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color in dreams :-))# EnglishChat - 鸟语花香
t*3
1
方舟子是不是打假打太多了,看人就有假?来自不同地方的国内作家编辑教授,齐心合
力作假新概念?他们自己都是功成名就的人士,为啥要为韩寒这么做?救萌芽?那可太
无私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199d9301010hjj.html
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2012-02-20 10:50:42)转载▼标签: 杂谈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出台的背景
讲一个小故事。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会主任王蒙,曾给在座的其他评委:铁凝
、方方、叶兆言,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六所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出过一道考题:给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句话加标点。可供选择的答案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是生命。”在座的诸位教授、博导
们议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标准答案”。王蒙说,这是他上初一的孙子的语文试题,
他做过几次语文测验卷子,都不一定能得六十分。
王蒙的故事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语文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也正如新概
念作文大赛倡议书所言:中学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概言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
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唯理性教学模式”纵横贯穿于语文教学领域。
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
介入;重视将一切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
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忽略其他人文和艺术学科乃至
自然学科与语文学科知识的互补性。并且,这种“唯理性教学模式”由于实行标准化考
试而进一步窒息扼制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选择题、判断题那种理科考试的模式愈演
愈烈,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已变成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
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她就做出
了对一种八股式应试作文的反叛姿态。
再说一个故事。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比赛之前,萌芽杂志社曾经到以文科见长的某中
学征稿,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从征来的稿件中,几乎没有一篇能为刊物所用。就是说,
这些稿件离“考试”很近,离“文学”很远。
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稿启事发出后,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我们已经在刊物上登载
了征文启事,还用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给全国的许多中学寄去了可供张贴的征文启事
。我们不知道这些征文启事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播下龙种,但我们不知道,收获的是跳
蚤还是蛇,还是龙。
幸运的是,我们一不小心打开的,是一扇闸门。那些被应试教育之闸关押着的春水春潮
喷涌而出。我们剪开信封,许多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体、不同形式的佳作就掉
了出来。韩寒的《求医》和《书店》也这样掉了出来。只不过,它掉出来的声音响了一
些。编辑部溅起了一片喧哗声。
——“够老辣!”
——“不似杂文,胜似杂文,不似小说,胜似小说,一种奇怪的文体。”
——“只有十七岁?”
二、复赛
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起步的时候,没有可供借鉴的参照物,《萌芽》是一本文学刊物
,我们只有搞文学征文、文学评奖的经验,就像现在许许多多的文学评奖仍在沿用的方
式:作者、篇名都是对评委公开的。
旁观一下当时不多的作文竞赛,规则也是模糊而简单的。
但我们还是力求完美。1998年,在上海徐汇区的清河宾馆召开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
筹备会议,在“新概念”的历史上亦称“清河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了很多事情,包括
决定: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评委会和工作委员会;二、新概念作文大
赛的目的就是选拔优秀的人文学科的后备人才。一系列比赛细则的制定既要体现公开、
公正、公平的原则,又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才”,是所有与会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心声。三、前瞻性地提出新概念作文大赛举行
复赛。举行复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一个创举,环顾周遭,哪一个征文比赛会举行
复赛呢?
在这个意义上,复赛的规则是渐趋完善的。一、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并没有使用像
高考一样的密封卷,而是用《萌芽》杂志社的草绿色稿纸,参赛者的准赛证号也附在文
首。(顺便说一下,在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编稿时会将这准赛证号划掉,而写上作者的真
实姓名、学校)
坦率地说,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文启事上表明的仅仅是大学予以重点关注,原因
是参与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的各大学及《萌芽》杂志社对参赛者的内在水平毫无把握,
所以仅仅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的“予以重点关注”。但后来的情况是,首届的A组(即
高三)一等奖获奖者的文章质量、综合素质(通过相关高校面试)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
的水平,能够被某些大学予以提前录取。鉴于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得到这样的肯定,所
以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规则也就更加具体而完善,复赛试卷采取了像高考一样
严密的封闭卷。二、初赛作品与复赛作品的关系。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评委们注
重的主要是初赛作品,复赛作品仅仅起一个鉴别真伪的作用,即考量初赛作品是不是出
自参赛者本人之手。但从第二届开始,实行了可量化的评分制,初赛作品与复赛作品各
占一定的比重。
三、成果及《杯中窥人》
陈佳勇的《来自沈庄的报告》让王蒙感叹:我们可以搁笔了!宋静茹的《孩子》、王越
的《我与高三有个交易》让南开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祥麟教授爱不释手。王莹的《志洋
》让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洪本健教授觉得一个高三女孩对女性心理怎么把握
得如此准确细腻。而一个叫丁妍的初二女生的《东京爱情故事》更让铁凝、方方和叶兆
言觉得不可思议:怎么那么像张爱玲?复赛时,叶兆言特地调来丁妍的卷子反复看。
当然还有韩寒。他的初赛作品《求医》和《书店》不仅仅引起了编辑部的一片喧哗声,
同样也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作家叶兆言击节赞叹。许多评委都传阅了这
两篇作品。在得知韩寒没有参加复赛时,爱才惜才之心让叶兆言有了个提议:为什么不
想办法找到韩寒,让他补赛呢?
叶兆言的提议获得了评委们的认可。1999年,3月28日上午,大赛的评选在上海青松城
大酒店举行。所有工委和评委坐在一个大房间里评阅稿件,在场的作家包括:铁凝、方
方、叶兆言、叶辛,大学教授包括: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的董建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王继志,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
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洪本健教授,华
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巢宗祺,南开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祥麟教授、南开大学写作教研
室主任乔以钢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高波。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历史上,
一个“破格”产生了。毫无疑问,这些评委们都熟悉历史上那些破格的故事:钱钟书数
学15分,吴晗数学0分,最终都突破了某种“格”,而被清华大学录取。尽管评委们当
时并不知道明天的韩寒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们评价一个人,肯定不是从明天出发,而
是从此时此刻出发,此时此刻的韩寒,显示的才华已足以打动评委们。
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这个“格”又未破。新概念之“格”,或者说,新概念作文大
赛的最高权力机构,本来就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会和工作委员会。大赛所有规则和获
奖名单均由评委会和工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韩寒补考由该会议集体决定,在程序上是合
法和公正的。“破”与“不破”之间的辩证思考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既要公开、公正、
公平,又要有利于发现人才。
附一篇由李其纲撰写,刊登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B卷》第407页的
《点评》:
因为邮路的原因,韩寒未能准时参加复赛。但复赛评委会的众多委员们显然被韩寒初赛
作品所显露的才华深深打动了,爱才惜才之心驱使评委们作出决定:让韩寒补考。
补考的试题委托我来出。我随手将一团很厚的道林纸捏成一团,然后将它置入一只杯子
中,杯子中正好有半杯水。我对韩寒说:这就是题目。我命题的思路得与“一只被咬过
一口的苹果”保持某种一致。
一个钟点以后,韩寒写成此篇《杯中窥人》。一张白纸(被韩寒处理成布)在半杯水中
的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被韩寒机智地处理成一个人(广义的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
染的过程的象征性的同构过程。文章的结构因此而有了很坚实的骨架。这样,韩寒就可
以很轻易地往这骨架里填塞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某种看法。这些看法当然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令人感到韩寒的写作才华的,却是他在极短的一个钟头内所显示出来的
解题与结构文章能力的技巧。
我们更详细地解读这篇写于1999年的点评(注意,是1999年):
1、解题:韩寒处理成布,可以吗?
作为一个问题,它在1999年的时候是不存在的,因为很清楚,从命题者的思路而言,强
调的是“浸泡”和“沉降”这两个动词,在这个意义上,“布”和“纸”没有差异,可
以互换。解题的方向也许很多,但韩寒找到的是一个最直接、最普泛的入口,它让人很
容易想到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阐述的“酱缸文化”,也有“浸泡”,也有“沉
降”(沉沦)。
说句题外话,倘若说“布”或“纸”隐含着某种猫腻的话,在1999年,《萌芽》的编辑
在编稿时是很方便把“布”换为“纸”的,而正因为众多的评委们认可了“布”和“纸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差异,所以才保留了韩寒文章的原貌。
2、物理问题还是文学问题
有人说一张纸浸泡两个钟点还没沉降的迹象。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而物理问题必须有某
种物理实验的条件,我们不知道进行这些物理实验的人满足了哪些物理条件,杯是什么
样的杯?李其纲喝水的杯多高、多大、内径多少、容积多少?在不知道条件的情况下,
拿什么样的杯子做的这个实验呢?其实任何一种条件都是不重要的,杯子可能很小很浅
、可能很大很深,重要的是“纸”或“布”都有浸泡并在浸泡后沉降的物理属性,而更
重要的是这种“浸泡”和“沉降”能够形成一种一目了然的作品的表义结构亦即显性结
构。
3、结构: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统一
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结构的艺术,《杯中窥人》最醒目也最能够展现韩寒才华的
就是他的结构文章的能力。题,解了,“浸泡”与“沉降”这两个至为关键的动词也抓
住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结构的问题。“表”与“隐”,“简”与“繁”,如何形成一种
呼应、一种同构。纯粹的、发散性的思维的絮片,如果没有黏合它们的力量,它就是一
地鸡毛,这样的写作为前博客(含微博)时代所不屑。一篇优秀的作品必须有一种黏合
剂存在,把鸡毛黏合成鸡毛掸子。难就难在,我们怎样找到黏合剂。《杯中窥人》的机
灵之处就在于,它把给它的行为艺术般的题目变成了黏合剂,也就是说,变成了作品的
显性结构。
它简单,如同大道至简的简,整篇作品只有四个地方提到了“布”,从被浸润到舒展再
到欲坠未坠(挣扎),最后沉至杯底——这是一张纸(或布)在水中的宿命般的归宿,
这张纸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呢?
我们知道答案,这个答案可能不是标准化的答案,但我们知道它就是一个人(广义的人
)遵照上帝的指令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际遇。
际遇,是时间的过程,是我们每天都在告别但又永远无法重逢的一种对象。面对这样一
种对象,可以抒发的情感,可以追逐的玄思,有无数,《杯中窥人》的情感和玄思只是
万千种之中的一种,但在结构的意义上,它的“仁”和“智”的意义都不是重要的,是
可以展开商榷和讨论的,我们也可以有别一种的“仁”和“智”。还是回到结构问题上
,《杯中窥人》的结构能力就在于让一堆絮语式的感悟有了黏合,让散乱的思辨有了递
进的阶梯,让某种目的性的力量裹挟阅读者而去,语言的力量由砖而累积成屋或厦,它
迫使语词的散兵游勇向一个强大语词的表义结构投降,而一旦这种投降完成后,原本的
隐义结构、原本的散兵游勇,却爆发出征服表义结构的力量。
在结构的意义上,我们认同《杯中窥人》的力量。
4、以行为艺术的结果作题
1999年4月12日的《新民周刊》特派记者沈嘉禄曾采写了一篇《“新概念”苹果——挑
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的报道,文中写道:“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苹果,也许苹果最
能激发想象力,也最有挑战性。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并不完美,却以一种残缺的意象,引
起学生们无限的遐思。”
已经讨论过且被否定的题目是不能用了。在3月27日的复赛之后,评委们实际上也高度
认可了“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这个行为艺术般的题目,所以在评委们认可了韩寒补赛资
格以后,委托李其纲出题。就如麦田先生在他的某一条微博里所言“顺带爆个料:‘新
概念作文’大赛的创意,就是李其纲提出的”,评委们在最后一分钟授权并信任李其纲。
四、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回忆。回忆沉睡在那儿,它睡过去,也就睡过去了。但它有时候却
被唤醒了,这一次,李其纲的回忆的某一部分被唤醒了。李其纲回想起那个遥远的1999
年早春的某个上午。韩寒背着个草绿色的军用挎包,脚蹬着一双解放鞋,鞋沿上或许还
沾染着金山县亭林镇土地的泥巴。(回忆是可靠的吗?也许,它来自于李其纲的想象。
仅仅是想象。)但韩寒来了,这在回忆的逻辑当中,是确凿的。
李其纲认识韩寒吗,更有意味的问题是,李其纲认识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吗?把某些话再
重复一遍吧,李其纲和韩仁均都和华东师范大学有某种渊源,是校友,是同学,但关于
同学的概念,李其纲已经在《关于一种诽谤的严正声明》中阐述得很清楚了(详见http://weibo.com/1885117115/y1cdQAwta)。
萌芽杂志社可以很负责任地声明,不仅仅是李其纲,萌芽杂志社的所有当时在编在职的
编辑和工作人员都不认识韩寒和韩仁均。尽管金山县(1999年,金山仍称“县”)亭林
镇属于上海,就像中国属于地球一样,山不转水转,人与人都有可能相逢、相识。但这
儿有一个概率问题,我们不能够排除很小的概率,但我们能对这个很小的概率负责地说
一句:在1999年3月28日之前,我们没见过韩寒,不认识韩仁均。
1999年3月28日之后,可能产生了另外一种认识的意义,就像我们认识周杰伦,但周杰
伦认识我们吗?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比喻,这意思是说,十几年来,许许多多的家长、
作者,认识李其纲,但是李其纲不可能认识许许多多的家长、作者。当年的韩仁均先生
正是这许许多多“未被认识的”家长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199d9301010hj8.html
对一种诽谤的严正声明(2012-02-20 10:49:20)转载▼标签: 杂谈
刚忙完“作家杯”第十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就看到了这篇名为《人造韩寒:一场
关于“公民”的闹剧》的奇文。巧的是,第十四届作文大赛复赛的题目之一就是“韩寒
”。我相信,这篇奇文若从真实、真切、真挚这样一些从“新概念”要求的作文理念出
发,所有的评委都会评它为零分甚至负分。但从另一个角度,从想象力的角度,从它散
发出来的“肥皂”级的想象力,它或许可追戈培尔。
从一些关键的语词,我们来剖析它的想象力。因为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语词,在我看来,
就是不停列出的算术等式。1+1+1=?
语词一或等式一:同学。
在中国人的语词中,“同学”的含义层次是极为分明的,就像爱斯基摩人对雪有极为分
明的区别一样。最好最铁的同学关系甚至远远超过亲戚、邻里甚至兄弟姐妹,比如意味
深长的“同桌的你”,再比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是“同学”这一关系层次的宝
塔尖。而“同学”这一关系的基座却是庞大无比的。最庞大的就如同田汉《毕业歌》中
的那句“同学们,大家起来”,再小一点一所几万人大学的校友们也可以互称“同学”
------尽管这些同学可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毫无交集,比如全日制的和自学考的(因为全
日制的住校,自学考的“宅”在家)。有过大学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几万人大
学的“同学”是很难彼此认识的。其实说得再极端一点,我就读的华东师大一九七八级
,共有168人,我至今仍有见面只感到面熟叫不出名字的同学。
韩仁均是一九七七级的,上学只有一个月,就如“奇文”所说的,病退了。许多华东师
大一九七七级的同学都还不知道本年级曾经有一个叫韩仁均的同学。在他病退的时候,
我还没有成为华东师大中文系一九七八级的学生。而当他成为华东师大中文系自学考试
的学生的时候,只要知道自学考试是“宅”在家里的这一特性之后,就不难理解,在华
东师大的校园中,他与我没有任何交集。事实上,如果不是拜读了这篇“奇文”,我根
本不知道韩寒的父亲曾经也在华东师大求学(但我现在很感激“奇文”,让我知道华东
师大还有一位如此杰出的校友)。
“奇文”的狡黠之处就在于,它混淆了同学这一概念的层次,让众多的人以为韩仁均就
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语词二或等式二:文化工作
“奇文”中说,我和韩仁均“毕业后都在上海从事文化工作”,由此推出我们两人就应
该认识。在上海从事“奇文”所说的狭义的“文化工作”起码也有几万人,我只能够说
,在我所认识的几万人中的几十个人中,没有一个叫“韩仁均”的。事实上,直到今天
,即使韩仁均先生站在我面前,我也得问一句“你是谁”。
语词三或等式三:考场。
韩寒复赛的那一天,很多评委在场。在我的记忆中,就有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作家叶兆言,萌芽主编赵长天。评委们高度认可了韩寒的
初赛作品《求医》和《书店》中所显示的才华,委托我给韩寒出复赛题。在“新概念”
的老巢青松城的某间房间里,我们特设一间特殊的考场,就近取材,我给了韩寒一个行
为艺术般的题目。我把我喝剩的半杯水推给了韩寒,说:“这就是题目。”但瞬间,我
又觉得这题目有点简单了,我说:“前面的题目作废,请注意,以下是完整的题目。”
我拿了一张白纸,把它揉成一团塞进杯子,说:“这就是题目。”正如我在《首届“新
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收入的作文《杯中窥人》的点评文中所说:“一个钟点以
后,韩寒写成此篇《杯中窥人》。一张白纸(被韩寒处理成布)在半杯水的浸泡、沉降
的物理过程,被韩寒机智地处理成一个人(广义的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过程的象
征性的同构过程。文章的结构因此而有了很坚实的骨架……令人感到韩寒的写作才华的
,却是他在极短的一个钟头内所显示出来的解题与结构文章能力的技巧。”韩寒的《杯
中窥人》获得评委们和我的一致认可,我们确认那两篇初赛作文《求医》和《书店》毫
无疑问出自这满身才华的孩子之手。
而“奇文”中的考场所暗示的,韩寒似乎早就知道了题目,事实是直到最后一分钟我才
知道评委们决定授权给我出题,而我出题的思路也如我在《杯中窥人》的点评中所说,
与“被咬过一口的苹果”保持一致,以某种行为艺术的结果作题。
现在我试着列一个算术等式1+1+1=3。“奇文”的歹毒之处在于,只要智力稍微正常些
的人都会脱口而出等式的答案是3,这个3就是“奇文”中的“拼爹”。此处有两个爹,
一个是韩寒之爹韩仁均,一个是韩仁均“睡在上铺”的同学——我。“奇文”利用了大
众对“拼爹”这一普遍而丑陋的社会现象的极端憎恶,而拼命煽情。在这个“拼爹”的
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极不光彩的握有某种权利并用这种权利为同学谋私的角色
,我保留为维护我个人名誉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誉而诉诸法律的权利。
avatar
s*k
3

Hmm, i have multi-color dreams :
RED/YEL/BLU/GRN
sort of revealing :-))
--bye :-))

【在 s********k 的大作中提到】
: Here's a link to help you understand your color-modified dreams :-)
: http://www.dreamgate.com/dream/hoss/
: Take a look bah :-))
: -- bye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