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面试第一的身份欣然回国 现在要滚蛋了
avatar
面试第一的身份欣然回国 现在要滚蛋了# Faculty - 发考题
h*o
1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身份欣欣然回国。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拿到教育部项目。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财务处资产处的流程那么难跑,就像薛定谔的猫?为什么职称评审的政策也像
薛定谔的猫,说变就变,拼的不是成果是人品吧?为什么我要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
白粉的心?
我真的后悔了。
可能学校大领导听到了我的腹诽和怨念吧,咔嚓一声,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挥了下来
,按照六年的线一刀切下来,我,就马上要滚蛋了。
我可谢谢你啊,牛校,祝你前程似锦啊,早日实现世界前二十,哦不是,世界前十
强大学的梦想。小人物如我,只好圆润地滚粗了。
嗯,可能我要谢谢它的,是给了我一个魔都户口,另外,16年开始吃药治抑郁症的
钱也基本都靠医保了。
没什么感情,也没那么在乎,所以本来也没什么情绪。可是同事比我还激愤,比我
还紧张,每日数问我是否找到下家,真的……很有反作用。今天在微博上喷了一轮“高
校老师又清闲,钱又多,不要太爽”的言论,觉得还挺减压的。再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
方,继续吐吐槽减压。毕竟刚停了药,不希望这么快又回去。
给河里的外宾们讲讲怎么混体制内吧
体制内体制外都混过,回头想想,有些事情真是一把辛酸泪。
体制内,尤其是重点高校这种比较体面的地方,内部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单就招
聘来讲,看似公平公开,里面也很多门道。本校子弟这种就不说了,其他的如知名大佬
的得意弟子,省市领导打招呼送进来的人等等。此外,不知道是不是我国高校的特色,
有的人看起来年纪跟你差不多,算学术辈分,人家已经是你师娘了。再加上各种历史渊
源和恩怨,这里面的门道别,说是外边新来的,就是在里面的人三年五载都不见得能搞
清楚。门门道道搞不清,轻一点的被挤兑,狠一点的能让人进铁床(参见山东大学陈哲
宇)
先在从宏观层面讲,国家给高等教育投了这么多钱,必然要求kpi,现在各个高校
kpi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为了kpi,可以说是花样百出;微观层面上讲,国家投的钱,基
本被各个学术圈的各个山头瓜分,学术成果的评定,也是大大小小山头勾兑。所以说,
会混关系抱大腿比单纯业务能力要重要得多。因为只有抱住了大腿,才能接触到比较好
的资源,别的不说,科研成果挂在重点项目下,发论文容易,评成果也容易,多来几把
,kpi不就上去了。否则你当个体户单打独斗,那就难多了,尤其楼主这种刚回来的,
基本是两眼一抹黑。
混体制大致有几重境界:纯靠自己悟,是一层境界;关键时候有人能给你点一下,
又是一层境界;点拨了之后,还能扶一把送一程,又是一层境界;当然最牛的,是全程
保送的那种。那些以为自己能力强,然后任劳任怨卖力气干,展现出自己能力,就能获
得领导青睐的,那是学生思维,图样图森破。为啥,领导可不是煳涂蛋,一波新人过来
,都是什么门里,人家心里一清二楚。背景够大的,直接可以搞因人设规,因人设岗。
业务能力弱,找大佬带着呗,第一作者署不了,署个第二第三作者还不行么。就像楼主
质问的:“为什么职称评审的政策也像薛定谔的猫,说变就变?”这都是故事啊,玩的
就是你们这帮傻孩子。牛群那个相声怎么说的来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
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过去呢,老实孩子还有编制这个玩意罩着,可以论资排辈慢慢熬,再不济也能混个
老黄牛之类的称号。现在编制没了,不主动抱大腿,搞政治投机,会越来越难混。至于
没背景的屌丝怎么混关系,那就五花八门了。地缘学缘这是一层,发展跟领导相同的爱
好,跟领导的夫人混个闺蜜,就算没师承关系,也强行拜个师父,再狠一点的,认个干
爹干妈这又是一层;陪领导唱个歌跳个舞,找个由头喝个交杯酒,豁得出去的直接奔师
娘的位置去,这又是一层。当然,也许领导看面相感觉是你个干大事的,也许领导算了
八字星座血型感觉跟你搭,就直接提拔你了;或者干脆几大山头争持不下,最后推人畜
无害的出来,这种可能也有。总而言之,体制内获得升迁,那是个玄学,不奋斗十有八
九不行,奋斗不见得有成果。
最后,国内教育医疗这块,是铁了心要学美国,不过最后学下来,总是变味。就像
这个非升即走,说起来各种高大上,实际上是把青椒当临时工了,六年功夫狠劲榨一通
,然后一脚踢开。
这些都是老美学术界的常态,欧洲不知道,可能没那么赤裸裸
国内学术界现在几乎全盘COPY老美,回去不适应的多半在美国没有经历过圈子内各
种人事政治斗争,还是一腔热血,书生意气,经历了,想通了,就好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通,老美也有想不通的,圈子里有个小牛,恃才傲物,向大
牛发展过程中怎么都拿不到项目,得了抑郁症,某天把各路大牛和基金委痛批一顿后上
吊而去,害得全美同行捐款给他两个娃筹大学学费,最后收获某大牛评语 “老子要像
他那样想不开,死了好几回了”
另,在美15年血泪经验,混学术圈傍大佬最重要,我们每次换院长,底下一群系主
任和想当系主任的立刻八仙过海,“爱好,闺蜜,师娘”等等套路全有。基本上两三年
内,院长家小区里会有N个系主任/教授买房入住,周末跟老大打个球,居委会上扯两句
,自然就是熟人了。
说说我在一个211高校非帝都的经历
我在美国学术界飘荡多年,算是在火坑专业,TENURE-TRACKED的位置一直是僧多粥
少,运气也不好,一直没有拿到,最后顶着夫人强烈反对的压力,带着太太孩子回来了
。到了一个211高校非帝都的学校。当时北上广成都都有OFFER,而且都是985,直接给教
授的位置,但由于孩子上学问题。就跑到这个211高校,因为孩子上学不发愁了。另外
,关于夫人就业问题,985高校只答应帮忙,不答应解决。我去的211学校给我三个地方
挑,档案馆,图书馆和一个学院。所以这个也是从了的最大原因之一。可能和楼主不同
,我起点高些,环境竞争不那么激烈。但回来应该感受都差不多。
第一是公私在国内很难分开,尤其是QQ和微信,刚回来特别不习惯。感觉随时被骚
扰。第二是科研和安家,我当时运气尚可,回来后由于年龄原因,前青没有,只是省部
级的人才称号,解决了好大问题,因为买房和启动经费都解决了。所以我的感受是名校
出身,有点好文章,比较好混。第三是行政事务,我的感受是年轻老师做点行政是必然
的,刚来,多为大家服务,混个脸熟,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我觉得一定不能影响你的科
研。适度拒绝是必须的。但也要和群。第四是适应问题,国内的生活在我看来,可以做
到和国外没有区别,当然我可能站着说不腰痛,我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虽然
不大。我基本就是开车上下班,和学生谈话,做点行政事务,写本子和文章,很单纯。
楼主或者刚回来的海归(专题)们以后签合同要特别小心,我个人其实不是很喜欢年薪制
和考核制,因为国内确实如楼主所说,变化太快,比如今年晋升副教授,需要海外一年
的留学经历,过一年,可能又取消了,这些非常折磨人。
另外,我最大的感受是带学生很累,确实是斗智斗勇,孩子们很浮躁,因为学校不
理想,当然我自己选的就要承担后果,就必须花很多时间自己努力,我经常晚上11:00
还在办公室写文章。
以上,共享一下心得。
又想起刚回国的时候一些荒谬而可笑的事情了
当初交了博士论文,奖学金也就停了。于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质的工作,等着论文
外审结果,差不多半年以后才正式答辩拿到学位。又过了几个月,我就应聘回了魔都。
没有国外的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也没有博后经历,我回来就不算引进人才,走的是
普通应届生聘用流程。
9月入职,按理说就从9月开始发工资了。可是学校人事处说,你户口没办好,没有
社保账号,我们没法给你发工资。我问,那办户口我还得从北京留学服务中心调档案什
么的,需要好几个月,中间这几个月的工资以后会补发吗?人事处的老师看着电脑,眼
睛都没抬,说不补发,没这个先例,不能超过合同签订的时间往前补发。后来,我在几
个政府衙门之间来回奔波的路上,终于忍不住哭了一场。
事情的结果也是很有中国特色,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的户口终于办好了,去人事
处交材料的时候,那里的老师突然说,哎你们今年进来的运气可好了,上海市人事局改
政策了,你前几个月的工资可以补发了。积蓄即将告罄的我,对于“做的不是白工”这
件事是感恩戴德的,深感皇恩浩荡。
一切都是“薛定谔的猫”啊。
上海有个浦江人才计划,专门给留学归国人员申请的,回国两年内申请。第一年我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部项目的申请上了,浦江项目没中;第二年我打算认认真真申
请浦江计划的时候,突然有个新政策出台——已经拿到学校或省市以上资助的人不能申
请,于是刚拿到教育部项目的我就傻眼了。
我感觉国内高校对于海外人才,还是倾向于摘果子式的引进。有成果的、有一定地
位的、能带技术或者资金来的,待遇确实有的谈,但是刚毕业的青果子在面对学校的时
候,真的没什么议价空间。
整个国家都是建立在劳动力高强度上建立的经济奇迹
国内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真正有偿加班根本做不到。要么是白干,要么就是富
士康那种搞法,基本工资特别低,逼着你去赚加班费。
国内现在是小夫妻起早贪黑玩命赚钱,老人要出钱(买房)出力(带孩子)支持晚
辈,维持住一个平衡。但这个平衡是非常脆弱的,比如老人得了大病,比如小夫妻有一
方失业。
就这样,庙堂上还不满,饭缸整出“六个钱包”理论,要把小年轻祖辈的棺材钱也
算计进来
自己在美国工业界也混了几年了,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有次面试,面试官问我了一个问题:"如果领导给了你很多任
务你做不完怎么办"
我说"加班做啊"
面试官说,"你错了。你应该和领导说你做不完。第一,你做不完工作会耽误整个
部门的进度。第二,你老加班会让你burn out. 领导很多时候不一定很了解每个任务需
要的时间,所以你要是做不完一定要和领导说。“
后来我工作之后一般也尽量把握。比如刚刚入职的时候,有的老员工偶然要我帮忙
。一般小活得话,第一次我都尽量帮了,搞好关系。但是如果有人觉得我好说话的话,
第二次还来找我,我就直接拒绝了,告诉他们如果真的特别需要我帮忙的话,让他们去
找领导,让领导同意才行。
领导要是给我多加任务到完不成的地步,我也直接和领导说我怕完不成影响整体进
度。这样一般领导也比较注意了,真有紧急情况需要加班的话,发加班费也比较痛快。
有的那种很烂的活,化时间还没啥功劳的,我偶然干一下可以,多了我就跟领导说了我
不想干这活,领导就派给别人了...
反例就是有的新来的年轻人,从来不说no,结果被领导派了一屁股烂活。
当然了我这些也谈不上经验,因为自己混得也就一般,mm随便看看就好
另外我觉得要是还想混在高校的话,去个二线城市或者二线高校,估计凭你的实力
可以直接副教授了,有了tenure别人就不能把你怎么样了,估计也能过得不错
avatar
f*e
2
我也是听很多人说回国去高校其实并不容易。 现在国内不管哪个行业工作强度
都太大。除非想回去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建厂开公司之类的。但是国内现在劳动力成本
也上涨飞速。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把握赚钱的项目,不易太冲动回国。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w*a
3
我博士毕业后回过3年,做的985的百人。十分的不爽,于是归海TTAP了,国内也有个好
处:文章灌水多,找美国的TTAP的时候,游刃有余,拿了10个还是11,12个记不清了
onsite,offer很快拿了2个, 然后后面的onsite取消了不少 。在国内工作十分的不爽
,种种的不习惯。现在就是哪怕给我比美国多一倍的钱,我也不愿意全职回了。当然现
在我还是每年或两次,一次2-3周,搞合作。我很感恩这3年的中国经历,真的把我的中
国情结彻底治好了。
avatar
g*t
4
您在美国拿到大fund了么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博士毕业后回过3年,做的985的百人。十分的不爽,于是归海TTAP了,国内也有个好
: 处:文章灌水多,找美国的TTAP的时候,游刃有余,拿了10个还是11,12个记不清了
: onsite,offer很快拿了2个, 然后后面的onsite取消了不少 。在国内工作十分的不爽
: ,种种的不习惯。现在就是哪怕给我比美国多一倍的钱,我也不愿意全职回了。当然现
: 在我还是每年或两次,一次2-3周,搞合作。我很感恩这3年的中国经历,真的把我的中
: 国情结彻底治好了。

avatar
Y*N
5
回国做人上人
挺好的!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a*d
6
总的来说,国内高校首先是个衙门,填报表、走流程、做项目、应付检查这些事要当成
主业来做,做好这些是生存的基本条件。科研属于副业,目前体制下你很难全身心投入
,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做短平快。
avatar
w*a
7
没有。我都申请的50名以后的R1,也没有想的那么难。同年进来的另外一个TTAP,和我
一样的情况,他是先海龟厦大,然后不爽归海的。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您在美国拿到大fund了么
avatar
g*t
8
其实美国的基金小圈子也很严重,资助率很低
很多人也是只教书,做不了啥科研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我都申请的50名以后的R1,也没有想的那么难。同年进来的另外一个TTAP,和我
: 一样的情况,他是先海龟厦大,然后不爽归海的。

avatar
e*r
9
看着挺心酸的,赶快找下家吧,这段经历就当人生的点缀,忘掉就好。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扩招前的那几届,国内按部就班过日子,别瞎折腾出国,别心怀
崇高理想一门心思的科研,大体现在日子都很逍遥,当然当时视野很窄,看不到那么远
,作出的选择很多都是受师长影响。
最近加了本科同学的群,很可惜的看到当年风华正茂的大好青年有一半多都蹦了科研这
个坑,很大原因是本科学校时受到的洗脑教育,一门心思的认为科研是清高的领域,这
对之后的道路选择影响很深,包括我自己,当时年级四个班,一个班大概不到30个人,
除了少数几个失联的,大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科研相关的领域,独立做PI的遍布全国
个大学,当然或许是大家早就适应了这个圈子,。
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现在一般很安稳了,这些同学一般都是讨论怎么运动健身,我对
运动话题感兴趣,和这些同学聊的也比较多。而科研圈子里的同学讨论的都是怎么合作
,推荐一下博后,哪里聚一下之类的,大多数话题是插不上话的,这些同学很多都有国
外的经历,要么是国外读的博,要么国外做过多年的博后,这些大都还在起步阶段,压
力大小不得而知,但是态度都很正面,看起来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这些同学大都错过
了前些年的国内低房价的时期,只好和年轻人一样买天价房,背负房贷的压力,也只好
拼命努力,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吧。
科研就是一份工作,没必要觉得比其他行业高尚,其他行业里的潜规则同样会在科研这
个圈子存在,有些时候甚至变本加厉,更何况科研圈子里的很多人本就情商不高,不善
于玩政治手段,碰到此中高手被玩的欲仙欲死也情有可原,如果有选择的话还是离开这
个圈子看一下,眼界开阔了,或许就不在意象牙塔里那小小一亩三分地了。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g*t
10
但是科研圈子虽然坑少但是要求高啊
至少得有个博士学位吧,至少得是某方面专家吧
专业岗位不好找工作,但是找到了很稳定
千万别单打独斗
大家抱起团来,力量还是大很多的
不做科研的话,很多活谁都能干
拼得过有钱有权有体力的?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着挺心酸的,赶快找下家吧,这段经历就当人生的点缀,忘掉就好。
: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扩招前的那几届,国内按部就班过日子,别瞎折腾出国,别心怀
: 崇高理想一门心思的科研,大体现在日子都很逍遥,当然当时视野很窄,看不到那么远
: ,作出的选择很多都是受师长影响。
: 最近加了本科同学的群,很可惜的看到当年风华正茂的大好青年有一半多都蹦了科研这
: 个坑,很大原因是本科学校时受到的洗脑教育,一门心思的认为科研是清高的领域,这
: 对之后的道路选择影响很深,包括我自己,当时年级四个班,一个班大概不到30个人,
: 除了少数几个失联的,大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科研相关的领域,独立做PI的遍布全国
: 个大学,当然或许是大家早就适应了这个圈子,。
: 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现在一般很安稳了,这些同学一般都是讨论怎么运动健身,我对

avatar
e*r
11
你这就太小看天下英雄了,这边的Faculty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冲杀过来的,学习能
力,适应能力远比一般人强很多,到哪个圈子里适应一段都不会差,只要时机合适,混
出头的几率其实比Faculty大很多,而学校呆着竞争对手本就是和你差不多的一拨人,
想要杀出重围要难很多,何况杀出重围又能怎样,科研圈子的Ladder就这么几级,有些
牛人四十岁之前就爬到头了,之后几十年日复一日重复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新的环境
,人生要多些体验的,早早就混吃等死会很无聊的,更何况科研圈子里很多人所谓的科
研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和小孩子玩泥巴其实区别不大,为什么不出去尝试一下建一座
城堡呢。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科研圈子虽然坑少但是要求高啊
: 至少得有个博士学位吧,至少得是某方面专家吧
: 专业岗位不好找工作,但是找到了很稳定
: 千万别单打独斗
: 大家抱起团来,力量还是大很多的
: 不做科研的话,很多活谁都能干
: 拼得过有钱有权有体力的?

avatar
g*t
12
好像权威刊物有统计
这10几年,3作者以下的文章少了很多
一篇期刊,7,8个,10几个作者的成了主流
现代科研需要的资源太多了,一个组根本无法承受
PI更多的像初创公司“老板“,政治,商业,人际各种手腕都要懂些
而不是上个世纪的科学家
只是投入的是政府基金,产出的是paper,system和学生
如果到公司去,如果是项目负责人,整个phd training那一套项目申请,立项,审核,
发表,结题其实跟学校是差不离的,所以学术界工业界两头跑的教授也不少
但教授们不会给学生说这些门道的
聪明的自己悟到了,历尽千辛万苦也翻身成了老板
千老们天天晚上在黑漆马虎的大楼里,就自己一个人在那苦哈哈收数据做实验
真以为文章多了就能当PI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就太小看天下英雄了,这边的Faculty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冲杀过来的,学习能
: 力,适应能力远比一般人强很多,到哪个圈子里适应一段都不会差,只要时机合适,混
: 出头的几率其实比Faculty大很多,而学校呆着竞争对手本就是和你差不多的一拨人,
: 想要杀出重围要难很多,何况杀出重围又能怎样,科研圈子的Ladder就这么几级,有些
: 牛人四十岁之前就爬到头了,之后几十年日复一日重复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新的环境
: ,人生要多些体验的,早早就混吃等死会很无聊的,更何况科研圈子里很多人所谓的科
: 研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和小孩子玩泥巴其实区别不大,为什么不出去尝试一下建一座
: 城堡呢。

avatar
e*r
13
你也看到了,大的PI就是政客,每个都很厚黑,小的PI不仅要对学生厚黑,自己还要拼
命干活,难道当初留在学术圈的理想就是每天玩政治吗,套用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既
然这个圈子不是自己想要的,早点离开尝试一下新的生活不是挺好吗。
我本科的同学里也有这边一读完博就回国创业的,确实很辛苦,但是一路过来的风景又
哪是躲在实验室里拼命拼凑一些迎合大佬文章的PI能体会的到的,学术圈不过就是一个
安乐窝罢了,但是难道当年有勇气漂洋过海来求学的我们已经沦落到蜷缩在安乐窝里不
愿出来看看风景的圈养宠物了吗,这点血性我想大家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数人到了这个
年龄,有家庭的责任,很难尝试罢了,这不等于他们在时机合适时不愿意去尝试。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权威刊物有统计
: 这10几年,3作者以下的文章少了很多
: 一篇期刊,7,8个,10几个作者的成了主流
: 现代科研需要的资源太多了,一个组根本无法承受
: PI更多的像初创公司“老板“,政治,商业,人际各种手腕都要懂些
: 而不是上个世纪的科学家
: 只是投入的是政府基金,产出的是paper,system和学生
: 如果到公司去,如果是项目负责人,整个phd training那一套项目申请,立项,审核,
: 发表,结题其实跟学校是差不离的,所以学术界工业界两头跑的教授也不少
: 但教授们不会给学生说这些门道的

avatar
d*m
14
这个太恐怖了,bless
avatar
d*m
15
我隔壁的新PI,每天干的是辛苦,但整天都乐呵呵的,真羡慕有些地方的科研环境。
avatar
g*t
16
在公司,如果是普通工程师,的确不用操这些心
类似于学校的技术员,完成任务下班走人
代价是45之后看见新进的年轻人,自己颇有压力
前台小妹妹生活更轻松,每天打扮的美美的上班聊QQ,下班约会,可是过了30还没转秘
书岗自己就着急了
如果是项目负责人,管理者
任何组织的压力一点不比学校少到哪去
但凡做事的老板都有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
cut funding学校的lab要关门
公司里也一样,VP也得走路; 为了钱,狗急跳墙啥脏话骂不出来
这就是蜘蛛侠电影里那句老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你养活一组人,压力能不大吗,你不吃小弟们也要吃啊
其实说关键不在于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
要想更好的发展,得有个很好的取经团队
师傅徒弟,资源互补,能力很强,互相信任
学校还是中世纪那一套,师傅徒弟
你导师是谁,终身都挂在自己CV上
50多岁的大牛唐僧(无论是名教授还是公司大老板)带个30多的大徒弟悟空闯天下其实
是最理想的核心团队,合作最多,利益冲突最少
对于老板来说,我不在的时候这摊子家业可以放心交给我徒弟;对于徒弟来说,老板发
达了不会忘记提携自己
个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还是看你能不能找到好的老板,好的合作者,以及做大后好的学生
这年头一个人累死累活,是很难在一个复杂的生态下独善其身的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也看到了,大的PI就是政客,每个都很厚黑,小的PI不仅要对学生厚黑,自己还要拼
: 命干活,难道当初留在学术圈的理想就是每天玩政治吗,套用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既
: 然这个圈子不是自己想要的,早点离开尝试一下新的生活不是挺好吗。
: 我本科的同学里也有这边一读完博就回国创业的,确实很辛苦,但是一路过来的风景又
: 哪是躲在实验室里拼命拼凑一些迎合大佬文章的PI能体会的到的,学术圈不过就是一个
: 安乐窝罢了,但是难道当年有勇气漂洋过海来求学的我们已经沦落到蜷缩在安乐窝里不
: 愿出来看看风景的圈养宠物了吗,这点血性我想大家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数人到了这个
: 年龄,有家庭的责任,很难尝试罢了,这不等于他们在时机合适时不愿意去尝试。

avatar
g*t
17
能力比较强的PI,看到的创新点很多,眼光能看到未来3年5年
所以发文章对他们不是问题,只是投入资源和时间多少
他们大量的时间放在申请项目,跑关系,拉钱,平衡利益上面喽其实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隔壁的新PI,每天干的是辛苦,但整天都乐呵呵的,真羡慕有些地方的科研环境。
avatar
e*r
18
你在工业界呆过多久了,尽量不要用道听途说来误导别人,工业界你强的话天下大可去
得,还不用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当常态,周末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PM是有压力,但
是不是一直都有,通常申请项目的时候要忙,项目拿到了就是按部就班来执行就好,哪
有PI这样全年压力重重嘛,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寒假,暑假这么长的假期罢了,当然PI
放假其实也休息不了,也就是时间可以自己安排罢了。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公司,如果是普通工程师,的确不用操这些心
: 类似于学校的技术员,完成任务下班走人
: 代价是45之后看见新进的年轻人,自己颇有压力
: 前台小妹妹生活更轻松,每天打扮的美美的上班聊QQ,下班约会,可是过了30还没转秘
: 书岗自己就着急了
: 如果是项目负责人,管理者
: 任何组织的压力一点不比学校少到哪去
: 但凡做事的老板都有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
: cut funding学校的lab要关门
: 公司里也一样,VP也得走路; 为了钱,狗急跳墙啥脏话骂不出来

avatar
g*t
19
depends你跟什么级别的老板
学术界牛组都是做新东西的
到企业一般也是在新产品R&D部门比较多
如果在学术界跟院士老板
一般去工业界发展也要找个大牛才有空间
(前提是牛老板的得意门生一般也不是普通人)
那种做工程的公司,就是堆人力和资源赚钱
人比较鱼龙混杂; 其实说白了人不重要,花钱总能雇到人
money talk,谁有钱谁话事
老板牛不牛,人品好不好,很多时候看运气了

PI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在工业界呆过多久了,尽量不要用道听途说来误导别人,工业界你强的话天下大可去
: 得,还不用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当常态,周末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PM是有压力,但
: 是不是一直都有,通常申请项目的时候要忙,项目拿到了就是按部就班来执行就好,哪
: 有PI这样全年压力重重嘛,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寒假,暑假这么长的假期罢了,当然PI
: 放假其实也休息不了,也就是时间可以自己安排罢了。

avatar
e*r
20
你这又把工业界当学术界了,大多数项目和科研压根没什么关系,一般公司的R&D部门
做的也不是你一直理解的那种科研,都是怎么用现有方法去把东西实现出来,压根没人
会让你从头玩,都是框架式的搭起来,哪有那么多讲究,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我的体验
是比学术圈里简单,至少大家都很Professional,因为呆的不舒服可以马上找下家,而
学术圈很难换一次地方,很多时候觉得被打压了也就忍过去了,而不是直接挑明,这也
是学术圈越来越等级森严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depends你跟什么级别的老板
: 学术界牛组都是做新东西的
: 到企业一般也是在新产品R&D部门比较多
: 如果在学术界跟院士老板
: 一般去工业界发展也要找个大牛才有空间
: (前提是牛老板的得意门生一般也不是普通人)
: 那种做工程的公司,就是堆人力和资源赚钱
: 人比较鱼龙混杂; 其实说白了人不重要,花钱总能雇到人
: money talk,谁有钱谁话事
: 老板牛不牛,人品好不好,很多时候看运气了

avatar
g*t
21
猜你可能没有自己own过产品或大项目
美国的一般员工确实轻松,朝九晚五
稍微经理阶层的哪个不是半夜11点还在随时回邮件
因为人家不是把自己当成领工资打工的,而是一个department或者division的owner
要考虑整组人吃饭的问题
startup的员工给投资人演示前晚上睡沙发的都大把
还是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当然了收益不一定大,因为风险也存在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又把工业界当学术界了,大多数项目和科研压根没什么关系,一般公司的R&D部门
: 做的也不是你一直理解的那种科研,都是怎么用现有方法去把东西实现出来,压根没人
: 会让你从头玩,都是框架式的搭起来,哪有那么多讲究,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我的体验
: 是比学术圈里简单,至少大家都很Professional,因为呆的不舒服可以马上找下家,而
: 学术圈很难换一次地方,很多时候觉得被打压了也就忍过去了,而不是直接挑明,这也
: 是学术圈越来越等级森严的一个主要原因。

avatar
e*r
22
这倒是,我爬到Senior就回学术圈了,但是负责我的PM同时也是公司的一个大头,通常
都是工作时间工作,到点走人的,尽管申请项目的时候会辛苦,但过了那段时间还是过
正常生活的,每次聊天的时候也就谈家里的孩子,狗之类的,觉得家庭更重要,你说的
那些例子或许是加州或者华尔街之类的地方,那些地方确实要很拼,工作只是用来养家
罢了,过度投入反而本末倒置了,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生活上,有空去跑跑步,远比当一
个工作狂要惬意吧。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猜你可能没有自己own过产品或大项目
: 美国的一般员工确实轻松,朝九晚五
: 稍微经理阶层的哪个不是半夜11点还在随时回邮件
: 因为人家不是把自己当成领工资打工的,而是一个department或者division的owner
: 要考虑整组人吃饭的问题
: startup的员工给投资人演示前晚上睡沙发的都大把
: 还是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当然了收益不一定大,因为风险也存在

avatar
q*n
23
国内不知道,美国反正完全没必要去巴结什么领导,如果只想拿个tenure铁饭碗啥的。
tenure基本看的还是业务能力。(如果你志向远大,想当大官发大财,那我就不知道了
。混口饭吃还是很自在的)。
avatar
H*y
24
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没有个人选择在内。你说我不争第一,我当第十行不行?不行
!你不争第一,你连第十也做不了,直接被淘汰。
很多人从外面看,得出的结论是,牛校牛人,是拼命;烂校烂人,是混日子。反正就我
认识的人来说,无论什么学校的,无论做的是否成功,无论是否已经天牛了,华人是都
在拼命,老美也是大部分在拼命。
之所以最后分个三六九等,取决于两点:一是曾经的背景/历史,而是目前所有的资源。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倒是,我爬到Senior就回学术圈了,但是负责我的PM同时也是公司的一个大头,通常
: 都是工作时间工作,到点走人的,尽管申请项目的时候会辛苦,但过了那段时间还是过
: 正常生活的,每次聊天的时候也就谈家里的孩子,狗之类的,觉得家庭更重要,你说的
: 那些例子或许是加州或者华尔街之类的地方,那些地方确实要很拼,工作只是用来养家
: 罢了,过度投入反而本末倒置了,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生活上,有空去跑跑步,远比当一
: 个工作狂要惬意吧。

avatar
g*t
25
有个团队,正常的run起来
比如说大徒弟或junior很能干,谦逊好学,自己不在的时候,lab或者dept运作的井井
有条
同时人品很过关,尊师重道,不会背后搞自己或者搞钱
大牛就可以放心享受生活当陈毅了
无论公司还是学校
2,3个博士的核心团队一般就能撑起一个小领域/产品
好多50多岁的大牛最后关lab黯然退场
都是名声尚在,体力不支
死在找不到接班的这一点上

源。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没有个人选择在内。你说我不争第一,我当第十行不行?不行
: !你不争第一,你连第十也做不了,直接被淘汰。
: 很多人从外面看,得出的结论是,牛校牛人,是拼命;烂校烂人,是混日子。反正就我
: 认识的人来说,无论什么学校的,无论做的是否成功,无论是否已经天牛了,华人是都
: 在拼命,老美也是大部分在拼命。
: 之所以最后分个三六九等,取决于两点:一是曾经的背景/历史,而是目前所有的资源。

avatar
n*g
26
中●●●共●国廊五鸡器聚集中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L*8
27
"当初交了博士论文,奖学金也就停了。于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质的工作,等着论文
外审结果,差不多半年以后才正式答辩拿到学位。又过了几个月,我就应聘回了魔都。
没有国外的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也没有博后经历,我回来就不算引进人才,走的是
普通应届生聘用流程"
"自己在美国工业界也混了几年了,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前后矛盾 lz难道是美国公司干了N年 然后去读博士 然后回国?
机器人升级了?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w*n
28
看来楼主去的是复旦或者上交
这两个学校的教学任务能有16-18节/周?
这相当于5-6门课一个学期?
我怎么听说这个档次的学校都是一学期2门课?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L*8
29
lz是器人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楼主去的是复旦或者上交
: 这两个学校的教学任务能有16-18节/周?
: 这相当于5-6门课一个学期?
: 我怎么听说这个档次的学校都是一学期2门课?

avatar
w*n
30
我读到这个地方也糊涂了
感觉像是聊着聊着就换人了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初交了博士论文,奖学金也就停了。于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质的工作,等着论文
: 外审结果,差不多半年以后才正式答辩拿到学位。又过了几个月,我就应聘回了魔都。
: 没有国外的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也没有博后经历,我回来就不算引进人才,走的是
: 普通应届生聘用流程"
: "自己在美国工业界也混了几年了,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 前后矛盾 lz难道是美国公司干了N年 然后去读博士 然后回国?
: 机器人升级了?

avatar
h*o
31
粘贴的东西, 不要当真, 显然不是一个人,好像3个人。
avatar
e*g
32
"例如兼任科研秘书、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
:做了五年后表示补给我五千块津贴)?"
这都能做五年,说明太贱了,不压榨你都不好意思啊

【在 h*******o 的大作中提到】
: 魔都,985的高校,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以面试成绩第一的
: 身份欣欣然回国。
: 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没带怕的,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13年顺利
: 拿到教育部项目。
: 可是,不对诶,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18节课,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
: 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课时费砍半?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比读
: 博的奖学金还少?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但是承受多得多
: 的压力?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书、
: 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
: 给我五千块津贴)?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

avatar
q*d
33
就说读着有精神分裂的感觉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初交了博士论文,奖学金也就停了。于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质的工作,等着论文
: 外审结果,差不多半年以后才正式答辩拿到学位。又过了几个月,我就应聘回了魔都。
: 没有国外的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也没有博后经历,我回来就不算引进人才,走的是
: 普通应届生聘用流程"
: "自己在美国工业界也混了几年了,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 前后矛盾 lz难道是美国公司干了N年 然后去读博士 然后回国?
: 机器人升级了?

avatar
p*t
34
估计是tenure没过申诉的结果。涉及到钱的事情,很难往前追溯,吃亏占便宜最好当时
说清楚。忧郁症的补偿吧。
我觉得这人在工业界做的久了,回学校论文经费这些套路不熟悉,转型没成功。也可能
是想靠着给领导打杂攒人品。按理说TT不应该有这些杂务,985也没那么惨。211都不至
于,领导层都盼着新人多出论文凑政绩。打杂的事或许有摊派,但是估计也是看他没潜
力了,干脆当杂役使唤吧。
[在 eepig (电子猪) 的大作中提到:]
:"例如兼任科研秘书、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压在我头上(PS:还没钱)
(再PS:做了五年后表示补给我五千块津贴)?"
:这都能做五年,说明太贱了,不压榨你都不好意思啊
avatar
r*7
35
给自己贴的标签是 “面试第一”,说明他心里还是学生思维,失败是必然的。
除了升学,考第一和成功从来都是两回事儿,甚至是负相关
avatar
l*w
36
几篇文章拼到一起的。不用的人,无良

:我读到这个地方也糊涂了
:感觉像是聊着聊着就换人了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读到这个地方也糊涂了
: 感觉像是聊着聊着就换人了

avatar
l*g
37
还有个人能力呢么,不过能力强的估计背景也好,因为去好学校的时候已经有过一次筛
选了。

源。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没有个人选择在内。你说我不争第一,我当第十行不行?不行
: !你不争第一,你连第十也做不了,直接被淘汰。
: 很多人从外面看,得出的结论是,牛校牛人,是拼命;烂校烂人,是混日子。反正就我
: 认识的人来说,无论什么学校的,无论做的是否成功,无论是否已经天牛了,华人是都
: 在拼命,老美也是大部分在拼命。
: 之所以最后分个三六九等,取决于两点:一是曾经的背景/历史,而是目前所有的资源。

avatar
g*t
38
烂校哪有科研环境
导师为了拿经费逼着学生拼命做工程
一年到头开会都没几次
好学生拼命做项目最后毕业混成工头
一般学生凑几篇文章走人,学术界连个坑都找不到
真正好的科研,都要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
跟世界各地的decent scientist多交流才会迸发出火花
米国现在这funding环境
恐怕也就IAS研究员有这条件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个人能力呢么,不过能力强的估计背景也好,因为去好学校的时候已经有过一次筛
: 选了。
:
: 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