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M*m
1
前几天跟这里一个ID提到归谬法,提到为什么没有直接的物证,人证,依然可以依据事
理逻辑,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篇长文说得更全面,更有系统。
另外,韩寒这件事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一个社会,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这么大的
欺诈,出现了这样畸形的社会毒瘤,难到不应该反思滋生这种毒素的土壤?
下面是转文。
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韩寒很大可能是骗子
2012-02-25 22:16:17 来源: 网易读书 有59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
最近,因“打假斗士”方舟子指责韩寒作品有他人代笔,引发了方舟子阵营和韩寒阵营
之间的一场大论战。我也因为以下原因而关心起这一事件。
第一,方舟子打假的成就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他这次却闯入了真伪判断比较困难的
文学领域。况且,韩寒成名已久,关注、追捧过韩寒的媒体人和知识分子不计其数,他
们读过韩寒的东西,与韩寒也多有接触。如果韩寒作品大多数是他人写的,并且他的确
如方阵营人士所说的是个草包的话,俗话说文如其人,按常理那些接触过韩寒的媒体人
和知识分子总是应该有所怀疑才是,但是我们却从未听到他們发出怀疑的声音。基于这
些考虑,我的第一反应是方舟子这次很可能走入了误区,认为方韩之争会成为方的滑铁
卢,因此就产生了观察的兴趣。
第二,方舟子打假,以往的命中率是很高的。如果这次再被他命中,如果韩寒真如其所
言是被假造出来的,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韩寒是假造的,恐怕这可称得上中国文坛史
第一丑闻了。因为它不仅反映出韩寒和他背后操纵者的诡诈,而且反映了那些追捧过韩
寒的媒体和知识分子严重缺乏常识甚至腐败。正是他们把韩寒捧到了“当代鲁迅”的高
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方韩之争把大量追捧过韩寒的媒体人和知识分子也放到了天平上。
第三,方韩之争持续发酵,引得无数网友、知识分子、媒体人参加,是一场规模巨大的
论战。此前也有类似的公共论战,如汪晖抄袭门,但此事与汪晖抄袭门有很大不同。汪
晖抄袭门的讨论从头到底由意识形态主导。在该事件中我是连一句评论都不敢发的,因
为不管你怎么说,你都马上会被定成倒汪派或挺汪派,并进而被划入中国语境下的自由
派或左派,这对培养成熟的“公共空间”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方韩之争中大家关心的主
要是真假问题,与意识形态关系不大。这就增加了讲道理的空间。我因此也想从这次方
韩大战一窥我们公共讨论的质量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
本以为,这场争论也许不会有胜利的一方。但是只要凭事实讲道理,争论各方就会从中
学习,对问题会有更深的认识,甚至学会对他人观点的尊重。但是到目前为止的结果却
令我大失所望。支持韩寒的一方包括韩本人的表现极其令人失望,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在
一些基本常识和是非问题上反应麻木,整个论战就像是鸡鸭对话。这就引起笔者想说几
句话的欲望。
方韩之争的重要性
方韩之争开始后公共知识分子就该事件的性质和重要性发表了不少观点。我在这里针对
某些比较具有影响的观点加以点评。
有人说,代笔与抄袭不同,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代笔的做法,韩寒作品即使有人代笔也不
是一件性质严重的事件,不值得大作文章。还有法学教授写文章说:“代笔本属于著作
权的私权范畴,只要著作权人自己没有发生分歧,外界无权置喙。”该教授因此指责方
阵营人士“不尊重私权”。我的看法是:代笔问题的严重性多大完全取決于以下两个环
节。首先,代笔人与署名作者之间有没有一个成年人之间的契约性首肯。第二,一旦当
人们知道了署名作者的一些作品是由他人代笔时,这一真相能在多大程度上毁坏署名作
者的地位。一般来说,代笔作品在署名作者所获得的地位和利益中所起的作用越关键,
署名作者就越不敢把作品的真正作者公布于众,代笔也就越接近于欺骗。
有了这两个准则后,方韩之争的性质就清楚了。假如韩寒未成年时的作品的确是由一位
成年人代笔的话,这里不仅仅有韩寒和那一位成年人在对社会共同进行欺诈的问题,而
且还有这位成年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一个尚未成年、不能做出成熟判断的韩寒的问题
。倘若如此,那位成年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目前有人推断这位背后的成年人就是韩寒
的父亲,于是接着就有人用大人为小孩做作业为类比来为韩寒开脱。然而,为小孩做作
业与为小孩写小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韩寒的作品出版后马上给他带来了荣誉、地
位和金钱。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作品有多高明,而是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出于一位少年之手
。韩寒头上的著名作家、现代鲁迅、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等等光环其实都是
少年天才光环的延伸。方阵营中有人说韩寒应该回归他赛车手的身份。但是,如果没有
少年天才光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韩寒会有步入赛车手生涯的物质基础吗?难道我
们不知道一个家境普通、七门课不及格的中学生在当今中国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什么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寒的早期作品到底是谁写的,或者说韩寒在这问题上是否有严重
欺诈行为,就成了方韩之争的关键。方舟子紧抓不放,韩寒又发誓赌咒,又出示文稿,
又告上法庭,个中原因即在此。
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
、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个观点我也不能同意。吴英问
题很重要。官员贪污腐败和弱势群体利益问题更要关心。但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仅
能容得下几个议题吗?我们不是在追求多元化吗?多元化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议题的多
元化。笔者认为方韩之争很重要,因为它的核心是道德和诚信。没有道德与诚信,何谈
治国平天下?更何况,如果韩寒早期的作品的确是他人代笔的,那就是在利用“少年天
才”这一卖点来愚弄和欺骗读者并从中渔利。这和“三鹿奶粉”事件的本质是一样的,
而读者群体也是可以以买了假货受骗为理由对韩寒进行集体诉讼的。当然,不少人是很
自私的:三鹿奶粉吃了会生病,因此个个义愤填膺;假作品吃不死人,管他呢! 但是
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今天能容忍写作上的欺诈行为,明天就会为了某种便利自己加
入欺诈行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只配生活在一个充斥劣质产品的社会中。
不久前,网上发表了署名为韩寒的三篇博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不
少知识分子摩拳擦掌准备展开辩论。这些人士认为方韩之争使得一个更值得讨论的问题
被边缘化了。这我也不能同意。持有这一观点的知识分子缺乏的是如下常识:人文领域
文章的力量和重要性往往不在文章本身的观点,而在于这些观点是以什么方式表述的,
以及是谁说的和在什么时候说的。“韩三篇”观点混乱、逻辑不清、表述浅薄,从文章
质量来看它是不值得给予任何重视和评论的。“韩三篇”的重要性在于他的署名作者韩
寒是一个著名作家,是一个曾经对时政不断加以抨击的意见领袖。这样身份的作者的言
论总是有讨论价值的,更何况这一作者思想突然趋于保守?背后的原因的确有很大的探
讨价值。问题是,韩寒是不是“韩三篇”的真正作者?韩寒是不是他以前所发表的那些
抨击时政的博文的作者?如果“韩三篇”的真正作者另有他人,甚至是一个有某种背景
的人士,讨论“韩三篇”还有意义吗?“韩三篇”之所以讨论不起来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五点逻辑的矛盾显示韩寒很可能是骗子
首先必须指出这次方韩之争中方阵营的特殊性。以前方舟子与他人论战时,他往往是论
战一方的绝对领袖,而“方粉”则积极摇旗呐喊,领袖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每次
论战的特色。而这次,方阵营中不断有其他人士加入,这些人在其它议题上很可能会站
在方舟子的对立面,他们的价值观和知识构成也与方舟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加入方阵
营只不过是因为关注了韩寒的作品后得出了与方舟子相近的判断。他们的加入丰富了并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方韩之争的性质。所以,本文所指的方阵营并不是一个“方粉”集
团,而是一个以方舟子品牌为平台的松散倒韩联盟。由于是个松散联盟,方阵营所发表
的观点和提供的证据始终是参差不齐。但是,在反复看了韩寒的一些文字和采访视频后
,我认为方阵营的以下几点质疑由于证据比较确凿再加上符合常理,放在一起看对韩寒
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1)韩寒父亲的文章说“韩寒写文章的潜能,其实也是在初二时发现的”,并说此后他
给韩寒在县图书馆办了一个证,在那里,韩寒“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韩寒的《三
重门》是在高一写的。《三重门》中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文
本数量非常浩大,其中有些书籍的内容非常晦涩。如果韩寒是一个初二还在接触少儿报
刊的小孩,怎么可能在一兩年之间突然读起来了(并且读懂了)这么多书籍,并且能大
量和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
2)韩寒公布了《三重门》手稿,并坚称这是他的初稿也是最后一稿。但是,韩寒所展
示的手稿十分干净,修改极少。于是方阵营就有人说,任何一个有写作经验的人都应该
知道,一个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很难从头到底不经修改就写出来的,韩寒分明是誊写
了别人已经写完的稿件。
3)《三重门》明显具有文革和八十年代的话语、场景和思维方式。话语和场景,特别
是思维方式是很难从书本中学来的。况且,一本写九十年代末高中生的小说也完全没有
必要大量运用文革时代的话语和思维方式。(这一论点的逻辑可用如下例子说明:即使
是在七岁就写下“咏鹅”佳句的天才骆宾王,也绝不可能以他的生活经历在七岁时去写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样的词句。这一论点的逻辑非常强大,韩阵营
人士至今都采取了回避态度。 )
4)作为《三重门》作者的韩寒拥有大量知识,但是视频访谈中的韩寒却是无知得可爱
。比如,韩寒书中用了大量的党史和文革知识,但是他平时讲话中却能把姚文元和延安
整风联系起来。他书中熟练运用了《红楼梦》中的典故,但是他却在镜头前坦承没有看
过《红楼梦》。他成名作叫《三重门》,但却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他忘了书名的意思。
他在另一次访谈中说他并不懂儒学和什么学什么家的,但《三重门》却熟练地引用了老
子、庄子和荀子的文字。总之,从有关韩寒的视频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热衷谈论赛车和
女人等事的青年,而完全不是一个具有大量阅读经历的文学家和一个对时政有自己见解
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5)韩寒对方阵营质疑的反应很不正常。到目前为止,韩寒对于方阵营提出的关键性质
疑,要不就是回避,要不就是回应前后矛盾。大家所看到的韩寒的回应方式更多的是辱
骂、发毒誓、两千万元的悬赏、展手稿、挑拨离间、上法院,完全看不出一个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的天才青年的内涵。方阵营中更有人说,如果韩寒确是一个旷世奇才的话,
在这么多人对他开始怀疑的情況下,他应该选择与方舟子进行辩论,或者在有方舟子在
场的情况下作一篇命题文章和回答几个问题来展示一下才华。但是,韩寒不用最为简单
有效的手段来正面回应方阵营的质疑,这是非常令人奇怪的。
在论战中,方阵营的人也许逐渐认识到,除非韩阵营中有核心人士出来揭露内幕,通过
考证他们是得不到铁板钉钉式的证据的。因此,他们就不自觉地运用了归谬法 (
reduction to absurdity) 来诉诸人们的常识。比如上面第一点,读过书的人都应该知
道一个少年在一年多时间是看不完《三重门》中出现的那些书的,并且其中很多书也是
一个少年既不会感兴趣也看不懂的。这一点质疑与一般人的常识十分相符。我自己这辈
子就没有接触到过一个能与《三重门》作者的读书能力相比的人。当然,别人不行不等
于韩寒不行,他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天才。国人相信天才的存在就像义和团相信刀枪不入
的神术一样,因此中国各路天才比较多,尽管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是西方人。
好吧,就让我们假设这世界的确存在天才并且韩寒就是天才。在这一假设下,我们就会
得出“在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对人生的洞察力方面,韩寒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天才”这
样的结论。因为,至少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除了韩寒外,我们似乎再没有听说过第二
个在短期内看了这么多著作,阅历和思维方式那么早熟,并写出了一部二十万字的、一
稿定型的长篇小说的少年了吧?按这个逻辑推下去,中国出现韩寒这样一个天才的概率
(连死去的带现在还活着的中国人加在一起)至少要小于十几亿分之一。
鉴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对方阵营五点中的每一点作出分析。总之,以上一、二、三点的
内在逻辑是:如果韩寒是天才的话,这样级别的天才出现的概率是极小、极小、极小的
。而四、五点的逻辑则是:如果韩寒的确是个旷世奇才的话,那么四、五两点是不会成
立的,但是它们竟然都成立了,那么结论就只能是韩寒不但不可能是天才,而且还有很
大、很大、很大的可能是骗子。方阵营的有效推论加在一起就构成了逻辑学上的归谬法
。笔者想过许多方法试图驳倒方阵营的这些有效证据,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当我想要
驳倒以上五点中的前三点时,我必须通过各种证据和方法把韩寒推崇为一个从少年开始
就是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知识和逻辑能力样样超群的天才,但是当我想要驳倒方
阵营的第四和第五点时,我又必须要强调韩寒是个平常的人、一个普通的八十年代青年
、一个读书前看后忘和说话颠三倒四的人。我把韩寒想成任何一种人都无法全面面对方
阵营的核心证据。我碰到的问题也是韩阵营人士所碰到的问题。
韩寒阵营回避了关键质疑
现在来分析一下韩阵营在这次方韩之争中的表现。这儿所说的韩阵营主要包括韩粉,发
表过有利于韩寒观点的人,以及一些曾经追捧过韩寒并且继续明确或是实质上支持韩寒
的一些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这也是一个松散的群体。
对于方阵营的质疑,韩阵营的回应手段也可以总结为两个词,即奇迹加信仰。在支持韩
寒的文章中有几篇文章体现了一定水准。其中一篇说只要样本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是人
数多到一定程度),类似韩寒这样的天才是有可能出现的,另一篇则是用老舍手稿的整
洁程度来说明至少有作家还是有能力写出非常整洁的手稿的。言下之意,奇迹如果能够
发生在老舍身上,那也就能发生在韩寒身上。这两个论点在逻辑上都是成立的。这两篇
文章的最大问题是:方阵营的核心推理逻辑并不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原理,而是归谬法
。这两篇文章没有回答方阵营所提出的第三点以及他们提出的第四、五两个疑点。关于
方阵营所提出的第四个疑点中的一小部分,即韩寒在访谈中甚至不能说出自己小说书名
《三重门》的意思,韩寒辩解说他是不愿意回答,因为现场氛围充满恶意。为此我专门
把整个视频再看了一遍。我发觉,在节目的后来阶段,韩寒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气氛的确
是有问题,但是在节目主持人问韩寒这一问题时,当时的气氛是相当友好的。
刚才讨论过的两篇支持韩寒的文章都直接向方阵营的核心论点展开了反击,而且他们都
采取了讲道理的方式。在韩阵营中,这样的文章非常少。韩阵营甚至有人搞政治正确,
这种做法令我感到非常不安。比如,网上有一篇我认为是方阵营中出现的立论最为清晰
的文章之一,但是其作者却因为他曾经的异见人士身份而被一些韩粉质疑和辱骂。这篇
文章又不是在讲什么政治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作者的政治观点扯进来呢?当然,这并
不是一部分韩粉才有的问题,而是国人的通病。去年司马南在网上指责于建嵘在山东滕
州市青年田某“因为强拆自焚”事件上有严重歪曲事实和造谣的嫌疑。我看了之后觉得
,如果于建嵘真能把事情说得那么离谱而社会又没有反制的话,那也将是一件非常可怕
的事情。因此我分别找了三个人想了解一下真实情况。沒想到,他们三人回答的核心就
是:司马南是五毛,相信他做什么?
我们中国人喜欢赋予自己的言行以一种无上的道德感,自我感觉极其良好;我们中国人
喜欢把观点等同于人品,并且不知道人品要比观点更重要;我们中国人只喜欢、并只能
听懂和相信自己想听的故事;我们中国人往往因为相信自己和同仁目标的正义性而漠视
、容忍甚至是理解和保护自己和自己同仁手段的不正当性。正因为如此,在当前中国这
样一个失范的国度,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环保主义、左派、关
心弱势群体等等一股脑儿都有可能成为流氓和骗子寻租的大舞台(而不仅仅是塞缪尔·
约翰逊所说的“避难所”)。如果韩寒这一品牌真是假造的话,他不就是具有以上弱点
的人追捧出来的吗?
韩阵营的其它观点都有以下两个特点:1)他们都回避方阵营对韩寒的一些关键性质疑
,2)他们都把韩寒作家身份的真实性作为自己的信仰或者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除了
铁杆韩粉外,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媒体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对铁杆韩粉来说,韩寒就是崇
拜的偶像,是他们的宗教。我除了对韩粉大规模地用脏话骂人很有异议外(少数方阵营
人士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真诚信仰我完全理解并且尊重。但媒体人
和不少知识分子怎么会和铁杆韩粉的立场如此一致的呢?回答这问题前我们先来听听一
些知识分子自己的声音吧:
“无法想象写作这样能够获得巨大快乐的事要交给别人去做。” “我相信我对文字的
感觉 …。我的确信现在又多了一个理由——现在韩寒都被众多好事者翻个了底朝天了
,依然没有任何靠谱的证据证明韩寒有代笔。”“所有我们至今看到的所谓方韩混战中
的证据,无一例外的全部是无效证据!用无效证据指责人,野蛮啊!”但是这三个评论
者都回避了方阵营的关键性质疑。
不少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士在回避方阵营的关键性质疑的同时对方舟子的所作所为乃
至人品进行了攻击。有人说:“若说真伪,值得质疑的可不止他(指韩寒),从领导到
各种星都值得质疑。偏盘问他?”“所谓代笔大战,最让我震惊的不是公然构陷,而是
构陷者的大义凛然和极度道德自恋,与罗伯斯庇尔如出一辙。”对于这类言论,我想指
出:以往被方舟子质疑的人物中不少还是有一定权势的。更重要的是,虽然社会上许多
人都值得质疑,但是作为方舟子个人来说他想质疑谁就质疑谁,这是他的自由。如果方
舟子当上了国家首脑,那也许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方舟子仅仅是一个“打假斗士”
,不是集权国家的首脑。再说就证据看,他对韩寒的质疑至少不是什么公然构陷。
为什么这次知识分子不能就事论事?
为什么这么多知识分子这次不能就事论事呢?原因很多。曾经捧过韩寒而难改口,在发
表意见之前沒仔细作过研究,内心善良加轻信,不喜欢方舟子,不一而足。但是,我看
信力建先生一番直率的言论大概是道出了不少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内心的担忧:“如
果韩寒被搞掉,中国将倒退20年;如果连挺韩寒的众多知识分子都被搞掉,中国将回到
文革。”这话是过头了,但里面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南方报系和大量的知识分子多年
追捧着韩寒,他们与韩寒的渊源较深,韩寒如果陨落的确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儿,我谈一谈近日来我研究方韩两阵营的观点以及韩寒的早期作品和视频采访资料的
历程。方韩之争发生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开始关心此事,开始时没有预设立场,只是好奇
。后来发觉方阵营加入了不少独立人士,而且有些论点非常言之成理,于是我就开始考
察韩寒早期的作品和以前采访韩寒的视频资料。起初,我的一个很大动机就是想看看方
阵营的主要论点是否站得住脚。我的学者习惯使我对听上去合理的观点有一种出于本能
的质疑心态,虽然我的质疑在调查之后也经常被自我否定。这一次,在我反复研究韩寒
的早期作品和采访资料后,我不但没能找出一套能有效反驳方阵营核心观点的方法和证
据,而且还发觉方阵营的核心论点和证据是非常站得住脚的。
我并不想把自已的结论强加于任何人。但在文章结尾,我想以朋友的身份恳求那些已经
公开站在韩阵营一方的媒体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也能和我一样抛开成见、诉诸常识,认真
去研究一下韩寒的早期作品和采访视频。我相信,只要韩寒早期的主要作品真是他自己
写的,你们就一定能找出令人信服的能直接驳倒方阵营核心观点的证据的。如果你们也
和我一样最后发觉方阵营的核心论点是合理的话,那就应该慎重了。你们多年来在中国
的公民社会成长、法制建设、环境保护和弱势群体保护等等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方阵
营之所以能在网上对你们进行犀利的抨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你们多年来打造“公共
空间”的努力。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方阵营人员的构成在不断变化。方阵营早已不
限于方舟子和他的粉丝了。网上越来越激烈批判你们的人中,许多人都曾经是南方报系
的报纸和杂志的忠实读者。这些人都受到过你们的“启蒙”。因此,一篇如《“差生”
韩寒:用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这样的长文不但不能搪塞他们,反而会使他们感到被侮
辱,继而愤起从文章中找出一大堆问题使你们难堪。方阵营自认为通过推理已经把“韩
寒早期的主要作品由他人代笔”这一命题的可能性证明到了99.999…%,所以你们的如
下逻辑 - 如果不能百分之百证明韩寒早期的作品由他人代笔,那你们就是在诬陷韩寒
– 在他们看来是强盗逻辑。方阵营的信心还建立在拥有韩寒这一忠实盟友这一点上。
韩寒不但不敢接受质疑者的要求以在公开场合展示一下才华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而且说话不断前后矛盾,每每在不经意间发表如下思路不清、语法欠通、行文幼稚的文
字给方阵营取乐给你们出丑:
石老师,我是韩寒,借用我爸爸的微博登陆一下。感谢你公正的态度,因为一个公共打
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须要有证据,这是重大指控。而且从世界的共识上
,如果方舟子没有证据,却提出和确认这个指控,而所有作家都是无法自证的。这其实
从刚开始就剥夺了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所以在全现今世界范围内都不会
有这样的指控存在。谢谢,新年快乐。
笔者认为,在方韩之争中表述的观点曾经有些误区也不是什么大事。谁又能事事正确呢
?但是,如果站在韩阵营的媒体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在知道出了问题后还坚持下去,手中
的道德资源可能就会在方韩之争中消耗殆尽。这是非常不值得的。信力建先生的话做些
修改后可作为本文的结尾:如果一旦意识到韩寒有重大欺诈嫌疑还要继续坚持保护韩寒
,并且仅凭手中所控制的一部分媒体就能对韩寒进行成功保护的话,那么中国就不是倒
退到文革了,而是倒退到世界历史上都找不到的黑暗地方去了。
avatar
s*t
2
bread: money.
"Can I borrow some bread?"
avatar
G*s
3
这篇文章韩粉不会看,你之甘贻,他之毒药

【在 M*********m 的大作中提到】
: 前几天跟这里一个ID提到归谬法,提到为什么没有直接的物证,人证,依然可以依据事
: 理逻辑,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篇长文说得更全面,更有系统。
: 另外,韩寒这件事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一个社会,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这么大的
: 欺诈,出现了这样畸形的社会毒瘤,难到不应该反思滋生这种毒素的土壤?
: 下面是转文。
: 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韩寒很大可能是骗子
: 2012-02-25 22:16:17 来源: 网易读书 有59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
: 最近,因“打假斗士”方舟子指责韩寒作品有他人代笔,引发了方舟子阵营和韩寒阵营
: 之间的一场大论战。我也因为以下原因而关心起这一事件。
: 第一,方舟子打假的成就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他这次却闯入了真伪判断比较困难的

avatar
l*b
4
太长了,给个摘要啊。。。再看看是非要瞎了我的狗眼么?可恶阿
avatar
r*h
5
你可以xxsl。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太长了,给个摘要啊。。。再看看是非要瞎了我的狗眼么?可恶阿
avatar
M*m
6
前几天跟这里一个ID提到归谬法,提到为什么没有直接的物证,人证,依然可以依据事
理逻辑,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篇长文说得更全面,更有系统。
另外,韩寒这件事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一个社会,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这么大的
欺诈,出现了这样畸形的社会毒瘤,难到不应该反思滋生这种毒素的土壤?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文章韩粉不会看,你之甘贻,他之毒药
avatar
e*l
7
这个HH事件,简单地说就是学术诈骗被揭穿,骗子猖狂反扑,学术权威和主流媒体要么
集体失声,要么保驾护航的怪事。这种颠倒黑白的事情折射了当代中国道德沦丧的可
悲现状,一个HH代表的是一代中国文人弄虚做假惺惺做态的丑态。
还是主席英明啊,臭老九就该隔三差五给关牛棚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不然就要跳
出来害人。为了挽救青少年免受HH之流臭老九的毒害,一定要把他们批倒批臭。
avatar
D*n
8
我欣赏1.真名实姓。2.理性讨论,有论点和论据。
但我同时也很惊诧一个社会学的教授居然看社会问题会如此肤浅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
。其水平,大致停留在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候的状态,看不到社会惩罚个人的程序公正性
和平等原则。如果他的道理是对的话,那现在人们对肘子的质疑是百分百的合理。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如果有人用此逻辑水平的低劣
来怀疑此君发表的论文都是代笔的,不知道他该做何想?)
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是,譬如“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
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
个观点我也不能同意。吴英问题很重要。官员贪污腐败和弱势群体利益问题更要关心。
但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仅能容得下几个议题吗?我们不是在追求多元化吗?多元化
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议题的多元化。...”第一句是一个实证问题,是事实上是还是否
的问题,结果赵的回答(第三句和后面的话)让我大失所望:1.用该不该的规范分析来
作答。两者可以都成立。这种逻辑错误简直是小儿科的。2. 即使我们认定他在做规范
分析,那么他的规范分析的论据是a. 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能容得下多个议题;
b. 社会议题应该多元化 c.作者认为方韩问题很重要,因为道德和诚信重要。但是这
三点并没有支持他的结论,因为他的论点根据其上下文应当是“可以因方韩之争转移部
分吴英死刑的注意力”。三点中,仅仅a.有间接关系,因为论点涉及到比较两个议题。
(社会学一直是这么搞学术研究的吗?不会吧)
另外,几个重要的影响判断的结论,譬如“第二,方舟子打假,以往的命中率是很高的
”,应该需要有事实/数据支持,难道他发表的文章也都是这么干的吗?
不过,总的来说,作者这种理性分析的态度还是值得赞一个的,至少大家是可以根据共
识来讨论的。
补充一句,网易上的转载没看到他的“五点逻辑”,刚才细看了lz一帖,才发现有这更
为荒谬的逻辑分析,不过懒的再码字了。
决定还是多说一句:
“在论战中,方阵营的人也许逐渐认识到,除非韩阵营中有核心人士出来揭露内幕,通过
考证他们是得不到铁板钉钉式的证据的。因此,他们就不自觉地运用了归谬法 (
reduction to absurdity) 来诉诸人们的常识。”
这是我见过的一个最荒谬的逻辑,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人有罪,假如我们没有合法/合格的证据,那我们就通过“归谬法 (reduction to absurdity) 来诉诸人们的常识”。证据就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就可以降低证据的质量/要求,依次类推,直到证明有罪为止,这就是文革。作为社会学的教授,有如此见识和宏论,我也算是见识了。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文章韩粉不会看,你之甘贻,他之毒药
avatar
e*l
9
你码字很多,但了无新意,只是鹦鹉学舌。
再告诉你一遍,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狡辩是没用的。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欣赏1.真名实姓。2.理性讨论,有论点和论据。
: 但我同时也很惊诧一个社会学的教授居然看社会问题会如此肤浅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
: 。其水平,大致停留在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候的状态,看不到社会惩罚个人的程序公正性
: 和平等原则。如果他的道理是对的话,那现在人们对肘子的质疑是百分百的合理。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如果有人用此逻辑水平的低劣
: 来怀疑此君发表的论文都是代笔的,不知道他该做何想?)
: 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是,譬如“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
: 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

avatar
D*n
10
谢谢你帮我把回复顶上去。

【在 e*******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码字很多,但了无新意,只是鹦鹉学舌。
: 再告诉你一遍,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狡辩是没用的。

avatar
e*l
11
无聊当有趣。懒得理你了。
avatar
h*y
12
他这句话可是学方教主的:
@方舟子: 谢谢你纠正错别字,并帮助传播这条微博。//@D-eyre:舟子同学,奇葩的“
葩”字写错了。

【在 e*******l 的大作中提到】
: 无聊当有趣。懒得理你了。
avatar
D*n
13
呵呵,他可是赚钱的,偶只是路过酱油众,壮着胆说句公道话而已。我不关心方韩,我
看场热闹,看看其他众生相是如何表演的。生太晚没赶上文革,那就看场小电影。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这句话可是学方教主的:
: @方舟子: 谢谢你纠正错别字,并帮助传播这条微博。//@D-eyre:舟子同学,奇葩的“
: 葩”字写错了。

avatar
h*y
14
嗯,确实是在看场文革戏。
我是说某些教徒连自己教主的惯用手法都不熟悉,这个太不认真太不虔诚了!好歹文革
时候红卫兵还会背小本本啊。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他可是赚钱的,偶只是路过酱油众,壮着胆说句公道话而已。我不关心方韩,我
: 看场热闹,看看其他众生相是如何表演的。生太晚没赶上文革,那就看场小电影。

avatar
l*b
15
文革就文革嘛,赶紧挺平西王上位,革上他娘的一革,看看革死哪些个臭老九,哈哈哈
avatar
G*s
16
这是我见过的一个最荒谬的逻辑,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人有罪,假如我们没
有合法/合格的证据,那我们就通过“归谬法 (reduction to absurdity) 来诉诸人们
的常识”。证据就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就可以降低证据的质量/要求,依次类
推,直到证明有罪为止,这就是文革。作为社会学的教授,有如此见识和宏论,我也算
是见识了。
其实你的也是一个谬论,没有铁证就不能证明有罪。那么我们在没有铁证的时候是不是
就不应该质疑呢?
证明有罪其实是一个过程,到现在位置韩寒并没有被定罪,大家在质疑,他也可以回复
质疑,是不是没有铁证连质疑都不行了呢?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欣赏1.真名实姓。2.理性讨论,有论点和论据。
: 但我同时也很惊诧一个社会学的教授居然看社会问题会如此肤浅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
: 。其水平,大致停留在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候的状态,看不到社会惩罚个人的程序公正性
: 和平等原则。如果他的道理是对的话,那现在人们对肘子的质疑是百分百的合理。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如果有人用此逻辑水平的低劣
: 来怀疑此君发表的论文都是代笔的,不知道他该做何想?)
: 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是,譬如“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
: 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

avatar
h*y
17
怎么又没铁证了,你们不是已经宣布了好几个铁证了嘛。邪教徒们在传播邪教思想的时
候也要先统一一下说法啊。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见过的一个最荒谬的逻辑,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人有罪,假如我们没
: 有合法/合格的证据,那我们就通过“归谬法 (reduction to absurdity) 来诉诸人们
: 的常识”。证据就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就可以降低证据的质量/要求,依次类
: 推,直到证明有罪为止,这就是文革。作为社会学的教授,有如此见识和宏论,我也算
: 是见识了。
: 其实你的也是一个谬论,没有铁证就不能证明有罪。那么我们在没有铁证的时候是不是
: 就不应该质疑呢?
: 证明有罪其实是一个过程,到现在位置韩寒并没有被定罪,大家在质疑,他也可以回复
: 质疑,是不是没有铁证连质疑都不行了呢?

avatar
G*s
18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
实际上你也在偷换概念
赵是认为方韩之争是重要的,这是他的认知,他的论据也是他自己的认知,你却认为他
逻辑不合理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欣赏1.真名实姓。2.理性讨论,有论点和论据。
: 但我同时也很惊诧一个社会学的教授居然看社会问题会如此肤浅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
: 。其水平,大致停留在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候的状态,看不到社会惩罚个人的程序公正性
: 和平等原则。如果他的道理是对的话,那现在人们对肘子的质疑是百分百的合理。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如果有人用此逻辑水平的低劣
: 来怀疑此君发表的论文都是代笔的,不知道他该做何想?)
: 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是,譬如“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
: 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

avatar
G*s
19
谁宣布铁证了?
我么?
不要随便扣帽子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又没铁证了,你们不是已经宣布了好几个铁证了嘛。邪教徒们在传播邪教思想的时
: 候也要先统一一下说法啊。

avatar
p*r
20
为啥这事非要定义为方寒之争呢,这分明就是hh自己的代笔门
要说争也是麦韩争,肘子躺着中枪
韩寒估计现在后悔得要死当初去找肘子挑事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
: 实际上你也在偷换概念
: 赵是认为方韩之争是重要的,这是他的认知,他的论据也是他自己的认知,你却认为他
: 逻辑不合理

avatar
h*y
21
所以说你们教徒内部要先协调好啊。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谁宣布铁证了?
: 我么?
: 不要随便扣帽子

avatar
w*6
22
"很大可能"???
这是一个学者应该说的话吗?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很大可能是什么意思?是还是不是?
avatar
D*n
23
我是在举例子指出赵老师逻辑的缺陷,例子本身不是在立论。我通过这个问题说明的是:
如果结论是挺韩,就可以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性”;
如果是挺方,就可以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但不管怎么做,这都是偷换概念。
我要说明的,只是赵老师的偷换概念。
你帖子里偷换我的逻辑是类似手法。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
: 实际上你也在偷换概念
: 赵是认为方韩之争是重要的,这是他的认知,他的论据也是他自己的认知,你却认为他
: 逻辑不合理

avatar
f*e
24
这才是强文。那个什么破桥写的逻辑不通,不值一驳。

【在 M*********m 的大作中提到】
: 前几天跟这里一个ID提到归谬法,提到为什么没有直接的物证,人证,依然可以依据事
: 理逻辑,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篇长文说得更全面,更有系统。
: 另外,韩寒这件事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一个社会,在文化领域出现了这么大的
: 欺诈,出现了这样畸形的社会毒瘤,难到不应该反思滋生这种毒素的土壤?

avatar
f*e
25
关键词:归谬法。五个疑点,前三个成立的前提是韩寒是天才,后两个成立的前提是韩
寒不是天才。所以归谬。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太长了,给个摘要啊。。。再看看是非要瞎了我的狗眼么?可恶阿
avatar
G*s
26
这个都不能说?
还是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在 w******6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大可能"???
: 这是一个学者应该说的话吗?
: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 很大可能是什么意思?是还是不是?

avatar
l*b
27
唉,你们星星苦苦宣布的铁证这就被你给推翻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孩子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谁宣布铁证了?
: 我么?
: 不要随便扣帽子

avatar
G*s
28
韩粉就韩粉,不要老在强调自己是打酱油的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唉,你们星星苦苦宣布的铁证这就被你给推翻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孩子
avatar
p*r
29
跟个韩轮有啥好叽歪的,你不可能叫醒个装睡的人
你能说服轮子不行李大师么,瞎耽误功夫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韩粉就韩粉,不要老在强调自己是打酱油的
avatar
G*s
30
我想调教调教他们嘛,韩寒都能调教车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跟个韩轮有啥好叽歪的,你不可能叫醒个装睡的人
: 你能说服轮子不行李大师么,瞎耽误功夫

avatar
l*b
31
调教啥啊,你哪叫调教?
车轮子气瘪了,你说把气打上就好了,殊不知道先看看是不是胎被扎破了。方轮啊真是
没救了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调教调教他们嘛,韩寒都能调教车
avatar
l*b
32
你喷你的韩轮,我喷我的方轮,何乐而不为,为啥非要来喷我是韩轮呢?因为韩轮死绝
了,没得玩了对不?哈哈哈,那我要是跑了,你们不是要鸟兽散了。
喷韩轮也得慢点喷,喷跑了,你就没人调教了。病人都治死了,就没人给你治了。哈哈
哈哈

【在 G*********s 的大作中提到】
: 韩粉就韩粉,不要老在强调自己是打酱油的
avatar
h*y
33
因为他就是方轮啊,看谁都是韩轮,你喷他他当然跟你急了。

【在 l*******b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喷你的韩轮,我喷我的方轮,何乐而不为,为啥非要来喷我是韩轮呢?因为韩轮死绝
: 了,没得玩了对不?哈哈哈,那我要是跑了,你们不是要鸟兽散了。
: 喷韩轮也得慢点喷,喷跑了,你就没人调教了。病人都治死了,就没人给你治了。哈哈
: 哈哈

avatar
l*b
34
唉,被肘子迷了双眼,看不到世界上还有好人了。。。真悲剧啊,太可怜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他就是方轮啊,看谁都是韩轮,你喷他他当然跟你急了。
avatar
V*n
35
你写一万句批评的话,也没有一句有建设性的话有意义。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欣赏1.真名实姓。2.理性讨论,有论点和论据。
: 但我同时也很惊诧一个社会学的教授居然看社会问题会如此肤浅和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
: 。其水平,大致停留在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候的状态,看不到社会惩罚个人的程序公正性
: 和平等原则。如果他的道理是对的话,那现在人们对肘子的质疑是百分百的合理。
: 从逻辑上,把“方韩之争的重要性”偷换成“代笔问题的严重性”或者“但是方韩之争
: 中大家关心的主要是真假问题”是很荒谬的。为什么不说成是“科学或理性质疑的重要
: 性”?赵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结论需要来偷换概念而已。(如果有人用此逻辑水平的低劣
: 来怀疑此君发表的论文都是代笔的,不知道他该做何想?)
: 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是,譬如“有人抱怨方韩之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更应该讨论
: 的问题,比如吴英的死刑宣判、官员贪污腐败、弱势群体利益等等问题都被忽略了。这

avatar
M*2
36
能说实话的华人大都去了海外,还有想说实话的打算去海外。留下不走的都成了HH.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