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个同事的文章,国内IC市场真实写照
avatar
一个同事的文章,国内IC市场真实写照# EE - 电子工程
m*t
1
家里的家庭影院是 HTPC -> Denon 功放-> Plasma TV
HTPC 通过显卡用 HDMI 和功放连接,同时输出声音和图像,显卡是 MSI R4350-MD512H
Radeon HD 4350,Win7 系统
问题是一旦机器idle个两分钟,就没有声音输出到功放了,有时候即使有,声音也特别
小,5.1变成左右声道,试过把系统设为永不休眠,升级过驱动程序,都没什么效果
家里也有一台PS3,也是HDMI同时输出声音和图像,没有出现过以上问题,所以感觉还
是电脑的问题,请高人指点
avatar
b*e
2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推荐玩了下Crimson Room(red room),玩了一天半才找齐13样东西
,确定是经典!!
结果网上有人说还有Blue Room 和Viridian Room,最近把这两个也玩了一下,感觉Blue
Room 是这一个系列三个Escape游戏里最简单的,Viridian Room有点恐怖,太难了!!
大家都玩过这三个游戏吗?是不是我比较落后啊,最近才知道这种游戏!!
第一次玩这个的时候感觉容易吗??可是快把我整晕了!!有兴趣的可以玩后交流哦!
Blue Room
http://cecezhili.blogspot.com/
red room
http://cecezhili.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ax=2009-09-06T20%3A55%3A00-07%3A00&max-results=1
Viridian Room
http://cecezhili.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ax=2009-09-06T19%3A58%3A00-07%3A00&max-results=1
avatar
x*n
3
-3
黑暗来临的时刻,一个矫健的身影飞奔到小魔女身边。这只云豹耐布罗有三百岁了,它
是丛林中豹子的王者。耐布罗眼中怒气勃发,对巫女发出吼声。耐布罗的力量是巫女不
愿轻易较量的,况且巫女达到了目的,施施然变成一只黑鹰离去。
耐布罗把头凑近小魔女脸边,她脸孔正逐渐变得透明, 她的受伤的手上有一道黑色的
炙痕。 小魔女在浑身如火焰般炙烤的痛苦中战栗,正失去温暖和意识。她银色眼眸中
有许多晶莹的泪珠流出,泪珠依稀泛着淡淡的光泽,蜿蜒滑过渐渐模糊的面孔,融入林
间的草地。她不再能够停到树上和百灵鸟嬉笑缠闹,不再能够在林间和耐布罗赛跑,不
再能够和巫女战斗。树叶沙沙随风摆动的声音在她耳边渐渐散去。
小魔女并不知道的是,一个在泪水中死去的精灵永远不能够原谅和忘记。她的灵魂在她
的法器的保护下可以永存,但是没有原谅她就不会安息的离去。耐布罗慢慢趴到小魔女
的身边,它喉咙中发出嘶吼。耐布罗眼中闪出痛意,泪水坠落在它的利爪上,慢慢弥散
开。它咬牙叼起林间的一个金色的鹿角,这个小魔女用过的法器是它最后的回忆。
耐布罗不忍去看林中那处。它敌意的望着黑鹰远去的天空,暗自发誓,要去寻找在丛林
外的法师,帮助小魔女和所有丛林生灵一起对巫女进行复仇。
avatar
f*2
4
拜读吴岩老师的《科幻文学论纲》,受益匪浅。本书有着十分独特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从科学和文学的权力场角度解读科幻,同时对科幻作家簇进行了精辟的分类,思想深刻
,论据丰富而坚实,至少对于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科幻理论,似乎打开了一扇的窗口
,看到了许多以前自己很少想到东西, 对科幻文学的本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对
科幻与科学的关系、科幻的边缘性等问题,发现自己以前想的还是比较简单,工科出身
,没有办法。
因为科幻本身的定义都不确定,任何理论,都可以找到或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定义
。但科幻文学真正需要的是《论纲》这样的研究,能够从独特的视角提出自己的理论体
系,而不是重复和调配已有的理论。在这点上,《论纲》对中国科幻研究无疑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论纲》把科幻作家分成以下几个类别:1、女性,2、大男孩,3、社会边缘人,4、现
代化的落伍者。对各类作家在科幻文学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进而推论出科
学和文学的权力场在科幻文学中是如何运做的。具体说来,女性作家用科幻对自己在两
性社会中的地位进行比较温和的批判和反思,其作品中细腻隐秘的两性世界是男作家无
法触及的;大男孩关注技术和幻想,对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忽视;社会底层和边缘
人用科幻描述乌托邦并表现对反乌托邦的忧虑;现代化的落伍者用科幻表达追赶和超越
的愿望。这样的划分给科幻作家群和科幻文学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当然我这里
的概括太简单也很不准确,想具体了解应该去看书。
用以上分类来看看自己,除了女性外,似乎其余三类中都有自己的影子。我并不赞成边
缘人和现代化落伍簇的作家所表现出来的使命感,但自己的小说中有意无意总是透出这
种东西。从意识深处还是最喜欢大男孩作家的作品,克拉克西阿西莫夫都属此列。感觉
科幻迷所推崇的大多是大男孩作家簇。这是否意味着喜欢科幻的都是大男孩儿?在现实
社会中都是想象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不知道。
对书中提到的一件事印象深刻:1920年莫斯科的一位工程师举办了一个宇宙航行的讲座
,列宁看到讲座的海报并把内容抄下来,然后把那个工程师找来谈话,由此知道了齐奥
尔科夫斯基并把他调到莫斯科工作。这事我以前知道,但再次看到心中还是涌起波澜。
说起1920年的苏俄我们想到了什么?1919年红军刚刚击溃高尔察克的白军,又面临邓尼
金的大举进攻,西方的封锁和绞杀,寒冷和饥饿,哈默曾回忆当时的莫斯科近郊人吃人
。看过《我们》较早翻译版本的读者,可能对后面附上的扎米亚金的另外两个现实题材
的短篇有印象,其中一篇里一家知识分子在严冬粮尽煤绝后,漫漫长夜里只能烧书取暖
,黎明时家里的书都烧完了自杀;在老电影《列宁在1918》中,列宁的卫士长竟饿昏在
他的办公室中。就是在这样被寒冷、饥饿和死亡笼罩的莫斯科,在那饿殍遍地黑暗肃杀
的街道上,居然出现了宇航讲座的海报,居然有一群人在向往着飞向太空。我对他们的
敬佩难以用语言表达,他们是真正的科幻人,他们的精神是科幻的灵魂。如果有一天我
们也陷入这样的境地(并非全无可能),当所有人都被残酷的现实压垮再也无法从阴沟
中抬起头来,我希望能在街上贴出的科幻讲座的海报,在讲座上送出无法发表的科幻新
作,哪怕他们拿回去烧火取暖也好。
在此向大家推荐吴岩著《科幻文学论纲》。
avatar
s*u
5
mac os上三个地方都有
/etc/smb.conf
/private/etc/smb.conf
/var/db/smb.conf
smbd -b里面
是默认 /private/etc/smb.conf 是配置文件
但内容中引用 /var/db/smb.conf
是配置文件。
比较奇怪,为什么这么搞?
avatar
w*w
6
这篇文章是我一个同事三年前写的,国内IC设计其实也是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困难要克
服。
给工作了1~2年的Power IC设计工程师们的建议。
曾经,经济危机对IC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对于每一个IC工程师来讲,在过去的1~2年
里过得都不是很舒服,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金钱上的损失。因此当我们看到经济回暖的兆
头时都迫不及待的对自己进行新的评估:“我是不是应该赚更多的钱?”,“我是不是
还应该在IC领域发展?”,“我是不是应该做做Power以外的项目?”。在此,我跟大
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本人从事IC设计4年多一点点,自己的产品线具有一定的广度和
深度,同时也跟几位大海龟交流过这方面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请确认你做的是正向设计,如果不是尽快转为正向设计。我看过很多工程师
的简历上写满了各种项目,但是当问到具体细节的时候却都说不出来。甚至有些工程师
反向了很高端的产品后,还在跟别人询问非常基础的问题。所以说这些项目对面试官来
说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任何一个正向的IC公司来说也是没有价值的。我这里所说的
1~3年的IC设计经验也是指正向设计的经验,没有不敬的意思,只是提醒各位朋友更加
关心自己的职业规划。
如果你是在做正向设计,才做两年IC应该会被大多数人定义为菜鸟阶段,在这个
阶段你除了需要做更多的设计以外,还需要开始关心生产和市场了。为什么你的IC会被
市场接受(或者不接受)?你的产品在市场占了多少的份额?你的客户群在哪里?他们
关心什么?如果你是CTO,你会如何定义你的芯片以使你的芯片会被更多人接受?你会
如何定义你的芯片的应用系统?同样的,在生产上的考虑也有很多,如何评价一条工艺
线?如果你是CTO,你会如何选择工艺线?如何进行WT、FT测试?IC的整个生产流程是
什么样的?如何确定自己芯片的Datasheet的各种指标?如何在Datasheet中描述自己芯
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如何解决成品率问题?也许很多人对这些问题嗤之以鼻,但是当你
的芯片的销售量达到100K/M的时候,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任何小问题,
如果处理得不好,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当然,在这个阶段,这些问题大多都是交给高级
工程师、项目经理甚至是CTO来思考的。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增值,无论是在能力方面
上的还是在金钱方面上的,你都应该开始学习这些问题甚至是尝试面对这些问题了。
当然,作为设计工程师,你的本职工作还是设计。我相信有些能力强的工程师在
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工作两年以后可能已经设计出4~6个芯片了。在此,你
就需要问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因素在哪里?我在这里举一些例子:有的工程师在做芯
片的Block级设计的时候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但是他们对系统级的电路缺少关心。以
至于他们不能描述出自己的芯片在整个应用电路中应该具有的关键参数是什么,也没有
能力描述系统级电路的频率响应、瞬态响应等等特性。但是如果你是高级工程师,你应
该开始考虑系统级的设计,如果是项目经理,你应该为你手下的项目的系统级设计负责
任了。有的工程师十分乐于从公司的IP库里取出现有的Block,加入到自己的芯片中。
当然,这对于公司来讲是非常稳妥的方式,但是对于工程师自身来讲,这说明你对任何
设计细节都在模棱两可的阶段,并且对公司没有明显的贡献;同时有的工程师非常喜欢
设计新鲜的Block,狂热的追求新技术,这也是非常有风险的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保持一个比例,芯片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已经有的技术,一部分是新鲜的技术。很多人建
议我把这个比例保持在7:3左右。对芯片的性能的追求也有类似的情况,上面说的反向
设计公司的芯片几乎可以说根本不追求性能,或者说对提升芯片性能不能提出实质性的
意见。很难想象这样的芯片会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同时有的工程师也几乎狂热的追求
芯片的每一个性能,每一个性能都要比现有的市场上的芯片性能都高。这样的芯片设计
起来周期会大大增加,会错失很多进入市场的机会。当你的高性能IC设计出来以后,别
人已经把这块市场引向另一个更合理的定义去了。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对芯片进行深入了
解以后,对芯片的某几个你认为重要的性能作为设计重点,其它的保持不落后于市场就
足够了。对了,本人也曾经是新技术、高性能的狂热追求者,因此碰壁无数但也自得其
乐。
芯片设计是个产业化的产物,或者说是被工程化了的产物。刚刚毕业的Rookie进
入公司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对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将要应用于何处也没有
概念。但是当他们经过了两年的实战的洗礼以后,发现自己已经开窍了,发现所谓的芯
片设计和搭积木的区别不是很大。这是因为你工作在一个团队中,这个团队的Leader不
仅仅在考虑设计芯片,也在考虑整个团队中,如何把工作分配给所有的成员,让他们即
能够完满的完成任务,又能够感觉自己有所收获。因此,leader们把一个项目分成很多
个小步骤,从简单到复杂。同时,为了保证项目的完美完成,Leader们在完成项目后会
有所总结,他们会把自己觉得有前途的工程师往更高层次的方向上引领,给他们更难的
任务,更多的权限,从而也给团队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但是Leader们觉得这是值得的
;他们也会把那些乐于搭建Block的成员定义为某一个级别的工程师,从此这些工程师
不太会被分配更难的任务,而是让他们从事Block级别的设计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效率
。所以大多数这个时期的工程师才会有“芯片设计不过如此”之类的感觉,其实最富有
创造性的工作是给最有能力的人来做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干的事情没有挑战,那么只能
说明你已经被定义在自己所处的那一个层次上了。学习东西也是这样,你的前进轨迹是
螺旋上升的,当你达到一个高度后,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很天真,也会觉得别人在
讨论的电路“就那么回事”。我建议大家不要自己困住自己,多多的学习,多多的实践
,勇于承担新的项目,勇于承担更严峻的责任。多做一些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尽量不
要你的Leader专门为你分配帮助你的人。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多的机会。论坛里很多高
人都说芯片设计是靠直觉的,因为他们触碰到了模拟电路设计的核心。有人说只有做
ADC、DAC或者PLL的时候才会需要考虑系统设计,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模拟电路面对的
客户的要求通常是很简单:充电、点灯、稳压、音频放大等等,但是如果在各种复杂环
境中实现客户的要求?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ADC、DAC也只能是个模块。
芯片设计大体上分为两类:正向(forward)和反向(reverse)。正向设计中,又有两
种:1st source和2nd source。1st source是自己公司独立的定义一个客户要求的解决
方案,从而自己设计一个芯片的脚位、功能等等;2nd source是看到national等大公司
有一个成熟、稳定的芯片,在未来的5年甚至是20年内都会有稳定的需求,所以我们按
照别人的定义设计一个芯片,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没有超前,也不算掉队。但是两种设
计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1st source所追求的是技术上的先进,系统级方案上的优势,
因此在设计芯片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考虑成本的因素,而是用最好的工艺、最快的时间
把芯片推向市场;2nd source所追求的是通用,我们即使把性能做到世界第一,从别人
的手中抢夺客户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富有优势的工艺线,简单来说就
是便宜。什么便宜,纯BJT或者纯CMOS的工艺线。这种工艺线也许没有精确的Model,也
许没有完整的PDK,但是它有优势。我看论坛上的朋友说设计DC-DC很容易,我猜他们使
用BCD工艺,而且有完备的PDK,甚至工艺线会提供高性能的IP等等。然后理所应当的抱
怨说:“DC-DC设计上有什么困难的?可是现在的DC-DC是大白菜价。设计出来也没人要
。”而我的同事说,DC-DC挺难的,别人是怎么实现的?我告诉他,我们是正向设计,
具有优势的正向设计。所以请这些朋友也换一个角度想想,为什么你们不能把DC-DC的
价格做低?当你面对这样一个纯CMOS线的时候,你是否有信心去设计一个芯片?这里所
需要的不仅是电路知识,还有Model的知识和一定的Debug能力,总结来说,你要通过设
计大量的芯片、犯大量的错来获得足够的经验。
模拟电路里也有领域:Power、Audio、LED等等,但是界限非常模糊。只有那些
非常大的公司,用工程管理的办法管理项目的时候才会把他们区分出来。其实从技术的
角度上说都差不多,而对于具有1~2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们来说,更应该把精力聚集到
自己所专长的领域里面去。LDO也好,PWM也好,ClassD也好,都是用Op搭电路,原理是
一样的,都是自动控制。为什么你们做LDO做腻了以后就能找到一个做PWM的工作,因为
Leader们认为你既然有本事把一件事掌握点皮毛,那么干别的也肯定能懂一些皮毛,但
这些皮毛的价值实在是不高,所以即使你掌握了所有模拟电路的皮毛也没什么大价值。
你们需要对某一个领域做到精通,这样才能显出你们的价值。
最后,本人的设计经验只是4年多一些而已,而且幸运的混上了管理一个小团队的
工作。以上的意见并不成熟,在此给新入行的工程师们提出一些建议,和高人们一起探
讨。欢迎板砖,不欢迎人身攻击。
avatar
C*s
7
HTPC 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机器?

MD512H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家里的家庭影院是 HTPC -> Denon 功放-> Plasma TV
: HTPC 通过显卡用 HDMI 和功放连接,同时输出声音和图像,显卡是 MSI R4350-MD512H
: Radeon HD 4350,Win7 系统
: 问题是一旦机器idle个两分钟,就没有声音输出到功放了,有时候即使有,声音也特别
: 小,5.1变成左右声道,试过把系统设为永不休眠,升级过驱动程序,都没什么效果
: 家里也有一台PS3,也是HDMI同时输出声音和图像,没有出现过以上问题,所以感觉还
: 是电脑的问题,请高人指点

avatar
l*1
8
sf 赞高产!
巫女离去,丛林王四蹄难敌鹰两翅,
黑暗来临,魔鹿角金阙竟护泪精灵。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3
: 黑暗来临的时刻,一个矫健的身影飞奔到小魔女身边。这只云豹耐布罗有三百岁了,它
: 是丛林中豹子的王者。耐布罗眼中怒气勃发,对巫女发出吼声。耐布罗的力量是巫女不
: 愿轻易较量的,况且巫女达到了目的,施施然变成一只黑鹰离去。
: 耐布罗把头凑近小魔女脸边,她脸孔正逐渐变得透明, 她的受伤的手上有一道黑色的
: 炙痕。 小魔女在浑身如火焰般炙烤的痛苦中战栗,正失去温暖和意识。她银色眼眸中
: 有许多晶莹的泪珠流出,泪珠依稀泛着淡淡的光泽,蜿蜒滑过渐渐模糊的面孔,融入林
: 间的草地。她不再能够停到树上和百灵鸟嬉笑缠闹,不再能够在林间和耐布罗赛跑,不
: 再能够和巫女战斗。树叶沙沙随风摆动的声音在她耳边渐渐散去。
: 小魔女并不知道的是,一个在泪水中死去的精灵永远不能够原谅和忘记。她的灵魂在她

avatar
f*2
9
没有人讨论这篇文章嘛...
其实我觉得大刘对吴岩书的总结挺有意思的。科幻其实是最浪漫的文学形式。读好的科
幻作品,是最远离尘嚣的一种体验
avatar
a*e
10
man smb.conf
mac os is weird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mac os上三个地方都有
: /etc/smb.conf
: /private/etc/smb.conf
: /var/db/smb.conf
: smbd -b里面
: 是默认 /private/etc/smb.conf 是配置文件
: 但内容中引用 /var/db/smb.conf
: 是配置文件。
: 比较奇怪,为什么这么搞?

avatar
w*w
11
1. 中国至今ic产业人才奇缺,做AD/DA的非常少,做PLL的非常少,做Power的也非常少
就更别提有10年以上的经验的人才了。所以才有您上述的情况发生,其实AD/DA,PLL和
Power不属于一个领域,但是没有办法,不跨领域招人才的话就没有人才了;
2. 中国ic产业的公司也很少,做得好您和我看得上眼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很多时候
跳槽就意味着换一个专业领域,实属无奈之举,这是我们这一辈人的悲哀。
3. 其实就技术本身来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国外有senior的PCB工程师,画一个PCB
能够保证噪声和EMI的因素限制到最小,所以人家的一个PCB图纸值个几万美元。PCB设
计尚且如此何况ic设计呢?
4. Power确实不算是个新潮的技术。但是并不是如同您想象的一样处于很低级的水平。
现在做多通道DC-DC时的loop控制技术大多也会采用S-D技术。做power也会用到Matlab
,VerilogA等进行行为级的建模和仿真,Pinciple级的图纸或者专利也是价值连城的东
西。比如说我现在做的Ac-Dc LED Driver,需要从行为级上定义出一种更有竞争力的系
统框架,行为级定义结束后还要在电路级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我觉得并不低级。
当然了,这都要基于对模拟电路的深刻理解和大量经验,否则你建立出来的行为级模块
根本不可能被实现。
5. 当然了我现在的水平还不能进行拓扑级的设计,可是我觉得您所说的AD/DA或者是
PLL的拓扑结构也很难重新定义,也是采用现存的几种结构。所以您说的“senior”(
比“principle”还高一级)的设计水平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达到吧。
6. 还是那句老话,我个人觉得在一个领域精益求精,做到最专业最精通才是提升个人
价值的途径。当然我同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观点,从AD/DA和PLL的设计方法上不断吸
取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我们做Power的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文章是我一个同事三年前写的,国内IC设计其实也是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困难要克
: 服。
: 给工作了1~2年的Power IC设计工程师们的建议。
: 曾经,经济危机对IC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对于每一个IC工程师来讲,在过去的1~2年
: 里过得都不是很舒服,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金钱上的损失。因此当我们看到经济回暖的兆
: 头时都迫不及待的对自己进行新的评估:“我是不是应该赚更多的钱?”,“我是不是
: 还应该在IC领域发展?”,“我是不是应该做做Power以外的项目?”。在此,我跟大
: 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本人从事IC设计4年多一点点,自己的产品线具有一定的广度和
: 深度,同时也跟几位大海龟交流过这方面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

avatar
m*t
12
自己装的机器

【在 C******s 的大作中提到】
: HTPC 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机器?
:
: MD512H

avatar
x*n
13
好词。
不敢说高产。我觉得到这里搞一段落也算可以? 还没有后面的思路呢。也许要考虑一
下。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sf 赞高产!
: 巫女离去,丛林王四蹄难敌鹰两翅,
: 黑暗来临,魔鹿角金阙竟护泪精灵。

avatar
l*1
14
一则伏两笔,童言无忌,
二续藏三形,思路畅通。
祝你越写越好。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词。
: 不敢说高产。我觉得到这里搞一段落也算可以? 还没有后面的思路呢。也许要考虑一
: 下。

avatar
a*a
15
啊, 300多岁的刚出场就结束了?

【在 x******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词。
: 不敢说高产。我觉得到这里搞一段落也算可以? 还没有后面的思路呢。也许要考虑一
: 下。

avatar
x*n
16
谢谢祝词。咬笔尖去了。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则伏两笔,童言无忌,
: 二续藏三形,思路畅通。
: 祝你越写越好。

avatar
x*n
17
让我想想阿。
也许下星期可以续。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啊, 300多岁的刚出场就结束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