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审稿以及我的个人经验#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p*r
1 楼
在版上潜水多时,受益匪浅。受到很多启发,也得到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和回答。希望回
馈本版,分享一些个人审稿的体会和经验。本人文章20+,审稿70+(20+个杂志)。以
下纯属个人意见,欢迎讨论。
1. 什么是审稿?
peer review,所谓的”同行评审“,是现有的大部分学术期刊以及学术研究资金提供
机构所使用的一种评审科研学术成果的一种程序。分为 open peer review 和 blind
peer review两种。前者审稿人的身份是公开的,后者是匿名的。就象Ben Goldacre在
他的大作中提到,“Peer review is flawed but the best we've got” 作为一种评
审方式它也有他的弊端,但是也是现今唯一受到大家承认的评审方式。所谓”同行评审
"就是你递交的学术著作(paper)或者学术计划(proposal)通常会由你所在专业的同行
来评定和给分,来决定文章是否接受和发表或者研究经费是否被授予。根据不同的期刊
,通常一片manuscript会由多位审稿人(1-3)来评定。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你发表
了10篇文章,那么你的审稿数量应该在20-30左右(按照一篇稿子2-3个审稿人来计算)
。有些同学可能要问,为什么我的审稿远远少于我发表的文章数?这就要说到“通讯作
者”的问题。所谓的“通讯作者”, 就是如果读者对该篇文章有疑问,通常要联系的
那个作者。所以通常通讯作者,就是那个需要对文章负责的人,通常是senior person
,也往往是研究经费的持有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另外,按照kangg兄的说法,有时候共同作者很多,所以这个因素也应当考虑进去,实
际审稿数可能会少一些。其实谁做通讯作者并没有明文规定,只不过国内这个有时候和
评定职称联系在一起,所以涌现了很多所谓的并列通讯作者。审稿的邀请也就自然而然
的落到了通讯作者的肩膀上,因为通讯作者负责所有的投稿,修改,重新递交的过程。
审稿的邀请是不是只给通讯作者?答案是“否”。共同作者也会被邀请审稿,但是通讯
作者得到审稿的几率要大一些。
2. 我们为啥要审稿?
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作为EB1类的6条要求,其中一条就是“participation as the
judge of the work of others in the same or an allied academic field" 。这个
不光包括作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如果你作为panelist评审过别人的funding proposal
也算。甚至为会议审稿(摘要)有时候也算。 所以,能够作为审稿人,尤其是做高影
响力杂志的审稿人,就意味着自己的本领域内的影响力和杰出成就。这也是为什么
USCIS把这个作为其中一个评审标准的原因。
3. 如何才能拿到审稿邀请?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版上的大拿们也基本上归纳了得到审稿的各种方法。其
中包括”守株待兔“和"绝地返攻"两种。所谓”守株待兔“就是多发文章,发好文章,
争取做投稿人(submitting author),最好还是通讯作者。有的同学就会说,老板不同
意。没关系,你可以做会议文章的通讯作者嘛,一般老板是不介意的。这样审稿邀请就
不请自来。还有多注册不同杂志的投稿账号,一般会有一个选项就是:“你是否有兴趣
做本杂志的审稿人?”(Elsevier的很多),勾选yes,然后就define你的expertise or
field of interest。尽量写的宽泛一些,这样中奖率会比较高。当然如果你投过稿的
话,往往他们邀请你审稿的几率会大一些。所谓"绝地返攻",就是象我这样,读博士的
时候没有机会,只是帮着老板审稿,到头来credit还不是自己的。后来茅厕顿开了于是
主动寻求审稿机会。一个是通过你认识的PI,或者committee members, 或者任何开会
认识的professors,来推荐你做审稿人。 如果碰上正好在某个杂志兼职编辑或者
editorial board的PI那就更好了,直接发邀请给你。二个就是寻求同行的推荐,譬如
说这边版上很多兄弟姐妹分享审稿的机会啊,如果被推荐那么进入杂志审稿人的pool的
机会就很大。三个就是直接写信骚扰编辑们,一般向和自己研究方向比较近的副主编发
信机会比较大,以来他处理的稿件大多是你的研究方向,二来他熟悉你的研究方向,比
较好评判你的审稿资格。大多数编辑如果觉得你合适就会把你加到他们的reviewer
pool里面,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个和关键词定义的好,很快就会有相关稿件来找你。
我对我自己的审稿记录作了一个统计:在我review过的20个杂志+会议中,有2个是因为
我在他们出版社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而被邀审稿(其中一个是同一系列的姐妹刊);有
6个是因为被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一起合作的PI,以及开会见过多次的主编推荐而
被邀审稿;有10个是自己联系主编或者自己注册了杂志的投稿账号而进入reviewer
pool的;还有2个是会议摘要审稿。而当初我主动联系了15个杂志的主编要求审稿(注
意:为了保证成功率,这些我挑选的杂志impact factor都不高,都只有我发表文章的2
/3 或者1/2),只有5个回复,都陆续给过我审稿机会,后来只有3个成为我的长期“客
户”,不间断的收到他们的审稿邀请。
4. 如何审稿以及审稿带来的影响
前面说了,peer-review这个系统运作的方式前提就是 peer要审其他peer的文章。peer
-reviewed系统存在的根本就是peer履行peer的职责。审稿作为一个scholar/
researcher即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审稿,如果遇上有趣的稿子也许是一种享受,
大多数的时候审稿是一件严谨而痛苦的过程。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总是被别人审稿现在
有机会自己作一回爷咱也来体会一把掌握别人生杀大权的滋味,岂不爽哉 ?次言差矣
!我相信大多数版上的ID都遇到过这样不同类型的referee: 1.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理
由直接据稿;2. 狗屁不通还硬要说你的文章错误百出一文不值;3. 隔靴搔痒滥竽充数
随便几句敷衍通过; 4.一针见血指出不足以及改正和提高的地方。我的preference是
: 4>3>2>1。真正提出中肯意见并且给我提升空间的人才是真正合格的审稿人。所谓己
不欲, 勿施与人。你善待别人的稿子,别人也会善待你的稿子。如果你的文章没有没
有任何revision就通过了,那么要么是你的文章实在是无懈可击,要么审稿的人碰巧是
你的朋友,要么审稿的人是一个为了攒审稿而审稿的人。所以希望同学们在积攒审稿
credit的同时也要保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给出公正,全面的评审。对于审稿我是这样作
的:第一段概括作者report了什么,有些什么novel和significant的地方,表征和方法
是否恰当,数据处理是否合理,最后给出总体意见,是拒,收,还是修。然后根据第一
段的内容,按照文章里出现的顺序或者出现的问题种类,给出具体意见,疑问和我觉得
需要阐述清楚的地方。所有提到的有问题的地方,给出相关页码和行号。如果文章内容
别人已经发表过了,那么我会给出出处,说明为什么据稿,可以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发表到哪些杂志更加合适之类的。一般我的审稿意见在1-2页之间。如果大修以后可以
接受的我都不据,尽量给别人提高的机会。不认真修改的我会打回去重修,认真修改的
我一般会给过。再完美的稿子我也会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审稿的目的是提
高稿子的质量以期达到/接近发表的水平,文章质量提高了,杂志impact提高了,编辑
高兴了;文章经过修改可以发表了,作者也高兴了;文章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了,审
稿人也高兴了。
馈本版,分享一些个人审稿的体会和经验。本人文章20+,审稿70+(20+个杂志)。以
下纯属个人意见,欢迎讨论。
1. 什么是审稿?
peer review,所谓的”同行评审“,是现有的大部分学术期刊以及学术研究资金提供
机构所使用的一种评审科研学术成果的一种程序。分为 open peer review 和 blind
peer review两种。前者审稿人的身份是公开的,后者是匿名的。就象Ben Goldacre在
他的大作中提到,“Peer review is flawed but the best we've got” 作为一种评
审方式它也有他的弊端,但是也是现今唯一受到大家承认的评审方式。所谓”同行评审
"就是你递交的学术著作(paper)或者学术计划(proposal)通常会由你所在专业的同行
来评定和给分,来决定文章是否接受和发表或者研究经费是否被授予。根据不同的期刊
,通常一片manuscript会由多位审稿人(1-3)来评定。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你发表
了10篇文章,那么你的审稿数量应该在20-30左右(按照一篇稿子2-3个审稿人来计算)
。有些同学可能要问,为什么我的审稿远远少于我发表的文章数?这就要说到“通讯作
者”的问题。所谓的“通讯作者”, 就是如果读者对该篇文章有疑问,通常要联系的
那个作者。所以通常通讯作者,就是那个需要对文章负责的人,通常是senior person
,也往往是研究经费的持有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另外,按照kangg兄的说法,有时候共同作者很多,所以这个因素也应当考虑进去,实
际审稿数可能会少一些。其实谁做通讯作者并没有明文规定,只不过国内这个有时候和
评定职称联系在一起,所以涌现了很多所谓的并列通讯作者。审稿的邀请也就自然而然
的落到了通讯作者的肩膀上,因为通讯作者负责所有的投稿,修改,重新递交的过程。
审稿的邀请是不是只给通讯作者?答案是“否”。共同作者也会被邀请审稿,但是通讯
作者得到审稿的几率要大一些。
2. 我们为啥要审稿?
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作为EB1类的6条要求,其中一条就是“participation as the
judge of the work of others in the same or an allied academic field" 。这个
不光包括作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如果你作为panelist评审过别人的funding proposal
也算。甚至为会议审稿(摘要)有时候也算。 所以,能够作为审稿人,尤其是做高影
响力杂志的审稿人,就意味着自己的本领域内的影响力和杰出成就。这也是为什么
USCIS把这个作为其中一个评审标准的原因。
3. 如何才能拿到审稿邀请?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版上的大拿们也基本上归纳了得到审稿的各种方法。其
中包括”守株待兔“和"绝地返攻"两种。所谓”守株待兔“就是多发文章,发好文章,
争取做投稿人(submitting author),最好还是通讯作者。有的同学就会说,老板不同
意。没关系,你可以做会议文章的通讯作者嘛,一般老板是不介意的。这样审稿邀请就
不请自来。还有多注册不同杂志的投稿账号,一般会有一个选项就是:“你是否有兴趣
做本杂志的审稿人?”(Elsevier的很多),勾选yes,然后就define你的expertise or
field of interest。尽量写的宽泛一些,这样中奖率会比较高。当然如果你投过稿的
话,往往他们邀请你审稿的几率会大一些。所谓"绝地返攻",就是象我这样,读博士的
时候没有机会,只是帮着老板审稿,到头来credit还不是自己的。后来茅厕顿开了于是
主动寻求审稿机会。一个是通过你认识的PI,或者committee members, 或者任何开会
认识的professors,来推荐你做审稿人。 如果碰上正好在某个杂志兼职编辑或者
editorial board的PI那就更好了,直接发邀请给你。二个就是寻求同行的推荐,譬如
说这边版上很多兄弟姐妹分享审稿的机会啊,如果被推荐那么进入杂志审稿人的pool的
机会就很大。三个就是直接写信骚扰编辑们,一般向和自己研究方向比较近的副主编发
信机会比较大,以来他处理的稿件大多是你的研究方向,二来他熟悉你的研究方向,比
较好评判你的审稿资格。大多数编辑如果觉得你合适就会把你加到他们的reviewer
pool里面,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个和关键词定义的好,很快就会有相关稿件来找你。
我对我自己的审稿记录作了一个统计:在我review过的20个杂志+会议中,有2个是因为
我在他们出版社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而被邀审稿(其中一个是同一系列的姐妹刊);有
6个是因为被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一起合作的PI,以及开会见过多次的主编推荐而
被邀审稿;有10个是自己联系主编或者自己注册了杂志的投稿账号而进入reviewer
pool的;还有2个是会议摘要审稿。而当初我主动联系了15个杂志的主编要求审稿(注
意:为了保证成功率,这些我挑选的杂志impact factor都不高,都只有我发表文章的2
/3 或者1/2),只有5个回复,都陆续给过我审稿机会,后来只有3个成为我的长期“客
户”,不间断的收到他们的审稿邀请。
4. 如何审稿以及审稿带来的影响
前面说了,peer-review这个系统运作的方式前提就是 peer要审其他peer的文章。peer
-reviewed系统存在的根本就是peer履行peer的职责。审稿作为一个scholar/
researcher即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审稿,如果遇上有趣的稿子也许是一种享受,
大多数的时候审稿是一件严谨而痛苦的过程。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总是被别人审稿现在
有机会自己作一回爷咱也来体会一把掌握别人生杀大权的滋味,岂不爽哉 ?次言差矣
!我相信大多数版上的ID都遇到过这样不同类型的referee: 1.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理
由直接据稿;2. 狗屁不通还硬要说你的文章错误百出一文不值;3. 隔靴搔痒滥竽充数
随便几句敷衍通过; 4.一针见血指出不足以及改正和提高的地方。我的preference是
: 4>3>2>1。真正提出中肯意见并且给我提升空间的人才是真正合格的审稿人。所谓己
不欲, 勿施与人。你善待别人的稿子,别人也会善待你的稿子。如果你的文章没有没
有任何revision就通过了,那么要么是你的文章实在是无懈可击,要么审稿的人碰巧是
你的朋友,要么审稿的人是一个为了攒审稿而审稿的人。所以希望同学们在积攒审稿
credit的同时也要保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给出公正,全面的评审。对于审稿我是这样作
的:第一段概括作者report了什么,有些什么novel和significant的地方,表征和方法
是否恰当,数据处理是否合理,最后给出总体意见,是拒,收,还是修。然后根据第一
段的内容,按照文章里出现的顺序或者出现的问题种类,给出具体意见,疑问和我觉得
需要阐述清楚的地方。所有提到的有问题的地方,给出相关页码和行号。如果文章内容
别人已经发表过了,那么我会给出出处,说明为什么据稿,可以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发表到哪些杂志更加合适之类的。一般我的审稿意见在1-2页之间。如果大修以后可以
接受的我都不据,尽量给别人提高的机会。不认真修改的我会打回去重修,认真修改的
我一般会给过。再完美的稿子我也会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审稿的目的是提
高稿子的质量以期达到/接近发表的水平,文章质量提高了,杂志impact提高了,编辑
高兴了;文章经过修改可以发表了,作者也高兴了;文章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了,审
稿人也高兴了。