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怎样拿天牛(译文)
avatar
怎样拿天牛(译文)# Faculty - 发考题
H*y
1
How to Get Tenure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to the rest of us.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Original article link: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果的课题,能够敢说挑战传统的话而不必担心丢掉饭碗。如果你相信学术自由和开放言
论的重要性,那天牛这种机制就很有存在的道理。
即使你不在学术界也没有考虑去研究生院,谁能在我们学校拿到天牛和你也有关系。有
些学者是实实在在的参与政策辩论的,他们中的某些个写的东西也确实会被读到甚至偶
尔产生实际影响力。资深教授们,比如我的好多同事,还有像Condoleezza Rice,
Stephen Krasner, Vali Nasr, Bruce Jentleson 等,能用他们的学术身份进入华盛顿
。更不用说学术界对培训未来的美国与海外高级政府人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说
,把天牛给谁不光是学术界的内部问题。
在这行干了三十多年,目睹了好多朋友,学生,和同事经历这种严厉的评判,我的结论
是,好多junior faculty对这个过程并不怎么了解。他们明白正规的机制,但没有彻底
把握这实际意味着什么,从而无法将成功最大可能化。所以这周我在这个公共服务专栏
试图揭开帘幕说说幕后的事情。
正文之前的几个提示:首先,这些都是我个人观察,不代表我们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或
者其他什么人的意见。其次,下面大部分是基于大型研究类大学说的,因为这是我最熟
悉的环境。很明显,对小文科学校有些建议需要修改。第三,我也不敢以权威的口气讨
论别的学科(例如工程,法律,商科,数学,等),对他们来讲这个评判过程肯定有差
别的。
那么你倒底该做什么才能拿到天牛?对大型学校,下面是我列的最重要的十件事。
1. 记住天牛不是对表现好的奖励,而是一种投资
当你刚做教授不久的时候,会倾向于认为把该做的做了就能拿到天牛了。论文发表了吗
?打勾。拿到teaching award?好极了。搞到了grant的钱?发了高因子杂志?不错。
这些都是很难的甚至是应该的,但授予天牛的决定不是对好工作的奖励,也不是心存感
激的学校的酬谢方式。恰恰相反,学校是在赌你在今后几十年内都是个很有价值的员工
,所以才情愿一辈子给你不错的酬劳。对顶尖大学来说,他们是在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你会是你们领域内最棒的。
为何要强调以上的区别?是想提醒你,不是完成了“成人每日最低要求”(多过写一本
书,四篇文章,三个书籍章节,和一百多Google Scholar引用等)。评审团,系里,院
长,和教务长想看的不是一个成就清单(虽然这个显然是重要的),而是想要证据证明
你学术的惯性和处在上升的趋势。简言之,他们得确信你过去的成就(无论多辉煌)是
对将来的暗示,而不仅是历史记录。
具体来说,你必须在毕业论文后有严格意义的独立工作才行。如果你的工作都是之前跟
着答辩委员会做的,你的雇主就有权怀疑你是否有能力独立进行重要的学术。所以无论
你的起始publication有多强,想在研究类大学拿天牛的学者必须已经在进行除此之外
的好课题了,即使还没有完成。新课题如果不仅仅是对旧课题的修改的话,是最好的了。
2. Clausewitz是对的
Clausewitz在他的著作《关于战争》里写道:“在战争中每件事都很简单,但最简单的
事都是很难办到的。”拿天牛也是这样,期望你做的事是很明白无误的,但做起来很难
。这里面没有什么魔法和秘方,没有只给某些候选人的秘密交易,也没什么隐藏条款是
资深发考题们偷偷捂着不告诉还没天牛的同事的。再说一遍,拿天牛要做的事不复杂,
但做起来很难。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一次又一次地吃惊地发现同事,学生,和朋友认为好多条款与他
们无关,认为他们可以不做系里或学院期望的事情就能成功。更糟的是,当他们有意识
的忽略这些规则之后,对于随之而来的恶果感到不解。这就带出了第三条:
3. 你得做重要的研究
这你早知道了,是吧?无论学校多么强调教书,做个好公民,好同事等(如下),在研
究类大学拿天牛就是主要看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注意这两个词。光发表很多文章是不
够的;你写的东西得有人读有人欣赏,得要你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认定为重要的,原
创性的,或者至少不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评天牛前写三本平庸的书还不如发一两篇能改
变领域的文章。听着很简单,但要实现可不容易。
倒底怎么样算重要?我并不是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在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或者 Google Scholar 上有很多引用(虽然这没什么不对)。我所说的是指能够改变
我们对重要问题的看法的书或文章,或者重新证明之前被领域忽略但是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资新教授的工作慢慢开始在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课程的教纲上出现的话,这是重要性
的很好体现。相对于每年出版的大量书和文章来说,教纲上能列的条目是很有限的。多
数教授都希望学生对领域内的重要工作有一定了解。通常会选一些对学科有定性影响的
“经典”内容,也会包括一些最前沿的研究。所以如果你发表的工作让别的学者觉得不
得不提,这就是很好的迹象。我经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这么说:你们的目标就是写的书或
文章能让未来的学生感到他们必须读了才能被认为是知识面够广,那你对这个领域也算
起到定型的作用。你的院系最想看到这个。
确切的说,所谓的影响力(无论你怎么衡量它)是有门道的。它部分依赖于已经存在的
网络的功能,它可能由多种途径产生,有时你对什么课题会突然“火”很难控制。这意
味着你必须在不同渠道宣传你的工作,确保它得到应有的注意。去其他大学讲座,组织
会议panel。如果你认为写的东西确实很重要,你可以斟酌后寄给做过类似方向的前辈
看,因为他们可能会真心感兴趣。但一定要克制住不要每次发篇文章就群发出去,或者
用PDF对从未谋面的前辈地毯式轰炸。我们都已经有太多东西要读了,过度的自我宣传
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你想要的声誉。
4. 质量比数量重要多了
我们都知道 “publish or perish” 的老说法,可惜这种说法有时被狭义理解为发表
的越多越好,就好像能用单纯的页数总和把评估委员会,院长,和教务长给镇住一样。
馊主意。据我观察,之所以一个人研究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是因为那些对被评估者持
怀疑态度的人很容易通过攻击候选人最弱的环节来抹杀好的作品。假如杂草太多的话,
评审团难免会怀疑你为学的准则,也会担心你未来的走向。在做完早期的一流工作之后
跟着做些不太成功的工作必然会引起人家对你未来工作的猜疑。记住:这是一个赌注,
如果你的工作都是一流的话,评论你的人才会更看好你。
5. (遗憾的是)发表在哪里是关键
理想情况下,评估委员会和外部推荐人会仔细读这个学者的每篇文章来评判文章的优劣
,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推荐。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尤其是爱偷懒的管理者)仅仅根
据文章发在了哪里(而不是写了什么)做出判断。所以在高因子杂志发表的文章和主要
学术出版社出的书,比同样高质量但发表渠道低的文章和书要有力量多了。这就意味着
你的确要往高处努力才行。
不过这个基本原则有个重要的反例,有些老学者很钟意在“大范围领域”里发表,比如
说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他们(错误地)假设这些杂志的文章是被整
个领域读的,因而影响力更大。我觉得这是种傻策略。现在的学科都分支很细,想把影
响力最大化的学者应该发在专门为他们所在的分支领域设置的期刊(比如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World Politics, Security
Studies, 或者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在这些杂志出现的文章更有可
能给真正关心你的课题的人读到。
请注意:我不是说我们必须要尽量避免泛领域和商业出版社,我是说我们应该尽量确立
高目标。关于这部分,多去问问你的资深同事们的意见。
6. 挑战资深人物别打怵
由于天牛的决定一部分是由资深人物做的,初级教授们有时不愿挑战老人们的工作,怕
换来外部评估信里不利的评语。这种谨慎的做法不仅与科学的脉搏冲突,我也不认为有
效。我不是建议资新学者们想尽办法去挑战成名已久的人物,也不是说用好斗的方式去
挑战他们。但是拿一个显要学者的理论,方法,解释,或者数据作为起始点,可能是建
立自己声誉最好的方法,当然你也得做得漂亮才行。而且评估委员会极有可能会对你曾
书面挑战过的资深学者的观点打折扣。从礼貌和谨慎的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应该尊重老
人们,但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质疑了成名人物的杰出工作,无论如何你得说出来。这个领
域就是这么进步的。别担心,几年后也会有人这么追随质疑你的工作。
7. 教书呢?
坦白地说,即使你是苏格拉底之后最伟大的老师,如果背后没有坚实的研究业绩也不可
能拿到天牛。这并不是说教书无关紧要,尤其是系里财政紧需要多功能的人来吸引招生
。以我的经历来讲,做个好老师永远无害,在差那么一点点儿的时候也能起到决定性作
用。而且当个好老师本身就是回报。讨厌在教室里待的人和教的很烂的或许本来就应该
考虑其他的工作。
但现在说到关键处了:尽量以高效率的方法做一个有成效的老师。如果可能的话,尽量
不要让系主任给你每年分配一门新课(备新课要花很多的时间)。工作的第一年好好地
准备课程和教材,如果幸运的话这种程度的准备可以让今后几年都轻松教好书。最关键
的是:不要让教好书的愿望成为不做自己研究的借口。
8. 做个正直而不傻的人
你不需要为了拿天牛而成为 Mother Theresa 或者 Albert Schweitzer, 但当一个爱助
人的同事,做好自己那一份,不在人背后捅刀子,而且做个有趣的人,还是可以增大成
功的几率。我知道好几个例子,都是很有成就的学者但职业生涯很糟糕,就是因为他们
被广泛地(当然也是准确地)认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爱帮别人。你要是诺奖级别的
天才,这种性格可能会被原谅。大多数凡人得表现再好些才行。
但这不是说你当助教的那几年就得拼命去舔你的资深同事(他们多半也会一眼看穿),
也不是说你必须答应系主任院长或者老资格的每个要求。要确保自己对集体利益尽到自
己的职责,如果你觉得作为一个好公民而被利用了,你有合法的理由对下个要求说不。
得当心资深同事“善意的”合作请求。和资深学者合作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当你们之间
的工作确实有真诚的协作的时候。但要小心了:和老同事一同编书可能会帮助他们尽早
完成任务,但对你天牛没什么帮助,因为很难向人证明你自己的能力。同样,用你呕心
沥血打造的数据来证明老同事的宠物理论也没多少用,因为领域早知道idea是他或者她
的,你会被强制认为是“第二作者”,哪怕你的名字列在最前面也做了大部分的实际工
作。再说一遍:你的学校在赌你的前途,所以感兴趣的是最能证明你独立能力的工作,
或者你能给合作者带来的独一无二的贡献。我不是说你该拒绝校内校外的任何与资深人
物合作的机会,但你要确保这些合作对你慢慢成型的声誉有好处。
9. 怎样看待公众事物参与
你们中的某些人知道,我一直认为我所在的这个领域的学者有义务将自己的智慧应用到
实际问题中,也应该鼓励资新教授这么做,即使他们不在公共政策学院任职。但这是另
一个要谨慎的地方,发在 Foreign Policy 或者 Foreign Affairs 上的文章,以及
Monkey Cage 上的博客文章无法提升你的申请,除非有大量的与之关联的原创学术在里
面。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院系对新教授在学术界之外的名气感到高兴,但还是以学术
界之内表现为主。所以精明一些:如果你的研究有公众能够受益的现实意义,那就尽量
写特邀嘉宾或博客或其他 outreach 文章。但别让你对名誉或公共影响力的渴望妨碍你
的学术产出。等你拿到天牛后,你会有几十年时间来成为公众人物(而且那时学校也会
欣赏的)。
10. 院系有时候不理智,整个系统不会这样
人类的决策系统不是完美无缺的,个别院系有时会做出笨蛋决定。换句话说,有好多顶
尖学者没能在最初的学校拿到天牛,但最终成了那个系可能会尽量想请回来的人物。我
想说的是我几乎没听说过任何有成就的学者最终没有得到认可的,没有拿到个好位置的
,即使那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如果刚巧碰上了坏的机遇,尽量不要太受打击,继续努
力工作。你要是不断出好工作,那些第一次没认可你的傻瓜几年后会想祈求第二次机会
的。
再说一遍,这些是我自己对如何拿天牛的观察和想法,不见得比你从老同事那里得来的
建议更重要(这些老同事最终决定你是否通过)。不同学校有不同程序和标准,你必须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比如说小文科学校自然要多教书少研究,
虽然研究也不可全免)。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些建议有用,希望每个够资格拿到天牛的
都如愿以偿,而且让天牛这个东西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祝好运!
================
附:Foreign Policy不让直接转载英文,只让翻译之后转,而且要告诉他们转到了哪里
。我开始还是很仔细地翻的,后来发现要翻好实在太难,就马虎起来了。不过希望不走
意就好了。
至于为何要搞这个,主要是为自己工作借鉴。虽然我很快读完了英文的,但只有在逐字
逐句翻译时才完全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
另外也是出于对写作的爱好(老有人问我这个,那下面的quote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Writing isn't generally a lucrative source of income; only a few,
exceptional writers reach the incom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he best-sellers
. Rather, most of us write because we can make a modest living, or even
supplement our day jobs, doing something about which we feel passionately.
Even at the worst of times, when nothing goes right, when the prose is
clumsy and the ideas feel stale, at least we're doing something that we
genuinely love. There's no other reason to work this hard, except that love.
~ Melissa Scott
avatar
h*0
2
高妹译文读起来很舒服。 很可惜,作者是一个所谓的社会科学教授,
就像他自己说的,也许文章只是在他自己的领域有用。他严重忽略了
理工医学等专业对funding的强大要求,这点是太重要了。
avatar
s*t
3
同赞高妹。原文确实没有提及经费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妹译文读起来很舒服。 很可惜,作者是一个所谓的社会科学教授,
: 就像他自己说的,也许文章只是在他自己的领域有用。他严重忽略了
: 理工医学等专业对funding的强大要求,这点是太重要了。

avatar
z*c
4
先顶再看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1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d*a
5
好文!受教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l*d
6
翻的很好。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s*e
7
其实拿天牛只需要看三个指标就可以了:经费的积分,经费的函数,经费的一阶导数
avatar
H*y
8
对,没有仔细谈funding是很遗憾,谁能给补充下就好了。也不一定单是学科的原因。
哈佛这种学校本来对钱看得就比较淡,而且这些地方的教授如果想申请的话也比普通人
容易的多。所以我们最痛苦的地方他们未必体会得到。
从另一方面讲,这个版上理工医出来说话的偏多,其实也有不少社科文科老师一直在看
。如果有人按照理工医的标准写篇文章,估计很少会有人指出这对我们社科不适用。其
实大家是平等的。别用“所谓的”这么称呼人家。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高妹译文读起来很舒服。 很可惜,作者是一个所谓的社会科学教授,
: 就像他自己说的,也许文章只是在他自己的领域有用。他严重忽略了
: 理工医学等专业对funding的强大要求,这点是太重要了。

avatar
h*0
9
我的“所谓”可是中性的,半开玩笑,绝没有别的意思。 该教授是做国际关系的,他
的很多论点其实的确对理工科不太适用。比如: “如果资新教授的工作慢慢开始在研
究生甚至本科生课程的教纲上出现的话,这是重要性的很好体现。” 这个在理科是
非常少见的,很少重要的研究会马上(5-6年时间)进到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没有仔细谈funding是很遗憾,谁能给补充下就好了。也不一定单是学科的原因。
: 哈佛这种学校本来对钱看得就比较淡,而且这些地方的教授如果想申请的话也比普通人
: 容易的多。所以我们最痛苦的地方他们未必体会得到。
: 从另一方面讲,这个版上理工医出来说话的偏多,其实也有不少社科文科老师一直在看
: 。如果有人按照理工医的标准写篇文章,估计很少会有人指出这对我们社科不适用。其
: 实大家是平等的。别用“所谓的”这么称呼人家。

avatar
s*e
10
下次发言前先私信高妹,让专家审阅一下。呵呵。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所谓”可是中性的,半开玩笑,绝没有别的意思。 该教授是做国际关系的,他
: 的很多论点其实的确对理工科不太适用。比如: “如果资新教授的工作慢慢开始在研
: 究生甚至本科生课程的教纲上出现的话,这是重要性的很好体现。” 这个在理科是
: 非常少见的,很少重要的研究会马上(5-6年时间)进到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avatar
h*0
11
好主意,高妹审稿后,我就可以发表了。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下次发言前先私信高妹,让专家审阅一下。呵呵。
avatar
H*y
12
给我审过的,都盖个电子印章:“高通”

【在 h********0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主意,高妹审稿后,我就可以发表了。
avatar
h*0
13
哈哈,不知道需要不需要二审?如果通过,盖上电子印章: “二婶”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给我审过的,都盖个电子印章:“高通”
avatar
s*e
14
我曾经是高通的工程师。呵呵。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给我审过的,都盖个电子印章:“高通”
avatar
o*9
15
不得不承认有些能力真是天生的,别人想学也学不来。比起高妹的文笔功力,我就擦得
太远了。尽管,勤能补拙,但是,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光靠勤可能还是不够的。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e*e
16
感谢高姐转载并翻译!
avatar
t*a
17
第八点很重要。要搞好人际关系,但也不能迷失自己
天牛就三样:钱,文章,人际关系。
特别有钱,一般大学不会放,文章特别牛,一般大学也看重。但普通人来讲,人际关系
最重要
至于教学啥的,只要不出纰漏就行
avatar
s*e
18
有了钱,其他都是不是问题。

【在 t**a 的大作中提到】
: 第八点很重要。要搞好人际关系,但也不能迷失自己
: 天牛就三样:钱,文章,人际关系。
: 特别有钱,一般大学不会放,文章特别牛,一般大学也看重。但普通人来讲,人际关系
: 最重要
: 至于教学啥的,只要不出纰漏就行

avatar
s*r
19
只需要经费随时间的函数一个指标(可能还有个变量是从哪里拿经费),评天牛的都会
点微积分可以自己算另外两个。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拿天牛只需要看三个指标就可以了:经费的积分,经费的函数,经费的一阶导数
avatar
H*y
20
link就在原文开始处,但你不注册看不了。这也是我为何费精力翻译转载的原因之一。
avatar
r*e
21
Thanks!
I deleted my first reply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link就在原文开始处,但你不注册看不了。这也是我为何费精力翻译转载的原因之一。
avatar
w*2
22
多谢楼主分享和翻译,已收藏!
avatar
f*e
23
大家居然都这么支持里面的10点?
avatar
f*e
24
我觉得不仅仅是没提funding的事,跟funding无关的观点大家也都认同?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同赞高妹。原文确实没有提及经费
avatar
H*y
25
说实话,原文有很多话读了让我很难受。比如少灌水多发高影响力杂志,我也想啊,可
我发不出来呀,与其啥都没有不如先搞些mediocre的了。但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还是他
的话对,我还是要尽量少一些浮躁多静下心来。
还有一些正确的观点我们一早也知道,但我觉得收益最大的,就是他说的看似简单,但
有些人故意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老觉得自己特殊。这一点儿让我很警醒。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不仅仅是没提funding的事,跟funding无关的观点大家也都认同?
avatar
r*c
26
说得很在理。谢谢高妹的翻译。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多断句,少用长句:-)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H*y
27
一看就是行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断长句确实是最让我头疼的问题之一。比如下面这
句话:
“and of course academics play important roles training those who may
eventually occupy top positions in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verseas.”
我翻成“更不用说学术界对培训未来的美国与海外高级政府人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当时就觉得这只能是一个句子,但现在给你这么一说,仔细想了想,其实还是有办法
的,比如:
“更不用说在培训未来的美国与海外高级政府人员方面,学术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是不是好一些?

【在 r**c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很在理。谢谢高妹的翻译。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多断句,少用长句:-)
avatar
G*h
28
高妹翻译的太好了,高妹是文科?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f*e
29
真是这样啊,5年啊,就5年啊,时间不等人啊。除非是牛人,普通faculty几个人能花
半年时间做出可以上nature、science这样的杂志的东西,再花半年发出来,再花半年
拿到钱——普通人等不起啊。
我倒觉得等tenure拿到了,没有顾虑了,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explore new
horizon了,毕竟压力小朵了。
我最不赞同的是挑战权威别打怵——逗我不????!!!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原文有很多话读了让我很难受。比如少灌水多发高影响力杂志,我也想啊,可
: 我发不出来呀,与其啥都没有不如先搞些mediocre的了。但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还是他
: 的话对,我还是要尽量少一些浮躁多静下心来。
: 还有一些正确的观点我们一早也知道,但我觉得收益最大的,就是他说的看似简单,但
: 有些人故意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老觉得自己特殊。这一点儿让我很警醒。

avatar
h*0
30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天妞前根本不敢做难的工作。只能做那种能想到,可预见,
无争议的工作。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是这样啊,5年啊,就5年啊,时间不等人啊。除非是牛人,普通faculty几个人能花
: 半年时间做出可以上nature、science这样的杂志的东西,再花半年发出来,再花半年
: 拿到钱——普通人等不起啊。
: 我倒觉得等tenure拿到了,没有顾虑了,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explore new
: horizon了,毕竟压力小朵了。
: 我最不赞同的是挑战权威别打怵——逗我不????!!!

avatar
r*c
31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觉得是的,第二句更好一些。是的,长句最麻烦,不断的话就过
于欧式化,翻译化。我最初做口译,尤其是同传的时候必须得逼自己随听随断。多数情
况只顾“信,达”,“雅”就不管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看就是行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断长句确实是最让我头疼的问题之一。比如下面这
: 句话:
: “and of course academics play important roles training those who may
: eventually occupy top positions in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 overseas.”
: 我翻成“更不用说学术界对培训未来的美国与海外高级政府人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 我当时就觉得这只能是一个句子,但现在给你这么一说,仔细想了想,其实还是有办法
: 的,比如:
: “更不用说在培训未来的美国与海外高级政府人员方面,学术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 是不是好一些?

avatar
H*y
32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最好就是能两头兼顾:搞一个两个课题,是快速灌水跟风拿钱型的
,保证productivity。再同时“偷偷”弄个真心喜欢的,用来憋大招,不指望很快出成
果的,嘻嘻。
至于压力这个东西,还真难说。有人是轻松时候出成就,也有人还就得逼着踩着他不如
意的时候出。比如下面的一个quote,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The better work men do is always done under stress and at great personal
cost. ~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关键是不要让“等tenure以后我一定。。。”成了习惯性的借口。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
更懒?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是这样啊,5年啊,就5年啊,时间不等人啊。除非是牛人,普通faculty几个人能花
: 半年时间做出可以上nature、science这样的杂志的东西,再花半年发出来,再花半年
: 拿到钱——普通人等不起啊。
: 我倒觉得等tenure拿到了,没有顾虑了,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explore new
: horizon了,毕竟压力小朵了。
: 我最不赞同的是挑战权威别打怵——逗我不????!!!

avatar
H*y
33
谢谢指教!

【在 r**c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觉得是的,第二句更好一些。是的,长句最麻烦,不断的话就过
: 于欧式化,翻译化。我最初做口译,尤其是同传的时候必须得逼自己随听随断。多数情
: 况只顾“信,达”,“雅”就不管了。

avatar
t*a
34
sap 是不是翻成“冤大头”更好?
Be a mensch but not a sap
做个正直的好人,不要做冤大头
avatar
f*e
35
大概就这样,靠老本拿点funding来support新折腾。
你后面说的那个压力那个“等tenure以后”,那是拖延症的问题,有这问题做啥都搞不
定tenure,拖延症是tenure大忌。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最好就是能两头兼顾:搞一个两个课题,是快速灌水跟风拿钱型的
: ,保证productivity。再同时“偷偷”弄个真心喜欢的,用来憋大招,不指望很快出成
: 果的,嘻嘻。
: 至于压力这个东西,还真难说。有人是轻松时候出成就,也有人还就得逼着踩着他不如
: 意的时候出。比如下面的一个quote,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 The better work men do is always done under stress and at great personal
: cost. ~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 关键是不要让“等tenure以后我一定。。。”成了习惯性的借口。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
: 更懒?

avatar
s*e
36
同意。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是这样啊,5年啊,就5年啊,时间不等人啊。除非是牛人,普通faculty几个人能花
: 半年时间做出可以上nature、science这样的杂志的东西,再花半年发出来,再花半年
: 拿到钱——普通人等不起啊。
: 我倒觉得等tenure拿到了,没有顾虑了,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explore new
: horizon了,毕竟压力小朵了。
: 我最不赞同的是挑战权威别打怵——逗我不????!!!

avatar
s*e
37
关键是有没有“偷偷”的时间。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最好就是能两头兼顾:搞一个两个课题,是快速灌水跟风拿钱型的
: ,保证productivity。再同时“偷偷”弄个真心喜欢的,用来憋大招,不指望很快出成
: 果的,嘻嘻。
: 至于压力这个东西,还真难说。有人是轻松时候出成就,也有人还就得逼着踩着他不如
: 意的时候出。比如下面的一个quote,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 The better work men do is always done under stress and at great personal
: cost. ~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 关键是不要让“等tenure以后我一定。。。”成了习惯性的借口。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
: 更懒?

avatar
t*a
38
先灌水,就当练英文,熟悉学科,写一篇文章就像做一次读书笔记,实验报告,对自己
的学识也是总结
积少成多,慢慢地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但能实现的东西,鼓劲做一样,就够了
我以前看统计的Andrew German ,他就是灌水高手,什么小问题都写下来,他不也拿了
MacArthur fellowship, 写了很好的教材,发了不少重量级别的文章,大家也认同他
但他早年在Berkeley没拿到tenure
avatar
H*y
39
@ tada, 关于sap这个词,我之前都不认识。字典一查,看到fool这个意思,就翻译成
“傻”。现在结合上下文,翻成“冤大头”确实更贴切。
另外,tada和 fmscience 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想说一些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
这些普通人来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先按照环境(学校好坏)资源(学生素质
)以及身份(还没拿到天牛)来给自己一个评估定位。这种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
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做出大成就的人,得有那种不管不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
造条件的特质。谁说我这个现在做不了?管你怎么想,我就做出来看看。有时候你的才
能就是被自己妄加的各种世俗的想法给打消了。 “Only those that risk going too
far can possibly find out how far one can go.” ~T.S. Eliot
之前版上讨论过没有博士生的学校能否做research。我们这里有,但我走了一圈发现他
们的素质还不如top本科生。这学期有个junior生来找我(我算是挖了chair的墙角,但
chair荣升dean了顾不过来所以让给我了),说打算做一个我从来都没想过要做的,但
也是我领域的课题,还是很hot的(注:之前说过一个学生,不是他)。目前上了我三
门课都是98分以上,课堂上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思路总是稍稍超前过我的。他第一次来的
时候自己用圆珠笔已经写了半本计划了,自己搜了literature,有两个方案,都画了图
。每个有什么利弊,关键地方不成有哪些back up策略。
他走了,我就想,他的思路不就是NIH/NSF需要的吗?我之前老抱怨竞争太大,抱怨运
气不好,火坑专业。我直到认识他后才敢面对这个现实:
我其实就是个很平庸的学者。现在这样就叫:适得其所。该!
avatar
t*a
40
google sap urban dictionary
Ideas are cheap, but good ideas are precious.
I used to brainstorm with other people, contribute my ideas freely, and
indeed, land on some good grants. But at the end, the other guy said it was
his idea, and at the further end, we broke up.
This is why I like the eighth point very much.
My mind is like having racing horses, pumping out ideas randomly and
constantly, most of them are foolish, some are unrealistic, some are good,
but I don't have time, energy, and esp. resources to realize those great
ideas.
All I do nowadays is to practice my English through watering the field,
inundating some unguarded souls.
avatar
r*e
41
那当然,沙子里也能淘到金子
累一点就是了

too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 tada, 关于sap这个词,我之前都不认识。字典一查,看到fool这个意思,就翻译成
: “傻”。现在结合上下文,翻成“冤大头”确实更贴切。
: 另外,tada和 fmscience 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想说一些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
: 这些普通人来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先按照环境(学校好坏)资源(学生素质
: )以及身份(还没拿到天牛)来给自己一个评估定位。这种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
: 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做出大成就的人,得有那种不管不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
: 造条件的特质。谁说我这个现在做不了?管你怎么想,我就做出来看看。有时候你的才
: 能就是被自己妄加的各种世俗的想法给打消了。 “Only those that risk going too
: far can possibly find out how far one can go.” ~T.S. Eliot
: 之前版上讨论过没有博士生的学校能否做research。我们这里有,但我走了一圈发现他

avatar
n*l
42
你们的chair果然荣升Dean了。

too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 tada, 关于sap这个词,我之前都不认识。字典一查,看到fool这个意思,就翻译成
: “傻”。现在结合上下文,翻成“冤大头”确实更贴切。
: 另外,tada和 fmscience 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想说一些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
: 这些普通人来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先按照环境(学校好坏)资源(学生素质
: )以及身份(还没拿到天牛)来给自己一个评估定位。这种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
: 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做出大成就的人,得有那种不管不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
: 造条件的特质。谁说我这个现在做不了?管你怎么想,我就做出来看看。有时候你的才
: 能就是被自己妄加的各种世俗的想法给打消了。 “Only those that risk going too
: far can possibly find out how far one can go.” ~T.S. Eliot
: 之前版上讨论过没有博士生的学校能否做research。我们这里有,但我走了一圈发现他

avatar
h*0
43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做出大成就的人,得有那种不管不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
造条件的特质。谁说我这个现在做不了?管你怎么想,我就做出来看看。有时候你的才
能就是被自己妄加的各种世俗的想法给打消了。 ”
你说的这段几乎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如果是那样的人,谁会听别人教导如何谈牛,
包括这位哈佛国际关系牛人的教导。他的这些话就是给那些不是那么有个性,循规蹈矩
的人听的。
据说 美国好几所学校都要给 Grigori Perelman offer, 让他写申请,他就反问道,
你们不是都知道了我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走形式?

too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 tada, 关于sap这个词,我之前都不认识。字典一查,看到fool这个意思,就翻译成
: “傻”。现在结合上下文,翻成“冤大头”确实更贴切。
: 另外,tada和 fmscience 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想说一些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
: 这些普通人来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先按照环境(学校好坏)资源(学生素质
: )以及身份(还没拿到天牛)来给自己一个评估定位。这种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
: 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做出大成就的人,得有那种不管不顾,没有条件就自己创
: 造条件的特质。谁说我这个现在做不了?管你怎么想,我就做出来看看。有时候你的才
: 能就是被自己妄加的各种世俗的想法给打消了。 “Only those that risk going too
: far can possibly find out how far one can go.” ~T.S. Eliot
: 之前版上讨论过没有博士生的学校能否做research。我们这里有,但我走了一圈发现他

avatar
j*u
44
zan!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a*3
45
有同感。不过不是很明白,“看似简单,但是故意视而不见”,这看似简单的指的是什
么,恳请指教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原文有很多话读了让我很难受。比如少灌水多发高影响力杂志,我也想啊,可
: 我发不出来呀,与其啥都没有不如先搞些mediocre的了。但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还是他
: 的话对,我还是要尽量少一些浮躁多静下心来。
: 还有一些正确的观点我们一早也知道,但我觉得收益最大的,就是他说的看似简单,但
: 有些人故意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老觉得自己特殊。这一点儿让我很警醒。

avatar
A*8
46
真有毅力,这么长的文章都翻译过来。我看了一遍原文,感觉有一点是我以前没有完全
认识到的,就是评审的时候还要看今后发展的潜力,我记得我们系的规则里就有一条说
还要看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项目。原来如此。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c*x
47

果然是高妹出品,必是精品 :-)
版上看样子理工科居多,我自己是社会科学的,读了这里面的几条,深有同感;有些看
着确实不是那么容易swallow的,但是仔细想想,倒是很实在的。说到底,我们必须
forward-looking,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而tenure这个决定本身就是forward-
looking。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a*8
48
膜拜!你肯定是写作天才,否则怎么能做到工作之外还能写这么多好东西!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avatar
Q*6
49
zan!!
好文章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to Get Tenure
: The top ten things junior faculty need to know —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 to the rest of us.
: By Stephen M. Walt, Feb 17, 2016
: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Foreign Policy.
: Original article link: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7/would-you-like-to-be-a-tenu
: 对学术界来说,天牛被当做圣杯当然是不无道理的:拿到它意味着你在助理教授任期结
: 束时无须再找新工作,而且天牛能提供多数职业无法保证的工作稳定性。但这个机制存
: 在的本意却不是要保着老发考题们混日子到退休,而是让学者们得以钻研不能马上见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