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教,为何打电话回国没delay?按光速走也得0.05秒啊
avatar
请教,为何打电话回国没delay?按光速走也得0.05秒啊# EE - 电子工程
g*g
1
i think it's dead now.
avatar
o*D
2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这就怪了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都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在传输话音
这些数据包要经过n道路由
路由本身处理这些包就需要时间
找到合适的路径,才会转播出去
还有数据包的到达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因为网络的traffic实在是不可预测
这样,原本按顺序发出的数据包
未必按顺序到达
而重构语音,通常需要这些顺序的包(虽然有些算法也可以
支持在缺失部分包的时候,用imputation解决插值问题)
这就需要等待,即使imputation也需要等待吧?至少要等到确信
哪个包丢了,需要imputation
还有,终端上的coding 和 decoding,都需要时间
所有这些环节加起来,居然没有超过0.1秒?
avatar
S*d
3
it is hard to compete with twitter...
avatar
p*t
4
声音传播还要时间呢,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r*t
5
Ian Biking is on buzz. Many developers likes buzz more.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i think it's dead now.
avatar
o*D
6
完全正确
所以如果隔着一个峡谷的两座山头
两人对话,是无法实时对话的:
说完话要等对方听到再回话
而我们现在的电子通讯没有这个问题
因为你是对着话筒说话的
声带到喉咙最后到达话筒的距离
所需要的时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声音传播还要时间呢,
avatar
r*t
7
p.s.: any news that it is going to be cut?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i think it's dead now.
avatar
c*y
8
能感觉delay吧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9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10
我的经验,只有卫星电话能感觉出明显的delay。以前在国内
有西藏的项目,当时还没有进藏光缆,那个delay。。。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avatar
o*D
11
你这个ping要除以2吧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avatar
z*n
12
你以为电话的conversation之间的间隔不是RTT?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ping要除以2吧
avatar
o*D
13
电话的packet要round trip time才能到达吗?
为什么不是one trip time?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以为电话的conversation之间的间隔不是RTT?
avatar
a*l
14
其实当年ip电话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延迟非常严重,也就是近几年才随着网络速度的提
升通话效果才好的.网快了,不丢包了,处理就迅速了,也不用什么imputation(我怀疑是
interpolation)了.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15
因为人在电话里面也是听到对方说完后才接着说的。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话的packet要round trip time才能到达吗?
: 为什么不是one trip time?

avatar
i*t
16
当然有延迟还不小,可以让对方把你声音放大传回来,延迟立刻显现出来
avatar
i*t
17
根据这个延迟回音,俺的感觉延迟是0.6-1秒左右双向,那么单项延迟应该是300-500毫
米,视频延迟应该1秒以上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有延迟还不小,可以让对方把你声音放大传回来,延迟立刻显现出来
avatar
c*e
18
很明显的delay,如果声音大些从对方话筒再传过来的话能听出,起码大半秒来回。
avatar
f*i
19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咋实现<=150ms呢?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语音服务基本上缓冲很小,数据包丢了就丢了,因为每个包都
小,所以损失不大,大家互相猜猜就可以了。
视频就不一样了,缓冲区小了连图像都看不完整,另外丢包的后果
很严重(解压缩差一个包就是一大片难看马赛克),所以用更加可
靠的TCP传送,这时候如果要语音同步,就必然引入同样长度的延
迟,和IP电话对比起来差别明显。
还有,现在的路由器通常不会把同一会话的数据包送到不同的节点,
因此颠倒次序的事情很少发生。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o*D
20
that makes a lot of sense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 咋实现<=150ms呢?
: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avatar
o*D
21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这就怪了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都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在传输话音
这些数据包要经过n道路由
路由本身处理这些包就需要时间
找到合适的路径,才会转播出去
还有数据包的到达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因为网络的traffic实在是不可预测
这样,原本按顺序发出的数据包
未必按顺序到达
而重构语音,通常需要这些顺序的包(虽然有些算法也可以
支持在缺失部分包的时候,用imputation解决插值问题)
这就需要等待,即使imputation也需要等待吧?至少要等到确信
哪个包丢了,需要imputation
还有,终端上的coding 和 decoding,都需要时间
所有这些环节加起来,居然没有超过0.1秒?
avatar
p*t
22
声音传播还要时间呢,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o*D
23
完全正确
所以如果隔着一个峡谷的两座山头
两人对话,是无法实时对话的:
说完话要等对方听到再回话
而我们现在的电子通讯没有这个问题
因为你是对着话筒说话的
声带到喉咙最后到达话筒的距离
所需要的时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在 p**t 的大作中提到】
: 声音传播还要时间呢,
avatar
c*y
24
能感觉delay吧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25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26
我的经验,只有卫星电话能感觉出明显的delay。以前在国内
有西藏的项目,当时还没有进藏光缆,那个delay。。。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avatar
o*D
27
你这个ping要除以2吧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自己感觉没有超过100ms吧。
: PING一下国内,看看RTT就知道了。肯定超过100ms。
: 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RTT都超过100ms。

avatar
z*n
28
你以为电话的conversation之间的间隔不是RTT?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ping要除以2吧
avatar
o*D
29
电话的packet要round trip time才能到达吗?
为什么不是one trip time?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以为电话的conversation之间的间隔不是RTT?
avatar
a*l
30
其实当年ip电话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延迟非常严重,也就是近几年才随着网络速度的提
升通话效果才好的.网快了,不丢包了,处理就迅速了,也不用什么imputation(我怀疑是
interpolation)了.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n
31
因为人在电话里面也是听到对方说完后才接着说的。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话的packet要round trip time才能到达吗?
: 为什么不是one trip time?

avatar
i*t
32
当然有延迟还不小,可以让对方把你声音放大传回来,延迟立刻显现出来
avatar
i*t
33
根据这个延迟回音,俺的感觉延迟是0.6-1秒左右双向,那么单项延迟应该是300-500毫
米,视频延迟应该1秒以上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有延迟还不小,可以让对方把你声音放大传回来,延迟立刻显现出来
avatar
c*e
34
很明显的delay,如果声音大些从对方话筒再传过来的话能听出,起码大半秒来回。
avatar
f*i
35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咋实现<=150ms呢?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语音服务基本上缓冲很小,数据包丢了就丢了,因为每个包都
小,所以损失不大,大家互相猜猜就可以了。
视频就不一样了,缓冲区小了连图像都看不完整,另外丢包的后果
很严重(解压缩差一个包就是一大片难看马赛克),所以用更加可
靠的TCP传送,这时候如果要语音同步,就必然引入同样长度的延
迟,和IP电话对比起来差别明显。
还有,现在的路由器通常不会把同一会话的数据包送到不同的节点,
因此颠倒次序的事情很少发生。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o*D
36
that makes a lot of sense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 咋实现<=150ms呢?
: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avatar
s*t
37

LTE 的标准好像就是100ms还是150ms,忘了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 咋实现<=150ms呢?
: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avatar
d*l
38
搞笑,人家都是做回声抵消的,你让人把回声传回来给你,会啸叫的。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有延迟还不小,可以让对方把你声音放大传回来,延迟立刻显现出来
avatar
d*l
39
收藏

【在 f*****i 的大作中提到】
: 业界的标准,是控制单向传输延迟不超过150毫秒。在150毫秒之内
: 大家不觉得有延迟,因为平时对话的双方都在说话前后给对方留
: 思考的时间,而且打长途电话大家会自然觉得在和远距离的人喊话,
: 就算是空气传送,相距30米也有1/10秒的延迟呢。
: 咋实现<=150ms呢?
: 小数据包,小/零缓冲收/发,QoS队列优先级。
: 在沿途的路尤器通常缓冲区大,吞吐量也大,耽搁的时间不长,
: 但是为了保证语音数据包按时传送,会给不同的数据排不同的队列.
: IP电话的数据包通常是udp偶数端口,优先通过;大的TCP包比如
: FTP和HTTP的数据流可以多等一会儿。

avatar
d*r
40
LZ文科生, 坚定完B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z*o
41
同学,你反应太慢吧。。。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l*h
42
你这才叫不懂装懂。你知道啥是啸叫??
这种啸叫的频率零点几赫兹
你是听不到的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搞笑,人家都是做回声抵消的,你让人把回声传回来给你,会啸叫的。
avatar
j*d
43
100ms以内感觉不出来的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从美国打电话回中国,不管是ip电话,skype,还是手机,固定电话
: 都没有明显的 delay
: 据说人的反应最短时间是0.1秒,delay大约0.1秒
: 人会感觉出来,对话有困难
: 这就怪了
: 按说,从美国到中国,哪怕是球面距离都1万多公里
: 顶1/20光、电流每秒走过的距离
: 也就是说,哪怕是直接连线两地,没有任何中间结点
: 至少也有1/20的delay
: 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

avatar
S*n
44
there is a delay,
trying call yourself using different phones
you can feel the delay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