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和女同事的故事(转发)
avatar
我和女同事的故事(转发)# GenderEquality - 两性平等
h*r
1
义工——周 忠 民
2002年在广西参加心守家园的助学活动。通过助学网络,了解到OCEF海外中国教育
基金会。开始了协调员的工作。
当时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访需要资助的贫困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因当地都是山
路,崎岖不平。没有通车,只能依靠步行。路上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最晚一次走
访离开学生家已经是凌晨1点。当天走访的资料需要及时整理。在2005年中,连续3个月
的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就这样,完成了OCEF对当地资助贫困生的逐户走
访。将他们的情况做了完整的汇报。受到资助的同学们对OCEF的帮助心怀感恩。
在我们家里主张平等、民主的沟能方式。全家也都从事公益活动,并在各个公益组
织从事工作。在这基础之上,做到了信息共享。
我认为公益组织的功用并不大。我们只是在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缓和社会矛盾
,起到粉饰的作用。但是聊胜于无。我们不要摆出居高临下,贡高自负的姿态。要尊重
协调员和义工的劳动。
目前涌现了很多的民间公益组织,OCEF能顺利地开展各项资助项目,有赖于捐款人
长期的依赖和付出,其次也有协调员在第一线的辛苦走访,为我们提供详细的资料信息
。义工们都是不求回报,真心在地付出。所以他们都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对于义工们,
我的建议是:“根据各自的情况,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OCEF能坚持20年很不容易,前面还有更多的路要走。罗列了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每个地方的生活水平的不同,建议资助标准因地制宜。
2.监察员走访的补贴应与开销对应。
3.OCEF内部存在体制僵化,对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够。
4.OCEF的助学应和一线义工、监察员多协调,沟通。对于当地的信息能做详细的了解。
OCEF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努力 ,发挥更多的作用。内部的运行应该秉持:民主、平
等的机制。改变那些使我们“固步自封”的制度和理念。
做公益最重要的是:当你离开时,你想做的事还有人能继续下去。不要成为一块
扔进河的石头。
博客名:周忠民志愿者
中国事务长——运 宝
2004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国企工作。那时工作比较空闲,有空时就在网上了解那些公益
活动,同时也关注了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这个公益组织。
开始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上海的一些募书、理书活动。几年来,不时地被一些
人和事感动着。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虽然投入了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这一路上的困
难、艰辛、喜悦和收获——让我享受其中。
目前我的工作内容是国内事务,即所有国内需要支出的项目。
1.随着OCEF资助项目的拓展,对义工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积极而稳定的义工对于OCEF的
正常运转起着关键的作用。
2.在工作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善、推动制度的完善和建立。
3.和刘秀加强各职能组的完善建立。使各职能组发挥各大自最大的作用。为OCEF各项目
的顺利运行奠定扎实的基础。
4.使各职能组能独立动作,加强各个职能组的衔接、沟通。做到信息的通畅。
5.短期的走访,尽量找到适合长期为OCEF就近监察、走访的义工。
6.打造综合资助点。譬如目前确定的的贵州织金、甘肃会宁。
对于这些工作,我的想法是:道路漫长,前途光明!
原先对于那些书面提交的资料图片很难有直面的感受。今年实地走访后才对那些贫
困地区的学生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些地方水源匮乏,寸草不生。唯一的水源就是天上
的雨水。庄稼的收成不足南方1/5,可以想象农民靠这点微薄的收入,生活是多么地艰
难。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们对于读书有强烈的渴望,他们很努
力地在学习,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在走访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生命的意义,感受并
享受着这个过程。
目前我的走访任务较多,需要采集更多的一线信息。很少时间能照顾到家里的孩子
和老人。对于家人的支持我无以表达,只能道一句感谢!
现在我已经四十多了,对于事业也没有其它的想法。OCEF也将做为我的终生事业——是
的,我确信!
图书组组长——刘 倩
我是在2003年底,从网上了解到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刚加入时的工作是募集
书籍,因为当时没有地方可以存放这些书。就都先放到我家里,然后整理、发运。就这
样,慢慢地在北京建立了图书组。
在众多义工的不懈努力下,图书组渐渐地推广了阅读活动、老师培训等附属项目,
同时书籍的来源也确立了:企业定向募捐为主”的大方向。使北京图书组的工作在明确
目标的同时,建立了全面的、立体的图书资助系统。
目前的工作计划是想请一位专业的阅读顾问。帮忙出策略,带方向。希望在专业
人士的带领下,项目的培训工作能顺利地开展。感谢OCEF这个平台,使这么多志同道合
的朋友能走到一起,共同去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感谢一线老师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希
望教师培训项目会让他们有所得,那就会有所用。
相信图书组的项目能给学生们带去读书的乐趣,给学校带去知识的源泉,给当地带去希
望的星星之火。
会员和捐款人服务组组长——杨浩
2006年的时候,我在美国留学。通过朋友了解到OCEF。然后加入了OCEF的会员。目前
的是捐款人服务组的一员。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国内的各项支出项目的支出、进程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会员和
捐款人。 部分捐款人倾向于指定捐款的项目,那我们就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更高的效
率。
目前捐款方式有三种:支票捐款、信用卡捐款和公司配捐。收到捐款后还需要经过扫描
、存款、记录、对帐等流程。处理周期大概在4-6周左右。在义工不固定的情况下,周
期会有相对的延长,导致加州捐款人长时间收不到反馈信息。希望能在美国当地招募稳
定的义工,将这些信息记录地更完善。提高对捐款人捐款的信息反馈的效率。全力配合
募捐组的工作。
对于将来的这些工作,我会满腔热枕地去努力。万事尽力而为!
回信组副组长——南顾雨
2006年3月的时候,我通过论坛上看到了OCEF的募书帖,记得那次的活动是给民工子弟
学校的学生送书和电脑的活动。之后我申请加入了回信组,服务至今。
我的主要工作是定时取信,将重要的信息扫描、上传到论坛。在每年春秋两季,需要配
合助学金助和奖学金组对协调员提交的资料做校对、审核。因为赶时间,工作量也相对
集中,基本上每周的工作时间在20小时左右。OCEF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但也磨炼了我
的耐心和毅力,心态也更趋于平和了。通过各项活动,也认识了很多真心的朋友,大家
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地努力着。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之前因为服务器的损坏,加上缺少义工。导致回信组的工作大量积压、延误,无法及时
地回复信件。为提高回信组的工作效率,欢迎有更多的长期稳定、有经验的义工加入进
来,希望回信组能聚集众人的力量,为OCEF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协调员——卢瑞
我担任OCEF协调员已经有十年左右了,今年的秋季新申请前期我逐户家访了106人,102
户。初中、高中各一半。
在我们内蒙古当地学校比较分散,前期的走访耗时长,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了今年秋季的新申请 ,这些孩子都是来自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的家庭,但他们的学
习成绩比较优秀。如果没有得到助学金和奖学金,他们都有可能面临缀学。所以希望
OCEF对于这些新申请给予批准。当地还有很多需要资助的家庭,希望明年能多增加些名
额,让这些孩子都能走进学校。
今天能来这里感觉很荣幸,这么多年大家都只是通过电话、网络沟通。没有机会做
面对面的沟通。这次既是20周年庆,也是我们协调员会面的好机会。希望以后多举办这
样的会议,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
吉林协调员——荣占民
我是一位教师,现退休在家。儿子在美国了解到OCEF在国内有助学项目,就建议我
帮助家乡的贫困生,希望OCEF能资助到这些快要缀学的孩子。觉得这事能切切实实地帮
助到这些孩子。我就成为了一名协调员。
首先这些受助学生的我资料从当地的教育系统中先确定需要资助的学校,选择性地
进行走访。走访时观察住房情况、了解家庭收入。其次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要从学
校了解是否有重复资助的情况 。
现在面对的二个问题是:
1.发放资助金的时候,我是直接发放到学生的手上,校方却表现出了不配合的情况。这
让我们的资助活动很难开展下去。
2.资助的学生明年小学都毕业了,升入了初中。分散到各校,给走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建议是否可以申请另找贫困学校走访(可以)。建议小学扩充资助的名额(明年再商
议)。
希望OCEF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资助更多的贫困生。使他们能够有书读,不再因为钱而
缀学。
甘肃古浪协调员——顾鸿庆
2002年高增林老师和周忠民老师去我们那的学校去发放助学金,我就在现场。通过他们
对OCEF协调员的工作做了初步了解。当时我就主动申请加入,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
当年秋季我就正式上岗了,开始了我的协调员工作。记得第一批新申请的学生共有8位
,通过审核,其中的7位学生得到了OCEF的助学金的资助。当时的小学助学金是155元/
人。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的助学金已经调整到540元/人。从很大的程度减轻了家长们的经
济负担。OCEF在我们当地的学校还开展了《乡村少儿》的项目。惠及的覆盖面从小学、
初中到高中。
家人对我的工作也是非常地支持,我不会用电脑。平时在QQ上都是儿子在帮我转达联
系。目前的工作使我很愉快、很自豪。
建议中小学的助学金和高中的奖学金能多配些名额,让更多困难的学生完成他们的学
业。
四川自贡协调员——杨雪梅
我是一位班主任兼学生处的老师。通过同校的刘志鹏老师的推荐,我成为一位OCEF
的协调员。在这次新申请的12位同学,有一半是班干部。高中的学校是2000-2200元/学
年,他们大多来自低收入,无经济来源的家庭。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在这次填写新申请表格的过程中,有三位同学自动放弃了助学金的申请。一位在公
司实训,担心请假影响工作。另一位同学的父亲去世。还有一位因为家长都在外地打工
,家里只有一位老奶奶,无法提供合照。他们都是来自甘孜藏区的学生,自身都很努力
刻苦。
在这次的见面会上希望OCEF能帮助我们学校做一些硬件的资助,使学生有机会理论联系
实践操作,强化专业技能。还有希望能为我校老师做专业技能的培训。
冬景 2012/08
avatar
s*y
2
方燥热的天气和车里沉闷的气氛让我有些烦躁,于是左手开车,右手摸索着仪表盘右下
方的空调按钮,希望冷气能给心情降降温。新租的车不太熟悉,尝试了一阵子也没打开。
突然右手一阵凉凉的滑滑的感觉,是茄子的手,她正帮我打开这顽固的空调。
说起来,这次不经意间的碰触居然是和茄子的第一次肌肤相亲。
也真是奇怪,本来烦闷的心情倏忽一下子清凉下来,于是我顺势握住了她的手,再也不
去理会那讨厌的空调。不,其实我应该谢谢这可爱的空调...
茄子没有把手抽回去,我轻轻的握着,生怕弄痛了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脑海
里突然蹦出了《诗经》的一句诗。
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茄子,她把头扭向了窗外,似乎窗外的景色才是她最关心的,又
似乎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以至于不需要刻意关注。
手既然牵到了一起,就不想分开。毕竟,“分手”不是一个吉利的词汇。
牵手和分手,男女间感情的开始和结束都与手有关。此时此刻,我和茄子之间的感情,
是不是正式的拉开了序幕呢?
时间突然又快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double tree宾馆。这是一个建在海边的旅馆,
不远处依稀可见垂钓的工具。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以前和妻子雪儿恋爱时,也经常在大连
的海边钓鱼。恩,这是太平洋,对面就是大连了...
“到了,想什么呢?”茄子打断了我的思绪,才发现一直握着她的手。
“哦,想家呢。海对面就是家了”我指了一下前方。
很快的办好了入住手续,我和茄子各自拿到了一张房卡,两张房卡上写着相同的数字“
214”。
电梯里又一阵子沉闷,茄子低头看着地毯。好在是二楼,一会儿便出了电梯。
一道长长的走廊,非常安静,安静到能听到茄子的心跳。
再一次想起了雪儿,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在周末也会去一家旅馆,也有一道长长的走廊。
一次次的想起了雪儿,让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突然有一种要逃离这里的欲望,只是两
条腿还是机械的往前走着,仿佛不是自己的腿...
终于挨到了房间门口,门上的数字“214”仿佛在嘲笑我,于是我低下头避开了它。专
心用手里的房卡去开锁,第一次尝试,红灯亮了。第二次尝试,还是红灯。
“试一下我的吧”,茄子把她的卡递给我。
此情此景,让我脑海里蹦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亚当尝试着从“分别善恶树”上摘果子,
试了两次都没成功。夏娃温柔的递上自己手中的果子,说,“吃我的吧”。
亚当可以选择吃,也可以选择不吃,但他选择了吃。
但是我好像没的选择,冥冥之中一切都预定好了一样。
接过茄子的门卡,插入,绿灯亮了...
avatar
a*7
3
赞!特刊应该快出来了吧。。。

【在 h*********r 的大作中提到】
: 义工——周 忠 民
: 2002年在广西参加心守家园的助学活动。通过助学网络,了解到OCEF海外中国教育
: 基金会。开始了协调员的工作。
: 当时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访需要资助的贫困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因当地都是山
: 路,崎岖不平。没有通车,只能依靠步行。路上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最晚一次走
: 访离开学生家已经是凌晨1点。当天走访的资料需要及时整理。在2005年中,连续3个月
: 的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就这样,完成了OCEF对当地资助贫困生的逐户走
: 访。将他们的情况做了完整的汇报。受到资助的同学们对OCEF的帮助心怀感恩。
: 在我们家里主张平等、民主的沟能方式。全家也都从事公益活动,并在各个公益组
: 织从事工作。在这基础之上,做到了信息共享。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