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y
1
分享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歌。每一天,我都会用这首诗来提醒自己,爱孩子的前提,是
自由和尊重。
On Children
Kahlil Gibra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孩童》(纪伯伦*《先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
他們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 但
他們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 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的身體住在你的屋裡 但
他們的靈魂並不
因為 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 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探訪
你可以盡力讓自己變得像他們 但是
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
生命不會倒流 也不會在昨日佇足
你是弓 經由你
射出子女的生命之箭
神箭手瞄向無窮遠的標的 以祂的神力將你拉彎
把箭射得又快又遠
任那神箭手將你彎滿
那是一種真正的喜悅 因為
一如祂喜愛飛快的箭
祂也同樣喜愛沉穩的弓
avatar
S*g
2
“命与身同、命与身异”二个命题,实际上会扩增为类似前三组命题的形式,而成为四
个命题。《长阿含经》卷17:
是命是身,此实余虚;命异身异,此实余虚;身命非异非不异,此实余虚;无命无
身,此实余虚。79
命题形式的扩增并不违反十四难的意涵,反而是正确反映出十四难作为基本命题形
式的普遍性意涵;即是将无量无边的各种存有命题作出归纳性的基本命题,以便于探讨
与思维。但是每组命题在讨论时,可以该组命题为核心扩展成极广大的全等命题。兹举
出此组命题中四种命题之一的实际探讨内容,《起世因本经》卷5:
诸比丘!于中所有沙门、婆罗门等,作如是见,作如是言“非命非身,此是实余虚
妄”者,彼等于身中不见有我、不见有命,别身亦不见有我、亦不见有命。是故彼等作
如是言:“非命非身,此是实余虚妄。”80
此组命题主要在于定义生命的主体(身)以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命),探讨生命的
组成,以及生命现象的构成要素。同时,此组命题也从生命的主体来探讨“我”的定义
,则又与“世间常无常”、“世间有边无边”探讨“我”的定义十分明显地互相形成全
等命题。
此组命题探讨:众生生灭的五蕴身就是构成生命的全部成份,而不必有不生不灭的
如来藏吗?众生的生命必要有其他众生生命的成分吗?众生的生命只是上帝或大梵的一
部分,最后应该回归而合并?还是说生命只是物质或能量的一种现象而已?这些命题都
是此组命题所探讨的范围,可以略归纳如下:
1、身的定义:身的定义是从世间凡夫可以观察到的范围来探讨生命的主体,例如
以色身、物质为生命的主体,或者以名身(受想行识等四蕴)为生命的主体。《杂阿含
经》第570经: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
、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
!是名身见。”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
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
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81
2、人的组成:众生的生命到底如何组成?是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生命的成
份有哪些?《中阿含经》卷7:众生实有六界:不爱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
同会一,有摄、和、习,共合为苦,是名怨憎会。82
3、命根的产生:生命的现象到底是如何发生?只要有色法就能够产生生命现象?
《杂阿含经》卷21: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塜间,无心如木石。83
众生生灭的色身与名身中是否可以找到不生不灭的轮回主体?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
,因为生灭法与不生不灭法的法性截然不同。但是众生却常常错误地把生灭的色身与名
身当作是不生不灭法,以作为轮回主体。这样错误的见解称为身见。所以,只有不生不
灭的入胎识才能作为轮回主体。同样的命题,唯有生灭法就可以构成人类吗?佛陀提出
六界组成众生,六界中地水火风空五界都是色法,唯有识界是心法。但是识界与五界必
需共同会合在一处(彼同会一),而八个识中唯一从入胎到死亡都与色法共同会合在一
处者,只有第八识如来藏识。人类的生命现象中,呼吸及心跳等生命现象都可能停止,
但不能算是死亡。例如四禅以上的禅定证量者,息脉俱断,仍然可以出定而不是死亡。
但是不能失去体温,否则将会死亡,故以体温作为生命的最后现象。然而生命现象的显
现,只要依附于五蕴就可以存在吗?佛陀提出寿暖识说明生命现象,要有入胎识才能显
现寿命与体温等生命现象。《杂阿含经》第568经(S41:6):
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
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
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84
经中分辨死亡与灭尽定的差别:死亡是丧失体温而舍寿,身体败坏;尽灭定是灭除
身口意行,连意识的行为也灭除,但体温与寿命仍然存在。既然灭尽定灭除前六识,则
尚有意根与如来藏识存在,而且将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中的想受心所法灭除,所以灭尽
定亦名想受灭定85。因此寿暖识中的识,即是指入胎识如来藏。由此可知此组命题也是
围绕著“如来藏真实存在”而探讨生命的种种命题,而且与前述各组亦构成全等命题。
对于佛陀是否“悉知、悉见”此组命题,《杂阿含经》第962经(M.72):婆蹉种
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
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
见,乃至忧悲恼苦生。”婆蹉种出家白佛:“瞿昙!何所见?”佛告婆蹉种出家:“如
来所见已毕。婆蹉种出家!然如来见,谓见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
灭道迹圣谛。作如是知,如是见已,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
慢系著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86
经中婆蹉种对于十四难询问佛陀的见解为何,佛陀回答:“如来所见已毕。”说明
佛陀对于十四难命题的解答完全了知,而且对于十四难的了解等同于四圣谛的正确见解
而证果。因此对于十四难的探讨显然不是无记,而是与道果记别密切相关,必然是有记
。对四圣谛有正确的见解之后,就知道应当灭尽一切见、一切受、一切我与我所,以及
断除我慢的系缚,最后入无余涅槃是寂静、清凉、真实,就是这样的解脱。佛陀特别强
调将一切法断灭后,并不是空无的状态,而是有如来藏独存而寂静、清凉、真实地存在
。因此如来藏独存的状态即是解脱道的无余涅槃境界。
所以,对于“如来藏真实存在”命题的正确了知,才能够对“有自性的存有”的十
四难命题有探讨与解答的能力,而可以实证道果记别,故为有记。若是不具备对于“如
来藏真实存在”命题的基本认知,则没有能力探讨十四难,因此只能以无记作为回答。
林伟仁 《阿含经》十四难有记无记之再议
avatar
c*n
3
finally got my linux laptop client ---> RPI samba printer server working
tip: you need to smbpasswd -a root on the server side, then always use root
to authenticate on printing request.
Ubuntu 12 cups is a bit broken, that's the workaround I found that is
working.
overall very neat,
I use it to play video , share printer, share files
btw, today on tiger direct there is a 1.5TB hard drive for 50$ after rebate,
witha 6$ SATA-->USB convertor, this connects to RPI very well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