人、找不到根是一个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狭隘”的私人原因:那
就是,万一我儿子将来酷爱思考(cheng ming cheng jia),他的语言驾驭能力制约了
他的思维深度了怎么办?听起来很玄乎是不是?且听我慢慢道来。
关键字
强势母语
儿子出生在柏林,一岁以后我们到了德国西部一座非常富庶、安逸并且没有排外倾向的
城市工作。我们全家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再加上工作的稳定及优
厚待遇使我们几乎不愿设想放弃它的可能性。也就在这时,一位曾在洪堡大学读博士并
教授中文的教授来我家做客,看着我家刚会走路还不会说话的儿子问我:“你想好了吗
,给他哪门语言做母语?”我很疑惑地问:“这还用选吗?家里说中文,外面说德语,
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双语都进入母语区吗?”
于是,教授不紧不慢地为我讲述了她接手过的一个学生的故事:
凯(化名)的父亲和母亲都来自农村,不同的是父亲是个理科高材生,母亲却没多少文
化。在凯两岁左右的语言敏感期,一家人随父亲到日本留学读研究生,于是凯被送进了
日本幼儿园,在家里虽然父母也会和他说说中文,但由于母亲的不善言辞、父亲在家的
时间又非常少,所以很快,凯就说非常流利的日语,中文则完全不及日文的水平。
三年后,父亲到美国去读了博士,凯进入了美国的幼儿园,没有了日语环境,妈妈又不
会日文,中文表达也跟不上,凯开始沉默了……又是三年过去了,凯的英文水平跟不上
同龄的孩子,可就在这时,他父亲的博士又读完了,又转至德国读博士后。
我的这位教授朋友见到凯时,他已经十岁了,可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当她问他问题时
,看得出他很想表达,可是非常痛苦、汗流浃背,他支离破碎的语言系统中无论如何也
整理不出完整的思路,表达不清他想表达的意思。他一句话中夹杂着各种谁都听不懂的
语言,自己急得抓耳挠腮、难过到泪流满面,真的非常可怜。
“母语区”和“强势母语”
这个例子太极端了,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让我沉下心来仔细思考这个母语区的问题,
母语区究竟——
是一个“桶”,有一定的容量,满了则溢?
还是一棵树,越多枝杈越能开枝散叶?
那些能够同时掌握多国语言的人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才能做到既不影响思维能力
又能够学好各门语言的?
教授朋友告诉我:她认为凯的问题出在2岁开始学语言后没有任何一门语言强势到能够
帮助他组织他的思维并表达出来,进而我们做出了两个推断——
同时进入母语区的语言不论有多少,主导思维的语言只能有一个,即你的思维语言,我
们姑且称他为强势母语;
对这个强势母语掌握的精深程度决定你思维的深度。
关键字
思维构建
多语言“天才”用什么思考?
正巧,没过多久我所在的教育机构组织了一次多语言学习研讨会,与会者有语言学研究
的博士、教授,也有我这样的做东西方教育比较的工作者。
会上专门请来了十来个在至少两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志愿者。因为欧洲本来就是个多语
种地区,日耳曼语系、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等等,小孩子在一个多语种家庭长大也就
非常正常。
这些志愿者们都无一例外地将几种语言都运用的如母语一般淳熟,而且那天接触到的志
愿者中,有一位女士是在4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意大利人,外
婆及许多亲戚家的表兄妹们在一起是讲阿拉伯语的,而他们一家又生活在德国,周围大
环境是德语。
我就好奇他们为什么不混淆,于是问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等,尤其是那位在
4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女士。她从小在德国长大,在家说法语和意大利语,在外面说德
语,在和一些表兄妹在一起的时候也能说说阿拉伯语,但显然阿拉伯语的运用能力最差
。当问及她德语和法语、意大利语那个最好。她认为德语和法语一样,意大利语次之。
后来,我们忍不住追问:“当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会用什么语言”,她仔细想过后回答
:“法语。”在德国长大,大环境是德语,为何法语竟成了她的思维语言了呢?
深究下去才知:她除了幼儿园是德语环境以外,小学以后一直是上的法语学校,而且读
到职高结束就工作了,即便在德国公司上班,每天都要在德语环境下说德语,思维语言
竟还是法语!
多语言环境下,必须建立起强势母语
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构建思维的是她掌握的最精深的那门语言吗?(她上的是法语学
校。)我们借着这个思路问了在场所有志愿者,得到的是同一个结果。
这个研讨会的结果是我感觉自己收获满满的同时,开始回家和先生商量如何构建我们自
己孩子的强势母语的问题了。
关键字
思维深度
“在德国出生的中国孩子”
回来后,我和先生做了这样的分析——
如果孩子在德国长大,只能上德国学校,因为我们的中文学校还没有强大到如法国学校
、日本学校在德国能一路直升大学的地位。那么将来他的强势母语一定是德语而非中文。
如果说他的思维深度取决于这门强势母语的精深程度,那么,如果将德语作为强势母语
我家娃就木有优势了,因为
1、我们父母双方没有一个是以德语为母语的;
2、我们几乎无法提供给他在强势母语精深方面的帮助(他很快就会超越我们),一切
都得靠他自己;
3、如果把德语作为强势母语,我们起步也比别人晚得多,因为我们在家只说中文,他
是上了幼儿园才开始说德语的,而且也只在幼儿园里说。
关注思维深度,必须强化强势母语
这样分析下来,一切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的思维深度,那么强化他的
强势母语是第一要务,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希望成为强势母语的语言来学习。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既不影响思维能力又能够学好各门语
言了。因为他是建立在构建好了强势母语的基础上的。
语言是思考的牢笼
我们批改论文时会看到不同文章,有的同学辞藻华丽、句式复杂却言之无物,或不知道
他的立场、观点在哪里;有的同学句式简单却言之凿凿、条理清晰。
这就与词语掌握的多少无关,而与思维力、思维深度有关了。“语言是思考的囚笼”,
在这里就有所体现。我们常常困惑于想法不能确切地表达,或者只能表达出自己思考的
小小一部分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在单语环境下长大尚且如此,那么多语种环境下的孩子呢?
关键字
择校焦虑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如我一般的有选择障碍症的爸妈们一个分享,而“如何操
作,会对思维广度、深度有影响”,这个话题太大太难,我不敢妄加断言,我们也只能
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直觉做自己的选择。
强势母语选择与择校的焦虑
上面的这些案例,坚定了我“给孩子构建强势母语非常重要”的这个信念,在上海许多
家长焦虑的择校问题上,这个理念也应该起到关键性作用。
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在《新加坡双语之路》一书中提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为了救国
家于水火,采用了英文、中文为主流语言。但是官方用语是英文决定了英文成为了新加
坡人的强势母语,这从我们新加坡同事用英文写信的熟练程度优于中文就可以看得出。
而现在的我们,身在上海这样国际化的城市,将英文或者是中文作为强势母语,都可以
比较容易地实现,选择权全掌握在家长们的手中。而选择哪种语言做第一母语也没问题
,但你需要选,并且坚持。所以,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哪种选择对自己最便利——
有的朋友很早就做出决定:孩子上到中学要去英语系国家读书,那么他们虽然全家都是
中国人,而且小学也上体制内的双语学校,可是由于孩子从小在读英文绘本上下的功夫
会比中文大,上了小学还是不间断地扩充自己用英文学习的能力,孩子很自然地就显现
出英文成为第一母语的趋势——她用英文想问题、写作的速度比中文快。即便人在上海
,选择英语作为第一母语并早早打好基础也不足为奇,选择全靠父母。
另,对于我的文章,有人可能理解为启蒙期一定只能用一种语言,这我倒不这么认为—
—否则双语家庭,多语种家庭怎么办——只是在小学之前,你如果想清楚了后面要用哪
种语言学习,当然最好能强化一下这种语言比较好,省得一上学就显得比较吃力(吃力
程度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
我是认同双语教育的
最后,必须强调一下,我是认同双语教育的,因为——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的思维既深且广,双语学习一定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多角度
地看待这个世界。
如果能够以强势母语为核心建立出自己的思维系统,再同时进行双语或者多语的学习,
这时孩子的表现就可以是两个语言体系相互借鉴共同生长。这从上海许多学习双语的小
朋友身上都可以得到例证。
最后,用我的好友说了一句很神总结的话:强势母语是心脏是根基~ 其他语言是眼睛
是窗口
杨捷:微信平台“爸爸真棒”联合创始人之一。科技哲学专业硕士,曾在大学任职3年
,2000年赴德留学,在德国学习工作近10年。先后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经济数学专业、
柏林自由大学学前教育比较专业、科隆教区教育学院亲子培训师方向。曾经创办德国北
威州的第一个中德双语亲子班。
avatar
z*c
3
Timeline:
2014-02 start green card process
PD 2014-06-30
2015-02 submitted I-140 EB2
PP approved in two weeks
RD 2017-04-03
Submitted I-140 EB3 and I-485
Interview 2018-02-12 approved
received green card 2018-02-19
在版上学到很多,还没有工作就来版上潜水了。工作之后一步一步的走过来都是靠着在
版上常年积累才没有被HR和律师带跑。希望大家都早绿!
avatar
k*7
4
恭喜,4个月搞定PD还是蛮牛的
avatar
l*0
6
请问面试都问什么问题了么?问到H1B办理的情况了么?工资比如。谢谢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Timeline:
: 2014-02 start green card process
: PD 2014-06-30
: 2015-02 submitted I-140 EB2
: PP approved in two weeks
: RD 2017-04-03
: Submitted I-140 EB3 and I-485
: Interview 2018-02-12 approved
: received green card 2018-02-19
: 在版上学到很多,还没有工作就来版上潜水了。工作之后一步一步的走过来都是靠着在

avatar
z*c
7

of
2017 年 四月 我的PD 在三类 current 了 我是双飞降级的
我没有带律师去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So you did not have any trouble about filing 485 when the April 2017 date of
: filing was not current? (like this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EB23/32704751.html
: )
: Did you bring attorney with you for the interview?

avatar
z*c
8

just the Yes No questions

【在 l*****0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面试都问什么问题了么?问到H1B办理的情况了么?工资比如。谢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