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Dell xps 13z如果要加两年extended warranty/support要多少钱?
avatar
Dell xps 13z如果要加两年extended warranty/support要多少钱?#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c*d
1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是谁在轮迴?谁又在开悟?
苟嘉陵
5/18/2018
https://chanworld.org/2018/05/18/
有大学同学成立了网路上的群组,希望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佛法,我欣然从命。讨论了
一段时间,就到了佛陀所说五蕴的部分,即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缘和合所
生,而其中的任何一样,都是念念地迁流不住而无有自性。所以佛说我人的生命,只是
一个根尘相触而生的影像,其中并无长恆不变的实体。这就是佛法裡面的「无我论」。
而且不只是死后无我,而是当下的现在就是无我。此语一出,同学们大都愕然。因为此
语和大家原先瞭解的佛法,有颇大的差距。
原先大家的理解,是身体虽然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但至少所谓的「第八识」,也就是
阿赖耶识至少是长恆存在而不变的,不会因死亡而「消散」。如果就连这个俗称的「神
识」都是无我,无自性,而且也是无常且空的,那我人如何能轮迴呢?佛教不是讲轮迴
吗?不是讲前世今生吗?菩萨道的大行大愿,不也是由劫至劫无有穷尽的吗?如果就连
当下的生命与神识都是空无自性而且无我的,那轮迴又如何能成立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只是今天才有,而是从佛陀开悟以来就有。许多人修行修了一辈子,
而且广读经论,但就是无法在这个无我与轮迴何以能「共存」上超越而如法增上。但修
行人如果尚未澈见无我和轮迴其实无有违逆,就是犹未瞭解「无生法义」,严格上说是
尚未了解如来所说的真义。
不了解虽并不是问题,但修行人应「永不放弃」对无生法义的思维与了解。否则就是菩
萨道裡的「退心」,也就是放弃了对无上徧正觉的欣慕。而这个态度与立场,是菩萨道
修行的根本。菩萨行者如果尚未开悟,并不是问题,但不可放弃开悟。目前不少人欣慕
南传佛教,就抱持了一种南传佛教裡「不讲开悟」的见解。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因为无
生法义是一切佛法的共同立场,也就是三法印的立场。一个人如果澈见无生,就是开悟
。就算是去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也是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我则以为修行人如果能了解「因果与空义」何以能共存而没有矛盾,就
是了解无生法义的先导了。我大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因果与空义」的偈子,曾
连同其他十三首赠与美佛会当时在开董事会的董事们,其中包括了仁俊长老,显明长老
与沉家祯长老居士在内。其中就有「因果与空义 ,不二亦不异。诸法由缘起,显现毕
竟空,亦以空义故,因果方得立。」的句子(见附录)主要的意思就是在指出,如果不
是空、无自性,也就是无我,因果法则其实是无法成立的。故同时我也指出了「因无自
性故,方得成为果,果亦无自性,能复为他因。」
当时我是美佛会的后生晚辈,是在请长老们指正。而当时的长老们虽是慈悲,很爱护后
学,但也没有因此就不纠正我的错误。仁俊长老后来就写信给我,指出其中一首偈子的
一个字可改。但不是这一首。对于仁老,我是一辈子感激怀念的。
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成为中国人心灵的最爱,至今犹有人在以桃花源为题材来写舞台
剧。但中国人大都没有意识到此记所述,其实暗合了佛陀所说无我法的真义。因为当这
个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竟发现当地的人自避秦以来,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除了符合传统中国隐者「山高皇帝远」的精神寄託以外,其实也是在说「哪朝哪代」
其实都只是观念,也都是「假名」。老百姓没有这些朝代名相与观念,日子还是照样过
得很好。而且没有了对这些假名的执着,事实上是活得更有滋有味呢!
人的问题,就是能够了解秦汉魏晋都只是观念上的假名,但就是不能接受同样的事发生
在自己的身上———即「我」其实也是观念,而「苟嘉陵」也其实只是假名。当秦朝灭
亡而被汉朝所取代,老百姓并没有因此就不过日子。赢氏子孙当然会难过,而希望有一
天能够「复秦」。但若以缘起观的无我来看,所谓的秦朝是「本来不生」,是「有因有
缘世间集」,也是「有因有缘世间灭」。赢氏子孙当然能做复国的努力,但无我的立场
是教人要自在,不要因「本来不生」的东西而苦恼执着。桃花源裡的人们,就没有经历
过官渡之战的血流漂橹,也不知道何为火烧赤壁。而这些「不知道」,难道不正是一种
幸福?
许多佛友曾问:「如果所谓的人是五蕴和合所成而当体是空,那又是谁在轮迴?我人多
生累劫的修行,又如何能不落空呢?」其实罗候罗尊者早已对这个问题做过极幽默的回
答。他曾在「佛陀的启示」一书裡说:「人的确是在『做』,但并没有实有的『做者』
。」所以同样地,轮迴虽是轮迴,但也没有长恆不变的「轮迴者」。目前一般的学佛人
所以为的「轮迴」,事实上正是佛陀所说无我意思的相反。因为想找到一个长恆不变而
可以被分别出来的「轮迴者」,是了不可得的。
人如果没有因生命当体是空而不能吃饭睡觉,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不能轮迴。至于到底是
谁在轮迴,就正是佛陀与所有的入流与成道者要对凡夫们提出的一个反问 :「到底是
谁在开悟?谁在轮迴?又是谁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呢?」
附录
因果与空义 (摘自参学十四偈。未出版。)
因果与空义 不二亦不异。
诸法由缘起 显现毕竟空, 亦以空义故 因果方得立。
吾人若不了 此二非违逆, 偏空或偏有 俱是知见病。
执空者坚主 一切法非有, 亦否定因果 以为非究竟。
此等落空见 亦名恶取空, 非大乘菩萨 度生中道义。
执有者坚主 一切唯因果, 因实果亦实 因果为究竟。
若不了我法 缘生如幻义, 易执相计较 反为流转因。
我等随佛学 首当正知见, 知空有不二 大乘中道义。
一切法如幻 非有亦非无, 当体毕竟空 究竟无实性。
俱以因缘故 随缘如幻现, 幻中似梦起 宛然有义境。
一切法空故 幻现有流转, 有因亦有果 宛然有秩序。
因无自性故 方得成为果, 果亦无自性 能复为他因。
一切无自性 假名因果立, 假名为流转 假名为生死。
知其为假名 不违真空义。
凡夫以不了 因果亦如梦, 三世幻有中 常自穷算计。
加减复勾销 欠来又还去, 不了一切法 还自由心生。
菩萨达空理 却不谤因果, 知因果如幻 以空得建立。
若种如是因 必得如是果, 若有如是果 必由如是因。
一切虽幻有 因果绝不眛。
故于三界中 常教化众生, 种一切善因 得一切善果。
若有机缘契 能了甚深法, 亦以胜义谛 如实而开演。
我人学佛法 深入有次第, 常观法性空 不执着五欲。
须深信因果 修法勤精进。 亲近善知识 请益正知见。
常敬重一切 绝不轻后学。 集福德资粮 迴向一切众。
广修智慧学 深入般若义。 如实而修行 佛果亦可期。
我今作此偈 愿共有缘者, 并一切众生 正见得增益。
若有理未尽 或有不如理, 亦请诸菩萨 慈悲指迷津。
avatar
m*t
2
比如在[email protected]上买了,但是要3年的warranty/support,要加多少钱?
avatar
c*d
3
山海会:二谛的根本义理
二谛的根本义理
山海会
05/18/2018
圣龙树其实在「中观论」裡,已经言简意赅地把佛法修行人对轮迴的看法与态度讲得很
清楚了,就是「八不偈」裡的「不常亦不断」。(附录一)凡是以为有一个「我」或灵
魂或神识,在三界裡作由一生到另一生的旅行,就是常见,是一种错误的佛法知见。这
种见解是佛世时印度文化裡原先有的见解,也是后来又逐渐回到「佛教」裡的见解。而
之所以要用引号,是因为这个见解并非佛陀所教,而是后来的人自己发明出来的,也就
是重回了印度教的怀抱。龙树在佛去世几百年后见到这个现象,就作了许多论典去阐扬
空义,也就是因「不忍圣教衰」而批评了这些知见。而他所批评的那些知见,自然也包
括了落于常见的「轮迴观」。中国佛教自诩为大乘法义的传承者,但如果不能把这个基
本的大乘法义的立场弄清楚,是没有资格自称为大乘佛教的。
但之所以有那么多佛法修行人要回归印度教原本的轮迴观,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人如果
不能正确地了解缘起与空义,会误以为「五蕴皆空」意味着一旦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就是无法再轮迴了。但事实上这和常见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落入了「断见」。而
断见不是如来所说义。金刚经裡佛陀清楚地指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
说断灭相。」人如果以为有一个「我」在做「生死旅行」,那就是常见,固然是不合缘
起,不正确。但如果以为生命一旦结束就是一了百了,完全地终结了而「不再存在」,
也是不如实的。因为生命本来就是因缘所生法,是「本来不生」,也原先就是「无有自
性」的。是因为凡夫未解缘起而以为生命是「实有」,才会有以为死后是「实无」而落
入断灭相的见解。故常见和断见是同样的一体的两面,也都是「不正知见」。而佛在世
时诸大阿罗汉们所修的四念处,包含了法念处,所以也包含了要能澈见自己的「断常二
见」。如果没有见到这些观念上的执着(法执),讲什么了生死,断轮迴,都是镜花水
月。也正是圣龙树所批评的。
也有不少佛友以为远离断常二见很难,一般人做不到,就把其归类为「胜义谛」,而把
一般人以为的「有我的轮迴」归类为「世俗谛」。他们主张佛陀与诸大菩萨都是依二谛
而说法,所以不必批评「有我的轮迴论」,也就是主张把其视为「方便教说」。但这种
颇为流行的看法是亟待商榷的。因为圣龙树不做如是观,而他是大乘佛教的「八宗共祖
」。他之所以会有如是的看法,当然不会是缘于法义上的意气之争,而是有其护卫正法
的立场的。
因为正知见是八正道之首,也就是修行的先决条件。知见如果不正确,是无论如何地修
,也修不出什么名堂的。佛说的解脱道修行方法,也就是以四谛为骨干的修行体系,必
须是菩萨道以及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故修行人如果不能先正其知见,进而在解脱道上
有了法喜的体验,怎么修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圣龙树之所以一生都在「破邪显正
」,甚至不惜身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般若广场所提倡佛法现代化修行的重点,也
就是希望要能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句,来阐述表达原始佛法裡正知见的意义。
所以般若广场不能接受断常二见是二谛裡的「权教」,也就是方便教说的看法。因为断
常二见是「不正知见」,会是修行解脱道上的严重障碍。正见如果有偏差,无论一个人
是如何地修四念处或禅定,也无论其人有多么地精进,都不会有佛法解脱道裡真正的法
喜道乐。而一个人如果自己没有法喜道乐,是无法帮助别人有的。
这个看法不只是原始佛说是如此,圣龙树的所见是如此,就是后来的藏密大成就者也都
是如此看待。白教过去有一世的大宝法王叫自生金刚,就曾在他所作的「大手印愿文」
裡写过「离断常边二谛根之义」的句子。这就是在更清楚地指出「远离断常二边」是佛
法裡的基本正见。不仅是胜义谛如此,就是世俗谛也是如此的。许多人以为自己懂得缘
起而有了「正见」,但仍然是在断常二边之中。这其实是没有如实了解二谛的根本义理
的现象。
如果我的观察无误,目前中国佛教裡的修行知见,应是普遍性地偏向常见———以为有
一个「我」在「生死海」裡做轮迴旅行。这个见解,当然是需要被调整而改正的。
附录一
中论一开始就有: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avatar
G*D
4
请直接上online chat找rep谈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