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PCH温度过高,怎么解决?
avatar
PCH温度过高,怎么解决?#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F*1
1
问一个关于H1-B Transfer的问题: 如果我接受了新公司的Offer后, 并且新公司给完成
了transfer H1-B到新公司, 但现公司给了Counter Offer, 我能不能选择不去新公司而
继续留在现公司工作? Thanks!!!
avatar
W*E
2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金刚」一名词,在古印度湿婆沙克蒂教派中,泛指以行男丶女交会之事所产生之能量
或力量者。而在石海军《爱欲正见》一书中说:「《梨俱吠陀》的一首颂诗上说起:『
众所仰望的因陀罗用他的闪电,用他的金刚杵从黑暗中托出它们(雨水)』(i.33.10)。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句诗中的金刚可说是最早出现的,诗中的因陀罗
是印度吠陀时代的天帝,闪电一词也就是金刚。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使用
『金刚』,最初的意义在於,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触即发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是『金刚』的一层含义。……在西元七世纪时,玄奘就发现一些寺院热衷於魔幻般的
超长力量。不过,金刚一词最重要的意义,不在於『闪电』或『霹雳』。……
从隐喻的角度,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很自然地也会将这句诗看成是对性行
为的描述,如此一来,金刚也就等同於男根了。」(《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
义》石海军着,百善书房,2009年9月初版一刷,P133-135.),所以藏传佛教也就直接
承袭了此论点,而广以弘传双身法教义。
然而佛教经论所阐述的「金刚」义理泛指法界实相真实心第八识如来藏。(《佛说宝积
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1云:「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
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佛言:何所为金刚者?文殊言:胜诸法故。佛
者法法之审故,是为金刚佛。以何因为金刚?则答言:所有丶无所有,一一求之无所有
,故曰空。空者是佛,以是为金刚。一切诸法皆佛,依无所依是故金刚。何缘是为金刚
?则言无所依者无所近,是故为金刚。」CBETA, T12, no. 356, p. 238, a2-12)
「金刚」者系指坚固不可被破坏,法界中没有任何一法可替代或毁坏祂的缘故,所以称
这个不可被毁坏丶替换之法为金刚。佛教用此「金刚」之譬喻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丶
无心相心丶非心心……,祂不取六尘万法,无可取代,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犹如
金刚,即使集百千万亿诸佛之力亦无法毁坏祂,所以称指「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常
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者,能破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
後堕於灰飞湮灭空无所有者,能破如是等邪说谬论。
世尊说第八识为金刚心,是因第八识体性常住不坏,亦无人能坏之,称谓金刚;佛法中
之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又名「心王」丶「涅盘」丶「本际」丶「真如」丶「阿赖耶识」
……,其体性不生不灭,常无变异,性如金刚故。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种名称呢?是因为
,依据如来藏种种的体性功能而施设不同名称,例如:强调如来藏的真实如如体性时,
称为「真如」 (《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者,此法如实丶不虚妄丶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
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CBETA, T16, no. 668, p. 467, b25-29);强调如来藏的法界实相体性时,有时只简
称为「法」 (《维摩诘所说经》卷2:「『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
,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於法乃至涅盘,是则染着,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於
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
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
;若住於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
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
切法应无所求。』说是语时,五百天子於诸法中得法眼净。」CBETA, T14, no. 475, p
. 546, a15-27);强调如来藏於法界中之虚空无为体性时,称为「空性」 (《大宝积经
》卷119:「佛言:『此经赞叹如来真实功德,应如是持。说不思议十种弘誓,应如是
持。以一大愿摄一切愿,应如是持。说不思议摄受正法,应如是持。说入一乘,应如是
持。说无边谛,应如是持。说如来藏,应如是持。说佛法身,应如是持。说空性义隐覆
真实,应如是持。说一谛义,应如是持。」CBETA, T11, no. 310, p. 678, b17-23);
强调如来藏含藏一切种子的功能时,称为「藏识」;当依前八识功能区分而言,称为「
第八识」;强调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功能体性时,称为「涅盘」;强调如来藏的不来不去
功能体性时,称为「如来」;第八识如来藏还有无量无边的种种别名,是故佛依据第八
识如来藏的种种功能体性,而施设种种名称,其实均指此同一个心体。 (请参考《真实
如来藏》正智出版社)
佛经上说:金刚心如来藏即是无馀涅盘之本际,蕴含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法种智慧
;未有世界时早已存在;世界坏灭时也不灭除;因有情之根本心如来藏体,以及所蕴藏
之无量无数种子故,出生了五阴丶十二处丶十八界法,辗转而生一切凡圣万法,显现出
种种出世间之无为法。由此因缘故,说法界实相即是众生本具之自心如来藏,而成佛之
道的首要即是证悟――找到自己身中的如来藏心。诸法实相体性是离见闻觉知,不了知
六尘相;而意识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意丶法
为缘,生於意识。」CBETA, T19, no. 945, p. 117, a25)的功能可了别法尘及五尘细
相,有思虑丶分析丶推理等功能。前五识现起时,意识同时现起,故称五俱意识 (《成
唯识论》卷7:「五俱意识助五令起,非专为了五识所缘,又於彼所缘能明了取异於眼
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CBETA, T31, no. 1585, p. 38, b28-
c1)。又例如睡觉作梦,此时前五识断灭,而意识还存在来觉知梦境法尘,而称为独头
意识。故说能觉知六尘之心就是意识心,所以称为意识觉知心。藏密学人等六识论者,
就是以这会断灭的意识觉知心当作实相心─如来藏,是严重错解佛法真实义。
然而藏传「佛教」所说之「金刚」意涵,不论系指印度教沙格蒂派之不可抗拒的能量,
或是无上瑜伽双修性行为中的男根,都与佛经典中所直指不生不灭的「实相心——如来
藏」相违。当代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也说:「《无上瑜伽续》的殊胜深奥处,在於它不仅
说明粗意识层次的修行道,还说明最细意识层次(明光的基础自心)的方便道。如果你
能够转化明光的基础自心为修行道,你就拥有非常强力的工具。」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郑振煌中译,《西藏佛教的修行道》,财团法人台北市慧炬出版社,2001.3初版第一
刷,页34。)藏密学人从其祖师莲花生到後代的达赖喇嘛,都想以「无上瑜伽」大圆满
的双身法修行方式来证悟世尊弘传的「明心」境界,然而不管他们的性交技巧再好,也
都只是徒增彼等淫欲贪爱,而落入会生灭的意识境界中。所以藏传「佛教」金刚之义,
本质乃是有为生灭沦堕之法,实不堪名为金刚。又藏传「佛教」所说金刚心是以观想所
生之明点与物质明点(精液)作转化,让意识一念不生,这并非是佛说常住不坏的第八
识心,不是有情法界的根本;修行的乐空之法也非未修之前即已常现不断,非如第八识
之「不论修与未修,悉皆常住而现行不断」;且淫乐第四喜中之觉知心意识,既然非如
第八识阿赖耶之恒常不断,遍一切时丶遍一切界丶遍一切识丶遍一切地,故不应名为金
刚。既然藏传「佛教」如实的承袭印度密教淫乐生灭法为其理论中心思想,所修之行门
亦完全依於印度密教内涵而行丶而修丶而证,这样的立论及修行法门截然与世尊所弘传
之正法相违,当然不应名为佛法,并且彼所指的「金刚」皆是缘生缘灭之法,当然也不
应称为金刚。
佛法中的金刚心如来藏无相,是离见闻觉知,与六尘不相应,所以不会有光明相,也不
会觉知六尘。但藏传「佛教」却把无上瑜伽密法修炼境界净化後之意识心,当作是第八
识如来藏,认为此光明灿烂的觉性非物质法丶是空性,说此意识心是恒古以来即是如此
,是空明无染,说祂永世不灭,可显现无碍。但此说词与世尊所传之法有相异处:
(一)丶如来藏「无相」,藏传「佛教」所述的觉性「有光明相」。
(二)丶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藏传「佛教」所述的觉性「有觉知性」。
我们从藏传「佛教」祖师莲花生所传授之法论述中查明:「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这便
是大圆满见。」 (《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 第20页 莲花生大士作 刘巧玲译 诺那
华藏经舍金刚赠经会 出版)。他说觉性是永世不灭的常住法,是光明无染的那一念,此
念确实实有;观察此觉性之法,是清除过去之念,以定为首,安住於当下心境,不造作
,以平凡无奇的纯粹觉照,唯见明空之境,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真实无杂,明空
不二。莲花生认为这就是观察实相之道。
然而,如来藏无念亦无所念,能念的心即有觉观不是如来藏;能念之心丶观照之心都是
落入意识觉知心思量范畴,都具有生灭性。如果纯粹觉照,唯见明空之境,无任何观行
者存在,那又是谁能看见明空之境?如果有能见明空之境者,显然就是有观行者存在。
因此,莲花生此论述根本是自相矛盾。又如有明空境界存在,光明相境界即属蕴处界所
摄,而蕴处界是生灭法,明空境界也应该是生灭法,既是生灭法,觉性也应该是生灭法
;如果明空境界不是蕴处界所摄,那麽非蕴处界所摄之法只有无相之如来藏,显然明空
境界不是无相之法,因此,明空境界定是属於蕴处界所摄,是生灭法。既非永恒,亦非
受造,那一定是因缘所生法,不应该称为真实法。
佛法中之「境界」乃是意识觉知心了知六尘万法不同境界;意识是意法为缘之因缘所生
法,《杂阿含经》卷9云:「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丶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
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杂阿含经》卷9: CBETA, T02, no. 99, p. 57, c20-22
)而觉性是属於意识心的功能,当意识心了知空明无染的境界时,如不返观自己而无观
者存在,只剩下意识心纯粹的觉照了知此空明无染的境界,当然也是因缘所生法。既然
是因缘所生法,就不可能是恒古存在丶永世不灭,就更不可能是实相。然而觉性是因缘
所生法,并非实相,故悟此本来觉性者,当然也就无法成就无上佛果。所以祖师莲花生
所述的觉性与佛法的如来藏体性是截然不同。藏传「佛教」的觉性体性不符合佛法的如
来藏的无相丶离见闻觉知丶不与六尘相应等体性,因此说此觉性是非真实法丶是非永恒
;藏传「佛教」此觉性论述是自相矛盾,不解佛之正理。
佛教的成佛过程经历时劫久远,也倍极艰辛;佛法中有五十二个阶位的修学次第(十信
丶十住丶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十信位主修对於三宝的信心,十信位的
满足需历时一劫到一万劫,端看个人的根器;十信位满足以後,开始修凡夫菩萨的六度
(布施丶持戒丶忍辱丶精进丶禅定丶智慧),分别为初住位的布施乃至六住位的智慧;
当凡夫菩萨熏习般若智慧到某个阶段时,透过正确的参禅方法,在真实善知识的引导下
,开悟明心进入第七住位,此时开悟明心的菩萨方可称为「真实义」菩萨,如果又「眼
见佛性」,可以进入第十住位。所以「开悟」得实相智慧,是成佛的「因」,乃是悟得
法界的真实相――第八识如来藏;再历经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位的各种实
修,最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的「果」也是以这个如来藏为主体;只不过此
时的如来藏,已经完全清净无染,成为究竟清净的「无垢识」,所以说佛道的修行,乃
是福德与智慧的圆满。反观藏传「佛教」的所有修行者,只要学会「无上瑜伽」男女双
身法,就可以在行淫当中,用意识心去感觉那种乐触;加上忍住不「漏」失精液,能够
长保这种乐触,就说是「即身成佛」了,自始至终都不必实证如来藏,实与佛法的修证
完全无关。所以说藏传「佛教」的成佛,乃是利用身体的感觉,妄说身体的乐触就是「
成佛境界」,实乃落入三界中的六尘境界而不自知,被欲界的境界所束缚,是标准的六
道轮回众生,仍还是住在凡夫位中!所以聪明的您,应该有智慧能依文清楚明白比对二
者的差异性吧!!
avatar
d*n
3
PCH温度(摄氏50多度)比CPU高20多度,请问有什么办法?
avatar
m*n
4

继续为现公司工作没问题,但是counter offer不能接。
有统计,接了counter offer之后,六个月之内被裁员的比例超过80%。

【在 F*******1 的大作中提到】
: 问一个关于H1-B Transfer的问题: 如果我接受了新公司的Offer后, 并且新公司给完成
: 了transfer H1-B到新公司, 但现公司给了Counter Offer, 我能不能选择不去新公司而
: 继续留在现公司工作? Thanks!!!

avatar
W*E
5
喇嘛教所传为 六识论 、断灭论, 外道所說, 並不是佛法。
故此,喇嘛教的传法人,不具备传扬佛法的资格。
反对喇嘛教,对事不对人。
举证出喇嘛教的错误,是希望他们改邪归正,并不是与他们争是非。
就好比人世间纷纷扰扰、是非不断,纵然如此,事实真相只有一个,不因争论而改变。
改变的只是大家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变的是真相本身。
真相在哪里?
在佛经中去找,
在真心中去求……
南无 大悲 观世音菩萨。
avatar
n*y
6
正常,无需担心
avatar
G*i
7
结论没错
不过俺很是怀疑你这80%的数据可靠性..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为现公司工作没问题,但是counter offer不能接。
: 有统计,接了counter offer之后,六个月之内被裁员的比例超过80%。

avatar
m*n
8

http://www.joelhwilensky.com/countero.html
On a Final Note:
Statistics compiled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rsonnel Consultants
confirm that over 80% of employees who decide to accept a counteroffer are
no longer with the company six months later.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结论没错
: 不过俺很是怀疑你这80%的数据可靠性..

avatar
F*1
9
要是现公司不给counter offer, 偶肯定是走了. 但问题是现公司肯定会counter offer
,因为没有人能做我做的东西, 如果我一走, 现公司的一个大项目会面临被推迟的可能.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joelhwilensky.com/countero.html
: On a Final Note:
: Statistics compiled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rsonnel Consultants
: confirm that over 80% of employees who decide to accept a counteroffer are
: no longer with the company six months later.

avatar
d*h
10
如果是公司缺了你不转的话,为何早不给涨工资?当时我走的时候,大大老板要给我counter offer, 我的直接老板跟我说,不要,尽管他也很想留我。

offer
能.

【在 F*******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现公司不给counter offer, 偶肯定是走了. 但问题是现公司肯定会counter offer
: ,因为没有人能做我做的东西, 如果我一走, 现公司的一个大项目会面临被推迟的可能.

avatar
G*i
11
没错
现在也许公司是没有人能做你做的东西
但除非你比较确定你做的东西的确独一无二
高精尖到市场上至少短期内都找不到人能取代你
否则你觉得老板既然已经知道你有异心
难道还不赶紧找人或者培养接班人?
还能冒险公司大项目被你长期牵制
俺的经验教训是:
这地球不是离了谁就不转的
The job is just a job
养家糊口而已

offer
能.

【在 F*******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现公司不给counter offer, 偶肯定是走了. 但问题是现公司肯定会counter offer
: ,因为没有人能做我做的东西, 如果我一走, 现公司的一个大项目会面临被推迟的可能.

avatar
F*1
12
偶的工资在现公司里已经很高了, 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多少再上涨的空间了. 由于跟新
公司的性质不同,现公司的counter offer肯定不可能达到新公司的水平. 只是由于去新
公司后还要跟现公司打交道, 所以很为难.

counter offer, 我的直接老板跟我说,不要,尽管他也很想留我。

【在 d********h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是公司缺了你不转的话,为何早不给涨工资?当时我走的时候,大大老板要给我counter offer, 我的直接老板跟我说,不要,尽管他也很想留我。
:
: offer
: 能.

avatar
F*1
13
多谢你的经验之谈. 但我现公司的问题是: 上面的经理和更大的头都是只管人而不懂技
术的主, 有我在的时候, 他们心里明知道我的重要性, 但由于整个公司的文化就是不重
视外国人(老中老印), 所以平时只要项目没问题,他们就根本不把我当回事. 只有项目
有问题时, 他们这帮狗屎才来求我.

【在 G******i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
: 现在也许公司是没有人能做你做的东西
: 但除非你比较确定你做的东西的确独一无二
: 高精尖到市场上至少短期内都找不到人能取代你
: 否则你觉得老板既然已经知道你有异心
: 难道还不赶紧找人或者培养接班人?
: 还能冒险公司大项目被你长期牵制
: 俺的经验教训是:
: 这地球不是离了谁就不转的
: The job is just a job

avatar
G*i
14
呵呵
不懂技术的更麻烦
你觉得他们明白你的重要性
其实他们并不一定是真正懂
随便找个能忽悠的就可能把你取代了
还是俺刚才说过的
除非你觉得留下以后
从长久来说工作更稳定
职业发展前景更乐观
否则你觉得你的老板们
在你已经表明过离开的想法后
又不得不多付了不少的薪水
来留下你这个原本如你所说
薪水已经高到没有上升空间的人才
还会一如既往的继续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你这个篮子里?

【在 F*******1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你的经验之谈. 但我现公司的问题是: 上面的经理和更大的头都是只管人而不懂技
: 术的主, 有我在的时候, 他们心里明知道我的重要性, 但由于整个公司的文化就是不重
: 视外国人(老中老印), 所以平时只要项目没问题,他们就根本不把我当回事. 只有项目
: 有问题时, 他们这帮狗屎才来求我.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