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hp lp3065 615 shipped used 30 warranty
avatar
hp lp3065 615 shipped used 30 warranty#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KV
1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我很建议看这部影片之前,先看看《into thin air》这本书,这是一本当时引起轰动
的畅销书,作者Jon Krakauer当时就是队员之一,虽然部分描述有点主观,但是对了解
当时的背景有帮助,再看这部影片,就能明白很多。
我对这部影片持赞赏态度,有点遗憾就是有些场景拍得过于简略,看书的话,更能体会
当时的情景,影片或许受拍摄手段限制,所以略有遗憾。
不遗憾的是,可以看看珠峰最高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年轻时代曾经梦想的高山,世界最
高的地方,或许只能在梦中和电影中看到。这些年中国人等顶的也越来越多,在我遗忘
了登山的时候,几年前看到新闻,王石也上去了,当然他是保姆式等顶,和这部影片中
的牛人无法相比。
顺便提一下,当时救援直升机飞行员,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高空空气稀薄,飞行员
也是拿命来搏。
还有,Scott Ficher是极少数没有靠氧气罐登顶的,这点是真心牛b,我怎么也想不出
这种近9000米的世界之巅,空气这么稀薄,他是怎样的身体素质。
avatar
KV
3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o*o
4
二手的啊
avatar
g*r
5
还不错。
后来大家各自回家,有些突兀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m*a
6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p*e
7
还不错
avatar
n*n
8
打分不高啊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f*o
9
看了3D的,不错
avatar
d*k
10
into thin air这本书10几年前就有中文版的,叫走入空气稀薄地带。当时是看了电影
垂直极限之后不久看的书,当时就想要是拍成电影多好呀。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r*e
11
问题是导演的手法
直升机那段,看着像个纪录片,拍出惊险味道了么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w*x
12
我看了电影之后很多疑问,为什Hillary step那绳子没修好?scott和rob真的存在竞争
么?那个俄罗斯人到底个性如何?还有那个带咖啡机登山的美国女人
回来之后我看了一整晚相关的资讯,打算再看下幸存队员的书。当天还有一波台湾人也
登顶了,
搞笑是电影的导演说并不是基于into thin air而且还跟作者互掐了
avatar
w*x
13

不是Scott,是那个彪悍的俄罗斯人不用氧气罐
书里说他一意孤行,第一个登顶,之后花了1个半小时帮助其他人登顶,scott是在俄罗
斯人turn back之后才到的
但是这个俄罗斯在回程却提前自己的客户先到营寨,引起很大质疑
还有人说他跟scott不和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r*h
14
建议你看看俄罗斯人anatoli对这个事件的记录。书名叫the climb.
Into thin air很多对他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不用氧气登顶,其实
反而少了对氧气瓶的依赖,持续使用氧气,一旦没有,后果是很
可怕的,比如死的人包括guide Andy Harris都是缺氧导致思维
混乱。Anatoli最后只身救了好几个人。Scott本身比较早就出现
严重高原病,其实早该放弃。最后下不来有很多自身原因。至于
rob hall拍的很真实,首先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坚持让Doug turn back。
但是,他最后很英勇,没有抛弃Doug,他本来可以自己下来。
最后也死在山上。就这一点来说,也不应该太多指责他。

【在 w***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Scott,是那个彪悍的俄罗斯人不用氧气罐
: 书里说他一意孤行,第一个登顶,之后花了1个半小时帮助其他人登顶,scott是在俄罗
: 斯人turn back之后才到的
: 但是这个俄罗斯在回程却提前自己的客户先到营寨,引起很大质疑
: 还有人说他跟scott不和

avatar
w*x
15
嗯,这个说法我也看到了
这么彪悍的人居然之后登山的时候挂了。。。
这两本书厚么?看起来费劲么?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建议你看看俄罗斯人anatoli对这个事件的记录。书名叫the climb.
: Into thin air很多对他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不用氧气登顶,其实
: 反而少了对氧气瓶的依赖,持续使用氧气,一旦没有,后果是很
: 可怕的,比如死的人包括guide Andy Harris都是缺氧导致思维
: 混乱。Anatoli最后只身救了好几个人。Scott本身比较早就出现
: 严重高原病,其实早该放弃。最后下不来有很多自身原因。至于
: rob hall拍的很真实,首先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坚持让Doug turn back。
: 但是,他最后很英勇,没有抛弃Doug,他本来可以自己下来。
: 最后也死在山上。就这一点来说,也不应该太多指责他。

avatar
i*4
16
3D 完全没必要

【在 f**o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3D的,不错
avatar
k*l
17
这种极限运动有心无力的人就该早早回头,免得拖累他人
avatar
KV
18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我很建议看这部影片之前,先看看《into thin air》这本书,这是一本当时引起轰动
的畅销书,作者Jon Krakauer当时就是队员之一,虽然部分描述有点主观,但是对了解
当时的背景有帮助,再看这部影片,就能明白很多。
我对这部影片持赞赏态度,有点遗憾就是有些场景拍得过于简略,看书的话,更能体会
当时的情景,影片或许受拍摄手段限制,所以略有遗憾。
不遗憾的是,可以看看珠峰最高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年轻时代曾经梦想的高山,世界最
高的地方,或许只能在梦中和电影中看到。这些年中国人等顶的也越来越多,在我遗忘
了登山的时候,几年前看到新闻,王石也上去了,当然他是保姆式等顶,和这部影片中
的牛人无法相比。
顺便提一下,当时救援直升机飞行员,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高空空气稀薄,飞行员
也是拿命来搏。
还有,Scott Ficher是极少数没有靠氧气罐登顶的,这点是真心牛b,我怎么也想不出
这种近9000米的世界之巅,空气这么稀薄,他是怎样的身体素质。
avatar
KV
19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g*r
20
还不错。
后来大家各自回家,有些突兀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m*a
21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p*e
22
还不错
avatar
n*n
23
打分不高啊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这部电影,最好是imax 3d,影片有不足之处,但一点也不拖泥
: 带水,很吸引人。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影片基本按照事实拍摄。

avatar
f*o
24
看了3D的,不错
avatar
d*k
25
into thin air这本书10几年前就有中文版的,叫走入空气稀薄地带。当时是看了电影
垂直极限之后不久看的书,当时就想要是拍成电影多好呀。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r*e
26
问题是导演的手法
直升机那段,看着像个纪录片,拍出惊险味道了么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w*x
27
我看了电影之后很多疑问,为什Hillary step那绳子没修好?scott和rob真的存在竞争
么?那个俄罗斯人到底个性如何?还有那个带咖啡机登山的美国女人
回来之后我看了一整晚相关的资讯,打算再看下幸存队员的书。当天还有一波台湾人也
登顶了,
搞笑是电影的导演说并不是基于into thin air而且还跟作者互掐了
avatar
w*x
28

不是Scott,是那个彪悍的俄罗斯人不用氧气罐
书里说他一意孤行,第一个登顶,之后花了1个半小时帮助其他人登顶,scott是在俄罗
斯人turn back之后才到的
但是这个俄罗斯在回程却提前自己的客户先到营寨,引起很大质疑
还有人说他跟scott不和

【在 KV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有个帖子说垂直极限比Everest好看,想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背景。
: 这是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山难之一,或许说是最著名的山难。不仅仅因为是发生在珠
: 穆朗玛峰下,更重要的是1996年这次山难中,登山界两位最著名,最优秀的登山家罹难
: ,Robert Hall和Scott Ficher,而因此引起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海伦威尔顿做为
: 大本营联络人,至今缄默不语,而当时很多人把责任归为南非领队,著名的《into
: thin air》的作者Jon Krakauer在这部畅销纪实作品中的描述,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
: 很多当事人站出来诉说事实,结果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 至今争论还没有停止,96山难中也体现出闪亮的人性光芒,我个人认为Robert Hall是
: 真心英雄,不仅仅登山技术更重要的是危难之中,尤其是是7000+米以上的高山,要救
: 任何人都是纸上谈兵,我想他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尽了努力,有点类似“风萧萧

avatar
r*h
29
建议你看看俄罗斯人anatoli对这个事件的记录。书名叫the climb.
Into thin air很多对他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不用氧气登顶,其实
反而少了对氧气瓶的依赖,持续使用氧气,一旦没有,后果是很
可怕的,比如死的人包括guide Andy Harris都是缺氧导致思维
混乱。Anatoli最后只身救了好几个人。Scott本身比较早就出现
严重高原病,其实早该放弃。最后下不来有很多自身原因。至于
rob hall拍的很真实,首先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坚持让Doug turn back。
但是,他最后很英勇,没有抛弃Doug,他本来可以自己下来。
最后也死在山上。就这一点来说,也不应该太多指责他。

【在 w***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Scott,是那个彪悍的俄罗斯人不用氧气罐
: 书里说他一意孤行,第一个登顶,之后花了1个半小时帮助其他人登顶,scott是在俄罗
: 斯人turn back之后才到的
: 但是这个俄罗斯在回程却提前自己的客户先到营寨,引起很大质疑
: 还有人说他跟scott不和

avatar
w*x
30
嗯,这个说法我也看到了
这么彪悍的人居然之后登山的时候挂了。。。
这两本书厚么?看起来费劲么?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建议你看看俄罗斯人anatoli对这个事件的记录。书名叫the climb.
: Into thin air很多对他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不用氧气登顶,其实
: 反而少了对氧气瓶的依赖,持续使用氧气,一旦没有,后果是很
: 可怕的,比如死的人包括guide Andy Harris都是缺氧导致思维
: 混乱。Anatoli最后只身救了好几个人。Scott本身比较早就出现
: 严重高原病,其实早该放弃。最后下不来有很多自身原因。至于
: rob hall拍的很真实,首先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坚持让Doug turn back。
: 但是,他最后很英勇,没有抛弃Doug,他本来可以自己下来。
: 最后也死在山上。就这一点来说,也不应该太多指责他。

avatar
i*4
31
3D 完全没必要

【在 f**o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3D的,不错
avatar
k*l
32
这种极限运动有心无力的人就该早早回头,免得拖累他人
avatar
a*s
33
只看了trailer,这部电影真是到喜马拉雅山顶取的景还是特效?
avatar
g*a
34
疑问,登顶珠峰要用到前人在冰缝冰崖上架的梯子,这还配称“登山家”吗?
avatar
i*r
35
当然特效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只看了trailer,这部电影真是到喜马拉雅山顶取的景还是特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