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k*i
1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式的是一般性的正常投资,包括储蓄,股票等等,老储户老股民可以传授经验给新储户
新股民,但不能从新人手里拿到钱。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是固定的
,投资就是为了回报。
b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需要得到后期从业者的资源,才能保持行业发展。例如教
授需要phd做科研才能发paper,类似的经营方式是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即现在的年轻
人存钱给现在的老年人发退休金,等现在的年轻人变老了,就会有新的年轻人来供养他
们。这种模式下,资金流入流出是平衡的,保险类投资主要为的是规避风险,可以保本
但基本没有太大回报。
c类学科的特点大家也该明白了,前期从业者需要得到大批后来从业者的资源才能保持
行业运行:一方面新增加的教授席位远远赶不上phd培养数目,大量postdoc积压而没有
相关业界职位,导致教授可以大批使用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只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新入行者)的支撑才能产出成果使老入行者收益。这种金字塔的模式(Pyramid scheme)
实际上就是传销模式。除了极少数金字塔顶的人(prof)能够获利,大部分
入行者的投资都会血本无归。这是由经济学规律和行业结构决定的。
c类学科经常会刮起一阵劝退风,但常常会遭到行内人的抵制,这个道理和参与了传销
的人员会拼命维护传销金字塔结构,以期待新入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avatar
qd
2
rt!谢谢大伙啦~
avatar
G*W
3
活佛是不是佛 ?
作者:从信法师
活佛是蒙古西藏青海一带喇嘛教政教领袖的称呼,活佛只是当地人民对该领袖尊称,与
佛教之佛不相干。虽然当地人民自称也信奉佛法,收藏印度本土抛弃不要的佛教书籍,
五体投地拜佛,这只是民俗宗教归属正统宗教的依附行为,殊不知所收藏所信奉之佛法
并非正法律。佛法原本不是某一区域的文明,虽然发源于印度,世尊入灭之后,婆罗门
文化复兴,梵我含摄诸方民俗宗教的神而建立了印度教,佛法却日渐变质而堕落而形成
密教,教徒沉迷于咒术及男女性爱之术,名为无上瑜珈,名为金刚乘,于污染中而不染
,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向禁欲的学者于性开放之后肆无忌惮与金刚上师与佛母行淫
欲之乐。所谓佛母就是供学者于性爱中修气修脉,修喜乐大定之女性,以其协助学者即
身成佛,故美其名为佛母。
密教盛行后,男女双修的行为格格不入于印度传统文化,成为印度文化负柦。当回教国
家统治印度时,淫秽的密行更不见容于回教,与佛教同时发展于印度的耆那教,印度教
,以及其他宗教未受摧残毁灭,独独密教化的佛教灭亡了。若说佛教灭于回教之侵略,
不如说印度文明乘势把印度文明中的垃圾抛弃焚燬。
就在此时开展西藏文化的喇嘛教如获至宝收藏了印度文明的抛弃物,这些抛弃物又辗转
流布于中国。毕竟人类贪欲,不离欲而成就菩提之法被视为无上法宝,普受贪欲的众生
热爱护持,流行于世界各地,金刚上师及佛母所到之处,活佛之威德也随之流传,一般
佛教信徒不辨真实,以为活佛就是活生生的佛。
其实男女双修只是性爱游戏,反而令行者堕落而不知自拔,活佛也只是凡夫,也许有其
过人之处,是杰出的凡夫,却不是佛。为什么呢?活佛标榜转世,当知凡夫才受转世,
凡夫才有淫欲行为,是故说活佛只是凡夫。我们基于世间思惟,认为人只此一生之命,
居然有能转世在生者,不视他为佛则何,我们认为人类于性爱中不堪久战,不能不漏精
,而金刚上师能久战能不漏,不视他为活佛则何?假使我们开放世间思惟,以苦集灭道
思惟来观察宇宙人生,人生是性爱的人生,所以于六道中轮回不休,不捨淫行而与欲界
相应,再生转世乃不得不尔的业报,性行为的本质不待漏精不待漏气不待漏神就是有漏
,于双修时不待漏精已剎那剎那与有漏欲界相应,已剎那剎那间有漏慧命,终至堕落。
要当离欲,与欲界划清界线,不与欲界相应,贪瞋痴永断无余乃名为无漏,不再生不受
转世乃名为佛?而今我们颠倒是非,把行淫欲转世再生的凡夫视为圣者,把释迦牟尼佛
视为已不存在的过去佛 ,适足以说明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做佛。
avatar
t*t
4
rt
avatar
L*s
5
太NM精辟了。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G*W
6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
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诸佛成道,无有异法,
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己一心形相性理,即成佛耳;
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波旬邪法。』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月轮品第三
以上 佛已经将【喇嘛教的双身法─即身成佛】说明是:→魔说!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活佛是不是佛 ?
: 作者:从信法师
: 活佛是蒙古西藏青海一带喇嘛教政教领袖的称呼,活佛只是当地人民对该领袖尊称,与
: 佛教之佛不相干。虽然当地人民自称也信奉佛法,收藏印度本土抛弃不要的佛教书籍,
: 五体投地拜佛,这只是民俗宗教归属正统宗教的依附行为,殊不知所收藏所信奉之佛法
: 并非正法律。佛法原本不是某一区域的文明,虽然发源于印度,世尊入灭之后,婆罗门
: 文化复兴,梵我含摄诸方民俗宗教的神而建立了印度教,佛法却日渐变质而堕落而形成
: 密教,教徒沉迷于咒术及男女性爱之术,名为无上瑜珈,名为金刚乘,于污染中而不染
: ,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向禁欲的学者于性开放之后肆无忌惮与金刚上师与佛母行淫
: 欲之乐。所谓佛母就是供学者于性爱中修气修脉,修喜乐大定之女性,以其协助学者即

avatar
S*2
7
R.I.P
和胰腺癌斗争了这么多年,不容易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h*w
8
肯定要上首页了,占个座.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太NM精辟了。
avatar
i*7
9
不要再拿法师的言论来揭露喇嘛教的本质了,这样会鱼目混珠。因为另外很多有名的法
师讲的是密法是最高佛法,其实很多法师们自己都不太了解喇嘛教的本质,不负责任地
发表言论,不知道自己造了多少恶业,让多少家庭破裂,让多少无辜的女孩子受害,让
多少的家庭财富流失,让佛教的流传上短命了多少个百年。
avatar
y*n
10
he is a great man and 教主。 RIP
avatar
e*e
11
一看就是生物WSN之类写出来的如此论调。
啥叫EECS的学科就对文章要求不高?EECS没有文章你找个教授职位给我看看啊。。。。
你以为是经济商科文科啊?
影响因子高仅仅代表这个领域灌水的X人和烂杂志特别多了点而已,和“文章要求是否
高”屁关系没有。。。。不要用“影响因子高还是不高”来说明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
高还是不高”。说真的,看这逻辑,无怪乎千老要做到老。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C*s
12
rip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L*s
13
生物影响因子高是因为他们只发journal。你把CS那些会的citation都算上CNS算个屁。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看就是生物WSN之类写出来的如此论调。
: 啥叫EECS的学科就对文章要求不高?EECS没有文章你找个教授职位给我看看啊。。。。
: 你以为是经济商科文科啊?
: 影响因子高仅仅代表这个领域灌水的X人和烂杂志特别多了点而已,和“文章要求是否
: 高”屁关系没有。。。。不要用“影响因子高还是不高”来说明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
: 高还是不高”。说真的,看这逻辑,无怪乎千老要做到老。

avatar
c*l
14
rip
我很崇敬他
avatar
e*e
15
你说的也是一方面。但是估计从业人数来说,生物研究的还是多太多了。
个人认为,EECS也应该慢慢回归到传统学科那种以杂志为主的出版模式,要逐渐淡化会
议的筛选作用才好。。。 这样EECS的杂志的影响因子就会很快上去。
CS领域里,现在有那么点趋势的意思。至少CACM经常吹这个风,或者说试图进行这个舆
论准备。估计需要点时间过渡。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影响因子高是因为他们只发journal。你把CS那些会的citation都算上CNS算个屁。
avatar
R*o
16
大哥走好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rip
: 我很崇敬他

avatar
g*t
17
eecs发展太快了(摩尔定律)
journal那么慢跟不上形势啊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也是一方面。但是估计从业人数来说,生物研究的还是多太多了。
: 个人认为,EECS也应该慢慢回归到传统学科那种以杂志为主的出版模式,要逐渐淡化会
: 议的筛选作用才好。。。 这样EECS的杂志的影响因子就会很快上去。
: CS领域里,现在有那么点趋势的意思。至少CACM经常吹这个风,或者说试图进行这个舆
: 论准备。估计需要点时间过渡。

avatar
c*l
18
崇敬jobs这个人,和apple一点关系也没有
avatar
j*u
19
很精辟的见解。你应该写篇文章投到science或者nature上去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a*n
20
巨人啊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b*a
21
貌似经济不是那么好找教职吧?商学院确实比较好找。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式的是一般性的正常投资,包括储蓄,股票等等,老储户老股民可以传授经验给新储户
新股民,但不能从新人手里拿到钱。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是固定的
,投资就是为了回报。
b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需要得到后期从业者的资源,才能保持行业发展。例如教
授需要phd做科研才能发paper,类似的经营方式是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即现在的年轻
人存钱给现在的老年人发退休金,等现在的年轻人变老了,就会有新的年轻人来供养他
们。这种模式下,资金流入流出是平衡的,保险类投资主要为的是规避风险,可以保本
但基本没有太大回报。
c类学科的特点大家也该明白了,前期从业者需要得到大批后来从业者的资源才能保持
行业运行:一方面新增加的教授席位远远赶不上phd培养数目,大量postdoc积压而没有
相关业界职位,导致教授可以大批使用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只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新入行者)的支撑才能产出成果使老入行者收益。这种金字塔的模式(Pyramid scheme)
实际上就是传销模式。除了极少数金字塔顶的人(prof)能够获利,大部分
入行者的投资都会血本无归。这是由经济学规律和行业结构决定的。
c类学科经常会刮起一阵劝退风,但常常会遭到行内人的抵制,这个道理和参与了传销
的人员会拼命维护传销金字塔结构,以期待新入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d*t
22
嗯,刚看到新闻,RIP,创造了奇迹的人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p*n
23
对啊,cs phd如果毕业只想进一般的公司当个马工,当然胡乱写几篇二流会议论文就好。
要是想进学术界或者顶级公司研究部门,对文章的要求一点也不比生物低。
另外谈谈影响因子。这个概念其实源于引用率的期望。
引入这个概念是因为当一个文章刚出版时,还没有足够时间评价它的影响力,也就是将
来的引用率,
所以暂且用期望做一个很粗糙的估计。这个估计非常粗糙,因为:
1)同一个期刊同一期文章的实际引用率(e.g. 10年之后)是差异极大的,所以这个估计
variance非常大。
2)同一个期刊不同时期的文章实际应用率也差异很大,有些会议和期刊以前很牛,后
来就水了,反之亦然。
cs的人都饱学数学和统计,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非常操蛋,所以没人看影响因子,大家
都直接看引用率了。
好的文章引用率自然会高,不管当年发在哪里,也不管那个杂志现在是否还存在,更不
管那个杂志现在的引用率。
要是真较真算,根据google scholar metrics的数据,
cs top conference 的实际影响因子范围大致与nature子刊范围相当。
(所谓cs paper影响因子低的无知论断,全是因为sci这种操蛋的东西不收录会议论文)
要进cs学术界,首先要有博士期间至少三篇top conference一作,
但这些年竞争太惨烈,要脱颖而出还得有top conference best paper award.
这玩意儿就比nature/science还难了。
CNS一年多少篇文章?cs所有top conference一年发多少best paper award? 差太多了。
如果统计一下这些best papers,做个模型,他们的实际影响因子当然比CNS高不少。
但是搞笑的时,这些文章当中经常有很烂的,因为时间才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就好像CNS经常有撤稿和被证伪的一样。
again, 只是一个期望而已,cs界也没把top conference best paper award捧得非常高,
因为知道时间不够,根本无法准确预测。我们发这种award,无非就是发个影响因子认
证而已。
只是一个影响因子,将来到底影响如何,全看文章本身质量了。
把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加起来写到简历里这种搞笑到极点的事情,只有生物wsn做的出
来。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看就是生物WSN之类写出来的如此论调。
: 啥叫EECS的学科就对文章要求不高?EECS没有文章你找个教授职位给我看看啊。。。。
: 你以为是经济商科文科啊?
: 影响因子高仅仅代表这个领域灌水的X人和烂杂志特别多了点而已,和“文章要求是否
: 高”屁关系没有。。。。不要用“影响因子高还是不高”来说明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
: 高还是不高”。说真的,看这逻辑,无怪乎千老要做到老。

avatar
a*s
24
可惜,再也看不到教主溜狗了。
avatar
k*i
25
楼主俺出来冒个泡
这位看官不要激动,没看见俺标题写的是"发展阶段"么
这不是单纯的分类,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俺没有任何看不起eecs的意思,事实上十年前的eecs找教职真的没有现在这么难
那时候的eecs文章数量也不多,很多phd毕业就直接教职了,那时候的eecs就好像现在
的finance,甚少有postdoc
所以,随着eecs文章质量越来越高,journal化(如您所说)
十年几十年后eecs从b类沦落到c类是必然的
同理,现在的finance也会从a到b到c,希望到时候会有新兴学科冒出来填补a类b类的空白
学科都是在发展的,现在的eecs里postdoc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eecs曾经走过finance现在的位置,现在正在大踏步走向bio的位置
这是历史的必然,每个学科都无法逃避:)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看就是生物WSN之类写出来的如此论调。
: 啥叫EECS的学科就对文章要求不高?EECS没有文章你找个教授职位给我看看啊。。。。
: 你以为是经济商科文科啊?
: 影响因子高仅仅代表这个领域灌水的X人和烂杂志特别多了点而已,和“文章要求是否
: 高”屁关系没有。。。。不要用“影响因子高还是不高”来说明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
: 高还是不高”。说真的,看这逻辑,无怪乎千老要做到老。

avatar
B*a
26
R.I.P.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s*e
27
我们这行显然是c类了。
avatar
f*e
28
RIP
avatar
b*a
29
CS TOP CONFERENCE很多是一个圈子的人把持着。
我的实例是AVG 5分能发的,因为不在圈子7分都被CHAIR据了,即便REVIEWER评价很好。
换了个自己的圈子,就录了。
CONFERENCE排名最搞笑,一年录几百篇的会议也号称TOP。
不知道INFOCOM和SIGCOM哪个更加TOP?

好。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cs phd如果毕业只想进一般的公司当个马工,当然胡乱写几篇二流会议论文就好。
: 要是想进学术界或者顶级公司研究部门,对文章的要求一点也不比生物低。
: 另外谈谈影响因子。这个概念其实源于引用率的期望。
: 引入这个概念是因为当一个文章刚出版时,还没有足够时间评价它的影响力,也就是将
: 来的引用率,
: 所以暂且用期望做一个很粗糙的估计。这个估计非常粗糙,因为:
: 1)同一个期刊同一期文章的实际引用率(e.g. 10年之后)是差异极大的,所以这个估计
: variance非常大。
: 2)同一个期刊不同时期的文章实际应用率也差异很大,有些会议和期刊以前很牛,后
: 来就水了,反之亦然。

avatar
A*s
30
跟硬件版没什么关系吧
建议到Fashion版悼念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rt
avatar
p*n
31
对的,这方面我非常赞成楼主的论断,也非常欣赏这个类比。
确实重点在变化。
数学20年前是a类,现在介乎bc之间了。
cs 20年前也是a类,cs postdoc这个说法是非常近期才有的。
我刚想问楼主,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a类一定会变成c类?
但是我绝对不同意 “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科会从a类变到c类”。
事实上,数学和cs的文章质量,20年来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不少倒退。
人经济啊统计啊之类的不发文章,不代表人不做文章。
只是人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working papers,还没发表而已。
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表周期太长。
一般的cs journal需要review一到三年,平均两年。
数学和经济学也是。
所以数学简历上都是arxiv,少有已经发表的。
相对来说,生物发表周期是超级短的,特别是nature。
原因是生物审稿相对理论学科来说是非常草率的,
倒不是故意草率,而是真的没法check实验,所以nature/science重复率只有30%.
我经常听说不能重复同单位其他组结果的现象。
而数学cs econ stat这几个理论性的学科本质上都是数学,审稿可以一行一行看,
一个definition一个definition的跟,一个equation一个equation的对,
经常能看出严重错误。所以要花很长时间。
于是cs从业者揭竿而起,用conference取代journal,结果因为审稿不严,烂文章越来
越多。

空白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俺出来冒个泡
: 这位看官不要激动,没看见俺标题写的是"发展阶段"么
: 这不是单纯的分类,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俺没有任何看不起eecs的意思,事实上十年前的eecs找教职真的没有现在这么难
: 那时候的eecs文章数量也不多,很多phd毕业就直接教职了,那时候的eecs就好像现在
: 的finance,甚少有postdoc
: 所以,随着eecs文章质量越来越高,journal化(如您所说)
: 十年几十年后eecs从b类沦落到c类是必然的
: 同理,现在的finance也会从a到b到c,希望到时候会有新兴学科冒出来填补a类b类的空白
: 学科都是在发展的,现在的eecs里postdoc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avatar
m*u
32
这个就不平和了不是。
avatar
b*a
33
谁说CS JOURNAL要1到3年的?IEEE TRANS的文章半年就够了。一般EDITOR给REVIEWER就
6周时间,如果审稿2轮,也就4个月。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的,这方面我非常赞成楼主的论断,也非常欣赏这个类比。
: 确实重点在变化。
: 数学20年前是a类,现在介乎bc之间了。
: cs 20年前也是a类,cs postdoc这个说法是非常近期才有的。
: 我刚想问楼主,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a类一定会变成c类?
: 但是我绝对不同意 “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科会从a类变到c类”。
: 事实上,数学和cs的文章质量,20年来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不少倒退。
: 人经济啊统计啊之类的不发文章,不代表人不做文章。
: 只是人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working papers,还没发表而已。
: 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表周期太长。

avatar
c*y
34
行为艺术大师应该去fashion版,lol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跟硬件版没什么关系吧
: 建议到Fashion版悼念

avatar
d*a
35
这个倒应该不会。eecs的特点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多数PhD毕业后去的是工业界。金
融也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大多数毕业生有出路。
生物的问题就是产业基础还很薄弱。生物的研究项目很多,需要很多的人力,其中很多
是PhD学生。但PhD学生毕业后没有产业来消化。这是生物行业的根本问题所在。

空白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俺出来冒个泡
: 这位看官不要激动,没看见俺标题写的是"发展阶段"么
: 这不是单纯的分类,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俺没有任何看不起eecs的意思,事实上十年前的eecs找教职真的没有现在这么难
: 那时候的eecs文章数量也不多,很多phd毕业就直接教职了,那时候的eecs就好像现在
: 的finance,甚少有postdoc
: 所以,随着eecs文章质量越来越高,journal化(如您所说)
: 十年几十年后eecs从b类沦落到c类是必然的
: 同理,现在的finance也会从a到b到c,希望到时候会有新兴学科冒出来填补a类b类的空白
: 学科都是在发展的,现在的eecs里postdoc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

avatar
s*0
36

话说本版的硬件大师我很欣赏的说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行为艺术大师应该去fashion版,lol
avatar
b*a
37
这点确实比较靠谱。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倒应该不会。eecs的特点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多数PhD毕业后去的是工业界。金
: 融也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大多数毕业生有出路。
: 生物的问题就是产业基础还很薄弱。生物的研究项目很多,需要很多的人力,其中很多
: 是PhD学生。但PhD学生毕业后没有产业来消化。这是生物行业的根本问题所在。
:
: 空白

avatar
k*i
38
谢谢这位看官支持:)
只是您把因果理解反了哈,一个学科从a类到c类的过程(因),是伴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
(果)
从a类到c类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本身在于学科研究得越来越透彻
简单的做完了,后人就越来越难做,一开始用脑力,到最后被迫用体力
开始一个人推推公式,后来几个人做做仿真,发展到后来被迫十几个phd一起做实验
最后就是金字塔咯,大批的人一起给自己挖坟,实在挖不动了就跳下去把自己埋掉:)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的,这方面我非常赞成楼主的论断,也非常欣赏这个类比。
: 确实重点在变化。
: 数学20年前是a类,现在介乎bc之间了。
: cs 20年前也是a类,cs postdoc这个说法是非常近期才有的。
: 我刚想问楼主,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a类一定会变成c类?
: 但是我绝对不同意 “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科会从a类变到c类”。
: 事实上,数学和cs的文章质量,20年来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不少倒退。
: 人经济啊统计啊之类的不发文章,不代表人不做文章。
: 只是人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working papers,还没发表而已。
: 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表周期太长。

avatar
g*t
39
。。。很多学科并不是实验学科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这位看官支持:)
: 只是您把因果理解反了哈,一个学科从a类到c类的过程(因),是伴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
: (果)
: 从a类到c类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本身在于学科研究得越来越透彻
: 简单的做完了,后人就越来越难做,一开始用脑力,到最后被迫用体力
: 开始一个人推推公式,后来几个人做做仿真,发展到后来被迫十几个phd一起做实验
: 最后就是金字塔咯,大批的人一起给自己挖坟,实在挖不动了就跳下去把自己埋掉:)

avatar
e*e
40
现在很多CS的期刊审稿(比如ACM和IEEE)速度快了很多, 平均来说,3-6个月会有个结
果。
的确,生物的审稿是太快了,以至于草率的感觉。
我现在每年出去开会也不多了,所以逐渐喜欢多投些杂志。还省下旅行开会的钱,跑来
跑去累的半死不说。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的,这方面我非常赞成楼主的论断,也非常欣赏这个类比。
: 确实重点在变化。
: 数学20年前是a类,现在介乎bc之间了。
: cs 20年前也是a类,cs postdoc这个说法是非常近期才有的。
: 我刚想问楼主,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a类一定会变成c类?
: 但是我绝对不同意 “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科会从a类变到c类”。
: 事实上,数学和cs的文章质量,20年来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不少倒退。
: 人经济啊统计啊之类的不发文章,不代表人不做文章。
: 只是人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working papers,还没发表而已。
: 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表周期太长。

avatar
h*0
41
这就是羡慕嫉妒恨。 CS那些烂会议文集哪里能和CNS 比。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物影响因子高是因为他们只发journal。你把CS那些会的citation都算上CNS算个屁。
avatar
j*u
42
nod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倒应该不会。eecs的特点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多数PhD毕业后去的是工业界。金
: 融也是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大多数毕业生有出路。
: 生物的问题就是产业基础还很薄弱。生物的研究项目很多,需要很多的人力,其中很多
: 是PhD学生。但PhD学生毕业后没有产业来消化。这是生物行业的根本问题所在。
:
: 空白

avatar
l*1
43
经济现在已经不算商科了 工作很难找 特别是没有身份的phd
avatar
k*n
44
个人感觉楼主忽略了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供求关系,当大批的人都涌入金融行业后
,很有可能a类也会变为c类。。等大批的人都退出生物行业,c类也会变为a类。。
avatar
e*e
45
同意。research同一个topic往往都是越到后面越难做。难怪我一个教授说,开创一个
新topic先把自己整出点名气再说。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这位看官支持:)
: 只是您把因果理解反了哈,一个学科从a类到c类的过程(因),是伴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
: (果)
: 从a类到c类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本身在于学科研究得越来越透彻
: 简单的做完了,后人就越来越难做,一开始用脑力,到最后被迫用体力
: 开始一个人推推公式,后来几个人做做仿真,发展到后来被迫十几个phd一起做实验
: 最后就是金字塔咯,大批的人一起给自己挖坟,实在挖不动了就跳下去把自己埋掉:)

avatar
n*l
46
数学20年前也不是a 类啊,从来(基本上)都是要做postdoc然后才能tenure track的。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的,这方面我非常赞成楼主的论断,也非常欣赏这个类比。
: 确实重点在变化。
: 数学20年前是a类,现在介乎bc之间了。
: cs 20年前也是a类,cs postdoc这个说法是非常近期才有的。
: 我刚想问楼主,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a类一定会变成c类?
: 但是我绝对不同意 “随着文章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科会从a类变到c类”。
: 事实上,数学和cs的文章质量,20年来非但没有提高,还有不少倒退。
: 人经济啊统计啊之类的不发文章,不代表人不做文章。
: 只是人找工作的时候都是用working papers,还没发表而已。
: 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表周期太长。

avatar
M*o
47
还真有一篇Journal没有的EECS进top 5的

业,
是美
算机
美国
物理
期从
营方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看就是生物WSN之类写出来的如此论调。
: 啥叫EECS的学科就对文章要求不高?EECS没有文章你找个教授职位给我看看啊。。。。
: 你以为是经济商科文科啊?
: 影响因子高仅仅代表这个领域灌水的X人和烂杂志特别多了点而已,和“文章要求是否
: 高”屁关系没有。。。。不要用“影响因子高还是不高”来说明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
: 高还是不高”。说真的,看这逻辑,无怪乎千老要做到老。

avatar
p*l
48
学科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唯一标准是
那个学科出来的挣的多, 市场是试金石,别扯别的什么你的学科贡献多。
avatar
p*l
49
另外很多学科搞不清楚供应关系。。。每年招很多PHD, 结果毕业谁都找不到工作
商学院对供应关系了解的最清楚, 刻意限制每年招收PHD的数量,也就2-3个一年,结
果是没有毕业,工作就落实了。
avatar
g*t
50
。。。现在中国留学生这么多
商学院不需要大量养TA么?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很多学科搞不清楚供应关系。。。每年招很多PHD, 结果毕业谁都找不到工作
: 商学院对供应关系了解的最清楚, 刻意限制每年招收PHD的数量,也就2-3个一年,结
: 果是没有毕业,工作就落实了。

avatar
h*l
51
金匹。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c*4
52
lz点醒很多人哈。。。。
avatar
w*9
53
确实精辟。
avatar
r*n
54
那是不是几乎所有学科都要经历 a 到 b 到 c的阶段?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g*t
55
那也得养得起学生再说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不是几乎所有学科都要经历 a 到 b 到 c的阶段?
avatar
a*k
56
mark
avatar
t*y
57
尼玛你看就是分不清经济和Business的猥琐男。经济的就业也就比生物稍微好点儿。
avatar
k*g
58
非常精辟!细节可能还可以斟酌,不过思想是很有见地的
avatar
z*t
59
没啥搞笑的
你去算算journal, transaction一年收多少文章
bio每个方向有多少好journals
会议起码双盲,还算公平
journal完全是被圈子里的人把持
INFOCOM和SIGCOM没有可比性
有10+INFOCOM文章也不一定能找着工作

好。

【在 b***a 的大作中提到】
: CS TOP CONFERENCE很多是一个圈子的人把持着。
: 我的实例是AVG 5分能发的,因为不在圈子7分都被CHAIR据了,即便REVIEWER评价很好。
: 换了个自己的圈子,就录了。
: CONFERENCE排名最搞笑,一年录几百篇的会议也号称TOP。
: 不知道INFOCOM和SIGCOM哪个更加TOP?
:
: 好。

avatar
p*l
60
lol, 国内都这样, 经济学和商科混在一起, 国内商学院很多 econ phd的, 什么都
教。 很多 econ phd 都回国去了商学院。据说反而正经商学院的 phd 回国商学院里面
受到这邦人的歧视。 晕。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尼玛你看就是分不清经济和Business的猥琐男。经济的就业也就比生物稍微好点儿。
avatar
q*c
61
真是牛逼。
其实各种行业各种事情, 大量得内在是一致得。不同得表现, 同样得人性。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q*c
62
"另外很多学科搞不清楚供应关系"
根本不是这样, 世界上天才少, 真的白痴也是很少得。
是因为有利益驱动。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很多学科搞不清楚供应关系。。。每年招很多PHD, 结果毕业谁都找不到工作
: 商学院对供应关系了解的最清楚, 刻意限制每年招收PHD的数量,也就2-3个一年,结
: 果是没有毕业,工作就落实了。

avatar
a*9
63
同问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中国留学生这么多
: 商学院不需要大量养TA么?

avatar
t*y
64
TA 可以从高年级MBA里去招,想做的多了去了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同问
avatar
w*o
65
商学院某些学科本身搜集数据就很困难。发文章慢和少这不是很正常么。有些做战略的
企业survey,一个study至少要从100多个企业搜集数据,肯定比做实验室实验的慢多了
。。。而且审稿时对思维的缜密程度和文字表达的要求,我觉得比理科其实还要严。。。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g*c
66
顶。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国,不同学科的前途和竞争激烈程度可以从学术界人员构成等情况一窥端倪
: a类学科: phd毕业能够直接找到教职,phd期间很少发文章,甚至不发文章都能毕业,
: 行业内几乎没有postdoc,代表学科:金融,经济,统计
: b类学科: phd毕业有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一些postdoc,但大部分是美
: 国以外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不高,文章影响因子普遍低,代表学科:计算机
: ,电子和传统工科中的偏应用方向
: c类学科: phd毕业基本不能直接找到教职,从业者中有大量postdoc,其中很多是美国
: 学校的phd学位,phd对文章要求高,文章影响因子很高,代表学科:生物,纳米,物理
: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类比的话,a类学科的特点是前期从业者(prof)不需要从后期从
: 业者(phd)身上获得资源(这里资源包括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出成果), 与之相类似经营方

avatar
k*a
67
CS 看文章但不看journal.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还真有一篇Journal没有的EECS进top 5的
:
: 业,
: 是美
: 算机
: 美国
: 物理
: 期从
: 营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