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讨论】作为即将决定去FLGT的小博,谈谈我的看法 (转载)
avatar
【讨论】作为即将决定去FLGT的小博,谈谈我的看法 (转载)# Faculty - 发考题
l*o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flashfox (闪电狐狸),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讨论】作为即将决定去FLGT的小博,谈谈我的看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5 15:09:37 2015, 美东)
本人某村小博,现在有FLGT某几家offer,另有UA这些pre-IPO创业公司的offer。
我的看法,其实是围绕着“稳定”和“挑战”两个对立的关键词的(至少大部分时候是
对立的,也是我们作出选择的考量)。我的结论是,这两个关键词同时存在于FLGT和
pre-IPO的这两个选择中。
在第一层的思路里面,这个时候选择去FLGT,无疑是为了“稳定”。稳定的工作,不用
担心随时被裁,不用担心做的事情没人带,不用担心股票不能兑现,不用担心绿卡给不
给办,不用担心进错了组满盘皆输(大公司换组更方便,更不伤感情),如此种种。而
去Uber和Airbnb无疑是意味着“挑战”,和机遇:股票翻番,担当重任,不用过多纠结
在“杜拉拉升职记”一样的人事之中,可以充满激情地搬砖(这,可能也只是我一厢情
愿的猜测)。
不可否认,如果只从眼前考虑的话,去FLGT无疑赢得了稳定,而去pre-IPO无疑是拥抱
了挑战(正如Airbnb的某个核心价值一样)。
但是,如果我们跳入了第二个层次的思路里面,看法就不一样了。Uber和Airbnb是很大
可能上市的,但是现在去已经不能算好时候了。如果去了这些公司,那就得做好和公司
一起成长的准备。如果去了Uber,那就得尽心尽力地干,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不搞
个三四年当上manager没有意义。如果去Uber一年之后跳走,只能拿走四分之一的股票
,而且现在给的已经不多了。
这时候,FLGT的好处就浮现出来了,因为这几年加入FLGT的,大多数都是干了一两年跳
走了。走的时候,除了带走了可以立刻兑现的股票,也带走了FLGT的金字招牌,也带走
了大公司用世界领先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更是打上了experienced的商标。从我找工
作谈价钱的经历中,可以感到fresh PhD的无奈,即使拿了UA,两个公司也是互相压着
打,完全不像是几个月前一个在工业界干了两年的硕士朋友的境遇:他的某pre-IPO
offer,开口就给了一个我说破嘴皮子都要不来的价格。在没有任何competing offer的
情况下,他一枪搞定,欣然入职。
硅谷一定会有更好的独角兽的,甚至可能就是我们中任何一个人创立的。如果Uber和
Airbnb是最后两个伟大的创业公司,那么它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所以我们大家都要
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既然相信未来是光明的,那么在未来未来之前,FLGT无疑是给我这
样的小博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新兵训练营。Search、Learning、Self-Driving、Spam
Filter、Distributed System、Data Infrastructure,这些技术的领先者依然是FLGT
,创业公司的engineering团队要做的事情就是re-invent或者borrow。如果我申请Uber
,他们会更希望要一个Airbnb跳过去的人呢,还是一个Google跳过去的人呢?我认为他
们会更希望要一个从Google跳过去的人,这从Uber、Airbnb在谷歌和Facebook大力挖人
就可以看出来。
我是一定要去pre-IPO公司的,或者自己创业。在我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不想过早投入
一个虽然是pre-IPO中的翘楚,但是其发展和公司文化令我不能完全赞同的公司。正如
那句师兄教给我的话一样,the best gambler never gambles.
综上所述,去创业公司,和在大公司一直待下去相比,确实是“挑战”与“稳定”的差
别;然而,如果打定主意要创业,那么先去FLGT伺机而动,与加入现成的明星创业公司
相比,也是“挑战”和“稳定”的不同。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而我也将在近期内决定去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心路。谢谢!
闪电狐狸
补充:
我从一开始就肯定了UAP的发展前景一定是比FGLT强的,所以我是想把讨论的重点放在
:假设每过两年就会出一两家像样的独角兽,那么对于现在的fresh PhD,是应该立刻
跳下水,还是先在岸上积累一年。并非讨论所有人的情况,比如本科毕业的情况或者已
经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情况。前者有的是资本去试错,而后者已经是独角兽公司比较青
睐的类型,fresh PhD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存在。
我的论据其实很简单:很多MS+1/2或者PhD+1的同学即使现在去面UAP,轻轻松松就拿到
五六十万股票,给我的不超过四十万,还是看在我有多个offer的份上;相反,Google
这样的公司至少在文化上还是比其他公司赏识PhD的。这就是我的现状。很多同学会说
PhD是沉没成本,我也承认我不会继续干research,但是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你在“得
到器重“的环境下成长一年,然后披着experienced的狼皮杀入pre-IPO,我是会去的。
真的是无关目前公司的前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